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语言 悟情感 谈收获

2021-12-08石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高中语文习惯

无论是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方面,还是在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方面,亦或是在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方面,阅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阅读的各项作用,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尽管大部分高中学生都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归因于高中语文教材中阅读篇目难度的增加与提升,所以教师应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启迪与点拨,助力他们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助力他们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

阅读,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丰富精神世界、开阔文化视野的一条必由之路。归因于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阅读这条道路上,他们必定会遇到一些现实困难、陷入一些现实困境。在这样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引领和启迪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合情合景、适时适度、恰如其分地指导、引领和启迪,能够让学生“豁然开朗”解决学习困难,“拨云见日”摆脱学习困境。

事实上,高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困难、陷入的各种各样的困境,主要归纳为三类,即语言理解类、情感体悟类和理解片面类。鉴于此,教師可以指导、引领和启迪学生从“品语言、悟情感和谈收获”三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三类阅读困难,或阅读困境,畅通高中学生的阅读之路,让高中学生在阅读世界里发展自身、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一、品语言:夯实语言基础

语言,是文本传情达意的符号、载体、密码、媒介。倘若高中学生对语言理解不够准确、不太透彻,甚至理解有误,那么,他们也就无法通过语言符号理解文本主旨大意,也就无法通过语言载体感知文本思想境界,也就无法通过语言密码破解文本深意隐义,也就无法同语言媒介接受作者所思所想……正因为如此,引领学生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品读语言,也就成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首当其冲的教学任务。以品读语言为契机,学生就可以透过语言文字“表象”,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内涵。不仅如此,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循序渐进地夯实自身的语言基础,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在创作过程中,一向惜墨如金,但,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他为什么居然四次,使用近乎雷同的笔法,“简单重复”地描写“刘和珍君”的微笑呢?在教师的启迪、引领之下,每一位学生在内心深处也颇感诧异。是啊,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用“复制粘贴”版的重复去描写“刘和珍君”的微笑呢?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启迪、点拨:同学们,在看电影时,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其中的一些“特写”镜头?这些“特写”镜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学生说,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会虚化场景,凸显主题;也有学生说,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会反复不断地呈现某一个动作、某一种表情等……是的,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的确,有这些特点。同学们,对比一下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和鲁迅先生“复制粘贴”式的重复,你发现了什么?有学生说,我也没发现什么呀?有学生说,我发现,这种“复制粘贴”式的重复,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缓缓地放大“刘和珍君的笑容”,递进式地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比哀痛。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启迪、引领、点拨学生品读语言的一个片段。以这样的语言品读为抓手,学生不仅能够更为通透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更为厚实地积累语言知识。

二、悟情感:丰富精神世界

体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将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素养,是贯穿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始终的一项基本任务。真切、准确、深刻地体悟文章的思想情感,不仅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背景知识,还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情景。以背景知识为“引子”,以教学情景为“支撑”,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至真至切地体会、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背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体悟文本的思想情感。

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美,还要让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情感美。为了让学生更为精准地感悟这篇文章的情感,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脉络清晰地梳理这篇文章的线索。通过仔细研读,学生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显性的线索,是作者漫步荷塘月色的行踪;暗线,即隐性的线索,是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循着明暗交织的两条线索,学生就能够更为精准地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悟情感,是教师引领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容的一条蹊径,更是教师指引学生以阅读为契机,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随着学生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全面发展。

三、谈收获:提升阅读效益

不同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收获,有些学生的感悟多一些、理解深一些,有些学生的感悟少一些、理解浅一些。为了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讨论与交流的机会,搭建一方讨论与交流的平台。借助于这样的机会、立足于这样的舞台,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畅谈读书感悟、分享读书收获,就可以显著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一)谈在语言文化方面的收获

研习语言文化,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尽管教材内容、阅读文本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化是一定的,但,学生通过阅读研习、积累的语言文化的量,却是千差万别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找寻、挖掘、吸收教材内容、阅读文本中语言文化的“量”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一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吸收、内化语言文化知识的“量”会更多一些。反之,则不然。为了每一位学生聚焦文本内容,积累、习得更多的语言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展开讨论交流。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所习得的语言文化也就会更加厚实。

你有一份收获,我有一份收获,交流之后,我们每人就会有两份收获。与更多的人讨论与交流,必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必然就会积累、习得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

(二)谈在阅读方法方面的收获

多元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是高中学生翱翔阅读天空的翅膀。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积累厚实的、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多元的、有效的阅读方法。一样的课堂活动、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的阅读方法,但是,往往会因为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即有些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更多一些,有些学生对某种阅读方法运用得更加灵活、更加自如一些。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阅读方法”谈一些收获。

例如,在课堂教学总结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观、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并深入思考在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与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方面,自己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的运用,是否真正提高了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否显著提升了自身的阅读效度。在完成某项阅读任务时,除了可以运用某种阅读方法之外,是否还可以运用其他阅读方法?

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讨论与交流阅读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就能够更为熟练、更为扎实、更为牢固地掌握各种阅读方法。

(三)谈在阅读习惯方面的收获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习惯的培养。阅读,也是如此。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反作用于学生的阅读过程。在良好阅读习惯潜移默化的作用之下,高中學生的阅读过程就会变得更加扎实,阅读效益就会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从扎实有效的阅读过程中,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地立足阅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的交流自己在阅读习惯方面的收获。

例如,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围绕“阅读习惯”展开讨论交流。在形形色色的阅读课堂中,学生会逐渐养成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良好习惯。读思结合的好习惯,能够让学生阅读的过程更加深入、阅读的效益大幅提升;读写结合的好习惯,能够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写作技巧,在写作中揣摩阅读蹊径。

当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之路上的引领者,在学生讨论与交流各种阅读习惯的时候,绝对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实时观察、择机介入,指引学生更为有效地形成各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品语言”,也要引领学生“悟情感”,还要引领学生“谈收获”。通过“品语言”“悟情感”“谈收获”,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就会变得更加厚实,文化知识视野就会变得更加开阔,阅读思维能力就会变得更加敏锐。与此同时,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从阅读中汲取的精神养料也就会更加充足、更加丰富。

石峰,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高中语文习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