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钧瓷人创意设计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2021-12-09李海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钧瓷艺术文化

李海峰

许昌市金堂钧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2

钧瓷行业有一种现象,不同窑口的掌门人本身既是“大师”又是管理者,还是一线的艺术工作者,集工匠、非遗传承人、艺术家、总经理、董事长等多种称谓于一身,这就要求钧瓷人不但要具有企业管理、商业运营、品牌定位等工商管理方面的技能,还要在精准的市场定位下,创作设计出兼具审美、实用于一体的钧瓷作品。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建立私家窑口的钧瓷人,目前大多还在工厂里或从事管理,或从事劳作,还依然是钧瓷行业的主力军,瓷二代的中青年还没有形成中坚力量。后期加入行业的年轻人,主要从事钧瓷的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作,很少有优秀或科班出身的青年加入其中,并从事企业管理和作品创作等关键环节。

从商业的角度分析,生产型企业的立身之本就是“产品”。在世界品牌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产品、价格、渠道、沟通宣传)四大要素中,产品是最基础的,最应该在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最起码要保持行业平均水平,所以在研究分析影响钧瓷行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从钧瓷人自身出发,着重研究和分析了投向市场的钧瓷作品,在文化创意和外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之,这些年来造成钧瓷市场遇冷的一个内因也就是人的问题。假若从人出发,再往下探究,具体反映到事务上时,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市场上呈献给消费者的钧瓷产品差强人意,基于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创意不够,并且满足不了广大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根据当下钧瓷行业的现状,我个人认为,钧瓷人自身的创意设计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越是在商品极其富足的时代,好的商品越是显得稀缺,钧瓷作品推向市场,得不到好的效应和口碑,不一定是您的作品没有提升,而可能是您作品的提升水平,没有赶上人们审美的提升水平。因为审美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就是后现代主义审美的“博物馆”。城市的高楼大厦、晚间的夜景、新建的机场都是艺术品,净雅的茶社、用餐的饭店,无论环境还是设施,无不充斥着艺术气息,甚至快消品的外形及包装都要经过艺术化设计,人们经历了一个日常生活与艺术分离,到日常生活与艺术融合的过程,这就给钧瓷人在作品文化创意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的饶宗颐大师,在一次采访对话中说过,“艺术生命在于无穷的追求,但创新总是有来源的,或者来自传统,或者借鉴别人。”这句话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说的,我想把这句话再追根究竟一下,“创新来自传统”其实也是对传统的借鉴,那么传统从何而来呢?我的理解是生活,古代圣贤中有伟大的造物者,比如尧、舜、墨子等等,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传统可借鉴,他们的造物灵感就是来自生活。那么接着饶老的话讲,艺术创新,或者来自生活,或者借鉴传统和别人。无论哪种借鉴,都需要钧瓷人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再创造。

那么自己的艺术灵感往哪去找呢?我认为每位钧瓷人的艺术灵感“自身俱足”。《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中的“明德”,就是智慧和善良,明明德就是把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和善良发扬彰显出来。这也与佛家讲的“佛性本自具足”的道理相通。依照这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钧瓷人的艺术禀赋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体悟,给彰显、发扬出来。

一、要扎根生活,做为一个生活敏感的人,在日常中体悟造物的价值所在,在生活中了解审美对象基于场景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审美,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彰显智慧。从而创造出适合时代审美和实用场景的好钧瓷作品。

二、要多走、多看,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去兄弟瓷区参观学习,向其他艺术门类的前辈请教,揣着敬畏之心,走进中外艺术馆、博物馆,用心去体会艺术品背后作者的表达,用心与作者对话。

三、要系统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水平,要融通中西,我辈应站在前辈和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中西文化与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为艺术品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从文化中汲取营养,经过学习、思辨、吸收、内化,最终融入自我,使自己不但是手艺人,还应该成为文化人,站在文化理论的高度,用艺术批判的视角来指导器物创造,只有这样,钧瓷人才能创作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并高度统一的时代精品。

当然,现代钧瓷作品要想在外观设计上有大的突破与创新,除了钧瓷人自身的创意设计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要提升以外,还需要有当代的文人雅士介入其中。当代的文人雅士就是大学里艺术专业的教授、专家、学者,倘若这些“文人雅士”能够以产、学、研的形式加入到钧瓷器型的创作中来,一定是钧瓷器型创新的一股清流。凭借他们的学识、审美、艺术造诣的深度和广度,定会创作出美、用两宜的上乘佳品,定会给后世留下艺术价值极高的宝贵遗产。

一、创作出美、用相宜,雅俗共赏的上乘佳作,使钧瓷行业在风云莫测的市场中永葆青春活力,这个是“本”的问题。固然重要,然而,想要在国内市场上有叫得响的钧瓷品牌,实现钧瓷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而应该有的高附加值,钧瓷人还要加强企业管理和商业管理方面的学习,或引入这方面的高端人才,这样才能够解决传统手工艺行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并能够用快速便捷的方式让钧瓷产品被推送到目标消费群体面前,以实现商业的价值和目的。

二、有了作品的“美”和商业的“善”之外,想要在国际市场上行深致远,钧瓷人还要敬畏科学技术的“真”,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钧瓷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是伴着钧瓷人对材料认识的提高和机械工具的运用,而保持其先进性,进而体现其时代特征。历史即现实,钧瓷人一定要拥抱科学技术,与大学院校和社会上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加钧瓷行业的科技内核,这可能对强化知名民族品牌的塑造所起的作用是硬性的、支撑性的。

饶宗颐大师说:“艺术生命在于无穷的追求。”一语道出艺术生命的归宿和目的。《道德经》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之所以能与天地齐名,是因为人的生命不但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古人讲的“心包太虚”是指人心能装下整个宇宙,人有探究世界万物真理和发现世间美好的无限可能,这就为我们艺术生命的无穷追求提供了理论基础。钧瓷人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钧瓷事业做好,不但要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永久成长,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地探究真理和发现美好,还要对科学技术和商业规则予以充分尊重,在市场中实现钧瓷作品真、善、美的价值,给后世留下更多更好的钧瓷佳品,让后人与自己交心、对话,从而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无限延伸。

猜你喜欢

钧瓷艺术文化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