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忽然严厉”解读悲剧的源头
2021-12-08彭蔚亮
《雷雨》是一部典型的悲剧,人们对剧中人物的认识,首先是基于自己的直觉,因为在读鲁侍萍的时候,对于鲁侍萍的命运基本上都会扼腕叹息。在感叹鲁侍萍命运坎坷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对周仆园所代表的旧势力的批判,在宏观叙事的视角之下,这样的判断符合文本创作的初衷,体现了作品本身的社会价值。然而面向学生的文本解读,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这种宏观叙事,这是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当宏观视角下的叙事与微观视角下对作品中人的角色的审视相结合时,才能建构出立体的认知。那么,微观视角下的人物解读又如何得以实现呢?很显然的一点是,要关注文本中的一些细节。
一般来说,理解一段文本不是去发现包含在文本中的呆滞的意义,而是去揭示由该文本所指示的存在的可能性。[1]这种可能性对于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这种可能性的发现,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还可以让学生对于文本中的人与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在引导学生解读《雷雨》时,尝试通过细节挖掘的方式,来形成对文本的深刻认识。
一、悲剧总是有原因的
对于《雷雨》,公认的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意外相逢的场面是该戏剧的经典。人们在解析的时候,有人从周朴园“忽然地(鲁侍萍)投水死了”和鲁侍萍“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这两句台词中“忽然”两字的重复运用,解读出了戏剧语言的动作性特征,并认为这样的戏剧语言一方面表达了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看到人物说话时外在的神态、举止、动作,另一方面也展示人物丰富、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认为这种描述动作的语言充满针对性,也能触动、刺激说话对方,促使言说双方产生相应的语言和动作。[2]很显然,抓住“忽然”这样的一个细节描写来解读戏剧,是一个重要思路,其实文中还有一个“忽然”,这就是“忽然严厉地”。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一个细节更能够体现出发生在鲁侍萍、周仆园身上的悲剧是有原因的。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发生在鲁侍萍身上的悲剧,实际上也是发生在周仆园身上的悲剧。周仆园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同时又是悲剧的受害者!在文中,“忽然严厉地”出现在这样的一段对话中:
……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比较上下文可以发现,周仆园“严厉地”之所以表现得“忽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短暂的瞬间里,他的思绪发生了从情感向利益的突变转化。而这,正是所有悲剧的根源!
二、“忽然严厉”再解读
在周仆园发现自己面前的人就是鲁侍萍之前,其所处的世界是自己的情感世界,其可以让“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可以下意识地打听鲁侍萍,可以将鲁侍萍界定为“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关于这些描写,都不能轻易地认为周朴园是虚情假意,相反,应当认为这是周朴园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这也可以肯定当鲁侍萍离开了周朴园的生活之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印象就是在自己的感情世界当中。那么,为什么当真正确认了面前的人就是鲁侍萍的时候,又会“忽然严厉”呢?这就涉及到对人性的深刻解读,而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忽然”意味着变化的前后,当事人正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心態当中,仔细分析“忽然”前后的变化,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值得注意,这就是“半晌”。
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也就是在这“半晌”的过程当中,周朴园的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当鲁侍萍没有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印象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与想象当中;当真实的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之时,周朴园到了现实世界当中。不可否认的是想象与现实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无关现实,现实的世界里容纳不下想象。也正是这样的矛盾,使得周朴园的“忽然严厉”变得完全符合逻辑,而这也埋下了悲剧的根源。
所以在解读《雷雨》的悲剧性的时候,固然会因为周朴园的冷漠自私而使得阅读者强烈谴责成为合乎道义的事。可是在周朴园的世界里,情感、道义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恰恰相反的是,在鲁侍萍的世界里,情感、道义、公平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也是社会各界当中矛盾的根本体现,一个社会里总有着不同选择的人,这是多元社会的基本体现。当一个人选择了感情与道义的时候,其就不可能看重利益,在历史当中并不缺乏这种仗义疏财的人;相反当一个人选择了利益的时候,感情与道义自然会放在两旁,于是也就出现了所谓自私自利的人。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这种人性的差别,使得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悲剧有着某种必然性。事实上,无论是在《雷雨》这篇作品诞生之前,还是在作品诞生之后,这种道义、情感与利益的矛盾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暴发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又或者说是悲剧之悲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诚如有评论家所说,悲剧之所以悲,主要是因为其情感危机的不可逆转性。在《雷雨》中则主要表现为悲剧主题中欲望的诱惑性、悲剧人物命运的不可逆转性和悲剧情境的有机统一性。[3]所以在解读课文的时候,不妨在批判周朴园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一步,即从上述角度来解读课文,或许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悲剧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忽然严厉地”非但符合周朴园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反映着社会中总存在于某些个体身上的这种重利轻义的属性。
三、悲剧背后的矛盾性
悲剧表现的是人类的最大不幸和最深苦难,揭示人生最悲惨的境遇,展现世界最无理的荒谬。人们在面对悲剧的时候总会表现出悲悯之心,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尤其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共有悲悯之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形成心灵上的共振,从而让悲剧文本能够获得共同的认知,进而也就表现出文本经典的一面。
然而,悲剧的价值又不仅在于此,如果悲剧只是让人在阅读之后扼腕长叹而不能引起深刻的反思,那对悲剧的理解其实才有了一半。这个反思是指向人性的,悲剧所展现出来的“最无理”的“荒谬”,本质上是人性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体现在周朴园身上,是感情与利益的纠缠,周朴园并非无情无义之人,鲁侍萍在其心中的地位也并非不存在,甚至还比较重要,其所保留的关于鲁侍萍的物件也并非完全作假;然而这种情感在面对个人、家庭利益的时候,又表现得非常苍白。在那“半晌”之内,周朴园心中的斗争肯定是激烈的,其也一定在进行着取舍,当最终利益战胜了感情之后,悲剧也就诞生了。这种矛盾其实也体现在鲁侍萍身上,她对周的感情、怨恨交织在一起,使得她不愿意面对周朴园,但同时又表现出让周朴园感觉到熟悉的一面,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很大程度上正是鲁侍萍自身的矛盾行为,换句话说,如果鲁不想让周认出,周是没有机会认出的。如果沿着这种矛盾线索去分析悲剧的成因,其实也就解读出了经典文本在阐释人性的经典之处。
参考文献:
[1]李彬.相见不如怀念——《雷雨》教学札记[J].语文知识,2014(12):70-71.
[2]竺荷萍.从两次“忽然”品味《雷雨》戏剧语言的动作性[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1):54-55.
[3]李晓慧.最震撼的 最永远的——浅谈《雷雨》的悲剧节奏[J].黑龙江史志,2009(06):64+70.
彭蔚亮,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