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驻训部队卫勤保障需求特点及对策

2021-12-09高洁青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训练任务卫勤官兵

高洁青

近年来,各兵种部队在沿海地区执行海上训练及演习任务不断增多[1]。沿海驻训是指部队为了进行适应性训练,离开原有固定营区,机动到沿海地域进行有目的、阶段性的训练。沿海驻训地点大多远离城区,没有固定营房,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且训练任务重、时间紧,官兵心身都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卫勤保障需求增加,且具有特殊性。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勤保障对维护部队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有着重要的作用[2]。本文重点分析沿海驻训部队卫勤需求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沿海驻训部队提供具体做法,以更好地提高沿海驻训部队的卫勤保障水平。

1 沿海驻训部队卫勤保障特点

1.1 致病因素多,伤情复杂 沿海地区空气潮湿,昼夜温差大,风力较强,紫外线强度大,临时驻扎地条件艰苦,训练任务重,官兵发病率高,病种多样,伤情复杂。笔者对近2年体系范围内驻训官兵的发病数据进行了统计,皮肤病、训练伤发病率高,占总发病率的63%,其次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占32%。皮肤病主要为蚊虫叮咬、湿疹、皮肤灼伤、局部皮肤感染;训练伤以擦伤、扭伤、关节脱位和意外伤害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消化系统多以腹痛、腹泻而就诊。分析其原因,考虑是由于日光暴晒造成的皮肤灼伤,蚊虫叮咬造成的皮肤损伤,不能勤洗澡造成的局部感染。部队机动到沿海进行驻训,为完成每天的训练科目和训练次数,达到训练目标,官兵的训练强度增大,腰、膝、踝、肩等部位损伤人数增多。沿海气温多变,官兵在疲劳状态下很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沿海驻训要搭建临时饮水装置,卫生条件简陋,消化道疾病增加。另外,中暑、虫蛇咬伤、海洋生物伤时有发生。环境的不适,训练的压力,对海训的恐惧,文体活动的匮乏,这些因素易导致负面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官兵较易出现焦虑、失眠、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

1.2 药品保障供需矛盾突出 部队外出驻训,随队携带药品品种少,数量有限,而伤员多,用药量大,药品消耗快,携带药品远远不能满足沿海驻训官兵的需求。临时驻训地点远离原有营区,上级原有药品配发渠道难以发挥作用,药品补充不够及时。因沿海驻训的特殊性,疾病谱特殊,病种复杂,用药品种多,配发的药品种类不能满足官兵需求,急需一些专科用药,如皮肤科外用药品、专科急救药品等。药品的临时采购渠道又尚未建立,药品供需矛盾突出。

1.3 外出就诊和伤员后送不便 驻训点大多远离城市,远离部队医院,地方较为偏僻,缺少公共交通,人员进出不便,到市区部队医院就诊相对困难。因训练任务重,外出就诊耗时较长,为了保障训练任务的完成,驻训部队要控制外出人员数量,多采取每周集中派车将重伤员送往医院的方式,轻伤员只能就地诊治。遇到紧急情况时,医院的救护车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抵达。驻训部队很少配备救护车,采用作训车辆后送伤员,缺少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随队军医的急救水平也有限,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驻训部队人员对周边环境不熟悉,也影响伤员的快捷后送。

1.4 卫生防疫任务重 沿海驻训时,官兵面临的自然环境较恶劣,简易帐篷内人员密集,没有冲水马桶,蚊虫苍蝇多,垃圾处理不及时,不能经常洗澡等,很容易出现流行病传播。尤其在夏天,天气炎热,生活饮用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都容易出现问题,炊具和餐具消毒设施缺乏,消毒难以彻底落实,这也是发生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因素。

1.5 自我保障能力不足 沿海驻训时,随队卫生人员较少,通常营建制只配1名军医和(或)1~2名卫生员。随队军医来自原来的建制单位或者由上级临时调配过来,缺少综合医院的历练,处理专科疾病尤其是急救时,经验相对不足。因部队官兵平时身体素质普遍较好,疾病谱比较单一,较少遇到伤病情复杂的危重症患者,加上基层卫生人员专业知识面较窄,进修机会不多,致使其临床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对重伤员及病情复杂的患者诊治缺乏经验,造成部分伤病员诊断治疗不当,影响救治效率[3]。驻训期间伤病员数量增加,病种复杂,对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随队军医需要具备全科医生的处置能力,对各种突发疾病都能进行初步处理,这些工作没有综合医院的历练则很难胜任。

2 对策

2.1 训前调研,制定预案 接到沿海驻训任务,基层卫生机构应派专人对驻训地域的环境因素、气候特点、交通状况、周围设施、卫生资源等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驻训卫勤保障预案。及时通过上级机关转接医疗关系,对接当地部队医院,充分利用当地医疗资源,提高驻训期间的卫勤保障水平。

2.2 全员卫生防病知识培训 针对驻训期间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参训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既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又可以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更有利于官兵在训练中的自救互救。基层部队可以通过邀请专家现场讲座,远程视频授课,播放教学片等形式,针对沿海驻训的气候、环境、训练内容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训练伤的防治知识,让受训官兵基本掌握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身体调节方法,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重视训练前的热身,训练后的拉伸,做到科学训练。培训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溺水急救、止血包扎、毒蛇咬伤处置等知识,并对参加驻训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筛查,培训心理卫生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等。

2.3 加强随队医疗保障力量 部队外出执行训练任务,完善的后勤保障不可缺,医疗保障是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完成训练任务的重中之重。上级要根据任务部队的人数、训练特点、容易出现的疾病谱,有针对性地抽调综合素质好、经过综合医院的历练、临床经验丰富的随队军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训练任务的完成。卫生专业人员接到任务后,突击加强各项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其内容包括紧急状态下气管插管、血气胸的处置、大出血的抢救、休克的救治等。在战救药品清单中已配备药品的基础上,增加配置符合驻训部队疾病谱的专科用药。适当配置医疗器材和耗材,如急救车、急救设备、简易理疗仪等。

2.4 体系医院主动前置保障 做好驻训部队的医疗保障工作是体系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抵达训练区后,对当地的卫生机构及友邻部队的医疗救治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联系,确保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援助[4]。驻地军队医院接到驻训信息,要主动、靠前、多形式重点保障。随着驻训队伍的增加,体系医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保障方案。一是体系医院迅速组成专家医疗组,线上线下指导帮带。随队军医跟专家组建立互动,有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得到专家指导。每周派医疗队前往驻训点进行巡诊。根据驻训部队现状和官兵的医疗需求,提前制定详细的巡诊方案。根据驻训部队疾病谱,选派呼吸科、骨科、消化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医生参加巡诊。巡诊时将医院的查体车开到驻训点,利用查体车上的医疗设备为驻训官兵诊治。二是体系医院派专科医生驻点保障。对发病人数多的骨科和皮肤科等,有针对性地派专科医生驻点保障。三是体系医院在驻训点设立前置药房。根据驻训官兵的用药需求,配备医备的常用药物和部分专科用药储存在驻训点,由医院的驻点医生开方取药。四是体系医院野战医疗队与驻训部队协同训练。联勤保障部队组建的野战医疗队是参训官兵的后方卫勤保障力量,野战医疗队除了做好自身的训练、保障任务外,还需要做好与参训部队的衔接[6]。野战医疗队参与协同训练,是对平时训练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基层卫生力量的补充。

2.5 加大卫生防病力度 野外驻训具有参训人员多、持续时间长、气候变化快、保障任务重等特点。因此,要根据驻训部队的实际需求、驻训地域的环境状况、疾病流行趋势等精心做好防疫工作[5]。一是抓好健康教育,培养官兵的卫生防病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二是根据驻训部队的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卫生防病方案。三是加大防疫物资的投入,改善驻训点硬件设施建设。四是抓好具体落实。如驻训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帐篷内卫生清洁,严格执行厨具餐具的清洁消毒,生熟食品分开保存,生熟容器厨具分开使用,注意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防治传染病发生。

2.6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驻训出发前,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参加驻训的官兵进行心理测评,邀请心理专业骨干对自评结果有疑问的人员进行心理访谈,确保官兵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出征。驻训中,及时发现官兵心理问题,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调试官兵的负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应激应对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7]。针对沿海驻训官兵的心理特点,利用政治教育时机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做好官兵的心理调节和疏导,使官兵保持高昂斗志,激发训练热情,为部队圆满完成野外驻训任务提供保证[8]。

猜你喜欢

训练任务卫勤官兵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分析
分析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
海军航母编队启航执行机动训练任务
辽宁舰开放,看什么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