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21-12-08刘青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情境

微课是网络信息化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时效性上更高、内容上更为精细、展现形式更新颖等优势。微课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碎片进行统合,可以让学生有效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兴趣并更好地融入课堂中,促进自身全面均衡发展。

微课的运用逐渐得到广泛的推广,尤其在高中语文学科,微课的使用使语文教学更灵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相应模式的限制,积极运用微课,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利用微课教学上内容具体、主题突出的鲜明优势,开创性地为学生的移动学习提供支撑。在具体操作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探究,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行为趋于动态化,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运用微课巧设课堂导入环节

导入是课堂教学上重要环节之一,一次合理并具有启发性的导入布设能够充分调动起课堂学习探究的氛围,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并让学生从中获得立体式的学习体验。故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微课与课堂导入环节的结合需要参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其中的重点内容为核心导向,结合网络资源信息进行再编排,力求微课内容能够真实呈现出与教学相关的情境以及背景延伸,起到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作用。

以《故都的秋》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篇课文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并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师先搜集整理作者郁达夫寫下此文之前的生平阅历与时代背景,再结合故都秋天的纪录影片等资料信息编辑成一个叙事性微课视频,通过展示来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感触,并下意识地将实际中的秋天与文中所写进行比较,从中产生自己的独到感受,在这种微课的激励下,学生对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就会有更透彻的理解。

二、利用微课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

微课的运用是服务于教学与学习的,考虑到学习者的相关因素,合理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视角,去形成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这样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更为透彻、更加深入的领悟。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授课时需要注意这一点,教师需要借助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法来构建出科学合理、详实丰富、贴近真实的语文课堂学习情境。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对于接下来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与解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认知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展开详细分析,从中提炼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与思想主题,从而确定微课创设课堂情境时的主要方向。

以柳永的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教学为例,作为一首古代诗词,学生想要直接深入理解并体会词作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塑造的意境,无疑是相当困难的。那么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添加入相应的场景图像或动画,随着诗词内容逐项呈现出来,在词的上片呈现出细腻的一对恋人离别在即依依不舍的场景,在下片则是以一幅形单影只的凄楚画面呈现出来,佐以凄情悲凉旋律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里通过结合丰富的感官体验来“深潜”进入诗词的韵味当中,从而对此产生更为深刻、更加全面的解读与理解,并在这一过程里让自身的语文理解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

三、利用微课化解重难点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和微课的结合,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主体性,体现学生为主的指导思想;有效性,微课不仅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个体特征来因材施教。可以说微课同时承担起语文教学的铺垫与主导的双重作用,除了前文所述的应用方式以外,微课还需与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点、重难点内容进行交互,根据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构建语文思维逻辑,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能力水平。而在这一方面上,高中生需要对于重点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扎实记忆,之后才能够结合实际问题情境着手解答,其语文知识水平才会得到充足的发展。因此结合相关调查来看,微课以其短小精致且主题突出的特性,应当基于学生发展知识能力和教学目标两方面的导向,致力于为学生直观生动地呈现出语文学习中的各项重难点知识内容。

为了凸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易考点,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对于相应内容编排单独的篇章,采用高亮颜色、动态效果等方式将之突出呈现,这种视觉效果对于学生学习重点知识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直观印象,并且存续效果更长久。微课所讲解的知识点容量较少,但需要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或提炼性,能够一针见血地命中对应知识模块的主脉络,这样一来即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水平有一定差异,无法快速把握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但微课可以多次播放反复揣摩,并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体会来挑选其中需要重点巩固或突破的部分反复操作与研读,就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以微课为平台拓展课外阅读

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信息教学方式是当下高中生接触中外文学名著与拓展文学知识储备的重要渠道,对于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效率与质量,同时拓展阅读视野培养人文内涵有着显著作用。微课在拓展课外阅读的作用在于,它能够将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再总结,让学生在接触阅读素材原作的同时能够有意识地了解、揣摩并模仿文章内容的表现手法、行文结构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进而从中积累学习到更多的阅读与写作知识,同时丰富自身的人文情感,能够藉由接触到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来实现个人情感素养的沉淀,从而让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

教师可以先向班级学生发布调查问卷,了解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文学领域,继而选择相应的读物,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以及其它相关作品制作成为微课视频,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为阅读本身增添了趣味元素,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语文拓展学习氛围,吸引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微课是时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话题,高中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以及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北燕.高中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33):80-81.

[2]陈红玲.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14-215.

刘青,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微课情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