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公路建设研究
2021-12-09王伟
文/王伟
1 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多个方向,对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行综合性分析,优化农村公共交通建设的流程,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
为了提高我国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水平,强化其核心竞争力,国家多次尝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村工作一直都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在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在此背景下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其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2005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施的可行性[1]。
在新时期,振兴乡村不仅可以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来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有一个基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新时代中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这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原因。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公路建设现状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整体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比较滞后,“三农”问题突出,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心。为了更好地解决此问题,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中,提出了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基本的论述。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以解决基本的农村发展问题,还能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农村公路是保证人们安全出行以及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为了强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加强不同农村资源的合理应用,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合理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还能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实现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此过程中,需要省市县政府制定和颁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方案。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问题
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必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理念,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途径进行新探索。但是,在实际的探索中,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进程。
4.1 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慢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还没有配套的生态保护方案,现发展模式对农村生态资源有一定影响,加上一些产业转型缓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在此背景下,需要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2]。
4.2 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分析发现其模式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也不健全,这种情况不仅会给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其发展速度,甚至会导致在农村发展模式中形成一个闭环效应。
同时,农村施工技术及服务体系不完善,因此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由于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没有完善的科技体系支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会对其中的地区和生态经济系统带来较大影响,也会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带来影响。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公路建设策略
5.1 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升农村公路等级
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体系,需要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加大对道路工程的实施力度,积极做好前期各项目的准备工作,不断提高对重点公路建设的整体建设水平。
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特别重视对农村公路等级的提升,积极采取措施加速对重点公路的改造和升级。在推进农村重点道路骨架工程建设进程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要求,对不同道路阶段进行施工。同时,还需要结合各地方政府的需求,促进农村公路等级的提高,保证对不同农村公路改造的有效性,优化路网的格局,让农村道路中的不同路段都可以串起来。
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升级农村公路等级,还可以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在进行前期施工项目中,需要按照高标准等基本原则和要求,完成对“高质量农村路”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有一个全面认识,优化农村道路质量,降低其中的安全隐患,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3]。
5.2 提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建设农村公路的同时,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强对农村资源的应用和保护,从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出发,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养,积极引进大量的人才,主要发挥他们在乡村公路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为施工工程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进而为农村公路的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此外,在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措施进行研究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主要从乡村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出发,结合农村当前的特点,建设特色村镇,让公路建设和发展自然村落有效融合。
5.3 发挥管理站的积极作用,完善技术培训机制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建设中的实施,已经将乡镇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放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要位置,更在交通管理中设置了管理站,实现了对乡镇公路管理站人员和办公设施的统一管理。
同时,还需要结合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机制,将道路管理机制延伸到各个村级单位,主要目的是发挥政府中工作人员的职能作用,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的流程,然后形成科学的长效管护机制。此外,完善的公路建设管理培训机制,还能在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让农民认识到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5.4 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在建设完农村公路后,还需要做好养管工作,对后期公路建设进行养护。我们所说的“三分建、七分养”就是道路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在此过程中,还需充分认识到养护工作对公路质量的影响,会直接关系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后期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中,需要结合道路建设的特点,制定养护方案。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说明了农村公路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要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做好对农村公路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实现对公路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动和促进农业的升级,让农村经济可以更加全面地进步。
5.5 加大对科技和软件设施的投入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因此,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措施,在其中加大科技和软件的投入,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公路建设方案的完善和优化。
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从农村实际出发,应用先进的科技,转变公路建设的方式,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施工材料的应用,实现对道路建设的全过程监督,积极开展学习新科技的活动,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让他们掌握前沿的施工科技知识,给予其更多的科技扶持,促进农村道路的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此外,还需要为此工程提供软件服务,也就是通过相关的讲座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新的道路保护措施,为公路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保障,从而实现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6 结语
由此可见,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中国美丽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对农村公路建设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加大对后期的公路养护和管理力度,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