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中悬臂施工技术分析
2021-12-09许敏王晓辉
文/许敏、王晓辉
1 前言
在钢构桥梁与大跨度桥梁项目建设中,悬臂施工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该技术具备施工效率高、施工简便等优势。在应用时可以将预应力混凝土的承受负弯矩能力的优势发挥,可以将跨中正弯矩转变为支点负矩,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提升管桥梁跨越能力。
2 悬臂浇筑技术优势
在工程施工中,悬臂施工技术使用的优势为:
可以减少桥梁施工吊装等多项工序,简化了桥梁工程的施工流程。
悬臂施工工艺不受地形影响,能在大跨进等大型桥梁工程中应用。
机械施工程度高,具备循环施工作业特点,在中跨连接合拢施工时易操作,减少了施工步骤。
无须搭建满堂支架结构,按照桥梁体现的建筑要求,悬臂施工技术有两种施工工艺,即: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和悬臂拼接方法。对于悬臂拼接方法而言,主要是通过移动式或固定式的悬吊设备将预制梁吊起,以环氧树胶作为接缝主要材料,在施加预应力后,让梁段各个位置实现结合[1]。
悬臂浇筑技术主要是将移动式挂篮作为设备,将墩柱作为施工中心,采用挂篮逐渐向对称的施工段进行浇筑,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规范97% 强度要求后,实施预应力束张拉施工,而后移动挂篮,最后进入下一步骤的梁段浇筑。
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3.1 (0 号)梁段施工
施工环节,在安装支座之前,需要在支座位置的垫石上将中线确定,然后按照中心线与需要安装支座型号外形尺寸以及规格进行放样。而后进行安装施工,当活动支架完成安装后,则需在0 号梁段位置上设置临时锁定,一般来说,临时锁定主要采用砂桶或高标号硫磺砂浆制作临时支墩,同时采用精轧螺纹钢后宅的钢绞线在梁体育墩身进行连接,最后对临时锁定的装置施加拉力。
3.2 挂篮施工
3.2.1 悬臂挂篮荷载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悬臂浇筑的分段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梁体的宽度与梁箱的截面形式。当桥梁断面为一个箱时,可以采用挂篮方法施工;若桥梁截面存在多个箱,那么为了提升挂篮施工的灵活性,可以同时采用多个挂篮进行施工。另外,在挂篮荷载设计时,需要按照0.8~1.0KPa 的重量对模板进行计算,将模板的实际承载力计算出来,一般来说模板重量包含了内膜、侧膜、底膜还有端模等数据,当模板尺寸得到确定之后,还需要将相应的指标计算出来,保证模板使用的千斤顶油泵还有混凝土承载力,使各项数据得到确定。此外,在进行挂篮底模架设计的环节过程中,可以使用振动器自动设备作为挂篮底模架震动的主要支撑力,同时在项目开展时,人工荷载计算需要根据2KPa 进行计算,从而保证悬臂挂篮的荷载设计满足实际的要求[2]。
3.2.2 挂篮的制作与吊装。在制作挂篮时,可以在施工现场对挂篮进行制作加工以及拼装,在悬浇施工过程中,主承重架以及模板是非常关键的受力结构,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同时,在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规范进行制作,为了能够及时将挂篮施工效率提高,在进行挂篮制作时,需要对锚固精轧螺纹钢吊杆进行试验,保证它的承载性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同时,在挂篮焊接时,需要保证挂篮的焊接点的质量,当挂篮制作完成之后,需要采用吊机设备将挂篮调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再进行现场施工,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项目能够有序开展。
3.2.3 挂篮的预压试验。在项目开展前需要做好主桁架等构件的预压试验。预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判断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对保证工程开展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有积极作用。同时,在主桁架等构件的预压试验操作完成后,还需对悬臂挂篮的其他荷载进行试验,并将悬臂挂篮的承载能力计算出来,一般来说,桥梁悬臂挂篮的荷载需要大于最大节段的1~1.5倍。在试验时,需要做好挂篮加载数据记录,从而给后续工程的立模标高等工作开展提供支持[3]。
3.3 悬臂浇筑施工
3.3.1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一般来说,施工时采用的材料都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因此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的确定,混凝土配比在满足弹性模量、设计强度以及耐久性之后,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可泵性易于振捣密实等性能进行研究。此外,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全面做好混凝土含砂率、水灰比、和易性、早起强度等性能指标试验,从而将弹性模量方便、混凝土强度高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出来。
3.3.2 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拌和时需要做好材料误差的控制,需要把混凝土所使用的泵送剂按照要求进行分袋,按照每盘投放的原则进行。一般来说,预应力混凝土的投料为先投砂料,然后投入水泥、碎石与泵送剂以及水。拌和时每盘拌和的时间需要大于3min,在拌和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测,查看是否与设计方案一致。
3.3.3 混凝土的运输
采用混凝土泵送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在混凝土泵送之前,需要使用1∶1 的水泥砂浆对管道进行润滑处理,从而保证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的泵送状态。同时,需要控制好混凝土运输的路线与时间,以减少因时间过长而出现的混凝土结块、离析等问题[4]。
3.3.4 混凝土的浇筑
箱梁混凝土施工步骤为:底板浇筑施工─腹板浇筑施工─顶板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水平分层的方式进行操作,同时控制好混凝土的厚度(30cm),浇筑需要具备连续性,不可中途停止以免引起混凝土离析问题出现。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振捣施工之间每次需要控制在15~30s,不可漏振和过振。在施工时,按照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同时需要注意预应力管、锚固等关键位置,不可碰触[5]。
3.3.5 梁体混凝土养护
当梁体完成全部标准后,需要安排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养护处理,养护时采用土工布覆盖梁体,同时按照情况进行适当的洒水。在强度满足实际要求后,才可进行模板拆卸施工,然后采用喷淋的养护方式进行操作,养护周期大于14d。
3.4 合拢段施工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来说,合拢段的施工方式可以分成两种,即:边跨合拢、中跨合拢施工。
3.4.1 边跨合拢施工
边跨合拢施工时,为了能够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需要在悬浇位置上配置相应的稳定装置,同时对浇筑的过程进行控制,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此外,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其强度达到设计规范95%以上的强度标准,即可实施张拉施工,张拉完毕后需要拆卸相关固定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当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受到气温变化影响下,梁体会出现伸缩变形情况,并且不同的日照温度对梁体的产生的温度也会引起扭曲变形,因此,需要做好合拢段的临时锁定以减少变形情况出现。临时锁定主要是采用双36a 的支撑型钢焊接而成,焊接完成之后,在温度最低点,在混凝土浇筑之处将其焊接到梁内预埋钢板上。
3.4.2 中跨合拢施工
当边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桥梁悬臂系统就基本成型了,此时,就可进入中跨合拢的施工,在中跨合拢施工时要对混凝土浇筑的收缩性进行控制,以减少收缩裂缝问题出现。当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到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95%的强度要求时,则可以进行后续钢筋束张拉施工。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建设中,悬臂施工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技术。对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寻找出有效的基础策略对提高悬臂浇筑工艺的应用效果有积极作用。在以上分析中,对悬臂桥梁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讨论,目的在于提升预应力桥梁工程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