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护措施文献分析
2021-12-09范红芳
范红芳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临床病因不明、多变量、多因素且多层次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易累及大肠黏膜层、黏膜下层,病变表现为腹痛腹泻、肿胀、黏液脓血便、糜烂或浅小溃疡等[1-2]。CUC主要见于30~39岁成人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可能受遗传、环境、感染、便秘、精神等因素影响[3-4],西医对该病研究已达微观分子与基因层面,但仍未完全明确。CUC属中医“肠风”“肠癖”“脏毒”“泄泻”等范畴,病变部位以大肠为主,涉及脾、肺、肝、肾等脏器;中医认为发作期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肠,为反复发作病理基础;缓解期病机为脾胃受损、余邪未尽[5]。国内外文献均提到[6-7],中药口服或灌肠、推拿及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在CUC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但单纯中医、西医仍无法取得预期疗效,而联合中西医疗法在缓解CUC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优势显著,前景广阔。本研究主要查阅近十年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推拿与其他中医疗法及其联合西医治疗CUC相关证据,为临床CUC中医治疗及护理管理提供证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查阅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循证资源。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等相关数据库,获取CUC中医非药物疗护管理推荐意见。检索到有关CUC中医疗护文献共39篇,分别涵盖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推拿、耳穴疗法、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内容,对中西医联合疗护内容推荐意见质量较高,最终获取中药保留灌肠及其联合西药治疗5篇,针灸及其联合西药治疗2篇,推拿及其联合西药治疗2篇,其他疗法2篇,并针对性汇总、提取、筛选若干CUC中医疗护高质量证据。
1.2 纳入、排除条件
(1)纳入条件 :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8],并在医院确诊;确诊时间≥6个月;年龄≥18岁;具有基本的阅读、理解及认知能力;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本次调查。
(2)排除条件 :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近期接受过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伴严重心、肝、肾脏器质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合并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细菌性痢疾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1.3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
纳入文献证据限定为2010年至今最新中医非药物疗护方案,包括:中医灌肠、灸法 (艾条灸、艾柱灸)、中药泡洗、湿敷法、耳穴埋籽、拔罐等诸多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训及其联合西药疗法。纳入文献研究质量评价由2位受独立培训且考核通过研究者独立进行。其中指南评定使用AGREE II评价工具[9];系统评价/研究进展/Meta分析方法学证据与质量根据实际文献采取AMSTAR量表、GRADE系统[10-11]等进行对应评价。
1.4 证据提取及质量评价过程
由2名研究者依据研究类型、文献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干预对策要求独立进行资料提取、筛选、交叉核对等。若存在分歧,交由医院专业循证小组裁决。综合考评文献研究对象、干预对策、结局指标等相关信息资料内容。
2 结果
目前,中医疗护CUC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多以中西医联合治疗为主,单一治疗较少,为临床更优质疗法提供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次最终检索到中药保留灌肠及其联合西药治疗5篇,针灸及其联合西药治疗2篇,推拿及其联合西药治疗2篇,其他疗法2篇,并针对性汇总、提取、筛选若干CUC中医疗护高质量证据,比较分析CUC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优缺点。具体证据总结如下。
2.1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
①汇总多条证据将现代中医灌肠治疗CUC方法分为中药灌肠、烫伤膏灌肠、中西药混合灌肠3方面,步骤是将熬制的中药液经肛门直接灌进直肠并至结肠,促使药物直接作用病患部位,可弥补口服药损失、简便易行、规避激素类药物毒副作用[12]。②证据推荐针对脾虚肝郁、脾胃气虚与湿热蕴结肠腑、湿热内蕴等不同辨证分型患者,可联合痛泻要方合四逆散、自拟结肠炎方或白头翁汤加减等内治法和上述煎剂灌肠外治疗法,进而确切疗效。③邓耀松对照实验[13]采取中药直肠滴入治疗CUC,取得较好疗效。④白亦冰等[14]纳入40例CUC患者采取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方晓华等[15]则采取1.0 g/次美沙拉嗪配合榆苋方保留灌肠及中药清热止痢膏穴位贴敷实现对CUC患者有效治疗。⑤现代医学认为,中医保留灌肠等疗护对策与西药联合治疗相得益彰,配合实施具有良好抗炎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疗效令人满意。此外,证据指出[16]参苓白术散、扎琼和仁青常觉等藏药交替灌肠治疗,也可提升CUC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病痛。
2.2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
有实验表明[17],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对CUC患者有无副反应、经济简便、易于接受特点,具阴阳调和、疏通经络、祛邪扶正之功。有证据指出,电针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TNF-α等调节炎症反应,减少结缔组织受损。证据认为[18]临床针刺选穴以足三里穴、天枢、上巨虚、关元、三阴交及中脘穴为主,达到健脾补虚、阴阳气血平衡疗效。直接灸和间接灸是治疗CUC最常用灸法,艾炷大小选择、隔物药性(如:隔盐、隔药饼、隔姜灸法)等对针灸效果影响较大[19]。而针灸疗法结合西药治疗CUC患者不仅可提升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且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吴子英等[20]则联合中药内服和不同穴位针灸,结果疗效提升12%。
2.3 推拿联合西药治疗
祖国医学中,推拿属于通过推、捏、拿、揉、拍按等诸多手法作用不适体表部位及腧穴的非药物治疗,可疏通经络、推气行血、调和阴阳。本研究证据显示,推拿联合西药治疗CUC,展现物理与化学治疗、内外合治效果。杨梦凡等[21]基于中医辨证分型对处于缓解期40例CUC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0.5 g/次结合推拿治疗,改善腹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不良反应,及提升内镜下黏膜疗效。研究证据表明[22],推拿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改善人体自主神经,进而缓解肠道肌肉痉挛及疼痛,减少肠黏膜异常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力与促使血管生成、黏膜修复。
2.4 其他疗法
中医治疗CUC常用方法除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推拿及其联合西医疗法外,还有多种内外治辅助联合疗法,如:耳穴疗法、穴位埋线、穴位贴敷[23]、腹部按摩法等,治疗方法众多但均需遵循辨证正确、选穴得宜原则。有证据[24]提出,取大肠、神门等主穴、肺、小肠等配穴,联合口服西药等方法,可对CUC患者实施有效疗护。
3 讨论
3.1 CUC中医治疗优缺点
中医学依据CUC临床症状联合辨证论治选择方药,并配合灌肠、针灸、推拿等疗法,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查阅相关文献汇总证据,发现中医药治疗优势包括:毒副作用小;缓解调控CUC症状起效快;有效增强机体免疫或体质;重视个体化疗护;有效平衡肠道菌群等。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缺乏中医药治疗统一诊断与辨证规范及标准;临床治疗CUC患者依从性难以把握;作用机制不确定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及提升。
3.2 CUC西医治疗优缺点
CUC西医药治疗虽无特效药物,但基于基础诊断上,采取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益生菌、氨基水杨酸制剂等内科治疗,及粪便菌群移植、细胞、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存在以下优势:短期内控制CUC病症;手术治疗严重CUC及并发症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携带与服用便捷。但证据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不良反应显著;疗程长;针对某些顽固性CUC几乎无效;术后易产生较多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盆腔感染、贮袋炎等。
综上文献研究证据总结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发挥相互优势,规避中医对CUC诊断、辨证、疗效评定不规范,西医对患者情志调护不足等缺点,使得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依从性明显提升。但由于当前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多学科合作的中西医治疗CUC方法研究,仍有待医护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