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情感

2021-12-08赵翀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楚怀王张仪渔父

赵翀

《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的篇目,学习提示中要求同学们体会司马迁对屈原的感情。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在历史人物本身已经足够耀眼的前提下,司马迁又是怎样通过自己的笔,再度塑造这样一位乱世中的爱国诗人形象,以更好地实现自己对屈原情感表达的呢?

我认为“配角”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屈原列传》中有大量的人物,楚怀王、上官大夫、张仪、子兰、渔夫……在司马迁的笔下,这些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存在也使得屈原的形象更立体、更真实。“爱国诗人”不再是一个固化的标签,他更是一个有期待、也有苦闷,会彷徨、也会失落的血肉之躯。

具体而言,我认为以下“配角”较为典型,正是这些人物的奸、愚、达“凸显”出屈原的正、忠、贞。

一、以上官之奸显其正

上官大夫何许人也?《古文观止》中注释,“上官大夫,即下文所说的靳尚[1]”,而统编版教材注释则为“上官,复姓。大夫,官名。”在不同的作品中,上官大夫与靳尚是不是同一个人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声音,刘向《新序节士》、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都把他们区分开来,而有的现代学者却依然把他们当作同一人,如林庚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郭沫若的《我怎样写五幕历史剧〈屈原〉》都持这种观点……可见,从古至今,关于上官大夫与靳尚是否为同一人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不管他们是否为一人,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这位“上官大夫”形象特征都是一致的,即奸佞狡猾。我们一起来看看《屈原列传》中有关他的文字,看看他到底奸在何处。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上面的文字我们一一品读,首先从“争宠”“害”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心胸狭隘。为何他对屈原充满敌意,两点原因:1.屈原在朝廷的地位与他相当。在其之上则会忌惮,在其之下则可打压,偏偏与之同列,也就是官位不相上下,那么在踩一脚,自己有上去的可能,为了自己的未来也要拼上一把,上官大夫由此开始实施自己的阴谋诡计。2.屈原太有才了。原文中这样描述,“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见多识广,记忆力强,明晓治国之道,善于外交辞令,就是这样一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令人羡慕、嫉妒、恨。更何况此人还会威胁到自己的仕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必须尽早铲除。3.屈原太“红”了。原文中这样写到:“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最致命的就是这一点,所谓离权力中心越近,离危险也就越近。“王甚任之”四个字看似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上官大夫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种下了屈原遭遇苦难的祸根。

接着,如果说“争宠”“害”只是其内心的恶毒想法,那么“夺”“谗”二字则是从行动上展露出其卑劣。“夺”而不得,故而“谗”之,可见上官大夫此时已经利欲熏心,丝毫不顾“草稿未定”的现实。而“谗”的內容看起来也并不简单,“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这句话有什么意思?是告诉楚怀王,您对屈原的信任我们都知晓,首先到达了赞扬了楚怀王的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的作用。“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这句话看似是一句普通的陈述,其实杀伤力极强,“伐”意为“夸耀”,在什么时候夸耀呢,“每一令出”,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强调,也就是说大王您每次和屈原一同制定好法令,他都会夸耀自己。这时楚怀王内心的怒气值已经开始陡增了。接下来的一句可谓最后一击,“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是对楚怀王赤裸裸的羞辱啊,也就是您制定的所有法令,实际上都是屈原的功劳,与您的关系不大。这里楚怀王对屈原的信任为明(即人尽皆知,王也知),屈原对楚怀王的不敬为暗(只有王不知),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我对你这么好,这么信任你,你却背地里这样说我”,这明暗之间的落差使得王怒不可遏,最终“疏屈平”。

上官大夫“奸”的形象在司马迁的笔下就此完成,相信同学们细细读来也会对其恨得咬牙切齿。面对这样的奸人,屈原是怎么回应的?完全是一个谦谦君子之所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上述文字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1.忧君忧国。即使被楚怀王疏远,即使明知自己是被冤枉,他第一时间想到还是国君的安危、国家的利益。“疾”意为“痛心”,“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句话形容就是害怕国君被小人蒙蔽,无法察纳雅言,最终导致国事衰微。他在自己不被君主信任之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最担心忧虑的还是国家,可见其正直忠心。2.哀己生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它的影响之所以能够如此深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屈原遭遇的同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盖自怨生也”,我们看到屈原在遭受不公的待遇后,他没有想过辩解或是通过行动重新争取楚怀王的信任,更没有采取措施报复上官大夫,他能做的就只是在苦闷之中自我哀叹。由此,上官大夫之奸就更凸显出屈原的正直。司马迁虽然没有明写,但我们通过细读,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屈原人格的敬佩。

二、以怀王之愚显其忠

《屈原列传》中,恐怕最令人气愤的人物就是楚怀王。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太过愚蠢。楚怀王有多愚蠢?司马迁又是怎么描写其蠢的?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上官大夫而疏屈原。这一段我们在前文中已有详述,从“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屈平”,仅仅是因为上官大夫的谗言,而这谗言的威力竟然还如此之大,大到楚怀王没有任何怀疑就完全相信,由此足以见得楚怀王的愚蠢。

2.信张仪而绝齐。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战国后期,秦国崛起,各诸侯国也纷纷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楚齐联盟实力不可小觑,这使得秦惠王非常头痛,使其长期不敢采取进攻。此时,张仪献计,从中离间、破坏联盟、逐个击破。因此秦惠王派张仪假意离开秦国去辅佐楚国,课文中这样描述: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这段故事在《史记·张仪列传》中有更细致的描述:

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

两则材料的内容大致相同,所达到的效果也都是一样的,即将楚怀王见利忘义、利令智昏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史记·张仪列传》中,还描写到楚国另一位直言敢谏、头脑清晰的臣子——陈轸。陈轸将局势与利害跟楚怀王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推测张仪的承诺为虚,但楚怀王的回复却让人无语,“原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用白话解释就是“你可以闭嘴了,等着看我得到土地吧”。面对这样的君主,还有何话可说?刚愎自用,不明事理,其最后的悲惨结局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3.信郑袖而释张仪。楚怀王连地都不要了也要捉拿张仪,对他可谓恨之入骨,怎么就会将他释放了呢?这其中的原委还真颇有趣味。课文中提到“(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靳尚的“诡辩”是什么?《战国策》中有详细的记录: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翫丽好翫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简单来说,靳尚收受张仪贿赂,利用了女人的猜忌和嫉妒,使得郑袖害怕因秦女到来而失宠,在怀王耳边吹风,释放了张仪。在这个故事中,楚怀王因与张仪的私怨而放弃取得土地的机会,因对郑袖的宠溺而打消了对张仪的恨意,足以见得其昏庸无度。

4.信子兰而命丧于秦。关于这段历史在《史记·楚世家》中有描述:

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於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原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原也。敢以聞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

由上文可见,楚怀王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地,既慑于秦王的淫威,又担忧自己的安危,这时幼子子兰的那句“奈何绝秦欢”让这位本来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老父亲最终勇敢了一回,而这一回竟也成为他生命的绝唱。

接二连三地轻信他人,让读者见识到一个愚蠢至极的国君是多么可笑、可怜。当他轻信上官大夫的谗言,屈原“见疏”;当他轻信张仪的欺言,屈原“既绌”;当他轻信郑袖的妖言,屈原不在其位,依然归国直谏;当他轻信子兰的送命之言,屈原不惜得罪子兰也要极力反对。屈原与怀王的距离似乎渐行渐远,但是他却始终“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楚怀王见笑于天下,屈原何尝不是最痛心疾首的人。在怀王做出一连串不明智的判断和愚蠢行径之后,屈原矢志不渝,不改其心,他的忠诚之心令人动容。司马迁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表达出对楚怀王这种君主不明不公的愤恨,也流露出对屈原的同情,更被他的忠诚之心所感染。

三、以渔父之达显其贞

屈原与渔父的这段对话最早出现于屈原的《渔父》这篇文章中。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大部分内容也是源于这篇《渔父》。渔父,意为打渔的老人。屈原在江滨是否真的见到这样一位打渔的老人,一位打渔的老人是否能够说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言语。如果这位老人是屈原想象的,那么他想通过渔父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其实,“渔父”这一形象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曾出现,包括《庄子》《世说新语》《汉书》《后汉书》以及《史记》的其他篇目中都有渔父的身影。他们大多是逍遥、豁达、自由的象征。《屈原列传》中的这位渔父也包含以上特征,但他似乎还有更深刻的形象意义。1.等待者。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从文中我们能够推断,这位渔父似乎对屈原很熟悉,何出此言?在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之时,渔父竟然能一下就辨认出这就是曾经的三闾大夫,足以见得对其样貌的熟悉,而对他现在的境遇并不理解。也许渔父已经在此等待已久,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堆人生道理要跟他交流。2.引导者。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在明确了屈原的态度之后,渔父没有对其认可、赞赏,而是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劝屈原不要太过于固执,而应该学会根据外界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处世方法。与其说渔父是在提倡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倒不如说渔父实际上是劝屈原学会放下,不必固执己见,自我封闭,是在引导屈原要学会隐忍,以适当的妥协寻求后续的机会,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以上是对渔父在《屈原列传》中的形象分析。在屈原的《渔父》中,结尾是这样的: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而《屈原列传》是以屈原对渔父的回答结束这段对话的: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从两篇结尾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的用意,渔父的话以常人的眼光来看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对屈原是没有感染力的,即便屈原也会承认其中的合理性,但是这终归是和自己的理想、信念、节操不符的,因此他身投汨罗江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对豁达、潇洒的渔父的塑造也完成了对屈原宁赴死,不变节的忠贞形象的凸显。此时的司马迁表面上虽然平静如旧,但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他通过屈原表达了自己内心同样有一份执着与坚守,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和自我意志的映射。

《史记》每一篇文末的“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于人物的评价,这些短小精悍的文字传达的是他的态度,流露的是他的情感。在《屈原列传》人物评论中,司马迁这样写道: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从“悲”“垂涕”“想见”等词,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直而不隐的情感表达。司马迁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触动,由此感念他的际遇,感怀他的结局,感叹他的选择。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也曾表达过“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想想太史公本人的遭遇,又怎能不对这样一位不愿受世俗尘埃所污的爱国诗人而悲痛、怜悯呢。司马迁通过这些典型的“配角”实现了对屈原的正、忠、贞的重塑,也在屈原身上实现了自己曾经虽然敢走,却不能走出的那一步。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调侯选编,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译注《古文观止》(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8.

猜你喜欢

楚怀王张仪渔父
楚怀王贪小失大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天下棋局
“言行不一”的渔父
天下棋局
“剪碎”与“凑成”
楚怀王:我也曾雄才大略
没有力量,就没有正义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