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大平房仓空调控温技术在海南地区的应用研究*

2021-12-09周运菊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仓房记录表储粮

周运菊

(中央储备粮海口直属库有限公司 572000)

海南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3℃~28℃,极端最高气温达43℃以上,全年无冬,夏季最长,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粮食品质变化较快,害虫防治难度大,储粮微生物危害隐患大,粮堆易发热,储粮难度最大。温度是影响粮食储藏安全和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高大平房仓仓顶隔热效果较差,表层粮温上升较快,导致平均粮温也快速上升,且容易出现超过30℃高粮温,易出现异常粮情,增加揭膜谷冷次数,由于经常性处理粮情,无法长时间维持高浓度氮气,增加了充氮次数,不利于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本项目通过在储粮仓房内墙安装空调,对气调仓仓温进行控制,减少由仓顶向粮面的热传导,达到控温储粮的目标,解决储藏过程中粮面易发热的问题,延缓粮食品质下降,实现绿色保质储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HK01为空调控温试验仓,仓型为高大平房仓,仓内内墙安装6台分体挂壁式空调机(KFR-72GW/DY-IA(R3),配置手机APP智能控制空调开关的远程监控温湿度仪1台和GPRS远程无线控制器1台。

1.1.2 WC05为空调控温对照仓,仓型为高大平房仓,仓内内墙无空调机,无手机APP智能控制空调的相关设备。

1.2 方法

1.2.1 试验仓隔热性改造 试验仓屋面为彩钢板屋面,隔热措施是在彩钢板屋面上再加盖一层彩钢板,彩钢板中夹50 mm聚氨酯隔热层进行屋面隔热,门窗采用薄膜、粮保等材料密封隔热,仓墙四面贴泡沫板和挂膜隔热。

1.2 .2 仓温均匀性测温点布置 在试验仓根据8个扦样点的选点方法,布置8个测温点,进行仓温均匀性检测。

试验仓粮食入仓后进入正常保管期,在最高温季节8月中旬左右,开展仓温均匀性及空调运行效率研究。

具体方法为:通过在仓内横梁下方悬挂1只温度计(温度计距粮面约1 m)的方法测定仓温,分别测定白天(08:00~20:00)开机、夜晚(20:00~08:00)开机、24 h连续开机三种空调运行模式下仓温的均匀性。白天开机模式时测定4次仓温,分别为10:00、12:00、14:00、16:00;夜晚开机模式时测定2次仓温,分别为22:00以及次日早上6:00;24 h连续开机时测定6次仓温,分别为10:00、12:00、14:00、16:00、18:00、及次日早上6:00。

测定时仓房内温度检测点布置原则为:全仓共设置8个测温点。沿仓房长度方向每边布置3个点,将整个粮堆分成两个区,四角4个点距长度和跨度方向均距仓壁1.5 m~2 m,中间2个点在跨度方向距仓壁1.5 m~2 m、长度方向居中;余下2个测温点在两个分区的中心点位置。

1.2.3 试验仓样品布置 HK01仓和WC05仓储粮为海南产早籼稻,WC05仓未安装空调和气调设备,进行常规保管,开窗自然对流排仓间积热。HK01仓作为试验仓进行空调控温储藏。各仓在对角线上均匀定点布置3个样品袋,每季度进行粮面扦样品质检验,主要检测水分、脂肪酸值和黄粒米指标,同时统计春秋普及出入库时全仓品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数据(表1~表7)

表7 试验仓空调能耗表 (单位:kW·h)

表1 HK01早籼稻试验仓检验数据记录表

表2 HK01早籼稻试验仓春秋普数据记录表

表3 WC05中晚籼稻试验仓检验数据记录表

表4 WC05中晚籼稻试验仓春秋普数据记录表

表6 两仓出库损耗表

2.2 控温效果分析

2.2.1 仓温均匀性试验效果 空调运行设定制冷模式,温度设定25℃,检测仓间湿度40%左右。通过仓温均匀性试验得出以下结果:一是仓房所安装的空调满足控制仓温的需要。在最高温的8月空调全部开启能把仓温控制在25℃左右,达到了控温目标要求。二是通过对比白天开机、夜晚开机和24 h连续开机三种空调模式下仓温均匀性,得出在海南辖区白天开机控仓温效果最好。三是经过测试得出,外界通过屋面向仓内传导热量的时间段为09:00~21:00。四是经过测试得出控制仓温24 h不超过28℃,最佳开机时间段为12:00~19:00(见表8),其中开机时间段内能控制仓温在25℃左右,关闭空调后的19:00到第二天12:00仓温能控制在28℃以内。试验仓空调运行阶段仓温外温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测得的仓温变化数据,找到海南地区空调开机运行最佳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确保控温效果的同时空调用电能耗最小。试验仓空调控温年吨粮成本1.2元/t~1.5元/t。

表8 HK01仓仓温检测记录表(开机时间段12:00~19:00)

注:空调运行时间12:00~19:00

2.2.2 空调控温效果

2.2.2.1 能够有效控制仓温对粮温的影响 试验仓空调设置温度为25℃,仓温高于25℃时打开空调控制仓温,由于粮堆升温70%的热量由屋面通过仓温传导到粮堆,空调控制仓温有效减少了仓温对粮温的影响,特别是延缓表层粮温升高,保证粮食安全度夏,达到了空调控温储粮目标。试验仓和对照仓表层平均粮温对比记录见表9。

表9 试验仓和对照仓表层平均粮温对比记录表 (单位:℃)

2.2.2.2 对粮堆水分无影响 尽管控温期间空调出风口湿度在35%左右,仓内湿度在40%左右,气调仓粮面有薄膜密封,粮堆空气与仓内空气没有气流交换,只有少量的热量传导。粮面水分变化是由湿热扩散引起,属于粮堆内部水分的转移,所以说气调仓空调控温不会降低粮堆水分。

2.2.2.3 能有效控制粮面温度,抑制粮面发热 对比对照仓可以看出,尽管有气调储粮,在不开启空调控温的情况,粮面升温较快,易发热结露。

2.2.2.4 能有效延缓储粮品质劣变 通过检化验数据(表1~表4)可以看出,空调控温仓房储粮各项品质指标上升较为缓慢。

2.2.2.5 能有效降低保管成本,提升储粮综合效益 对比试验仓HK01仓和对照WC05仓,整个保管期间吨粮成本HK01仓6.44元/t、WC05仓7.42元/t(见表5)。出库损耗HK01仓19.09 t、WC仓28.020 t(见表6)。通过对比发现,尽管空调控温增加了电耗,但总体保管费用是下降的(减少了熏蒸、谷冷通风降温,损耗减少)(见表7),综合储粮效益是提高的。

表5 两仓储存期间保管费用核算表 (单位:元/t)

3 结论

在海南高温高湿高盐的储粮环境,空调控温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绿色储粮技术。我库根据自身储粮特点不断创新,探索出了“空调+气调+谷冷”的科技储粮模式,经过不断推广应用提升,粮食品质、科技储粮水平和经济效益有较明显体升,2020年开始辖区所有仓房免熏蒸,实现绿色储粮。粮食保管费用、粮食出库损耗明显下降。控温储粮有效延缓了品质变化,部分仓房粮食质量稳定,延长了储存年限,有效降低稻谷轮换价差亏损。空调控温后异常粮情越来越少,有效降低了保管员劳动强度,提高仓内工作环境舒适度,并有效保持了粮食品质和水分,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取得以科技保安全、提效率、增效益、助环保的效果。

猜你喜欢

仓房记录表储粮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1.06.21~2021.07.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三月歌唱
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
——青年记者“走转改”水墨画般的村庄书写着别样的春色
粮商心声:放开粮食市场
古代航空故事——降落伞和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