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评析

2021-12-08闻歌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本题试题考查

闻歌

2021年是个特别年份。“十四五”开局顺利,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华诞,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的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这个拥有多个历史性节点的关键年份,历来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保持高度关联的语文高考试题,精准把握时代精神,积极反映社会发展进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体现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改革平稳落地。

2021年的全国语文新高考Ⅰ卷全面贯彻了教育部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在年初发出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1号)中,教育部对担当“深化考试内容改革”重任的高考命题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相对于高考内容改革的艰巨性来说,这当然是一个长期性的要求,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二是着力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体系;三是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从高考评卷情况和社会反映看,2021年的全国新高考Ⅰ卷较为全面地落实了上述要求,较为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保持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整个试卷选材精当,部分题型设计大胆创新,实现了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的新突破,较好体现了教育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的要求,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

总体评价

一、浸润红色文化,滋养奋斗精神

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一时代特色,加大红色文化浸润力度,在情境设计中全方位凸显时代主题,滋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全面加强立德树人,推进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融入试题。如现代文Ⅱ的阅读文本,选取卞之琳1938年创作于延安的小说《石门阵》,从百姓战时生活的侧面,展现抗战时期人民群众对日寇的同仇敌忾,对国泰民安生活的渴望,引领学生领悟“国门”与“家门”的关系。语言文字运用Ⅰ中阅读材料描述了“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活动”情形,同樣起到加强教育和浸润的作用。而作文命题材料由毛泽东早年发表在《新青年》上《体育之研究》一文切入,从“体育之效”小口切入,大处落笔,引导学生学习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关于个人强与弱、国家民族发展的思想,结合现实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激发他们的自强、自信、自尊的民族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石门阵》一文后的设题,还是作文材料的引导,都很注意从学科特点出发,防止红色文化进入语文试题后的“跑偏”——把语文题出成了政治题。第8题和第9题的设计聚焦于《石门阵》中的“门”,不仅引领学生思考“门”的深刻含义,还从文学角度讨论修辞和写作手法的运用效果,有效防止了语文题目简单“政治化”,考出了语文学习的“语文味”;而写作题的设计,在材料中用“因此”进行“转折”,这一带有总结效用的递进,巧妙提醒考生不能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体育之效”,引导考生就个体、民族和国家的强与弱进行深入思考,在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考领域和写作深度空间的同时,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而“进考场”的当下,如何结合学科特性进行命题理念上的把握和设计手法上的创新,考出本学科强调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当下高考命题面临的一个前沿问题,新高考Ⅰ卷的做法堪称示范,值得肯定。

二、强化五育并举,落实培养目标

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命题继续探索通过材料选择、情境设置、任务设计等多种方法落实“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宗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进而体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今年的试题在美育方面着力尤为突出。通过精心设计试题,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以浸润的方式融入其中。如:现代文阅读Ⅰ选择美学家朱光潜和钱锺书讨论美学名著《拉奥孔》的文章作为文本,除了文本本身讨论内容对象属于美育范畴外,两位学术大家贯通中西、博采众长的研究方法和优美文笔,也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美育熏陶和学术引领。此外,古代诗歌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试题和材料,同样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而由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切入的作文题,更是直接启示学生建立“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辨空间。

全国新高考Ⅰ卷对“五育并举”的落实,是通过试题的情境化设计来实现的,且以学科认知情境类型为主。相对于更为活泼生动的学习生活情境,它对考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程度要求更高,试卷的区分能力也由此得到更好保障。

三、大胆改革创新,考查关键能力

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命题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增加主观题数量,小幅调减客观题题数,提高了对学生积累与应用的考查要求。这些都贯彻语文卷聚焦学科关键能力考查的主旨。全卷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6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途径。名言名句默写题设题方式的改革最为突出,围绕“三秦”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再唯一,这一命题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也广为人们注意,标志着语文卷中唯一有着“死记硬背”嫌疑的题目也发生了改变,提醒广大师生不仅要加强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还要能够根据情境化的要求“活学活用”。

现代文阅读Ⅰ的文本阅读难度有明显提升:第4题要求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第5题则要求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中国的诗画理论,都是从强化思维、强调应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这将有力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学会与作品对话,迅速把握文本观点并加以运用。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通过考查语句补写、语病辨析、成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分析等突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种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如何读、读什么进行深入引导的做法,向教学一线持续传递着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信号。

四、突出教考衔接,提高读写素养

试卷整体设计上注意关联教材,凸显新课程要求,展现了教与考的有效衔接、学与用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转化。这种关联,最明显的莫过于名篇名句默写了;而古代诗歌阅读部分杨巨源诗歌中一句“江州司马平安否”,直接勾连了白居易《琵琶行》,令人联想到教材中白居易的诗歌和课堂学习中了解到的江州司马其人,有助于唤醒考生的知识记忆进行合理推断,并从思想内容上产生联想,促其“知人论世”;从隐性层面上看,这种关联主要表现在对新课程、新材料的理解、使用等“价值观”层面,比如现代文阅读Ⅰ,在突出审美教育功能同时,也涉及语文课标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和跨文化研讨等任务群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深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其设题思路,与新教材倡导的互文阅读、群文阅读高度一致,有利于纠正一线教学中将文章本身当作阅读目的的偏差。现代文阅读Ⅱ的第8题讨论王木匠解说石门阵时运用反复手法。反复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小说的叙事方法。现行统编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对小说叙事方法多有讨论,在《百合花》《大卫·科波菲尔》及《老人与海》等作品中多有涉及。这种与新教材、新课程隐性关联的设题,有助于促进一线教学更加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新教材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关键能力的自我培育意识,自觉在文学任务群各单元核心学习任务中形成解读能力。

考生答卷分析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Ι卷共23道题(含作文),客观题较上一年度减少l道,共12道,赋分36分),由电脑扫描评阅;其余11道主观性试题(含作文)为阅卷点人工电脑评阅。阅卷点集中评阅的11道主观题(含作文)总赋分114分,考生的平均得分反映出整卷主观题难度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考生总体作答情况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现代文阅读Ⅰ的阅读材料由两则讨论诗画理论的文本组成。其一摘编自著名学者、美学家朱光潜的《诗论》,其二则来自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的《读〈拉奥孔〉》。他们共同讨论的是一部世界美学名著——莱辛的《拉奥孔》,论题聚焦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手段及表达“界限”。朱、钱这两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都擅长从浩瀚的中外典籍中旁征博引、从容取舍,并为我所用。在文本中,朱光潜先生主要是对莱辛的美学思想进行阐释和辨析,钱锺书先生则在对前人论断深入爬梳中钩稽出新的观点。诗画异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两者使用的媒介不同、感官途径不同,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拉奥孔》对诗、画界限的讨论触及了诗画理论中根本性的问题。而两位大家的分析论证,则通过不同的论证思路展现出不同的学术风格。命题者选择这两个“高大上”的文本,不仅可考查考生阅读整合能力、开阔阅读视野,而且在高考考场中展开了一场无声的美育“微课程”,引领广大考生赏析美学研究名篇,一窥美学殿宇之堂奥。

这两篇文本用作“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合适的。文后的三道客观题分别侧重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这些考查点都指向考查学生阅读素养和能力,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四个选项均围绕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和内涵来设计。能力层级B。正确答案为A项,它与原文中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直接对应,因此很容易判断,莱辛的《拉奥孔》虽然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却不能由此推断出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B、C、D三项内容均来自材料一,是对文本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推断。

第2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项内容既涉及中外诗画理论,又有论证例句,也含有对学生文学艺术素养的考查。4个选项从4个方面对文章重要论点内涵、论证手法、论证前提、逻辑顺序进行了分析,要求找出正确的一项。能力层级为B,正确答案为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这一判断,与文章意旨相符。尽管选项用举例方法表明观点,也可视作“活学活用”。A项“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这一件事件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于原文中无依据,语气也很绝对;B项“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这一说法过于绝对;而D项的说法则是错误的。A、B、D這3个选项错误都较为明显,故难度亦不大。

第3题。本题考查考生在整合信息基础上分析概括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其核心观点都是支持“诗画异质”,即诗画并不同质,绘画宜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则长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画往往表现的是时间上的某一个点,而动作则是一条绵延的线。明确了作者的观点,就知道A、B、C这3项重点表达的是诗画相得益彰,而非“诗画异质”,只是D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表现时间上静止的某一点,“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明显是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的,故为正确答案。这类试题在作答时,关键在于把握住题干要求和选项的信息要点,正确领会文章中心意旨,再将逐个选项与文本相应的点进行对比、概括和分析,自能判断正误。

第4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意、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本题4分,答案虽列为两个要点,但详述要点较多。材料一认证思路答案要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其二,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其三,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材料二论证思路要点则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其二,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虽然评分参考中提出“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是,由于答案要求涵盖面过宽,又相当“宏观”,故对考生答题构成不小的挑战,考生书写量较大,想回答周全也并不容易。

第5题。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准确而充分地理解文本的观点、简要精当地概括相关的观点,并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特点进行答题。答案包括三个要点:第一,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第二,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第三,“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本题从材料中来,要求学生结合对文中理论的理解,分析材料中的例举的现象,难度也较为合适,评卷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回答。如下面这个答案:“①材料观点认为诗与画属性不同,诗宜于表示时间上延续的动作,而画宜于表达空间上延伸的静物;②嵇康的诗中“目送归鸿”和“手挥五弦”都是动作,宜于用诗表示;③顾恺之说“手挥五弦易”,是因为弹琴的动作侧重于瞬间性质,有静物的特征;④“目送归鸿难”是因为目送的动作更具有延续性,是过程的延伸;这种区别恰恰体现了诗画异质的特征。”

考生回答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对文本中相关理论理解或概括不准确;二是不能结合理论分析问题;三是回答要点不全。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材料为卞之琳发表于抗战时期的小说《石门阵》。这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几乎全部通过人物对话形式,用木匠王生枝讲述“石门阵”的故事,表现抗日游击队的机智和勇敢,展现人民群众对日寇的同仇敌忾,对国泰民安生活的渴望。其中提到“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寓意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生动而又深刻。小说中木匠王生枝机智、幽默,残酷、艰苦的抗战,在他嘴里成了小品一样的故事,而他讲故事时流露出的高涨而鲜明的乐观情绪,又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篇阅读文本选材精当,既体现了小说“讲故事”的特性,文学味十足;又因小说的抗战题材,描写民众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生动场景,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习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使革命斗争精神代代相传”的教育作用,是革命传统文化“进高考”的良好案例,值得广大师生予以充分关注。

第6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正确答案为B。四个选项均来自对文本内容的概括,细读文本后不难作出选择。

第7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四个选项中,A、D项讨论小说的结构与人物形象,B、C项则侧重讨论小说描写手法。正确答案为C。C项的错误相对明显,因为驴叫声与故事并非“毫不相干”,它反映出日本鬼子对村庄的侵犯,也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气氛。

第8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具体说是对反复手法表达效果的理解。参考答案有两个要点: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反复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方法。本文反复手法在王木匠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现,分析其效果时,则可以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考点明确。考生答题中的主要问题,一是要点不全,二是回答不准确。

第9题。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其基础是对小说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这种理解的能力。答案包括三个层面、六个要点:现实生活中的门,即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王木匠讲的故事中的门,即石头门及石门阵;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的门,即保卫国门,才能守住家门。参考答案给出三点: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这些要点从具象层面扣得偏细、偏死,使一些理解正确且抽象概括能力较强的学生失分(因为他们往往偏重抽象分析,舍去了具象的讨论)。

考生答题时,对小说中“门”的含义的概括,需要在梳理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分析。首先可以在文中找出写到“门”的地方,再进行分类梳理,再结合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分别写出门的作用与深层意味。本题理解不难,回答准确不易。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具体表现为依据文言文常见用法、常见标识,结合文意进行断句的能力。“强宗室”和“以镇天下”是完整的意思,不可断开,依此可首先排除A和D;而通过“于天下利乎”这个关键点,可得出正確选项为B。

11.正确答案为D。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难度较小。从阅读材料文意中可以推知,庶务并不是专指朝堂急务,是指国家各种政务;而一般用法上庶务更多指向机关总务部门负责的事务,民国时期许多机关设立庶务科就取这种用法,这对高中生来说理解并不难,因此本题几乎等于送分。

12.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B项中的“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与文意不符,原文只说“安用重法邪”,意思是用不着重法,并未说严刑达不到目的。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考生本题平均得分较高,比较容易。

第(1)题4分。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大意”是指对原句意思理解大体正确。“患”“密”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患”可译为“担心”“担忧”“忧虑”“忧患”等;“密”可译为“秘密”“隐秘”“暗中”“暗地”“悄悄地”“偷偷地”等。“患”“密”都是常见字,学生大都掌握;但仍有不少考生翻译表述不准确。如这个答案:“皇上烦恼官吏大多接受别人的财物,偷偷的命令手下的人尝试着送官员们财物。”(3分。“患”错译。)

第(2)题4分。译出句子大意给2分;“恶”“乐”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恶”,可译为“厌恶”“憎恶”“讨厌”“记恨”“嫉恨”“不喜欢”等;“乐”可译为“喜欢”“喜爱”“乐意”“乐于”等。本小题失分答案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大意译的不正确;二是关键字漏译或错译。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相对内容来说,本题赋分偏低,仅3分,学生思考和书写量却较大。第一问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说的是什么道理,为2分。答出臣下随君王的好恶而行动,体现臣受君影响,可得2分。第二问分析司马光这样说的目的,仅赋1分。要求考生立足对君主的要求,答出告诫君主要正道直行,可得1分。

15.本题题干上说明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但4个选项中A、C两项实质上是要求考生理解和分析诗歌内容,从中梳理信息;B、D两项也很难说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大多停留在理解层面。正确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今年本卷主观题中实测难度最大的一题。

答案包括两个要点:第一,“劝告”的内容,“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第二,如何体现“委婉”:第二句表层意思只提到僧人和寺庙,实则为结尾正式劝诫做了铺垫。每答出一点给3分。

该题考生失分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没能读懂全诗。本诗写作背景略显复杂,虽然有注解,题干上也有提示,但部分学生仍难以串联全诗诗意,如这个答案:“我认为没有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分析:①这句话的意思是问在庐山东林寺修行得如何了;②表现出诗人对白居易的关心与思念之情,更多的是给予友人问候与关心,无委婉劝告之意。”;二是未能理解第二句与结尾的关系,理解欠准确,表述含糊;三是答题要点不全。

17.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A。该题难度是主观题中是较高的。

试题要求默写名篇中的名句,(1)(2)小题中4个句子,题目已指明分别来自《庄子·逍遥游》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它们均来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属于规定性的学习内容,应该难度不大。但第(1)小题中要求填写的第一句“宿舂粮”的“舂”字有一定难度。

本题的第(3)小题是个创新题型,它给语文高考卷中惟一有着“死记硬背”嫌疑的题型带来了“活题”化的新趋势,是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的直接体现。它的“开放”无疑增大了难度,但由于1月23日调研考中已有相同题目出现,算是给考生们打了“预防针”。纵然难度增大大家也有了心理准备。只是命题者选择“三秦”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地名作为考点,倒是出人意料,答案统计也表明,难度较大。

虽然考查内容均来自教材,但考生得分并不理想,由于该题要求不能有错别字,不能有漏字,所答句子前后顺序更不能写得颠倒,因此这道表面上看属于“死记硬背”的题目,反而成为考生失分的“高发区域”。近几年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反映出考生在字词练习、名篇名句背诵和书写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值得广大师生在教学和备考时反思。

考生作答的主要问题:(1)写不出句子,或张冠李戴;或句子没有写准确。(2)能写出来,但有错别字。(3)增删字词。(4)书写不规范。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18.本题考查词语使用能力。正确答案为D。4组选项可分为两组“交相辉映”组,和“相互映衬”组,首先分辨前面两个词的差异,能够做出第一步正确选择:“交相辉映”多指各种光亮、色彩的相互映照,而“相互映衬”则指客观事物间的相互映照衬托,原文关注点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就显得更恰当一些。第二个词是“喧闹无比”与“热闹非凡”相对比,显然前者略含一点贬义,与本文元宵线上活动的语境不合,此处显然宜选择“热闹非凡”。到此答案已十分明显了。

1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能力。正确答案为D。句式是本题判断的关键,D项的前半句内容的句式结构均为偏正结构,一致性好;后面再看关键词“使得”和“导致”,“导致”之后一般跟着并非期待的内容与结果,“使得”合乎语境。

2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答案包括兩个方面:一是构成,二是表达效果。第一个方面要求答全所有相对的构成部分,答不全扣1分。第二个方面有三个要点:形式特点、节奏特点、效果。共3分,每个要点1分。答案要点较多,考生得满分不易。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2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要求学生选择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正确答案为A,较易。

2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题意并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答案共三处,每写对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与参考答案不同的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会酌情给分。本题从考生平均得分情况看,难度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理清层次关系,这一过程中要“瞻前顾后”,理通句意和段意,使上下文连贯流畅,同时注意表述准确。该题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功用,由于考生的思维活跃、语言丰富,答案因此也是丰富多彩,只要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能够连贯上下文,都会酌情给分。如第一处,参考答案是“在寒冷的冬季”(2分),但答作“在寒冷冬季来临时”“冬季阳光不够温暖”“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等都是正确答案。第二处参考答案是“生长期呈绿色”(2分),答作“生长期多为绿色”“未成熟时是绿色”“成熟前呈现绿色”“本来是绿色”“幼时呈绿色”,同样是正确的。第三处参考答案“加快融雪速度”(2分),答作“升温并加速融雪”“吸收热量加速融雪”和“加快冰雪消融”等亦为满分。

考生在答题中的主要问题与往年相同:一是没有从上下文思考,语意不连贯;二是语言表述不规范,三是逻辑不严密难以自洽。

四、写作

第23题是作文。本题能力层级E,实测难度与上一年基本相当。

今年的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试题采用转述与引用结合的形式,呈现青年毛泽东关于“体育之效”的论述。材料大致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这其中蕴含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启示考生由身体的变化,去领悟要用发展变化的观念认识世界、思考自我、规划人生的道理。二是“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其中蕴含着强弱转换之理,启示考生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强弱之势,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展自己。三是“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蕴含强弱变化取决于自身努力,启示考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即使生为弱者,如果认识清醒,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由弱变强。材料阐明了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其中蕴含着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强弱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也指明了强弱转化的内因在“自己”。

这个写作情境的设计具有较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既指向明确,又同时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材料的思辨性虽较强,但“体育之效”是典型的“身边话题”,学生天天锻炼,体育增强体质也就改变强弱,很容易让学生将它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勾连起来,并在思维上自然而然地进行提炼提升,思考强弱之变,进而将感悟、联想和思考推及学生认知的多个方面。因此,这是一道较为优秀的材料作文题,既留给了学生广阔而可控的思考空间,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查。

更进一步讨论,本题为典型的学科认知情境设计,要求学生与社会生活情境相结合,内涵丰富;从毛泽东对“体育之效”的论述出发,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体育精神,并通过对“强弱转化”和强弱在于自己努力的认识,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内容广度来说,该题以“体育之效”出发并含有对体育的认识深化之意,属于“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的最为“语文化”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注重以文化人的特点;从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考查的要求角度看,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既可谈体育之效,更可以思考强弱转换的现象与深刻原因,进而留有充分的空间,启发考生与现实问题相勾连,思考自己的人生“强弱”之路。因此,试题材料较好地引导考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认识这一命题,使考生在有话可说的同时,也可展现出自身思维发展的水平,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这种做法,无疑会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切实的引领作用。

本题命题意旨明确,学生大都有话可说,因而总体看考生在审题方面问题不多,但仍有部分考生在审题方面犯有错误:如通篇不提材料内容,文章中也没有与体育之效、强弱之变相勾连的内容。总体来说作文偏题的较少,但空洞和空泛这些老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讲,考生作文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项:一是内容空洞,情感生硬,用大话、套话贴“拼搏”“变化”“抗疫”“爱国”等标签。二是对题目的理解有偏差,一些考生一味脱离材料“联系实际”,将备好的抗击疫情、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等内容生硬地写上试卷,少数考生由此套入训练过的习作,反映出其对体育与智育、强与弱之间关系及其背后的意蘊等缺乏思考,写作时生硬拼凑材料,机械套用材料。三是仍存在抄袭题目中的材料,和本卷阅读材料中的相关文句的现象。

猜你喜欢

本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今天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