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9邱五一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阿托炎性心肌

邱五一,丁 厚

(广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宣城 242200)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心肌病或炎性感染、血流动力学负荷加重等引起的心肌损伤,而心肌结构、功能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心肌泵血、充盈功能下降,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呼吸困难、气促、运动耐力下降、胸闷、疲倦乏力及下肢水肿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室舒张期适应性,进而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为主。贝那普利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强度,减轻外周血管阻力,进而使心脏负荷下降,但服用后易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整体治疗效果欠佳[1]。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具有调脂、抗炎及改善心肌重构等多重药理作用,对改善心功能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2]。本研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旨在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广德市人民医院就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55~76岁,平均(63.75±5.68)岁;病程2~7年,平均(3.56±1.12)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3]:Ⅱ级52例,Ⅲ级33例,Ⅳ级15例;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分别61、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56~77岁,平均(64.68±5.78)岁;病程1~6年,平均(3.51±1.10)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50例,Ⅲ级34例,Ⅳ级16例;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分别60、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NYHA 心功能分级Ⅱ ~ Ⅳ者;对本研究配合度较高者等。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律失常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伴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吸氧、利尿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90,规格:10 mg/片),1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79,规格:20 mg/片)口服治疗,2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5]中的相关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为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呼气困难、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及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心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③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前体(NT-proBNP)水平及6 min步行实验距离。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cTnT水平;并于治疗前后在走廊内来回走动,记录两组患者6 min步行实验距离。④炎性因子指标,血液采集、血清制备同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⑤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及头痛乏力)。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s)表示,分别应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心功能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SD(mm) LVEDD(m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46.89±5.87 42.27±5.32* 57.76±9.42 54.22±8.11* 34.76±5.42 43.22±7.17*观察组 100 45.92±6.85 37.69±5.12* 57.85±9.47 48.91±7.02* 35.81±5.47 52.22±7.28*t值 1.075 6.203 0.067 4.950 1.364 8.808 P值>0.05<0.05>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

2.3 血清NT-proBNP、cTnT水平及6 min步行实验距离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nT、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 min步行实验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水平及6 min步行实验距离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水平及6 min步行实验距离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cTnT:心肌肌钙蛋白T;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

cTnT(μg/L) NT-proBNP(ng/L) 6 min步行实验距离(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0.44±0.06 0.25±0.04* 1 385.35±315.44 764.22±52.63* 257.12±52.71 277.51±77.23*观察组 100 0.45±0.07 0.11±0.05* 1 332.37±232.39 547.68±40.85* 256.13±53.13 305.53±75.34*t值 1.085 21.864 1.352 32.502 0.132 2.597 P值>0.05<0.05>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

2.4 炎性因子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IL-6(ng/L) TNF-α(μ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51.57±3.55 32.76±2.13* 160.56±25.45 150.43±25.32* 16.76±2.24 9.32±1.15*观察组 100 51.63±3.61 21.15±3.44* 161.63±25.36 112.62±23.53* 16.73±1.95 3.78±0.52*t值 0.119 28.695 0.298 10.939 0.101 43.895 P值>0.05<0.05>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

2.5 不良反应 与对照组比,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中老年为其高发人群,其猝死率远高于正常人,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早期诊疗尤为重要。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西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贝那普利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可在肝脏内水解为一种具有竞争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改善早期持续血流高动力状态,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进展速度;同时其可扩张动脉、静脉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排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单独用药往往效果不甚理想,且服用后不良反应较多[6]。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阻断神经内分泌的活跃性、减少神经激素分泌,进而改善心室重构;还可清除机体内氧自由基,减少氧化物质的生成,进而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此外,其通过逆转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心肌肥厚、纤维化进而抑制心肌细胞的过度肥大;同时其可通过促进机体内一氧化氮的合成,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7]。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降低,且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降低,提示将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机体内cTnT、NT-proBNP水平及6 min步行实验距离为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慢性心力衰竭可致心肌细胞发生损伤,而当心肌发生损伤时,心肌细胞可大量释放cTnT入血,进而使得血清中cTnT水平升高;NT-proBNP为临床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慢性心力衰竭可引发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室壁张力异常,进而促使NT-proBNP大量释放;6 min步行实验距离为临床上诊断心功能的常用指标,其距离延长提示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8];此外,炎性因子可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IL-6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促使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引发心室重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TNF-α可提高凝血因子活性,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促进心室重构;hs-CRP则可在心肌细胞损伤后大量释放,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其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阿托伐他汀可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机体内氧化过程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同时,还可促进机体内一氧化碳的合成,改善血管舒张程度,发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进而降低血液中cTnT、NT-proBNP水平,起到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的作用[10]。另有相关报道显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进而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发展速度[11]。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TnT、NT-proBNP、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实验距离长于对照组,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可有效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进而控制病情发展,促进心功能恢复。

综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促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提高,机体内炎症反应、心肌损伤程度得以减轻,同时其还可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阿托炎性心肌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心肌桥是什么病?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