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代丁韪良在华主要文化活动
2021-12-08刘靖锋
刘靖锋
摘 要: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是在清末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但他多年从事教育、翻译等实际工作,并长期担任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使他有意无意之中在中国近代政治、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①,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史实,对丁韪良在华主要文化活动进行分析,了解其在西学东渐中的贡献,最终对其作出相关评价。
关键词:传教士;丁韪良;西学东渐;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2-00-0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传教士也进入中国传教。西方传教士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宗教,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带来很大影响。丁韪良来华传教以后,对改变中国社会生活、文化产生了巨大作用。他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传教士,1850年来到浙江宁波传教,1916年去世,在中国待了66年。丁韪良在华期间,不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积极为清朝的外交、法律服务,创办了新式教育。他在华期间的活动,实际上也是当时西学东渐的缩影,对促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所以,本文浅析丁韪良在华主要文化活动,从辩证角度做出评价。
一、丁韪良在华文化活动概况
丁韪良在中国生活了66年,他主要开展文化活动的地方在宁波与北京。他在宁波学习汉语以及中国传统,以世俗化的方式传播基督教以及西方文化,并开创了世俗化传教的策略。后来丁韪良来到北京,先后担任总理衙门法律顾问、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等职务,更加扩大了其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推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国人观念与认知的更新。
(一)在宁波时期主要文化活动
丁韪良1850年来到浙江宁波,宁波是鸦片战争以后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丁韪良的文化活动,也是以宁波为起点。丁韪良来到宁波以后,主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语言。他为了与当地居民交流,积极学习宁波方言,将罗马拼音字母作为宁波方言的拼音系统,从而熟练地掌握宁波方言。但是宁波一带语言复杂,他学会了宁波方言,发现在交际中仍受到限制。宁波城内、城外的方言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宁波开埠以后,天南地北的人来宁波经商、打工,所以他为了扩大交际圈子,就学习了官话,并在宁波城区居住。他在宁波期间,还积极学习四书五经,对中国儒家传统经典进行研究。他对中国传统经典构成元素进行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部分融合,编写了《天道溯源》。这本书主要整理了他对基督教的注解以及与宁波当地听众的讨论内容。他对基层民众主要讲解上帝的寓言,并没有详细讲述基督教教义与内容;而对知识分子,他则详细地讲述基督教内容,还表达自己的传教观点,并与其讨论。所以,《天道溯源》不仅是他对传教活动的记载,同时也为基督教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1861年,丁韪良赴美休假期间,还提出世俗化传教的策略。他认为在宁波传教期间,中国的佛教、道教以及固有习俗与基督教不容,需要西方的“实学”进行引导,因此开始向中国大众介绍西方人文社科、国际法以及自然科学等,对中国人进行思想启蒙,最终皈依基督教。所以,丁韪良从美国返回中国以后,前往了北京。
(二)在北京时期的主要文化活动
1862年,丁韪良秉承着世俗化的传教策略来到北京,当时清朝正推行洋务运动。丁韪良当时就意识到,清朝政府必然需要国际法人才。果然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不久,在外交、法律方面需要洋人顾问,因此他翻译了《万国公法》,并认为此举可以使这个迷信的政府认可上帝和上帝的永恒正义,该举可以将基督教的精神传给他们。因为当时清朝推行洋务运动的宗旨,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西方文化。丁韪良认为清朝政府充满迷信,而对清朝政府官员讲解《万国公法》,有利于激发其对近代国际法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接受西方“实学”,最终深化为对基督教的皈依与信服。他凭借着讲解《万国公法》,提高了清朝官员对国际法的認识,也赢得了清政府对他的重视。1869年,丁韪良被清政府聘任为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并且负责其教学改革。他在京师同文馆中,尊重教育规律,整顿学堂风气,改革招生制度,扩大了生源。他还亲自制定课程规划,并翻译、制定教科书,从而在同文馆中确立西式教育,对京师同文馆培养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也持久深远地影响了教育。1872年,丁韪良还编写了《中西见闻录》,主要介绍西方科技成果与文化,还有杂记、寓言、诗歌以及各国媒体对西方各国的报道。他当时介绍的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电报事业产生重要影响。他认为电报传播,具有便捷性,还向清朝官员介绍如何架设电线。他对电报的描述是,电气传信且在昔人见云中电光闪烁,常以比作事之神速,各国仍然多用之,以其捷且便也[1]。他认为电报传播速度如电光闪烁,在西方各国都在运用。他用这种传统的文字,把电报这种现代科技表达清楚,对当时架设电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877年架设在台湾,在20世纪初基本实现官员办公场地普及,中国电报事业的推广,丁韪良有很大功劳。丁韪良在科技、法律为洋务运动做出积极推进,遗憾的是,洋务运动并没有挽救中国落后的命运。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渐加深,而丁韪良也认识到了,通过科技、文化、教育普及西方文化,引导民众皈依基督教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他认为传教需要与近代科技结合,实现中西融合式传教,将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与基督教精神相互融合。他认为中国宗教在经历儒、佛、道以后,基督教是第四阶段,基督教可以弥补中国宗教体系[2]。他还充分肯定儒家对道德的赞美,而基督教可以完善中国人追求真理、道德的途径。丁韪良不仅对华传播西方文化,他也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晚清时期中西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丁韪良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
丁韪良尽管来华的初衷是传教,但是也开创了西方传教士新的传教模式。从丁韪良的文化表现看,首先世俗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启蒙为主的传播方式。其次,利用官方身份,推动官方的观念与认知更新。再次,注重将中国传统道德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结合,开辟中国人精神追求新的途径。最后,注重文化交流传播的阶段性,对中国人普及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在此基础上深入传教。
(一)坚持世俗化与本土化结合传播西方文化
丁韪良来到宁波以后,就积极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宁波方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他也充分认识到,对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只能坚持用中国人能够接受的语言去传播。所以,他对宁波当地民众普及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基督教教义的时候,就是从世俗、生活去传播。他用宁波方言去宣讲,更容易接近民众,并且获得民众的亲近感。丁韪良在宁波所写的《天道溯源》,就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注解基督教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记载了他与宁波民众的谈话方式。后来丁韪良在北京,也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解《万国公法》的内容,使总理衙门的外交人员能够认识与了解国际法。丁韪良对电报的解释,如上文提到的“电光闪烁”的比喻方式,实际上就是采用中国人容易理解的描述方式去介绍,充分凸显出语言描述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丁韪良宣讲的科学文化以及基督教知识,都是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其文化影响范围才不断扩大。
(二)利用官方身份推动人们文化认知与观念更新
丁韪良从1862年起就开始在朝廷任职。丁韪良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推动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认知。他担当清政府法律顾问的时候,就向总理衙门的外交人员普及与宣传《万国公法》,在宣传的时候,丁韪良还加上自己的观点,使总理衙门外交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万国公法的内容、适用条件,清政府如何在《万国公法》的法律框架下开展外交,促进了外交人员思想观念更新,让外交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局势与外交规则。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时候,亲自推动京师同文馆的教学改革,改革招生制度,引入西式教育。这些行为,都是丁韪良利用总教习这个职权进行的。丁韪良认为,培育新型人才能够促进新的西方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的传播。普及《万国公法》以及教育改革,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人们睁眼看世界,让生活在半封闭环境下的中国人思想观念能够更新。
(三)将中国传统道德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进行传教
丁韪良注重学习中国的传统道德,他对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状态非常了解。丁韪良认为,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天理”“知行合一”的追求,实际上就是中国人对自身道德素养的追求。而基督教教义也是教导人们信仰上帝,因信称义。于是丁韪良对基督教理论、教义的解释,就与中国人对道德素养的追求结合。丁韪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主要就是启发民众的认知,激发他们加强与提高修养,最终追求基督教,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基督教。
(四)表现其阶段性传播文化过程
丁韪良与其他传教士不同,他对中国传播文化是具有阶段性的传播过程,每个传播环节环环相扣。丁韪良最初传播阶段是1850—1861年,是他在寧波的文化活动。他在宁波学习中国文化与汉语,并且用汉语与宁波当地民众交流西方文化,实际上这是他文化传播的最初阶段。丁韪良在宁波的文化活动,也为其进一步选择文化传播方式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了世俗化与本土化传播西方文化的模式。第二阶段就是1861—1900年,丁韪良主要在清政府、京师同文馆任职,他利用官方身份与职权,大力推进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阶段丁韪良传播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传播体系与方法。而且在此期间,他认为加强西方文化的传播后,才能够使更多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他认为基督教是经过儒、释、道发展以后必然发展的阶段。1900—1916年,这一阶段是丁韪良文化传播的转变阶段。丁韪良对清政府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他对中华文化的内涵、核心深入认知,并且研究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并认为只要保持宪政与改革的势头,那么中国社会前途充满光明。这也充分说明他从西方文化传播与传教向支持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大思想转变。
三、对丁韪良主要文化活动评价
(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丁韪良来华以后,他首要任务是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最初学习宁波方言,再对四书五经、中国传统道德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中国通。丁韪良虽然来华的目的是传教,可是他的传教思想,就是通过世俗化与中西文化结合的传教策略,向清朝官员以及普通民众普及西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提高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程度。而且丁韪良还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促进了当时中西方人文交流与合作。他对清朝政府讲解《万国公法》,使清朝政府了解当时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情况。而且丁韪良向中国推广电报等先进西方科技,促使中国人提升对电报的认知。他时常向中国介绍西方世界近况,对当时人文思想启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丁韪良还深入研究中国四书五经与古代科技,对中国传统经典与文化进行注解,也对西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说,丁韪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人来讲具有启蒙意义,对西方来讲,更有利于认识中国。
(二)促进中国教育、科技近代化
丁韪良通过世俗化传教策略,向中国介绍近代科技成果。他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时候,将西方教学模式引入同文馆,还自行编写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京师同文馆在当时是培养洋务人才的新式学校,丁韪良对培育中国近代人才做出重要贡献。他在教学中,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这也是当时教育的一大创举。丁韪良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他有力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在科技方面,他对电报等近代通信工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使清朝官员、民众加大对其认识。丁韪良在教育中推行西式理念,在介绍西方科技时,运用比较接地气的语言,对教育、科技近代化在中国的普及极具启蒙意义。
(三)开创了独特的文化传播模式
鸦片战争以后,很多西方国家传教士以传教的名义在中国为非作歹,引得天怒人怨。比如广西西林教案、天津教案,这些都是传教士在华为非作歹的史实。传教士实际上也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但是丁韪良却与众不同,他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并且向中国传播西方世俗文化,而且他的传教策略也一直在改变。丁韪良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民众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信仰根深蒂固。但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他善于把握跨文化之间的文化共性。所以,他首先在宁波了解民情,积极学习语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到北京以后,又担任清政府法律顾问、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他向官民宣扬近代西方科学文化,也对洋务运动以及中国思想近代化具有启蒙意义。尤其是在《中西见闻录》中,他不仅传播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思想,同时也介绍西方各国发展近况,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具有很大的感召力。甲午战争以后,丁韪良为寻求中西文化的共性,推行传教与文化传播,这也开创了西方传教士在华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丁韪良本质上还是属于西方列强的文化代言人,他只是在手段、思路上与其他传教士不一样,但是他最终的目的,仍然属于西方文化侵略的一部分。丁韪良为了传播西方思想,他甚至还误解、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丁韪良在华活动的时候,实际上具有多重身份,他对华的文化活动,也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既要肯定积极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要分析与发现其本质。因为他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开创了新的文化交流模式,为传教士在华生活、传播文化树立了榜样。
四、结语
针对丁韪良在华的主要文化活动,既要肯定他对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促进中国教育、科技近代化作出的贡献,同时也需要认识丁韪良主要文化活动的本质。丁韪良的传教,只是思路、方法显得与众不同,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在中国也具有多重身份。但是丁韪良来华传教的本质,仍然属于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的渗透。总之,对丁韪良的主要文化活动,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既要看到他积极活动的一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传教的本质。丁韪良在华扮演多重身份与角色,所以需要进一步通过其著作以及相关史料的记载,去认识丁韪良在华文化活动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瑞.近代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华文化活动探析[J].哈爾滨学院学报,2020(8):111-113.
[2]李蕾,赵艾东.跨文化视野下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华活动探析(1850—1916)[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2):99-104.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