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紫砂挂盘“落花诗意”的艺术鉴赏

2021-12-09周腾亮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桃花坞唐伯虎工艺品

周腾亮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工艺品一直以来都是陶瓷届的“王牌选手”,既保留了陶瓷原本的精致美观,又在材质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和形态,也成为了大众眼中最无可替代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工艺品。在经过了五百多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紫砂工艺品的制作手艺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而且现在紫砂工艺品的取材也非常丰富,其中自然万物是紫砂工艺品最主要的创作来源之一,例如中国第一把紫砂壶“供春”就是一件典型的自然艺术创作品。紫砂挂盘“落花诗意”(见图1)以雅致的桃花为主题,配以《桃花坞》的文字,图文结合,把桃花娇艳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营造出了春日气息,可见艺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怀揣着向往春日美好景象的心情,才能有唐伯虎写《桃花坞》时的心境。

1、紫砂挂盘“落花诗意”的造型艺术赏析

紫砂挂盘“落花诗意”是一件以赞颂桃花为主旨的紫砂器,该紫砂器是以大圆盘的形态展现出来的,整体上气韵饱满,具备大气古雅之风。这件紫砂挂盘选用的泥料偏属橘红色,搭配靛蓝的底色,在视觉上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使得视觉观感更加舒适自然。

挂盘上大篇幅地刻画着唐伯虎的桃花坞,这是紫砂器皿造型设计上常用的手段,在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尽皆可以融入到紫砂器皿的设计创作中,这不但可以丰富紫砂器的观赏价值,也可以提高它的文化底蕴。再者,桃花属于在观感上较为美观的花种,因此可以将这原本造型普通的大圆盘装饰得如此素雅自然,这恰恰是艺人将自身的情感、思绪完全融入到器物的制造中来,是真正热爱自然、热爱紫砂艺术的人才能做到的。这件紫砂器具备强烈的自然美感,虽然看上去制造工艺简单,但是实则工艺繁复,是手工艺人不辞辛劳、尽心尽力地将艺术想法表达出来,故而整个挂盘“落花诗意”处处饱含诗意,这种情感上的投入在手工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艺人对职业的尊重之意;另外也是可以体现手工艺人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能力,一件不含感情的手工艺品即使赋予鲜艳的颜色也不会具备更鲜活的生命。

总的来说,这件紫砂挂盘在紫砂界中属于装饰丰富却也不显杂乱,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排列有序、整齐划一之感,但却紧扣主题的“诗意”二字,处处展现出高雅之风,也正是如此严谨的制作与丰富的情感投入才有如此精致的紫砂珍品的诞生。

2、紫砂器“落花诗意”的文化内涵解读

自紫砂文化诞生的那一刻,文人的情与心便已经与之缔造下契约,难解难分。“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是唐伯虎写下的一句集联,高山流水、文人雅士,我们可以将心绪带到千年以前,可以回到唐伯虎与好友的斛筹交错之间,一起写下流传千古的名诗佳句。在我们的笔墨之下,鸟语花香不再单单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我们寄托身心、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在日落西山的黄昏里正是这样的情境,是“落花诗意”带我们领略的。

这件紫砂挂盘“落花诗意”便是希望通过紫砂艺术之美,将紫砂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美以及紫砂陶刻的精湛结合起来,把先人的情怀与艺术的感染力完全地展现出来,让藏家、让匠人、让观者如临其境,去感受花间清香,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放下对世界的戒备,也从中感受紫砂壶艺术所蕴含的人文气息。

3、总结

紫砂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兴起和盛行与茶文化的流行脱不开联系,可以说紫砂文化是茶文化的衍生物,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茶文化的重视程度,在紫砂文化上,很多必然因素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可以影响到它的发展,所以从外形上看,紫砂工艺品多多少少都蕴含着自然、美学;而从内涵上看,很多哲理和人生态度也都可以体现出来,这也是紫砂工艺品素来就有“自然美”的著称。正如本文所介绍的“落花诗意”挂盘,桃花娇俏可人,“落花诗意”挂盘在原本清新雅致的紫砂盘基调上增添了一份脱俗和精巧,这就是紫砂工艺品独特的魅力。“落花诗意”挂盘的做工非常精致,尤其是勾绘的桃花图案更是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了艺术美和自然美,彰显了宜兴紫砂艺人们的手艺和审美,也揭示了自然艺术在紫砂壶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桃花一样的活力。

猜你喜欢

桃花坞唐伯虎工艺品
设计教育社团活动中的滴胶工艺品制作实践
帛锦时韵*
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动物一一逼鼠蚕猫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社会版(五)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唐伯虎赞画
唐伯虎送画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
如何描写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