APP下载

微信回访在脑瘫康复治疗出院后家庭康复指导中的应用

2021-12-09晋卫国王鹏琳

今日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治疗师康复训练出院

晋卫国 王鹏琳

(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现代康复科,山西 太原,030006)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幼儿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并伴有智力、语言、感知、情绪、心理、行为异常、癫痫等并发症。目前小儿脑瘫虽然能够在较早期被医院儿保科体检筛查发现,由于大脑损伤程度不同,有一部分患儿可以在两周岁之前基本恢复正常。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患儿不能在两岁之前完成独立行走和说话。针对康复周期长,经济负担重等问题,选用更加合理有效的康复方式固然重要,但家庭康复更加重要。[2]因为家庭康复训练简便有效、经济开销小,和医院康复有机相结合,可以使脑瘫患儿获得更好的康复训练效果。由于家长缺乏康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本研究探索利用微信平台提醒家长遵守出院医嘱,坚持做好家庭康复训练。

目前互联网和微信公共平台沟通直接便捷,已经广泛应用于康复科的出院管理[1],尤其是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和家庭康复指导起到了健康宣教和延续康复效果作用等。相比较电话随访和反复的门诊随访有更多的优势。本研究采用微信平台对脑性瘫痪患儿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和随访,观察其出院后运动功能、语言、日常生活活动、社会交往等恢复程度和指导家庭康复训练,以及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调查[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出院患儿30例。 按照研究对象出院的顺序编号,随机数生成器软件分配随机数,从小到大顺序,每层顺序1-15的患者为实验组,16-30的患者入对照组,分组由不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其中对照组患儿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6—13岁,平均年龄8.6岁;实验组患儿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4—11岁,平均年龄6.38岁。对照组患儿家长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30.2岁,实验组患儿家长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9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对照组Ⅱ级4人,Ⅲ级11人,实验组Ⅱ级6人,Ⅲ级9人。对照组有1例中在规定随访时间内未完成有关调查,予以剔除。实验组无剔除病例。两组患儿家长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种类、患儿的医疗保险、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小组由工作3年以上医师、护士、儿童康复师组成。本研究由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现代康复科研究团队向受试者告知信息,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获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诊断和分型符合中国脑性瘫痪指南制定的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年龄在23—45岁,②患儿病情稳定,出院时无明显并发症,③父亲或母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拥有智能手机通信畅通,⑤可以熟练使用微信平台进行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进行联系,⑥既往无精神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1.4 排除标准 ①患儿出院以后更换监护人或抚养人,②家属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微信消息,③不能配合或者不愿意参加本项研究,④中途退出或失访,⑤在规定的随访时间内未完成有关调查,⑥研究期间罹患其他严重躯体或精神疾患、发生重大不良事件等,无法参加研究。

2.治疗方法

2.1 健康宣教 住院医师确认提交出院医嘱,由研究团队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内容:①科学喂养,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②掌握正确的抱姿、坐姿、卧姿;③正确佩戴上、下肢矫形器;④治疗师依据患儿障碍程度给予指导个体化家庭康复训练;⑤按时返院进行系统化康复治疗;⑥安全教育(注意防止跌倒和肌肉骨骼损伤发生)和日常生活能力指导。实验组通过微信发送健康宣教内容,并定期做好微信视频随访和指导;对照组发放健康宣教的纸质材料。

2.2 随访 对照组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和家庭康复指导,每次5--10分钟。随访时倾听患儿家长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醒家庭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和门诊复诊时间。实验组患儿出院后每2周进行一次常规电话随访,并在每周二和周五采用微信视频随访一次。治疗师、护士与患儿家长建立微信联系并确认状态正常。为护保患儿隐私,随访时采用一对一微信视频方式指导。随访时将健康宣教、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内容和注意事项、住院床位预约等制作成PPT格式或科普短文、训练视频等推送给家长,每天微信提醒家长按时为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家长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确保康复训练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加快康复进程。随访中若出现疑问,治疗师及时做好动作示范和指导,按照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更改训练方法或评估后再进行康复训练。

时间 方式 内容第1周 PPT讲课 健康饮食、科学喂养、正确的身体姿势维持、第3周 PPT示范 关节活动度训练、上下肢肌力增强训练、第5周 视频指导 翻身、爬行、站立、步行的训练重点指导、第7周 PPT训练 训练强度与游戏设置,个性化康复训练、

1.家长拍摄居家康复训练视频并传送给治疗师团队,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直接沟通与咨询。微信具有记录功能,治疗师可随时沟通并及时做到补充回复。

2.治疗师团队综合采用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定期发布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和专业的指导意见,使家长正确掌握康复训练的重点和方法,巩固患儿的康复效果,提升运动功能[5],改善预后。

3.治疗师团队通过可视化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依从性。减少门诊随访和电话进行康复指导带来的诸多不便,减轻了患儿家长的医疗和交通支出等,使患儿康复家庭化,合理化,个性化,从而满足康复需求。

2.3 评定方法 于出院当日和随访8周后由护士对患者家长进行(随访满意度调查表)问卷,患者家长自行填写并当场收回。如家长在填写问卷过程中有疑问,研究团队当场给予解释并指导填写完整、没有漏项问卷者视为合格问卷。治疗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评估(GMFM量表)。包括A:卧位与翻身;B:坐位;C:爬与跪;D:站立位;E:行走与跑、跳五个能区,共计88项。

3.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院及末次随访时《随访满意度调查表》评分比较(n),见下表。

组别 n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实验组 15 10 4 1 93.33对照组 14 4 5 6 64.29

4.结果

4.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评分改变的均值对比 实验组患儿GMFM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均值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两组出院及末次随访GMFM评分均值对比,见下表。

组别 人数(n) images/BZ_7_2162_1944_2184_1983.png±s t p实验组 15 2.75±1.36 7.893 0.00对照组 14 0.70±0.44 6.046 0.00

5.讨论

随着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脑痪患儿的终身康复已成为共识,鉴于综合医院或康复机构住院康复训练费用较高,指导家长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持续、有效的家庭康复训练至关重要。电话随访与门诊康复指导这一传统方式也广泛用于临床科室的出院随访,但由于电话和门诊随访的时间、空间、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沟通效果欠佳。护士、治疗师在出院时发放健康宣教纸质材料,患儿家长容易遗忘或丢失,出院后对康复训练随意性较大,导致康复训练效果不佳。利用微信随访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是医院康复训练效果巩固和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微信平台在不增加医疗消耗的前提下,使更多患儿接受系统、连续的综合康复训练,甚至可以提供系统的课程教育。治疗师、患儿以及患儿家长面对面的具体交流康复训练动作、指导家长科学喂养、监督儿童发育情况

综上所述,微信随访在家庭康复指导应用中效果显著。接受微信随访的患儿家长各方面满意度都具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视频康复指导很满意的比例显著增加。治疗师团队和家长定期主动沟通是医院康复工作的延续,也能让家长和患儿感受到舒适、温馨、被关怀和被尊重,消除家长对康复训练退步的顾虑。

猜你喜欢

治疗师康复训练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