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色彩的特点与心理效应
2021-12-09黄凌
黄凌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乔治·莫兰迪(1890-1964,Giorgio Morandi )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擅长静物画和风景画创作。他1890年出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小镇,波洛尼亚位于意大利北部罗曼那地区的东边,在威尼斯与佛罗伦萨之间。这个城市随处可见城墙和塔、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哥特式教堂等古代建筑。有欧洲第一所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和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之一。这座古老的城市融合了意大利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文艺复兴时期带来的科学气质。因此,这里的审美更具有理性,人们更习惯于艺术的质朴、严谨,甚至是稚拙。1907年莫兰迪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学画,他接触到了意大利传统绘画,接触到了塞尚和立体主义,接触到了形而上画派,这些在莫兰迪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通常描绘看似平常的瓶瓶罐罐,在他笔下却散发出迷人又朦胧的美感,他主要通过色彩来表达,颜色通常饱和度较低,对比不太明显,灰度比较平均,主要通过色彩的冷暖和明度的高低将整张画面的气息建立起来。后人把这样的颜色感觉称为莫兰迪色。莫兰迪终生定居在波洛尼亚的封达查街,终生未婚,过着修士般的禁欲生活,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僧侣画家”。莫兰迪的绘画作品给人波澜不惊的感觉,题材也是普通的日常物品以及从家里望出去平常的房屋街道等风景,他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仰。莫兰迪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十分幸运的找到了属于自身的表达方式。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以静物画著称,成为二十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莫兰迪一生的创作题材都是几只瓶子和博洛尼亚郊外的风景。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这些瓶子和周围生活的景色,单就创作的油画有1264张,而这还不包括素描、水彩和版画等其它形式。他孤寂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波洛尼亚,过着简朴的生活,淡泊名利,仅仅在意大利做过一些旅行。仅有的一次出国是去苏黎世参观塞尚的画展。在二十世纪艺术的喧嚣中,当其他的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的时候,他则静静地在波罗纳的工作室里,用智慧和感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莫兰迪同时也是一位版画家,1927年,他参加了佛罗伦萨第一届版画展,1928年及193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1930年的巴黎国家图书馆版画展。1930年开始在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直到 1956年退休。莫兰迪绘画生涯的最后十年里,他获得了国际声誉。1948年,莫兰迪获得威尼斯双年展油画首奖,1953年获得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版画首奖,1957 年获得油画首奖。1962年获德国西根布鲁本斯奖,1963年获得故乡博洛尼亚金奖。
一、莫兰迪色彩的特点
“向内看物,在重复中寻找精确性”可以说是莫兰迪绘画实践的特点,从“形”与“色”来归纳应该对应的是“扁平化的极简形式”与“高级灰的颜色”。在选题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他重点绘制过的三种系列:瓶罐、花卉、室外风景。莫兰迪对静物描绘的那一份执着与重复,在保持基本构图不变的同时,只在光影、色彩和形式安排上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细小雕琢。莫兰迪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具像与抽象,进入了“意象”的领域。这与中国绘画之间似乎有着不谋而合的共通之处,追求绘画的内在意向,纯粹的精神表达。用朴质的色彩和绘画技法呈现出一种平静、返璞归真是莫兰迪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他使用的颜色不多,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有几个主要的色调。莫兰迪用一种新的现代的语言达到了古典艺术中的宁静深远。画中的形象已经超越了形象本身,它们代表着秩序和平衡的诗意,如同中国古代文人诗画“以物明志”一样,莫兰迪生活修为与绘画品格高度统一,以画作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
莫兰迪色彩在平凡宁静中意味深远。莫兰迪一生都专注绘画,并与瓶瓶罐罐做伴。在他的静物画中,钟爱的静物是他所描绘的心灵画像。莫兰迪有自己独特的、沉默的绘画表达方式。他的绘画对象通常是普通至极的日常物品,那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画面空间和平凡事物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又是莫兰迪自己的内心表达,更是对宇宙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莫兰迪的绘画作品注重传递一种精神特征的色彩形象,试图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和谐的美感,赋予画面更加柔和、协调,统一的气息。这种看似日常普通的事物,赋予了更加深层次的美感,是隐藏在客观事物下面的那种不同意味的情感,而这份情感是一种终极的确实存在。与中国传统绘画追求飘逸、虚无的精神境界不同,莫兰迪的绘画作品追求某种实在的质感,甚至是在质朴、稚拙的平凡宁静中饱含深厚的力量。这又恰恰是平凡人生、宇宙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从而又赋予画面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质朴的人文气息。莫兰迪的作品在客观事物上强调自己的主观精神表达,使整个画面中的物体显得优雅、高贵,质朴而又厚重。
莫兰迪色彩的高级感和治愈的特点。在莫兰迪格调高雅静穆的色彩中,可以品味出超脱自然的淡泊之意,这种质朴实在的感觉也蕴含了某种高级感。莫兰迪善于对普通事物的刻画中富含深厚的情感和底蕴,超脱而又质朴的气息使得格调高雅肃穆。莫兰迪的静物绘画作品经常被概括为几个亮度不一的灰色色块,这使得整个画面在清静舒缓的世界里,追求丰富的色阶组合,精妙地运用灰色、白色与各种颜色混合成为某种颜色倾向的灰调色彩,素雅的色彩搭配呈现出淡雅、明朗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的产生,根源在于莫兰迪在描绘对象时取消了现实的空间感,每一个细节的灰色调处理都是平等构成,不存在空间的主次关系。莫兰迪的绘画艺术,尤为注重色彩的掌控与协调,从而达到更舒缓、和谐的审美境界。
在欣赏莫兰迪的作品时,能从画面中感觉到一种简单、纯粹与和谐的美感。对客观对象具体细节的忽略,以及物体形状大致轮廓的勾画,不仅会令人赏心悦目,也会造成视觉上的空灵感,使观者的心灵得到舒缓和慰藉,让人们好像回到心灵最纯真的世界。这对于当下工作繁忙的人们有一定的心理上的治愈功能。莫兰迪接触了现代主义的多种流派包括立体主义和形态上绘画风格。他反复试验和沉思,很多作品都在物体的形态和色调上做了精简的设计,他习惯用颜色考究的大色块达到静物形态的极大简化,展现出他独有的美学造诣和超高的审美素养。对形象进行根本的简化,展现的不仅是平凡事物的简朴和深邃,更是莫兰迪追求质朴生活的人生价值观。莫兰迪色彩使得画面充满力量而且更具装饰性和观赏性。
二、莫兰迪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莫兰迪色彩在家居空间中的应用。生活节奏快、繁杂纷扰的生活,让人们渴望在紧张之余有一个能让我们安静下来的家居环境,“佛系”的颜色——莫兰迪色彩因此备受追捧,成功的凭借其氤氲、混沌、温暖、朴实、低调、舒缓等色彩情绪,征服了最为挑剔的设计圈和诸多时尚达人,莫兰迪色彩已经成为高级色的最典型代表。莫兰迪色彩适度地使用灰色降低色彩的饱和度,柔化色彩中张扬鲜明的个性特性,流露出一种简约清新的优雅、平易近人的亲和力以及内敛宁静的温和力量。莫兰迪色彩在家居空间中,可以被应用到很多不同的风格,也常常作为背景色来使用。大区块的颜色可以降低空间上的复杂程度,也可以迎合人们对家居环境简约、精简、整体感强的需求,从而带来视觉整体感的提升。莫兰迪色彩像是“蒙着一层灰”的低纯度中性色调。在颜色中添加灰色和白色,将饱和度高、鲜明而有距离感的纯色变得更加质朴、优雅而格调高贵。莫兰迪色用高级灰构建出一种丰富、高级而宁静和谐的色彩世界。莫兰迪色系既不会过于鲜艳而刺激人们的情绪,也不会像性冷淡风格那样让人感觉冷漠、不容易接近,它将两者融合,以低饱和度颜色带来一种近乎完美的视觉平衡,为家居环境构建出一种平静、和谐的氛围,并通过颜色搭配带来一种素雅的高级质感,让家居环境温暖亲切而不失整体风格。
莫兰迪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由于现代工业和城市体系对于人的个性与精神的压抑,当下极简主义的审美观念与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推崇。极简的审美观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共通的特点。这两年华为手机在系统的颜色使用方面有一些惊喜,色彩的大方向上,华为没有使用传统的配色方案,而是引入了低调而高级的莫兰迪色彩。大面积使用到系统的各个层面,营造出一种高级、平衡、雅致的舒适配色风格。通过这种略带灰色的颜色设计,使原本系统中冰冷的颜色变得柔和、温暖,使系统更具亲和力和人文气息,营造出一种既具备科技的知性感,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小面积高饱和度色彩,大面积低饱和度色彩”的颜色使用原则应用在系统中,莫兰迪色彩被运用到设计上时十分百搭,营造出一种极具高级感的知性素雅风格。
三、莫兰迪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是由于人们对色彩的联想而产生的,这种联想赋予了色彩丰富的情感含义。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与社会思潮和群体感受有着一致的步调,也是社会整体面貌和时代特征的某种群体反应和视觉的体现。莫兰迪色彩给人的心理效应正是迎合了现代都市人冷静、克制与温暖、优雅相互均衡的情感需求。色彩的感知效应是色彩对人们引起的直观的、表层的心理感受。色彩除了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以外,还会调动起人体的其他感官感受,比如嗅觉,味觉,这个概念在艺术领域叫做艺术联觉,也叫“通感”。在平面设计中可以把色彩特征与图形文字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设计语言,让视觉设计的用户或者受众看到色彩以后能产生进一步的联想,同时色彩还能帮助设计师去为更广泛的群体考虑设计的通用性。
莫兰迪色彩作为一种“高级灰”的时尚潮流被人们推崇,并且广泛应用于视觉设计、家居和时装等各个领域。莫兰迪色彩之所以被认为有高级感,根本上是它的宁静深邃,真实质朴与以往多数缤纷绚丽、能够刺激人们神经的时尚潮流有着较大的差异。苏珊·朗格在其美学著作《情感与形式》中讨论了艺术作品的“他性”,“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它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性’(otherness),这包括作品因素如事物、动作、陈述、旋律等的幻象所造成的效果。”莫兰迪色彩对于以往的时尚,对于既有审美关系的打破,满足了新鲜的感受。莫兰迪色彩应用之初所产生的视觉陌生感满足了这些条件,大众自然会产生一种高级感的意识,也源于视觉经验的去旧更新。
“心理学家认为,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映现,而情感是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给予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反映。因此,色彩的感知效应只是色彩对象对人们引起的直观的、表层的心理感受。”我们聚焦于这种色彩观念在当代审美下的文化象征和价值,为什么大众会如此推崇和欣赏莫兰迪色彩。最主要的是莫兰迪色彩所代表的审美内涵与东方传统的美学观念有着内在的契合。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也不断提升。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进入了复兴时期,人们从家居色彩、时尚穿搭、物品设计和生活习惯、养生方式等都有一种回归传统文化的潮流。莫兰迪色彩正是因为有着简约内敛的审美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禅宗美学有着共通之处。
莫兰迪色彩柔和、平静、优雅,这是时代赋予了在城市生活的人们特有的颜色,也是经过人生的阅历和理性的思考而沉淀出的颜色。符合现代人社会交往的情感诉求,莫兰迪色彩有一种理性的距离感,并不是第一眼就惊艳别人,或者想要吸引他人的瞩目;而是给人耐人寻味、文雅的感觉,保持理性、克制的,不轻宣泄喜怒哀乐的平静与淡然处事的态度。人们身处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社会中,被琳琅满目的消费主义文化图腾刺激着感官体验,被欲望推动着前行。人们一边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带来感官上的极大满足,一边内心又对质朴简单的生活充满着强烈的渴望。就是那种既想要获得功成名就的生活,又想逃离喧嚣的都市隐居乡野的想法,这种入世和出世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在现代都市人群中普遍存在。莫兰迪色彩正好可以平衡这种矛盾的情感诉求。莫兰迪色彩的特点,给人的心理效应是通过这种内敛宁静的温和力量寻求更具禅意的栖居,远离喧嚣的清贵和疏离感,又不失都市时尚和温暖的感觉。
另外,电子设备已经在世界范围普遍使用的今天,人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关注电子屏幕上的信息和画面,甚至人群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有手机依赖症。长时间观看色彩鲜艳而又明亮的电子屏幕会使人们双眼感到疲劳,莫兰迪色彩不仅能够让人们放松疲劳的双眼,更能放松心灵。莫兰迪色彩在含混不清中透出一丝暧昧的温暖,又有孤独的清冷气质,温和、友好却又独立。居住环境配以莫兰迪色彩更是与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
总之,由于现代社会中忙碌的快节奏生活和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极简主义的审美观念成为流行趋势。莫兰迪色彩以其简约清新的优雅、平易近人的亲和力以及内敛宁静的温和力量,给人们同时提供了离群索居禅意的孤独感和追求时尚的优雅大气,恰好契合了现代都市人内心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