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路径
2021-12-08谢梦然杨艳刘琰珮
谢梦然 杨艳 刘琰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髙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髙等教育要坚持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此时代契机为新的出发点,全国高校都在更加致力打造思政课与专业课交互改革的新维度,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精神等重要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建设充分实现浸入式的有机结合,对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点、面、体全方位思政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学科设置与“课程思政”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开拓意义。
成人教育主要面向社会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和能力提升,通过此教育过程,学生可参与投身社会经济、文化实践所需的均衡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成人教育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丰富、思想活跃,价值观念较全日制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学前教育专业是对人开展基础教育的初始点,是生命教育的“鸿蒙期”,亦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因此,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教师这一身份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更严格,他们的职业定位是成为一名社会所需的合格幼儿教师,对美术、音乐、舞蹈、游戏指导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更为注重。而对于基础性尤其是政治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较为轻视,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理念创新,以专业课程为有效教学载体,用思政课的有效融合探索出更多的兼具体验式与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的教学手段,从而唤醒学生对中国特色职业价值观的内在情感体验和认同感,用以指导自己未来投身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之中。
对于成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而言,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将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汇入“课程思政”的发展潮流之中,形成双向协同育人效应,从而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根本目标。这既是知识育人与学生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美学教育融合的催化剂。在探索路径上应先明确教学目标的起点与落脚点、教学过程的展开点,再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师资建设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一、完善教学设计中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
成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设计中有显著的职业导向原则,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充分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在未来幼儿教师岗位上掌握必要的美术专业职业技能。传统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课堂在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层面的内容比较欠缺,授课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时也容易忽视体现德育的知识。但是,对未来幼儿教师职业操守与道德品质的锤炼才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铸魂工程”。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实践章节中教师应提炼并灵活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为学生提供有温度的情感与人格教育,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强化未来职场中应具备的合作奉献的职业理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爱国守法的责任感,浸润式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和道德素质养成。
二、开发教学手段中“课程思政”的创新探索
成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师在贯彻“课程思政”教学之余,应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来为自己的“课程思政”能力充电,在保证自身理念的与时俱进性这一前提,再不断创新与变革教育教学思路。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因其知识点领域内涵广泛决定了其教学手段多元化的特质,因此创新的教学手段既要合理又要出新意,每节课都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课程思政”与技能学习融合的知识环节,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首先可以从教学手段上结合美术创作、欣赏、展示、游戏、角色扮演、想象体验、观察讨论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来打造一堂堂生动的美术课程。其次可以从教学特色上立足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增加本土风格的教学版块,让学生感受饱含现实生活经验中的艺术魅力用以指导自身学习实践,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师生互动甚至是翻转课堂带来的学习乐趣。再其次在教学环境上可以尝试第二课堂的开辟,主要指存在于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可以施教的文化空间和信息载体,如线下社团、幼儿园、美术馆、博物馆、革命遗址等公共场所,线上的网上画廊、网络教学资源、短视频APP、校园广播等现代信息平台等来拓展教学空间,打通学生的知识维度、从中展示美术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教学观点,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三、深化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的内涵
教学内容的最终实施不仅要考虑与学科性质相符,还要考虑实现学生未来岗位实际的对接。因此,成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师采用的思政内容要与专业知识点紧密结合,不能像“空中楼阁”一样停留在学生视野的仰视之中,选用内容要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对美术课程进行关联性研究,在美术技能培养过程中用思政元素来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文化气质。例如:在美术欣赏环节中学生通过鉴赏中国传统画种、手工艺等优秀代表作品来提高审美意趣;在美术创作环节中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题材选择;在实习实践中通过解读优秀艺术家的励志故事和理念来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自信;在游戏、展示和讨论环节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创意作品来诠释他们的思想道德追求,心中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科学精神。此类“课程思政”切入点都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维度、多层次融入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思想价值引领塑造他们的职业品德,为将来他们能够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注入强心剂并完成人格升华。
四、丰富教学评价中“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
教学中的评价环节指的是对课堂成果及时检验、反馈和激励。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主要还是在学期末以分数的形式呈现,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足以支撑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发展理念,如何让高校专业课质量的源头活水更加通达,必然要建立起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导向的多维教学评价体系。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评价中除了要突出学前特点和美术技能掌握水平,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多样性进行动态化考核方式,尤其是在新时代思政背景下诸如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因素,都可以让“课程思政”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产生丰富的评价可能性。建立课程灵活而开放的复合型评价体系能够保证对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及时发现课程中实时存在的问题并合理解决。因此,健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发挥“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教学改革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环环相扣、稳步推进并有效落实。
五、打造“课程思政”的顶层师资队伍建设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培育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我国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教学问题可以增强思想深刻性和视野的开阔性。被“课程思政”理论浸润过的教师群体更具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在教学中会让知识的传授更有温度和说服力。因此,打造一支优质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除了需掌握过硬的美术专业技能也需要兼具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政治视角。一方面从学院层面来说应从师资队伍建设上搭构全方位教师培养体系,铺设学习和交流平台,组建多层次教学团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育人意识,完善育人理念;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说应建立制度规范和考核激励机制,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纲领修订、教学资源开发、教学组织实施、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强化“思想价值引领”的功能,从而为高校夯实“课程思政”工程开辟全新的视角。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理念嵌入式地设计纳入美术课程的教学路径之中,对于促进成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内涵建设、学科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可以让实施“课程思政”后的成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落地生根,让学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中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成长为具备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工作的业务能力、能緊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当代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项目基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成人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编号:20DJ-B04]
(作者单位:陕西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