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视角下的婺剧艺术开发与传承
2021-12-09董渤
董渤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婺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单位,其艺术价值和人文资源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现代艺术和新的媒介环境下,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力和生存压力。从婺剧的IP改编出发,一方面确立了对婺剧经典剧目的IP保护,另一方面是借力IP产业链思维,对婺剧这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婺剧走向市场、失去计划经济的暖房保护后,对婺剧的他类艺术形式的改编和创作,是传统婺剧扎根现代市场的一剂良药。最后,婺剧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地域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联,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婺剧的IP产业链构建、他类艺术作品创作是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
一、婺剧特性的宏观考量
婺剧是金(金华)衢(衢州)一带的地方性戏种,集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摊簧、时调六大声腔,是周边地区多种戏曲相互交汇、糅合的年轻剧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区域性的文化空间和同一的认同感给婺剧打上了地方剧种的烙印,而流淌在婺剧血液里的基因是传统戏种,诸如徽戏、昆曲等戏种的历史积淀和本土文化的杂糅。
(一)地域魅力的薪火相传
婺剧以金华官话为主要唱腔和道白,源起于明末清初,其发展承合我国戏曲花雅争胜的历史脉络,有深厚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带有强烈的地方意识和区域化认同感。金华官话是融合了北方语系和本地方言的“地方通用语”,拓宽了婺剧的流布区域,不再局限于金衢一带,还覆盖到徽、赣、闽等区域,打破了吴语、徽语的方言片区阻碍。另一方面,金衢一带及周边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根植于婺剧艺术的基因和底色,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根本特征。
(二)集大成的多声腔剧种
婺剧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包括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摊簧、时调六种声腔。六大声腔均来自金衢一带,各自独立发展和演绎,同时又统一于婺剧,在长久的合班演出、相互融合过程中,程式化表演趋于统一,最终形成了婺剧本体多元一体的复杂格局。民间戏谑“候阳班的嗓子、昆腔班的步子、乱弹班的笛子、徽班的架子、摊簧班的娘子、时调班的婊子”,虽说表意粗糙,但从一定程度上形象概括了六大声腔的特色。在六大声腔中,高腔、乱弹粗犷肆意,是迎合乡野庶民的“俗文化”,常见于乡下庙会的婺剧表演;而昆腔则带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基因,是服务于文人雅士的“雅文化”,这种相互冲击、二元对立的多元性格为婺剧的发展平添了旺盛的自生力。田汉对婺剧给予了较高的认可,“金华戏传统深厚,不是小传统,而是大传统”。 一方面,从婺剧发展的历史渊源重拾了婺剧的地方戏地位,另一方面也精准凝结了婺剧的特点。
二、婺剧艺术资源开发的几个抓手
婺剧艺术价值是渊源的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出新,是在稳固的金衢地方文化生态中发展流变的,跟随着地方人民的意志而律动,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下动态的变迁。因而婺剧艺术资源的开发要看准“变量”与“恒量”,抓住“恒量”作为婺剧艺术价值开发的抓手。
(一)传统积淀的血液流淌
婺剧是婺文化的沃土生长起来的地方性戏种,多声腔唱法、傩戏的融入都是对其“小传统”的体现。而地方剧种的生成与传统戏曲的流变是分不开的,这就是婺剧的“大传统”。所谓的“大传统”就是婺剧流淌着的传统文化精神、审美与内涵,这是所有传统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恒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婺剧延承了传统文艺作品对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处世哲学的精髓,并且对其进行了地方化演绎、改编,带有本土化的解读。比如《僧尼会》被多个地方戏种演绎,在婺剧的创作中提炼了反对封建神权和逃脱世俗藩篱、自由追逐爱情的主题,在程式化的表演上融合了多剧种艺术,呈现出一个活泼乖巧、古灵精怪的小和尚形象,以婺剧表演艺术家吴光煜的个性化演绎为代表。另一方面,婺剧是对绵延数千年的宗法制度的非典型表现。宗法制形成了严苛的社会等级和人际伦理,社会以家族为单位,宗族森严、尊卑有序。
(二)经典剧目的文化根底
婺剧的构成包括剧目剧情、唱腔、表演程式、服化道(行头、脸谱、道具)、班社剧团等,其中剧目剧情首当其冲是婺剧的主要物质构成。婺剧剧目海海,共有一千零三十六个大小剧目,穿针引线、引经据典,是民间传说、历史经典、重大史事的民间演绎,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普遍的德育功能和教化意义。剧目剧情包罗万象,上至上古神话、下至传奇文学,比如高腔《耕历山》就是舜耕历山的上古传说。徽戏《海瑞算粮》是明代海瑞担任县令时的故事。还有众多出自民间文学传奇的戏本,比如徽戏《过江杀相》描绘的是《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与贼臣对抗的故事。婺剧在网罗剧目数量之繁之外,还保留了南戏传统剧目的原生态,具有文献价值。比如传统徽戏在进京献戏等扩大传播过程中,剧目剧情发生了一定的改编,而在婺剧中的徽戏则更为原汁原味,比如《白兔记》《黄金印》等。
(三)民俗化演绎的热烈奔放
婺剧是在金衢一带及周边地区生长起来的草莽戏曲,其“小传统”的外在形式体现在艺术发展的民俗化。其一,婺剧演出不仅承载娱乐、教化职能,还与民间祭祀、民俗节庆牢靠地结合在一起。金华地区的迎神、祭祀、庙会等民俗节庆活动中,婺剧会加演类似于巫术表演形式的“踏八仙”,以《文武八仙》为例,来自儒、释、道的不同宗教和时代的神仙同台演绎,包括魁星、关公、孙悟空等,最后都以“三跳”为结束,而“三跳”正是中国古老傩戏的活化石。其二,“斗台”的竞演模式是传统戏曲展演形式的革新。金华地区在五侯三佛的庙会举行盛大的迎神活动,在迎神的过程中基本每个神庙前都有戏班演出,各个戏班争相斗艳、使尽浑身解数招徕观众,哪家社台的观众最多就能夺冠,此所谓“斗台”。斗台展演极富挑战性和趣味性,开辟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班社为了招徕观众,引入了民间武术和杂技表演,“文戏武演,武戏文演”,甚至会即兴邀请现场观众上台表演。其三,婺剧凝聚了民间智慧。婺剧班社剧团的民间力量雄厚,业余农民爱好者组建的坐唱班、太子班、农村剧团是婺剧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衢一带的地方音乐、舞蹈和传统乡村生活中的理想精神、处世哲学等也在新剧创作中得以凝练和融入,比如滩簧《僧尼会》、时调《小二过年》等都是婺剧文化影响下的民间智慧结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存档
婺剧荣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业内人士来说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入选非遗能够从制度、资源等层面提升婺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可忧的是,不少人对非遗保护就是原生态历史封存的偏激认知,认为婺剧被认定为非遗就是官方层面上的“活化石”,难以再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发,婺剧的现代化进程会举步维艰。辩证的看待问题,在非遗背景下探讨婺剧的艺术资源保护与传承,有定论也有问题。婺剧是在八婺地区特殊的文化生态下生长起来的民间艺术,金衢一带民间的审美认知、婺剧的开放式表演形式、婺剧表演剧团的复杂构成等决定了婺剧不是一成不变的“活化石”,也没有濒临灭绝,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并且戏剧界有“唱腔三十年一变”的说法,这是非遗背景下婺剧保护的定论。“文化传统及其表征是婺剧展演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格的核心内容” 。既然婺剧不可能是原生态的“活化石”,是在民间文化沃土上生长的艺术,那么如何在非遗范式下对婺剧进行有序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问题所在。非遗语境下的婺剧保护与传承不局限于婺剧的物质性构成的档案式封存,更重要的在于对婺剧所呈现的文化遗产精神、品格、传统积淀的再发展。
三、婺剧的IP产业链开发策略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是传统知识产权在新的媒介环境的新概念,是媒介融合、产业融合的产物。强调的是知识产权(版权)跨媒介、跨领域、跨产业的衍生开发,最终达到IP一体化、也就是全IP产业链开发的运营模式。其中,IP产业链的上游是IP价值的源头,是IP衍生开发的内核、依据,自身生命力强劲但变现能力弱,主要呈现形式为文学作品(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漫画、音乐作品等。IP产业链的中游是IP原生产品的衍生体,也有一些IP直接以中流的形式出现,再衍生上游、下游产品,完整产业链条。常规意义上的中游呈现形式有电影、电视节目、戏剧(舞台剧、实景演出等)、游戏等。中游在变现方面是IP产业链的中流砥柱,同时在产品力方面兼具了艺术性与商业性。下游距离IP源头最远,主要是带有IP主题、元素、标签的文娱衍生产品,包括主题乐园、娱乐项目、周边文创商品等,比如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贴标产品都属于迪士尼IP产业链的下游产业。
传统戏曲的IP资源开发由来已久,并已结出硕果。由传统戏曲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荧幕上大放异彩,地方戏曲的衍生产品戏曲服饰、玩具等畅销不衰。在理论建设方面,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戏曲与IP”高峰论坛肯定了传统戏曲蕴含的丰渥IP资源,讨论了地方戏曲IP打造的路径与方向、地方戏曲文化生态圈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传统戏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戏曲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开发等重要内容 。而婺剧的IP产业链开发尚处于理论阶段,要面对复杂的实践逻辑和新旧审美认知反差的挑战,道阻且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婺剧剧目浩繁,大小剧目达一千余种,其中既有积淀厚重的传统大戏,也有带有本土烙印的民创小戏,比如时调《小二过年》、滩簧《僧尼会》,还有金华戏曲理论大家李渔的《风筝误》《奈何天》。林立的剧目都是IP改编的宝贵资源,可以衍生为影视作品、舞台剧、实景演出等。比如传统昆曲《牡丹亭》被改编为实景园林版的室外戏剧,课植园的实景园林+现代舞美技术让观众变身戏中人,沉浸在山水之间,又保留了传统昆曲的戏曲艺术内核。传统戏曲《白蛇传》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甚至游戏,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IP。改编而来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4K全景声、CG视觉特效等技术塑造了中国写意美学的视觉奇观,原版粤剧的唱词和唱腔也做了现代化修改,唱词删繁就简凸显叙事性,唱腔保留了经典唱段的同时融入了流行唱法,还加入了西洋管弦乐,在保留粤剧原滋味的同时兼顾了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优越成绩,一反传统戏曲电影的颓势。郭小男导演的江南民调新版《三笑》以越剧、评弹、无锡民歌等江南民调为基调,融入了歌剧、摇滚、RAP等多元表演方式,在文本上舍弃了“唐伯虎点秋香”的老套故事,解构为艺术家追求灵感、本真、自我和爱情的故事,这种对传统曲目的大胆改编是迎合现代审美的年轻表达,是传统戏曲IP的舞台剧改编的勇敢尝试。
四、结语
以婺剧的保护和传承为目的、以IP产业链构建为手段,探讨婺剧资源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路径,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在现代化和新媒体的双重变奏下,婺剧面临历史发展的拐点,IP视角下的婺剧艺术资源开发有利于婺剧契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文化需求的“现代生存”;第二,在非遗文化保护、地域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开发等多重意识倡导下,如何在保持婺剧艺术“原生态”个性的同时,积极拓展婺剧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与现实路径,成为实现婺剧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地方戏曲在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短暂繁荣和申遗的政策性保护后陷入了发展低谷,艺术创作和市场呼唤亟待甘霖沐浴。将婺剧经典剧目作为他类文艺作品创作的母体,能够延伸婺剧的市场占有量和艺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