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教学的Python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12-08郭春燕王艳芳周彦莉王婷婷
郭春燕 王艳芳 周彦莉 王婷婷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学习Python语言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同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社会现状下,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教师教学强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反馈不及时、团队沟通不畅等弊端阻碍了Python教学发展,结合当前团队教学特点,开展定期研讨、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平时考核比重等促进Python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团队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1前言。随着移动网络、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领域和相关行业紧随其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部分高校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开设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应用等相关专业,与此同时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等掀起了Python语言的学习热潮。许多专业具有了开设Python语言学习的需求,我们学院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从2021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了Python语言的全面教学。
2教学现状
目前开展Python学习的班级为26个教学班,对于大数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Python课程的授课学时为64学时,对其他相关专业的授课学时为48学时,讲授教师为5人,平均一位教师教授5个教学班,并且部分教师还担任其他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工作强度较大。如果仅仅沿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同时单兵作战,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
2.1教师工作强度较大,无法面面俱到
课程内容较多,学时緊张,要想将大量信息充分教授给学生,需要课堂上讲授多个知识点,但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照顾学生学习情绪,尤其对于基础薄弱学生来说,可能要进行反复讲解和演示,拖慢进度,往往很难按照授课计划进行。学生只听一遍,课后回顾不及时容易造成重点难点堆积,并且对于程序类课程前后具有一定的关联,前面听不懂,学生后面就会产生一些消极厌学情绪。而教师教授班级多无法实现面面俱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各种情况使得教师花的力气不少,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2.2学生层次有区别,对课程的认识不深刻
学生专业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等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Python这门课时的学习态度差别很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程度更多的限于是否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否对自己专业发展有帮助的课程,对学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通选课、拓展课等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兴趣,满足于勉强通过考试,没有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由于学生自身认识不到位,表现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听课敷衍、流于形式;课后作业偷懒少做、抄抄改改;实践环节眼不到手不到,懈怠散漫。
2.3日常练习作业反馈不及时,影响学生查缺不漏
程序类课程对实践的要求较高,学生通过模仿案例、阅读程序、自编程序不断地提高自身编程能力,教师在平时的练习和作业中就可以通过布置大量阅读程序和根据知识点编写程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果线下进行该项训练就需要教师拿出大量精力对学生的实训题目进行批阅。但是这种批阅一方面本身程序类的题目实现方法很多,另一方面每个教师的学生数很多,很难做到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学生不能快速获得自己题目出现问题,时间一长,自己也忘记当时问题出在哪里,或者由于惰性不愿再去回顾。
2.4教师集中于教学班,不利于全局统筹安排
每位教师的授课风格、授课进度、授课重难点、习题组织等都有一定程度差别,表现在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但是最后所有班级统一考试,如果差别较大,学生对课程重难点的把握、复习的侧重点等都会受到影响,最后在成绩评定上班与班的成绩可能会出现明显差异。
3基于团队教学的Python教学模式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Python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便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学好这门语言。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3.1发挥团队优势,定期进行课程教学讨论
课程组成员5人,大部分为30-40岁的中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热情,并且多数具有C语言、Java语言的教学经验,部分教师参加过Python语言的培训或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自学,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课程组可2周左右开展一次教学交流会,对已讲授课程和待讲课程内容进行细节梳理,把握进度并进行适当调控,对教授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困惑等进行剖析,分析课程、分析学生、教学相长,大家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学生学习状态等都可以进行更加深入沟通,线下讨论不方便或者个别遇到小问题时,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现代即时交互工具,实现及时沟通,遇到问题马上解决。
3.2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开展混合式教学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线上教学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更是经受住了考验,各种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在疫情依然严峻的当下,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早应用,教师和学生越早受益,尤其对于这种团队教学下更加适合混合式教学。除了进行正常的线下教学,各位老师可以把大家都适用的教学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并且每位教师可以随时补充新的资源,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载;对于一些重难点章节可以通过录制小视频的方式传至平台,方便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在平台上提供大量练习题目供学生实践,提交完成后可以反馈答案方便学生自行查错,减少教师负担,可以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学生也可及时梳理相关知识点;通过论坛实现相互沟通,精准把握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线上签到、小组讨论等模式节省了大量时间,使教师和学生更加专注于教与学。
3.3加强平时练习,加大平时成绩比重
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可在每一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线上小测验,大部分为客观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后可根据答案自行纠错,最后可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学习成果,又让学生巩固了相关知识点,并且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避免了学生利用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大部分题目还可以作为期末复习的参考资料供学生复习使用,这样即使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也会认真对待,并且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学习目标明确、不盲目,在最后考试时也能够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
4结论
教学工作任重道远,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理论,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适应未来发展的具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星.混合式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的初步探究[J].科技风,2021(30):43-45.
[2]李丹岚,陈松利,梁晓辉,万大千.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模式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1(30):30-33.
[3]施成华,雷明锋.基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工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9):116-119.
[4]运海红,郑妍,王姝音.程序设计类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2021,(35):36-38.
作者简介: 郭春燕(1976——),女,山东禹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信息管理、软实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