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问题与对策

2021-12-09吴玥

河北画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模块微课专业

吴玥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一、高校微课建设现状

近十年以来,我国微课建设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均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与微课建设及应用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日渐增多。微课平台不断增加与更新,投入微课建设及应用的高校也逐渐增加[1]。

在过去的两年中,因全球疫情原因而选择居家学习的情况陡然增加,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随之增加,微课利用率提高,其问题也更为明显。其一,高校微课建设数量增大,但学科、专业、课程分布不均,实操性、综合性、创新性强的艺术设计类课程微课建设仍存在大量缺口[2]。其二,高校微课建设质量存在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不同生源层次需求。其三,高校微课建设在实际教学中应用难,微课的碎片化知识点与高校教育所需的系统化知识体系难两全,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难融合[3]。

针对上述问题,已有许多学者与一线教师展开研究与实践。如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微课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微课学习体验研究等[4]。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之一,因其专业特殊性,其微课建设数量、质量和应用方面问题更为明显,相关研究与实践也相对较少。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问题

要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教学质量,不能盲目套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要从本专业的特殊性出发,从专业特点、学生特点以及线上教学现状三方面来看待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问题。

(一)从专业特点看微课建设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提供设计服务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技术实操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均有一定要求[5]。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较其他专业而言在总体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多集中在专业基础课程上,尤其是扎堆软件基础课程上,而对创意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专业主干课程微课建设则相对更少。因此,微课建设问题中的专业和课程分布不均问题,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也显得更为明显。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创意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目标非常明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各门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并在学生大量设计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

而微课建设中常以微课视频为主,更适合碎片化知识点讲解和实操技术步骤示范。而将知识与技术融会贯通,则需要更多实地调研、讨论沟通、头脑风暴、视觉研究、系统设计等综合实践配合。这类综合实践,通常需要师生长期互动沟通,以激发学生全感官体验,促进创意生成与综合表现。但目前的微课教学互动设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需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创意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独特要求,使目前本专业微课建设呈现数量少和分布不均等典型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并非追求数量增加,或盲目展开从无到有的微课建设,而更应该思考为何需要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微课建设,如何展开专业主干课程微课建设。这些不是从教师本位的课程体系或教学内容出发,而是应该从学生本位的本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和目前学生微课学习问题两方面入手,进一步从更深层面挖掘问题。

(二)从学生特点看微课建设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也有其独特之处。本专业学生具有艺术生背景,大多个性鲜明且自主意识强烈,但又缺乏自制力和自学能力;学习态度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略显散漫,却也不乏专业热情与兴趣;思维跳跃,情感细腻,爱好广泛,但在专业学习方面也存在虎头蛇尾、蜻蜓点水等问题[6]。

目前,大多数微课建设常以微课视频为主,但视频结构及形式较为刻板,在短时间内能以其短小精悍和多媒体呈现的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在长时间而言却不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首先,微课教学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缺乏自制力和自学能力且容易虎头蛇尾的本专业学生而言,难以坚持学习,也就更难论学习效果。其次,高校微课视频相较于网上大量行业平台线上教学视频而言,其内容和形式受限更多,难以维持学生兴趣。再者,能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创意的微课拓展资料,需要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展开深入拓展学习,但对于本就较为散漫且缺乏自学能力的本专业学生,也难以发挥其作用。

(三)从线上教学现状看微课建设问题

除了课堂学习外,线上学习方面,本专业学生常通过高校微课和行业平台线上课程来进行学习。相对于高校微课教学的刻板模式与大体量视频,本专业学生似乎更喜欢各行业平台所提供的小而精且更具趣味性的线上课程。通过两种线上教学现状对比,也能看到目前本专业微课建设问题。

行业平台提供的线上课程通常授课对象清晰,每期每班学习人数较少,以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在课程设置方面,基于大数据精准推荐课程,会对学生专业基础和背景做清晰描述,由此有针对性的提供从入门到初级再到高级的系统学习顺序。课程设置以模块化为主,学生可自选模块学习,也可从头至尾系统学习,符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特点。这也解决了授课对象模糊和碎片化学习的弊端。在课程教学方面,授课时间灵活,短期为几天或数周,长期可长达几年,且以学生休息和假期时间为主,并滚动展开,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授课内容多样,但以软件教学最多也最受欢迎,除此外,插画漫画类也较受学生喜爱,这类课程也相对容易看到成效。授课形式丰富,学习氛围良好,每期每班有线上教师在各阶段设置小任务,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小组中结合微博微信打卡、晒图、限时挑战等各种方式展开。由此形成学习圈,为学生打造线上学习环境,使之能坚持学习,获得较好学习效果。

而对于高校微课,学生学习目的更多是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微课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不清楚,只是被动观看视频并完成作业,缺乏互动沟通,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微课建设中,对学习对象描述通常较为宽泛,除满足本专业学生外,常被要求考虑非本专业学生公选课情况、社会上专业爱好者情况等等。因授课对象过于宽泛,导致授课内容难以精准,进而导致微课内容大而全却缺乏特色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在同一时间内对数十甚至百人答疑授课,难以兼顾各类教学互动。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不如传统课堂教学,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也更倾向于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展开各类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对于耗时费力却应用情况差强人意的微课建设,缺少必要的条件与充足的热情。

总体而言,从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和线上教学现状综合分析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问题集中在能力培养难落实,实践环节难开展、学生特点难顾及、师生互动难实现四个方面。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对策需要以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本专业学生特点为出发点,以微课建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为方向,寻求微课建设对策。

(一)明确微课教学对象

明确微课教学对象,看上去理所当然,但在目前微课建设中却常常因过于宽泛而显得模糊,导致教学过程难以开展,教学效果难如人意。专业教师在多年教学经验中能够了解本专业学生特点,基于此才能设计教学过程、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对学生特点无法清晰把握,那么多年教学经验则无的放矢,兼顾各类不同基础或背景的学生需求也显然不切实际。

因此,微课建设首先要明确是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还是为全校大学生的公共学习服务,还是为成人继续教育服务。笔者以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要明确教学对象为本专业学生,为本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由此才能进一步确立清晰的建设目标。

明确微课教学对象为本专业普通本专科学生,即学生年龄和专业基础已有一定统一标准。根据各高校本专科人才培养计划,能明确看到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各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本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本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和技能的衔接和融会贯通也由此能进一步开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更加了解学生,设置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

在落实微课教学对象这一点上,需要教师在微课建设中,将微课建设纳入本专科课程体系之中,并纳入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节中,思考学生基础,并做好课程衔接,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各环节落实,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构微课教学内容

本专业学生个性鲜明且自主意识强烈,并有各自专业偏好与兴趣。因此,专业微课建设可参考行业平台线上课程,以模块化教学理念来重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不同模块攻关学习,满足学生个性爱好。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以根据专业能力应用细分为信息编辑、版式编排、形态结构、材料工艺、媒体技术五大模块[7]。专业课程以其中单个或多个模块为主展开理论知识点讲解,构建知识点间的衔接与融合。一般而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围绕单个模块展开教学,重在模块构建,培养创意能力,打牢专业基础。而专业主干课程,如包装设计、书装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则会围绕多个模块展开教学,重在模块组合,培养综合能力,拓展专业应用。在综合能力培养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激发创意能力。

在微课建设中,重构微课教学内容,首先需要思考课程教学核心目标和知识点,明确属于哪个专业模块或哪几个专业模块。而后,在明确学生对象的基础上,理清其前期已学课程基础和后续将学课程,由此进行课程衔接,构建模块间的组合方式。

微课建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能尽可能发掘本专业学生个性化特点,给不同学生提供专业内的主攻方向,以学生个体为基础进行个性化培养,则更有利于创意能力培养。

(三)拓展微课教学方法

本专业学生自制力与自学能力较为缺乏,且学习态度较为散漫。而微课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的教学形式。要协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学习进度,提高自学能力,就需要加强教学管理,拓展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确保教学有序展开。

微课建设之初要先思考微课以何种方式介入教学,是全程线上教学方式、还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确定了具体教学方式,才便于设计教学过程,进而加强教学管理,以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微课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充分导入问题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和微课导学研学案等教学方法到本专业微课教学中,为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分解学习任务并合理安排实践进度,引导学生边学边练,确保设计实践顺利有序开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同时,本专业学生思维跳跃但易虎头蛇尾,因此微课建设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各阶段实践结果的打卡、晒图、评讲、比拼等各种互动方式,激励学生坚持学习,并在各重点环节和结课时以思维导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梳理与回顾,由此完成微课学习过程。

再者,微课并非是视频版的课堂教学或教科书,它是在互联网+时代基于数字媒体设备为人们提供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虽然微课建设不能单纯强调技术和设备,但它天然就与这些新事物联系在一起,与其回避或轻视,不如充分利用其优势,拓展教学手段与方式。微课教学实践与创新,需要结合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与互联网技术才能实现。师生互动也需要拓展技术手段确保沟通顺畅。对此,微课建设中要考虑给各类微课教学手段提供应用空间,让教学互动能顺利进行,确保微课教学效果。

(四)创新微课教学评价

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以模块化教学观念来重构微课教学内容,以强调教学过程来拓展教学方法,能最终实现创新微课教学评价,为学生创意提供更灵活且广泛的空间。

根据教学内容模块来设置教学评价标准,学生不必全部实现所有模块的创新特点,只需要根据爱好和特长实现特定能力模块的创意,并由此展开整体设计,就能完成具有创意特点和综合表现的设计作品。具体而言,以学生作品成果来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可以分级展开,分级后可根据模块细分标准;而以学生完成过程来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可以分散到各单元教学或各环节教学中,对应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创意思维、综合表达、设计表现、沟通合作、执行计划等多方面作为评分标准。

综上所述,微课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是一个整体,在微课建设中环环相扣。只有基于学生本位和专业特点展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才能找准突破口,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的微课。

四、结语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学生更加依赖手机等各类数字智能产品,也习惯生存于互联网+时代中,以微课为代表的线上课程必然成为新时代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微课建设要基于专业特色发展需求和新时代学生特点,明确微课教学对象、重构微课教学内容、拓展微课教学方法、创新微课教学评价,由此提高微课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模块微课专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部分专业介绍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