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1-12-08逯慧
逯慧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进行了全面而细腻的阐释,并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1]。这充满“民族血性”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在各个领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语文课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正面临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需要寻找有效的路径去解决。
一、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困境
(一)抗美援朝篇目锐减、高中段出现断层
精神的传承离不开适量的选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教社语文教科书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课文,1952~1965年有18篇,1978~2000年有7篇,2001~2021年有4篇,篇目数在不断递减(见表1)。这与70年来国际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语文学科自身考量、教材编写者主观意愿均有一定关联,在此不做探讨。现行统编版整套教材仅有4篇:小学学段3篇,其中,一篇为2021年秋季回归的《我的战友邱少云》;初中学段1篇,为2021年春季回归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中学段没有。
此布局导致抗美援朝选文无法形成2000年以前所出现的中小学一体化的编排体系,特别是由此造成的高中语文课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中断,对心智已趋成熟、能从理性层面审视与传承该精神的高中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再者,选文数量之少,不利于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对抗美援朝战争及志愿军英雄的歪曲评论与解读,如评论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志愿军英雄行为不可能发生……这些言论或多或少会给今天的年轻师生对这场战争及志愿军英雄的认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文本教学引领方式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谁是最可爱的人》所在单元的导语及其配套教参均提到了“涵泳品味”“浸泡”“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说出自己的体验”等字眼,课后作业较以往增加了“阅读第5段关于松骨峰战斗的描写生动细腻、具有很强画面感的文字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的内容,还有《黄继光》课文导语也出现了“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中体会英雄气概”的表述,但究竟怎样去操作,实践导向不强,不能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具体抓手。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身处异域、环境异常恶劣而残酷的战争,志愿军战士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敌,不仅以血肉之躯抵挡狂轰滥炸,还要经受极寒天气、极度饥饿、烈火灼烧、坑道缺氧缺水等方面的生理极限挑战,硬是靠着这种“钢少气多”的坚强意志,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由此可知,传承该精神的最佳方式是能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身体体验意识。这就要求教科书与教参编写者在单元导语、课文助读、作业系统以及配套教参的编写设计上,增加一些调动各种感官、亲身体验的话语,引进一些先进的体验理论与鲜活案例,以便于教师具体操作和激发同学们深度学习的热情。
二、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具体路径
(一)重构抗美援朝选文中小学一体化
我们是由教科书决定的。“教科书在哪里读响,启蒙就跟进到哪里,在有教科书读响的地方,文明出现了、生长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教科书。我们看重这样的教科书,我们怀想它们,思忆它们,要还它们本来面貌。”[2]那么,真正的教科书是什么?毋庸置疑,是历经岁月洗礼让人们回忆追思的篇篇美文荟萃。抗美援朝选文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丰富选文的基础上,参照语文课标中的典范性、时代性、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文质兼美等选文标准,筛选出那些我们至今仍“怀想”与“思忆”、不因时代变迁而过时、广受师生欢迎、被专家学者所认可的经典课文,依据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建构一套科学有序的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编排体系。
1.对建国以来人教社语文教科书抗美援朝经典课文的筛选
人教社作为出版界的权威机构,在语文教科书的立德树人编写方面起着方向标的作用。建国以来人教社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抗美援朝题材选文共有21篇(见表1)。现行统编教材所选的4篇课文,均为经典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横贯三个时期,出现版次分别为11次、7次,是温暖几代人记忆的好文章;《青山处处埋壮骨》虽出现2个版次,但因成功运用语言、心理、行动等多种描写,细致入微地塑造了领袖毛泽东在丧子之痛与爱子归葬抉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常人情感,伟人胸襟”之伟岸形象,而显得文质兼美;《我的战友邱少云》自1978版至2000版,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长达20余年,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故事化的、富有张力的语言,将邱少云被烈火灼烧牺牲的整个过程展现得揪心感人,让人们在动容落泪的同时,内心升腾起一种“为整体、为胜利、为祖国人民而献出一切”的崇高使命感。剩下的17篇课文,可按照以上选文标准进行筛选。
首先,让经过多年施教的好作品尽可能回归教科书
时间是衡量经典的一把标尺。《罗盛教》从1952版延续至1987版,给几代人留下了“英雄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跳入冰窟窿、往返几次救出朝鲜儿童而献出生命”的动人记忆,干练、形象、颇富儿童口吻的语言,颇受孩子们喜欢;《一个苹果》最早出现在1978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写的是八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七天未喝水、口渴難耐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真实事迹,“这些真人的可歌可泣,真事的惊心动魄,比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伟大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还要超越,出人意外”[3],正因为此,作品才写得朴实感人,成为一篇深度好文。
其次,选出倏忽一失但堪称经典的作品
有的作品出现版次虽不多,但称得上经典之作,只是其价值来不及挖掘与推广,就被时代的洪流淹没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枫》即为这样的作品。前者是巴金在朝鲜前线采访彭德怀司令员时有感而发、写出了真性情的作品,彭总的威严、朴实、和气,坚定的正义立场,对民族、对祖国的爱,对战事的把握和对胜利的信念,通过神态言行的多维描写,给人们呈现了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伟大和平战士形象,遗憾的是这篇文章仅在1956版初中文学教材中出现一次,就消失了,这应该与当时的政治运动有关;后者获1956年全国青年优秀创作奖,1958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是一篇反映志愿军汽车司机胡文发在漆黑夜晚的山道上冒着敌机轰炸运输弹药、助手马志秀壮烈牺牲的短篇小说,小说以象征战士精神面貌、战斗友谊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的枫叶,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构思别致新颖,塑造的两位战士“一急性子”“一慢性子”的形象丰满而有个性(“一个象又直又硬的小杉树,一个象又坚又韧的攀山藤”),还有文字的精练朴实、对已故战友的深情描述,均赋予本文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意境,茅盾曾写评论给予该小说高度评价,叶圣陶曾寄亲笔信和《枫》的清样,认为此文写得很美,应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再次,筛去不合时宜、政治宣教意识浓、典范性不足的文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歌颂中朝友谊的主题一度成为热点。《不朽的友谊》体现了“我们要爱护朝鲜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像爱护我们祖国的一样”的主题,《我们的血曾流在一起》对当年以杨靖宇、金日成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表现出的“谁也忘不了谁”的深厚感情进行了追忆,《朝鲜的树在中国开花结果了》叙写了崔日鲜在中国大地上成功培植来自朝鲜树木的事迹,《满载中朝友谊而归》《再见了,亲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文章均传递了志愿军将士与朝鲜群众离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感情。此外,还有反映知识青年怎样在朝鲜战场度过自己亮丽青春之主题的《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当今时代弘扬的主旋律不相吻合,不适合进入今天的语文教科书。
为配合当時政治形势需要的作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有从题目就能看出对美帝充满憎恨感情的《渔民恨》《挤垮它》,有反映翻身农民踊跃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骡子的故事》,有描写中国铁路工人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三千里江山(节选)》,有赞美后勤补给线上志愿军战士不畏敌机狂轰乱炸、运用智慧创造生活(如“用子母弹做书架,用四脚钉点洋蜡,在清川江畔读《毛泽东选集》”)的《清川江畔》,有讴歌朴实腼腆、对自己战斗经历避而不谈的志愿军战士黄永盛的《平常的人》。这些作品均有较强的政治说教意识,诸如“要不是志愿军门外打狼,早叫美国鬼子糟蹋苦了”“敌人的步兵可以被打得像狗爬”“气死美国人”等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性与典范性,使其文质兼美受到了影响,所以不宜选入。
需商榷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该文一度活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作为一首简洁明快、节奏铿锵、豪气干云的进行曲,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前后方,成为鼓舞军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刘润为认为:“如果不是身经百战、每战必胜的战士,在即将面对新的生死考验时,断然不会生出如此豪情,充满如此必胜的信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词,是抗美援朝文学的第一个经典。”[4]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自身极强的政治宣教性之缘故,再选作课文让当今的小学生学习已不现实,作为抗美援朝题材作品学习的情境创设语较为合适。
2.重构抗美援朝选文一体化
通过以上梳理,筛选出了《罗盛教》《枫》等5篇经典课文。由于罗盛教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马玉祥身上都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为避免重复,《罗盛教》可不选入教科书,但可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剩下的4篇,加上现有的3篇,总共7篇课文,构成了“4+2+1”一体化体系(见图1),“4”“2”“1”分别对应于小学的《黄继光》《青山处处埋壮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个苹果》、初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与高中的《枫》。
图1虚线部分表示对筛选后增加的3篇经典课文的编排设想:小学增加的《一个苹果》可作为《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阅读链接,前者凸显的是“在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下关爱战友生命胜过关爱自己生命”的主题,与后者内容之一的“为了战友的安全”吻合,放在一起便于互文阅读和升华对志愿军英雄形象的认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可放到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选入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等名篇,是初中统编语文教科书中惟一一个叙写人物的回忆性散文(人物传记)单元;《枫》可编入高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文中的志愿军战士胡文发、马志秀正值风华正茂年龄,与该单元《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百合花》《哦,香雪》等经典课文中的主人公,共同诠释了“青春激扬”这一人文主题。
上述小、初、高三个学段的选文编排,在数量上依次递减,在内容难度及能力培养上逐渐递增。具言之:小学处于抗美援朝精神教育的启蒙阶段,加之所选课文篇幅短(500至1220字之间)、内容浅显易懂,选文可多一点;初中适量就行,2篇文章,篇幅较长,一篇3400字、另一篇2570字,对学生阅读速度、文学鉴赏、写作(“如何写人物传记”)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中最少,虽有1篇,但篇幅长达6500字,对高中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此布局既符合小、初、高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也达到了中小学抗美援朝选文一体化与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绵延不断的要求。
(二)在具身感知与创造中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知觉现象学创始人梅洛·庞蒂认为人们认识某物实际上是把身体放在事物中,让身体感知,这种感知是可逆的,即肉身在触知事物的时候能把这种触知再回返到自身。具体到阅读中,“读者首先是知觉主体,在与文本的接触中形成了一个融合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动觉等各种感觉于一体的物我交融的场域”[5],在这一场域中,读者与文本会产生身体间性互逆的“交织”体验。该理论可有效改进“涵泳”“调动体验与想象”之操作性不强等方面的不足,引领教师通过调动学生身体的各种感官,与文本中志愿军英雄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各种感官进行对接,身临其境体会各种感觉打通后物我互融的感受,继而深度感知英雄壮举的崇高与伟大。
1.营造感知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情境
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学生能否对文本中志愿军英勇事迹产生灵魂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洗礼,取决于教学情境的生动性、逼真性,情境愈生动、愈逼真,就愈能引发个体参与的热情与身体体验。正如杜威所言“讲课应当成为一种情境,使一个班、一个组形成为一个社会的统一体,有着共同的兴趣,在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人的领导下,促进理智的热情”[6]。授课前,教师除研读文本外,还应通过观看抗美援朝影视剧、阅读抗美援朝纪实作品、参观抗美援朝实物展览等方式,来熟知这段战争史,揣摩作品中志愿军英雄的伟大形象及其塑造的艺术手法,把自己锻造成讲解此类作品的一个成熟的富有经验的导师。
有了以上丰富的经验积淀,教师在授课时才能灵活运用雄浑抒情的歌曲《英雄赞歌》《我的祖国》,随时调取志愿军老兵回忆录(访谈录)中的相关资料,多媒体展出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极富立体感的抗美援朝实物,化隔膜为兴趣,化平静为热情,将学生带入当年发生在国门之外的异常惨烈的战争情境,唤起其具身感知体验,全身心投入到文本学习当中。不过,这种再现式情境的创设只是学生与文本世界进行内在“交织”的前奏,仅做到了站在文本景象之外“看”景象,还未达到置身文本之境,即进入文本景象之内“验”景象的境界。
2.深度体验志愿军英雄的伟大精神
深度体验是指调动学生身体各种感官,对文本或影视中的英雄人物所遇到的“极热”“极冷”“极渴”“极饿”“极动”“极静”等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现象进行充分感知的过程。该过程旨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志愿军英雄用意志、信念力克身体极度疼痛或不适的煎熬与不易,懂得用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是战无不胜的。
一是对“极热”与“极冷”的体验。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中,让同学们化身英雄,站在战争景象之内,敞开身体的各种感觉,去触摸“肉身化”的世界,想象“汽油弹把整个阵地烧红、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的勇士们把敌人抱住、马玉祥冲进火海脸烫得像刀割一般”“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的惨烈画面,听“火苗呼呼声”“茅草毕毕剥剥响”,嗅“满屋子灰洞洞烟味”“浓重棉布焦味”,以进行充分的“物我互流”,繼而感受志愿军战士脚踩烧红阵地的灼烫、身上着火的灼疼、脸烫得似刀割般痛与咬紧牙关把双手深深插进泥土克制剧痛达半个多小时的滋味;对于“极冷”,可将纪录片中的“长津湖战役”一节引入课堂,让同学们置身其中,去想象还原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125名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官兵,被冻死在冰天雪地,却依然保持战斗姿态,成为一座座悲壮不屈的冰雕的场景,体会肌肤触及冰雪后由彻心寒凉到极痛到麻木再到失去知觉的感受。
二是对“极渴”与“极饿”的体验。在学习《一个苹果》时,让同学们联系酷暑时节站军姿或野营拉练因流汗过多所致的喉干、唇燥、口渴的经历,咀嚼涵泳“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干得发紫”等句子,开启视觉,想象防炮洞中战士七天滴水未进喉咙发黑发红、嘴唇开裂发紫的场景,运用触觉、痛觉、味觉、嗅觉,体会喉之干涩、唇之干裂的疼痛以及所裂血口发出的咸腥味。与前者相比,“极饿”更可怕,让同学们拓展阅读《饥饿无情困杀人》:“一天能食二斤米,七日何餐半碗粮。铁汉如棉晕道旁,乌唇含草梦高粱。英雄恨不阵前死,饥魔凶残赛虎狼。”该诗讲的是一位身高1.8米的大汉志愿军机炮连副班长程德友的感人事迹。读完后,让同学们打通饿觉与视觉、味觉、运动觉的关系,想象“半碗粮”“晕道旁”“乌唇含草”的画面,现场品尝草根之味,设想一天进“半碗粮”是什么感受,进一步推想七天进“半碗粮”又是何种感受,再把“如棉”与当年幸存老兵所追忆的“有的战士因极度饥饿在穿越封锁线时两腿酸软无力、跑不动被敌人坦克活活压死”的史实结合起来,感知何为“腿软如棉”,深味英雄“棉中有信仰”“棉中有钢”的精神力量。
三是对“极动”与“极静”的体验。在《枫》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描写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美机穷追不舍、轰炸扫射物资运输车的片段。此时,可让同学们联系乘坐过山车的经历,去想象“小马觉得肠子快被颠出来了,他拼命把住车帮”“车身左右摇晃着,象一只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前进”“车子倾斜,人在驾驶台上都坐不住了……胡文发用两只汗湿的手紧抓着方向盘,牙关都咬痛了”“巨大的震动几乎要把车子从地上抛起来,小马被推进驾驶室,摔在座位上了”的连环画面,再敞开全身动觉,感受“颠出来”“摇晃”“倾斜”“震动”“推进”“抛”“摔”之物力与“把住”“紧抓”“咬痛”之人力角逐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精神崇高美。至于“极静”,“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的邱少云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打开触觉(肤觉),体验盛夏时节匍匐在一块烈日暴晒过的石板(或柏油马路)上,“不挪动一寸地方、不发出一声呻吟”持续半个小时是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虽不及邱少云的承受级别,但足以让学生感知到“意志(信念)之闸”在制动身体、使其处于平静状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以上之体验,让学生真切意识到:肉体之痛、之牺牲对志愿军英雄而言,算不了什么,惟有精神可矗立天地间。海明威说:“你可以毁灭我的肉体,但不能消灭我的意志。”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正是在意志克制肉体被强力毁灭的过程中铸就的。
3.用语言开启精神体验后的审美创造
“语言物让体验的深层联系绽放出来,语言物就在这种深层联系中生成”[7]。所谓“深层联系”就是生活与行动的语言,也是文学的、肉身的语言。其中的肉身是指人类主体性产生之后与世界的融合同一,而文学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园,正是这种融合同一关系的真正实现,也表明“身体与世界的可逆关系只有在文学语言之中才能得到实现”[8]。
在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将各自对志愿军英雄遭遇的上述生理极限挑战之感同身受的体验,用极富生活化、文学化与极具行动感召力的语言描绘出来,就是美的创造。现以“极冷”为例做一分析。“冰雕连”战士宋阿毛在绝笔信中这样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封直击肺腑、催人泪下的绝笔信,是其肉身与冰天雪地互流互融中,用行动的、肉身的、文学的语言进行的美的创造,也诠释了宋阿毛对祖国的无比忠诚与向死而生的精神。在与同学们一起赏析完这封信后,趁热打铁,让他们身化宋阿毛,也给亲人与祖国写一封信,然后交流发言,以此方式,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根植于其灵魂深处,并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产生绵延的精神效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0/23/c_1126649916.htm,2020-10-23.
[2]石鸥,吴小鸥.简明中国教科书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002.
[3]志愿军一日编辑委员会.志愿军一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2.
[4]刘润为.抗美援朝文学:中国精神的巍峨丰碑[J].中华魂,2020(10):31-37.
[5]潘庆玉.试论文学作品教学召唤结构的三重“隐喻”[J].课程·教材·教法,2017(8):46-51.
[6]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15.
[7][8]刘连杰.梅洛·庞蒂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1、122.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70年中学语文课程传承革命文化研究”(课题编号:BHA19014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