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研究

2021-12-08叶卓图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恩格斯

叶卓图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内涵和科学批判,进而分别从推动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几个方面分析平等观的当代价值,以现代化视角理解平等化,切实带动社会变革,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反杜林论》;恩格斯;平等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2-00-03

《反杜林论》作为恩格斯的思想力作,直接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对平等观进行梳理,借此阐明既往平等观的局限性以及作为无产阶级如何才能实现平等要求。在恩格斯的论证中,平等从来都不是一个永久性概念,与人类历史演变同步,具有浓厚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当代价值。

一、平等观的内涵

(一)平等观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

恩格斯于《反杜林论》中曾经明确指出,历史发展过程的平等性不同于不同阶级提出的平等要求,平等本身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研究平等观,也不能将其单独挑选出来进行考量,而需要将其放在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平等也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每一时期的平等都是基于既有历史事件和现有时代背景共同构建形成,这也就使得不同时期的平等观存在些许差别。

在原始公社前期,公社内部始终秉持着平等的制度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还没有出现私有财产的概念。随着时间发展,在原始社会后期,原始社会的稳定平静状态开始慢慢被打破,人与人的利益往来更加频繁,这也就使得集体劳动开始演变成为个人劳动,个人利益更加突出,从而瓦解了原有的平等原则。与此同时,男女之间的地位开始不断调整,男子地位上升、女子地位下降,公社成员原有的平等关系也被打破,平等仅限于男性,而女性、外地人、奴隶则不属于公社中的平等主体[1]。

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和奴隶开始成为社会中的主体,二者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在经济生活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奴隶主拥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奴隶只有劳动力,被奴隶主剥削和奴役,这也就使得奴隶主和奴隶之间本身不处于平等状态。此外,在古希腊,这种不平等关系更加明显,所谓的平等往往只是局限于少数成员,整个社会还是基于不平等关系进行运作。

在封建社会时期,平等与社会制度背景紧密相关。在此阶段,为了切实改善奴隶的不平等境遇,开始发动反抗,表达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但是,在日耳曼人构建形成等级制度后,既有的平等观念被削弱。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平等本身也有一定局限性,多是用于维护某一个特定阶级的专制观念,封建社会的平等多集中于资产阶级的平等。随着无产阶级各种历史活动的兴起,这也就使得无产阶级的平等概念更加泛化,不仅是字面含义的平等,更集中于现实层面的平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平等属于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平等的理念内涵与其既有的历史背景脱不开关系。

因此,平等属于历史范畴的平等,不同历史背景的平等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阶级社会的平等具备阶级属性。而杜林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也从抽象人的概念出发,展开完全平等的分析。

(二)平等观的本质要求是消灭阶级

恩格斯于《反杜林论》中指出,平等观的本质要求便是消灭阶级,并通过大量论据进行佐证,从而有效强化平等意识。想要科学认识无产阶级对平等的理念认识和内涵要求,不仅要更好地认识既有理念中的弊端,也能够推进平等权利的实现,促使无产阶级能够真正享受平等。无产阶级不同于既有的组织团体,革命性强,无产阶级大力推进的平等也不再局限于字面意思,不再限

制于少部门人的平等,而是试图消除既有平等中的阶级差异,消灭阶级,实现真正的平等。无产阶级本身就属于被剥削的一员,正是由于长期处于不平等环境,认识到阶级存在的问题,所以将实现平等观的要求设置为消灭阶级。只有消灭阶级,才能够让平等不再局限于少部分人。

当恩格斯对不同阶级的平等观进行整体梳理时也明确指出,封建社会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平等观相应生成,此时的平等更是打着“人权”的旗号进行呈现,但是这种平等大多时候都是为私人利益所服务,也就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资本主义现实制度促使无产阶级平等观相应生成,资产阶级需要承担商品所有者的平等权利,而买卖双方能按照自己意愿做出决定,签订劳动契约看似平等,但是需要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才能够维持这种平等。而且,自由工人开始拥有更多机会去改变自己、转变职业,当他们开始转变既有的行会束缚,也直接被打发到商品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在阶级特权被打破的同时,既有的不平等形式虽然也被打破,但只不过是换成了新的不平等形式,也就是资本家榨取劳动者劳动和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的不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则与阶级之间的剥削和压迫脱不开关系,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同发展,平等的概念更加广泛,更加追求平等的现实化实行。原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开始从内打破,从而形成更加平等化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成员也能够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三)平等问题并不应付诸道德法律

基于唯物史观,人们所处的生活背景和经济环境将会直接影响社会意识的形成,阶级意识则会相应受到阶级地位的影响,这也就使得阶级社会中的平等观念本身存在诸多差别。由此可见,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对于平等,不仅需要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进行研究,还需将其深入政治经济学领域展开探究,并不需要将其付诸道德法律。这是因为,在道德法律领域,杜林认为处于平等状态,而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平等则需要考量实际情况做出分析。事实上,无论是平等,还是道德法律,本身都属于上层建筑的一种,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基础也就一定程度上决定平等内涵。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不同,道德和法律也在相应发生转变,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理念总会存在一些差异。即使处于同一时代,处于不同阶级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思想认识,而统治阶级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直接利用道德和法律的方式,进行思想宣传,旨在让个人思想转变成为思想共识,从而形成社会规范的作用。当社会成员开始接受统治阶级的不平等思想时,社会成员就会逐步演变为统治阶级的劳动工具。所谓平等的阶级性,对那些处于社会统领地位的阶级,则可以基于自身的统治地位,对平等规范、平等标准进行细化和规范,促使平等与统治阶级意识保持统一性。而且其无论是发表平等观点,抑或平等主张,这种观点和主张也是充分彰显和反映统治阶级地位和利益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直接借助平等观的形式,来表达有关自身利益的诉求。尽管,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别,平等也开始带有阶级属性,是反映统治阶级自身利益的一面镜子,但其核心都是为阶级利益服务、为自身所处的阶级服务,维护自身权益、维护通知霸权地位。与之相对的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既有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早已发生诸多变化,平等观念也不同于既往的平等,无论是平等要求,抑或平等观念都开始发生转变,不同历史环境、不同群体的平等也表现着不同的内涵。对于早期的基督教,则将平等诉诸奴隶、平民和被罗马人征服者等群体,充分反映了对社会格局的平等要求;对于资产阶级,基于既有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则将平等诉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旨在冲破既有模式中的不足、冲破封建统治的桎梏,切实带动资本主義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于无产阶级,则将平等诉诸为维护无产阶级利益,希望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利益,切实带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从法律层面来看,恩格斯认为,平等从来都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款,更多是一种平等诉求,如何表现平等,会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直接对平等进行分析,则容易陷入道德伦理的法权思考,难以真正发现平等背后的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被资产阶级牢牢掌控,人民群众开始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即使颁布法律条文要求人人平等,也没有实际效用,只是阶级局限下的平等,法律更多是资产阶级的意志表达,对于无产阶级,却很少关注。法律下所谓平等,也是在穷人富人的不平等下进行论述。

事实上,道德和法律虽然能够起到约束和限制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难以突破平等问题的既有桎梏[2]。

二、平等观科学批判

(一)批判先验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处处彰显着批判精神,当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则进一步带动恩格斯批判精神的发展,予以恩格斯批判精神更为稳固的思维框架。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批判精神处处得以体现,促使恩格斯平等观也开始具有批判性表现。当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时,需要沿着一个出发点展开研究,而这个出发点也正是历史观研究中的首要问题、重要基础。杜林则是将数学研究方法开始引入平等观的研究过程中,促使数学方法开始慢慢演变成人类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式,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也开始如同数学研究一般,成为一个个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则是一个个数学真理。具体研究问题时,杜林则提出,可以将每类认识对象进行具体细分,促使原本复杂烦琐的认识对象得到分化,演变成构成认识对象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往往是简单且直观的。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问题分析,则更容易得到结论。但是杜林这种研究方法是否有用却很难进行判定,恩格斯则直接对杜林提出的这种研究方法进行否定,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只是一种形而上学、先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对解决社会问题并不会形成实际效用。通过认识对象构成要素对对象进行衡量,本身并不是一种向好的应用方法,杜林通过对象概念进行特性分析,和现实环境发生脱离,只是依托于研究者自身的认知理念展开现实推导,这种现实推导是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形而上学的。基于上述分析,恩格斯认为,杜林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从现实社会关系展开分析,而是沿着抽象概念、抽象要素进行的自主逻辑推理,更加注重自我逻辑的完满,也不符合唯物史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与历史发展相背离,脱离了现实事物的真正认识。杜林运用一种看似符合逻辑、充满抽象“人性”的研究方式,研究结果是与现实社会不符的,甚至很容易会使研究者陷入唯心主义的困境中。

(二)批判杜林“两个人”的社会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杜林“两个人”抽象模型的批判。所谓“两个人”的抽象模型,则是杜林的一种平等观,认为两个人的意志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既然保持着完全平等的关系,也就使得双方不能随意向对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当其中一个人将自身意志强加在他人意志之上,这种行为则是不平等的行为。恩格斯则对杜林“两个人”的抽象模型展开严厉批判,将这种平等视作一种过度夸张。杜林不仅没有指出“两个人”究竟是什么人,所处历史背景、所处时代、个人背景等因素均没有进行考虑,不说个人所处的环境便表明意志的完全平等,本身是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思想家采用“两个人”对社会形态进行描述,但是这些思想家和杜林的思想观念截然相反,以“两个人”的描述方式,从而反映出对社会不平等的控诉。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英国文学家丹尼·狄福则通过描述“两个人”,这两个人用于指代鲁滨逊、“星期五”,“两个人”并不是完全意识上的平等,只是表明鲁滨逊对“星期五”的奴役,显然这与杜林描述的平等观不相符。杜林“两个人”的抽象模型是超脱现实环境和阶级关系的平等,只是一种抽象标本。

三、平等观的当代价值

(一)推动经济建设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一再强调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如果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难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品质要求,会开始出现生活必需品的竞争。由于阶级对立,也会促使不平等问题更加突出。

平等观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价值准则。我国坚持实行公有制经济,劳动人民开始成为社会的主人,这也就予以每个普通人更多机会,实现生产资料的平等分配,也为消除剥削形成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制度,促使劳动者能够更好地享受劳动果实,以个人力量带动社会恒稳发展。但是按劳分配并不绝对等同于平等,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每个人的脑力、体力均存在诸多差别,劳动情况存在差异,生产资料分配自然也就出现相对不平等状况。由此可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生产资料的按劳分配才能够实现平等的价值。我国也在不断修订和推出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切实调节区域不平衡问题,充分彰显对平等的追求。

(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提出,任何人都应该拥有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不再是少部分人的平等,而是集中于社会大众,促使社会民众都能够充分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结合我国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充分彰显了平等,平等观应用于实际社会生活中能够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拥有作为人的一切权利,各个成员始终保持尊重。也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够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个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经济活动,都需要劳动者直接参与,人们作为国家的主人,理应拥有更多平等机会。

事实上,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将平等直接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于社会层面提出,是自由的要求。平等源自我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恩格斯的平等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能够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基本指导。平等不是某项政策文件,而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有效带动社会的恒稳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恩格斯的平等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研究时需要将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想要切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则需要加强科技运用,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促使人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公平。

参考文献:

[1]胡明艳,白英惠.从《反杜林论》到十九大报告——“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之二[J].博览群书,2021(6):11-15.

[2]倪天佶.恩格斯对平等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基于《反杜林论》文本的解读[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1,39(2):3-8.

[3]陈雪娇.论恩格斯的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基于《反杜林论》[J].西部学刊,2020(12):50-52.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恩格斯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我国农村家庭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实践观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
恩格斯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无产阶级需要“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