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学生评教认知情况调查的数据分析

2021-12-08周辰唐文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合理性

周辰 唐文霞

摘  要:学生评教是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评价工作的开展和结果广泛运用,学生评教是否客观公正仍被质疑。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合理性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对评教的认知情况、参与评教的态度和实际做法以及对学生评教体系的满意度、意见,分析学生评教在实际运行中的效度、各类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作为完善学生评教体系的依据。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认知情况;合理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2-0-03

一、调查背景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法,学生评教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评教体系在指标设计、评教方法以及结果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多方的质疑。有的教师不信任学生测评成绩,觉得不符合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也有的会被迫迎合学生,也存在学生测评时不够认真、为完成任务随便填的现象。由学生评教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究竟有哪些主要因素在干扰或影响着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只有搞清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办法,更科学地去组织实施学生评价,才能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

为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了关于学生评教合理性的调查研究,以网络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评教的认知情况、参与评教的态度和实际做法以及对学生评教体系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分析学生评教在实际运行中的效度及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及建议,作为改进学生评教工作的依据。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评教意义认知情况分析

第一,必要性。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有25.9%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必要,有3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有17.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评教是有必要的。这表明:理论上大家都承认学生评教有其必要性以及其他评教手段的无可替代性。因为学生是教师自始至终的听众,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因此学生评教理应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促使学校领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中,真正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第二,目的和意义。在对学生是否清楚评教目的和意义的調查中,有57.7%的学生清楚,33.8%的学生不确定,8.5%的学生不清楚。对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回答中,有48.2%的学生认为是促进教学改革,有22.2%的学生认为是评估教师教学水平,有20.8%的学生认为评教的目的和意义是学生有话语权。这说明虽然大多数学生清楚评教的目的和意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生评教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并不确定或不清楚。由此看来,对评教目的和意义的正确引导和宣传这一环节不可忽视,尚待加强。

(二)评教过程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学生评教能力。在对学生能否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调查中发现,认为完全有能力评价的学生占13%,认为大多数学生的评价能力有限,但可以评价的占61.1%,不确定的占20.6%,认为没有评教能力的仅占5.3%。这说明,尽管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具有学术性,学生难于做出评判或者会将自己的认识水平反映到评估结果上,给出以偏概全的结论,因此没有发言权,但从评价主体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对教师教学做出公正的、负责任的评价。

第二,学生对待评教的态度。调查数据表明,不认真的学生约占17.2%,认真的学生占33.4%,另有49.4%的学生态度一般。针对评教态度上显现的问题进行交叉分析:从性别来看,男同学两级分化,认真的男同学比认真的女同学占得比例更大,而不认真的男同学也比不认真的女同学占的比例更大;从年级来看,大一的学生比其他年级整体表现更认真一些,大二年级整体态度稍差一些,大三年级呈现两极分化。而各学院与评教态度的交叉分析结果,恰恰反映出不同学院在落实评教宣传和组织上所做工作成效的差性异。

第三,学生网上评教时的实际表现。调查发现,会根据对教师的总体印象大致勾选的学生占63.5%,能回顾教师的实际情况认真勾选每一题的学生占59.4%,阅读评估标准后再打分的学生占47.1%,随意勾选的学生占12.9%。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会根据总体印象,回顾教师的实际情况给教师打分。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能够耐心阅读完评估标准后再打分的学生还不到一半,而打算尽快完成评教的约占四分之一。

第四,影响学生客观评教的因素。调查中,有70%的学生认为对授课老师的喜好程度影响评教,有51.2%的学生认为与授课老师感情的亲疏程度影响评教,23.8%的学生认为实名评教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23.6%的学生担心对评教等级偏低而给个别教师带来不利影响,21.9%的学生认为评教指标不明确,导致学生理解出现偏差,21.3%的学生担心个别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为难学生,15.9%的学生对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和一般教师的不同态度影响评教,13.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的相关暗示影响评教,11.7%的学生认为有些组织者对评教有相关的暗示。

数据表明,影响学生评教最大的因素是对授课老师的喜爱程度以及与授课教师感情的亲疏程度。其他学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认为人情因素会使评教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直接影响结果的合理性。但是换一种角度去设想,如果学生都不喜爱授课教师,或者畏惧,或者冷漠,这样的师生感情基础又岂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这位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思想,岂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学生评教打高分的理由。在对学生评教时什么情况下会给教师满意度高分的调查中发现:因为教学幽默风趣的占74.88%,教师教学水平高的占72.31%,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占52.95%,达到对课程和教师期望的占36.58%,而因为课程比较轻松,或者教师和自身关系好,或者习惯做老好人的占比相对较小[2]。可见,真正影响分值的主要还是教学和课程因素。幽默风趣、教学水平高以及所授课程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一般容易得高分。这意味着,学生更乐于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之前还有人担心个别教师为了个人利益,主动暗示学生给自己高分而影响公平。但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在意这种暗示,因此对打分影响很小。

第六,学生评教打低分的理由。对学生评教质疑和指责最多的往往是评得低分或分值低于自己预期的教师。有人坚持认为:许多教师正是因为在教学管理中的严格要求才导致学生的逆反和报复,使得评价偏低且排名靠后。这些教师看到结果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会受到一定程度打击,在后期的教学中会带有不良情绪,不但会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还会讨好迎合学生,最终使得师生关系不正常、不健康。然而,当个别教师有如此想法的时候,学生却并不认同自己会这样评价。从学生观点上看,打出低分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好(占64%),或是课程教得枯燥无味,很难理解(占52%)。其次,还有教师个人因素,如经常会对学生发脾气(占45%),或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学生对教师有成见(占31.81%)。调查数据显示,因为成绩低、不及格或重修以及受过教师批评而打出“报复性”低分的仅是个别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值得一提的是,有16.73%的学生是因为教师教学管理太严格,16.51%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要求不够严。选择要求严格的和要求不严格的,所占比例相当且都不大[3]。这就说明,教师对教学的要求程度和管理的严格程度并没有过多干扰到学生的打分尺度,因此,教师不能误解了学生的评教心态,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在选择适当方法的前提下,该管的时候要敢管,该批评的也要批评。

(三)评教效果和作用认知情况分析

第一,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有21.8%的学生认为积极的影响多一些,15.7%的学生认为消极的影响多一些,48.7%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只有13.8%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可见,学生评教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学生更愿相信学生评教理应促成师生关系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总体来说,学生认为评教会有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占59.1%)、教学内容(占40.6%)和教学态度(占58.9%),会对学生更有责任心(占56.2%),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会产生各种不利影响,比如迎合学生,降低教学要求,不敢严格管理学生,不敢布置过多的作业等(比例均不超过10%)。

第三,对教师综合评价的影响。对于得分高就是好教师这一看法,有25%的人同意,43%的人说不清,32%的人不同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他们也知道:不能简单以学生评教分数的高低来判别一个教师的好坏。学生评教结果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观点和心理活动体现,即便是真实的感受,也只是片面的。因此,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应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除了“学生评教”以外,还包含着“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自评”等,且“学生评教”分值的权重可结合各学院教学考核特点自行调节。

(四)学生评教体系合理性分析

第一,学生评教方式。数据表明,有20.6%的学生选择网上评教,10%的学生选择问卷评教,14%的学生选择学生座谈会,41.4%的学生选择各种方式相结合。由此看来,以各种评教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教最为客观合理,也最全面。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网络评教的基础之上,辅以学生座谈等其他评教方式相结合,使学生评教结果不光是简单的量化分值,应更具有建议性和反馈价值。

第二,学生评教频率。调查中,48.8%的学生认为一学期评教一次合理,38.8%的学生认为一学期评教两次合理,12.4%的学生认为一学期评教两次以上合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一学期评教次数不宜过多,每学期一至两次较为合理。目前,部分高职的学生评教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虽然期末评教更方便实现全覆盖,但期中评教结果几乎不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更易被教师接受。综上考虑,针对实际现状,每学期组织两次阶段性评教为宜[4]。

第三,评教指标内容。统计显示,对学生评教指标内容,42.1%的人认为项目较合理,34.7%的人认为缺少学生发表看法的题目,29.4%的人认为指标没有从学生角度设计,20.9%的人认为项目过于简单。在学生看来,选用更简化的指标相比较多较全面的指标,能夠更有利于学生去接受和把握,也更有利于学生耐心地完成评价。因此,对评教指标的改进不能盲目增加数量和丰富内容,而要真正地从学生角度去合理设计,并适当增加学生可以发表看法的叙述题,以获取更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和建议。

第四,对学生评教体系的评价。按满分为10分计算,学生对评教体系的评价得分见表1。在评教宣传、评教指标、评教标准、评教方式、评教组织这5个评价项目中,对评分标准满意度最高,对评教宣传的满意度最低。这表明,院校在评教工作的宣传教育方面有些薄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教过程和评教结果的合理性。因此,合理评教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大全校师生间的宣传力度,让学生评教真正深入人心、落实到位。

三、调查结论

通过对高职学生评教认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形成以下结论及建议。

第一,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必要性以及其他评教手段的无可替代性。但是多数学生对学生评教最重要目的和意义尚不明确,需要学校在今后组织学生评教时应进一步加强对评教意义的正确引导和宣传。

第二,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在评价组织和时间选择合理的前提下,多数学生会根据总体印象,并回顾教师的实际情况,公正客观地做出负责任的评价。然而,评价态度也会显现出不同年级与不同学院间的差异性,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学院在具体落实学生评教时所做的工作和效果各有不同。

第三,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确实是众多的,我们不能否定师生感情(对授课教师的喜爱程度以及与授课教师感情的亲疏程度)的影响,但调查后发现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主要还应在教学活动本身,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因素(如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性格和教师形象),也有几个较突出的客观因素(如学习兴趣、课程难易度等)。

第四,在学生看来,轻松的课程比呆板的课程相对较易得到高分,幽默风趣、教学水平高以及所授课程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一般容易得高分。打出低分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好,其次是课程教得枯燥无味,很难理解。还有教师个人因素,如经常会对学生发脾气,或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学生对教师有成见。这意味着,学生们更乐于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科学合理的评教体系关系到评教结果的有效与否,因此必须系统科学、规范严谨地实施学生评教,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从评教指标体系的设置、评教方法的选取到评教过程的监督、评教结果的反馈、分析及使用都应遵循“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的原则。既要增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内生动力,还要培养学生审视学习质量的意识与责任感。坚持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规范化与個性化相结合、等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评价教师教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从而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和高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戚晓明.高校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2-75.

[2]蔡敏.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J] .外国教育研究,2006(6):25-28.

[3]周继良.高校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8(2):59-72

[4]李贞刚,陈强,孙婷婷.“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学生评教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9(1):62-66.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合理性
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观察
奇遇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预选士官模块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