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醒脑静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1-12-09黄红玲
黄红玲
(百色市田阳区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533600)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属于严重的脑血管类疾病,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为突然发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发病后若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极大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偏瘫或生命危险[1]。临床治疗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综合对症治疗降低患者颅内压、纠正出血情况及防治相关并发症,从而降低脑出血造成的损害,因此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2]。但常规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存在不稳定性,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选择部分患者对其采用醒脑静治疗,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与结局,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共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资料编选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将所选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女各24例、19例,年龄区间58~69岁,平均(63.57±3.48)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9例,丘脑出血6例,脑干出血5例,小脑出血4例,其他出血9例;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女各22例、21例,年龄区间61~75岁,平均(68.67±3.59)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7例,丘脑出血7例,脑干出血4例,小脑出血5例,其他出血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急性脑出血诊断明确并符合标准;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经评估属于严重脑出血需采取手术治疗;对本次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情况;治疗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让患者安静卧床休息,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等对症治疗,并进行补液、营养支持等维持机体功能稳定,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相应处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降压、降糖药及时纠正异常血压、血糖,避免加重患者病情。治疗期间嘱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做好病情记录,观察治疗效果。观察组:在前组基础上增加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638,5ml/支)治疗。使用方法:将20ml(4支)醒脑静加入250ml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匀,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每天1次,连续治疗两周,并观察治疗效果。本药在打开后现配先用,避免药物治疗作用受到影响,若出现异常反应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干预处理。
1.3 观察指标 (1)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受损情况,共11小项内容,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3]。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总分1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轻[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2)疗效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基本消失,NIHSS评分较前降低50%及以上;有效:症状较前有所缓解,NIHSS评分降低20%-50%间;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或NIHSS评分降低20%以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3)经我院影像科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颅脑CT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NIHSS、GCS评分比较 两组相比,治疗前两组NIHSS、GCS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GCS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GC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NIHSS、GC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IHSS评分GC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22.13±2.45 14.49±2.64 10.14±2.07 11.21±1.59观察组 43 22.24±2.37 10.73±2.36 10.23±2.12 14.13±1.68 t 0.404 6.963 0.199 8.278 P 0.344 0.000 0.421 0.000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组间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头颅CT结果比较 两组相比,治疗前两组颅内水肿、血肿体积及治疗后血肿体积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水肿、血肿体积均较前降低,但观察组水肿体积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头颅CT结果比较(±s,ml)
表3 两组头颅CT结果比较(±s,ml)
组别 例数水肿体积血肿体积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20.35±3.43 17.28±3.45 21.32±3.25 12.67±2.39观察组 43 20.58±3.26 14.37±3.34 21.23±3.41 12.48±2.45 t 0.319 3.974 0.125 0.364 P 0.375 0.000 0.450 0.358
2.4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1例药物热反应 观察组出现例皮肤瘙痒反应,两组总发生率均为2.33%,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P=1>0.05)。
3 讨论
现代西医学认为急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大块出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老年人属于高发人群,该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在发病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解除出血原因并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5]。而中医认为急性脑出血属于“中风”“血瘀证”范畴,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衡、气血亏虚等原因造成,加之饮食不节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诱发,因此应在辨证后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展开治疗,故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通过辩患者具体症状在原有基础上给予加减治疗,以保证疾病的最佳治疗效果[6]。
中医认为脑出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因此本次研究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增加运用了醒脑静,常规治疗能够通过对患者目前症状进行评估,并对高危的情况进行干预,以解除护患者生命危险,急性期通过给予相应药物控制患者颅内出血并降低颅脑压力,从而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同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后期治疗以促进患者恢复。而在解除患者生命危险的情况下,醒脑静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巩固治疗效果[7]。醒脑静属于新型的中药注射剂之一,是将中药中天然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经科学方法提炼精制而成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急性脑出血、意识障碍、脑血管疾病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醒脑静中天然麝香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正确的剂量使用有利于改善脑循环,且对于改善细胞抗缺氧能力效果明显,能延长其存活时间,帮助减轻患者颅内水肿的情况,益于患者改善昏迷现象保持清醒,同时麝香辛香行散,具有强较强的开窍通闭、形神、活血的作用;冰片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具有良好的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效果,此药与麝香作用效果较为相似,但药效比之药更为缓和,多数情况下二者共同配伍使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效果,且冰片能够帮助麝香行气通窍,从而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恢复相应神经功能;栀子能清热去烦、利湿,缓解患者出现的胸闷、烦躁等症状,同时通过具有一定利尿、脱水的作用,明显减轻患者脑水肿情况,减少对颅脑的损害,改善神经功能;郁金属于气药,具有活血、理气、破瘀的作用,能够有效行气解郁、改善血流情况,辅助麝香、冰片药物联用可通络、开窍。综合作用下明显恢复脑神经功能,并有效缓解了临床症状[8]。相关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促进大脑修复、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性脑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增加运用醒脑静注射液,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且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及意识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优;两组患者经颅脑CT检查治疗后脑水肿、血肿体积均较前减少,但观察组更小,说明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均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采用醒脑静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更佳,加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可见醒脑静对于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准确,且用药安全性较稳定。
综上所述,醒脑静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