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市2020 年动物疫情报告分析

2021-12-09卜富星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滁州市传染性畜禽

卜富星

(安徽省滁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9000)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皖苏交界,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网建设,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水上运输通江达海。境内丘陵起伏,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时分明,雨热同季。植被类型丰富,植株生物量高,载畜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滁州市畜牧业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滁州市畜牧业属于典型农区畜牧业,畜禽养殖以耗粮型的猪、禽为主,牛、羊和特种养殖为辅[1]。2020 年,生猪饲养量339.41 万头,家禽饲养量12569.31 万羽,牛、羊饲养量106.63 万只,畜禽养殖总量居安徽省前列,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为此,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动物疫情区域性发生和流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致富至关重要,也是每个“疫控人”不折不扣的义务和使命。

1 动物疫情发生概况

1.1 动物疫情发生范围

全市8 个县(市、区)。

1.2 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2020 年度全市共发生各类动物疫病30 种,发病动物24908头(只),病死动物9745 只,病死率39.12%,扑杀230 只,销毁8856 只;紧急免疫42998 只。具体情况如下。

发生的禽病有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鸡白痢、李氏杆菌、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小鹅瘟、鸡球虫病、新城疫、鸭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霍乱、禽白血病、禽痘、禽伤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鸭瘟及不明原因疫病。共有155 个疫点(新发疫点104 个),发病24536 只(散养7918 只),病死9611 只(散养2948 只),病死率39.17%,扑杀数201 只(散养62 只),销毁8760 只(散养2791 只),紧急免疫42720 只(散养10661 只)。

发生的猪病是伪狂犬、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和猪流行性腹泻。共有13 个疫点(新发疫点11 个),发病336 头(散养115 头),病死123 头(散养33 只),病死率36.61%,扑杀数29 只(散养0 只),销毁88 头(散养23 头),紧急免疫142 头(散养142 头)。

发生的羊病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病和不明原因疫病。共有5 个疫点(新发疫点3 个),发病31 头(散养19头),病死10 头(散养8 只),病死率32.26%,扑杀数0 只(散养0 只),销毁8 头(散养8 头),紧急免疫130 头(散养130 头)。

发生的其他动物疫病有犬细小病毒病和犬不明原因疫病。共有5 个疫点(新发疫点0 个),发病5 只,病死1 只,病死率20%,扑杀0 只,销毁0 只,紧急免疫6 只。

2 分析与讨论

2.1 发病数和病死数

2020 年全市动物发病数和病死数,见图1。

图1 2020 年全市动物发病数与病死数比较图

由图1 可见,7、8 月份动物发病数和病死数呈高峰态势,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高湿、多雨,利于细菌繁殖,传染源极易随空气、水流扩散蔓延,疫病传播风险增大。夏季畜禽舍环境潮湿,饮用水、饲料、养殖器具等,苍蝇、蚊虫、粪便等都可成为动物疫病的传播媒介,如鸡球虫病就多发于湿热多雨的夏季[2]。

2.2 动物疫病种类

2020 年全市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发病病种比例,见图2。

由图2 可知,动物疫病以二类禽病发生为主,其中以鸡球虫、鸡白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较为多发。首先,一类动物疫病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大众对一类动物疫病的认知度较高,防疫意识较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治体系,通过程序免疫,主动监测,形成较高的群体免疫效果;二类病种类繁多,流行范围广,不少病的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养殖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旦存在于某个地方,很难彻底根除,成为顽固的常在菌和病毒。加之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疫病明显增多,如鸡球虫、鸡白痢、大肠杆菌等。加上现在大量滥用抗菌药物,导致某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诸多药物难以奏效。

图2 2020 年全市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发病病种数比例图

2.3 发病动物种类

2020 年全市动物发病动物种类比例,见图3。

图3 2020 年全市动物发病动物种类发病病种数比例图

由图3 可见,滁州市主要以禽病为主。(1)由于地形、气候和养殖条件的限制,滁州地区更适宜小型家禽、家畜的养殖,滁州人民在饮食上也更倾向于禽肉和猪肉,家禽、生猪饲养量较大;(2)家禽散养比重较高,散养农户饲养水平低,防疫意识薄弱,防疫措施不到位,增大了禽病发生的可能;(3)经过2018 年的非洲猪瘟,小型养猪场、散养户被逐渐淘汰,大型规模场本身防疫水平较高,防疫意识进一步提升,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加强了免疫屏障,使得猪病发生几率下降。

2.4 疫情流行趋势

2020 年与2019 年动物疫情发生情况,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疫情上报数量和频次逐渐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各县(市、区)对疫情上报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一旦发生疫情,及时在信息系统上报,工作由以往的疲于应付转变为主动报告,为科学分析疫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发挥出监测预警功能。

附表 2020年与2019年动物疫情发生情况汇总对比分析表

2020 年,滁州市动物疫情从发病种类和发病数量上看均呈上升态势。按病种分类,二、三类病仍呈常发状况;按畜种分类,主要是禽病;从发病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季高温季节。鸡球虫、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二类禽病和大肠杆菌、李氏杆菌等三类病居发病数量的前列。动物疫情总体呈平稳态势,动物疫病大范围爆发的可能性较小,但部分疫病仍然呈零星点状散发态势,二、三类病仍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位居主位[3]。

3 建议和意见

3.1 加强基础免疫,保护易感动物

动物疫病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3 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动物疫病都不可发生。因此,必须强化源头管理,按照“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要求加强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开展春秋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适时填槽补栏,从源头上保护易感动物。

3.2 改善卫生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始终保持圈栏干净、干燥、通风,饲喂清洁、均衡的日粮,严格控制饲养密度,生理决定病理,畜禽生理舒适度越高,疫病发生的概率越低。

3.3 加强消毒灭源工作,消灭传染源

严格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畜禽运输车辆、被污染的工具、圈舍,屠宰加工场(点)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消毒。尤其夏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又是动物机体免疫最差的季节,加强高温季节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3.4 严把检疫入口关,切断传播途径

滁州市交通便捷,畜禽跨省调运频繁,调运量大,动物疫病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传入。活畜禽调运是当前动物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4],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把入口关,强化动物及其产品调运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有效防范疫病传播风险。

3.5 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进程

目前国内散养户比重较大,饲养管理水平低,防疫意识薄弱。近年动物疫情多发于小规模场和散养户,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发病几率较低。我国畜牧业急需趋于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转变,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滁州市传染性畜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李萍作品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