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热点在公众语言中的使用和传播研究
2021-12-08张丹清
张丹清
[摘 要]生态科学为现代人类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系统的科学解决方案,生态科学语言在促进和更新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语言学通过语言研究干预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语言使用行为,从而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文章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以CNKI和BCC语料库为数据源,跟踪生态科学热点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和传播。研究发现,公众对生态科学关键词的使用呈现出国家政策主导性、使用范围片面性、科学内容匮乏性等特点。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科学话语;新闻话语;语料库;主题性
一、引言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生态词汇走入大众视野,改变着人们对人与自然生态的认识,影响着社会个体和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例如“碳达峰”“碳中和”就是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流行起来的两个生态新热词。词语是构成语言意义的基本单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弗斯(Firth)和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等就发现词语在塑造文化和社会群体上具有深远的意义。①在全球生态日益严峻的状况下,对生态科学词语在公众社会中的使用和传播展开分析,能够为理解科学语言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提供新的认识和见解。生态语言学关注语言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②认为语言能够创造意义、构建现实。在这样的框架下,本研究以大规模语料库为数据驱动,展开生态科学话语的主题性研究,从生态学学科出发挖掘生态热点和焦点,追踪其在社会层面的体现和主题性情况,通过对新闻媒体话语中词汇搭配和语境共现展开分析,探究科学语言与社会语言-文化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归纳中国语境下生态科学语言在公众层面的使用和传播状况,为可持续发展语言生态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研究框架
生态语言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已近20年,在研究上既有延续国际上话语分析的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的路径,也有以斯提比(Arran Stibbe)倡导的以生态哲学为标准的新生态语言学路径,但以上研究路径都是由西方学者提出并发展而来的,对中国特色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观照有限。由黄国文提出的“和谐话语分析”①吸纳中国哲学精粹,将“以人为本”设为研究假定,遵循“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和“制约原则”三个分析原则。其中,以人为本研究假定在宏观层面强调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在具体的微观分析中强调人是有地域或社群特征、年龄或时代特征、职业或身份特征等特定群体中的人;良知原则具体指生态良知,是人在生产生活和认知行为上保护生态的自觉条件,可以理解为人向内认识自我和世界,向外与他人、自然和世界发生关系;亲近原则表达的是人与地球上其他形式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关系,是以自我基点为核心、与他者距离亲疏的具体体现;制约原则源于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存在于个人、社团和国家三个层面,虽然该原则可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或技术局限,也可能阻碍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分析中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对分析者本身的认知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该分析框架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发展现实提出的,但其适用空间并不限于中文语篇,在分析英文或外文话语上同样具有实践价值,在推进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多样性方面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1)中国生态学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有哪些,可用哪些关键词予以概括?(2)生态学科学领域的关键词在中国新闻报道的体现度如何?主题词的词汇搭配和语境共现有哪些特点,这些特征体现出怎样的生态语言文化内涵?
(二)研究语料
科学哲学家查尔默斯(A. F. Chalmers)认为“科学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④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科学出发,能够得出基于事实的精炼总结并指导现实生活。因此,针对研究问题(1),本文选取中国知网平台(https://www.cnki.net/)中的权威生态学杂志《植物生态学报》(1955年创刊,中国知网收录文献始于1965年)、《生态学报》(1981年创刊)和《应用生态学报》(1990年创刊)作为关键词提取的语料库。针对研究问题(2),本文选取BCC语料库(bcc.blcu.edu.cn)作为关键词提取的语料库,该数据库平台提供报刊子库(容量為20亿)的词语使用频次总量统计数据及单个词语历年频次统计数据。⑤其报刊子库语料来源为《人民日报》,时间跨度从1946年创刊至2015年,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等几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社会生态文化的变迁情况。
选取报刊子库作为中国生态科学语言主题性研究的原因有三:一是新闻报道较其他媒介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实;二是《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十大报纸之一,在语言使用上具有很强的地域代表性和文化引领性,能够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动态;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信息存储和传播的封闭系统,在版面设计和发行时间上固定,报道内容在主题和文字上具有有限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的特征,符合语料样本选取的标准。
(三)研究方法
问题(1)的研究方法为:将生态学领域刊物文献按照被引用情况进行排序,将被引量排序前500(使最低引用量均保持在100上下)的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和主题词共现被称为“共词”,共词分析对于甄别研究领域的热点、观察学科发展过程和特点以及学科领域关系等具有显著优势。①为使主题词最终范围限定在10以内,以关键词出现频次5次作为过滤基准。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5日。
问题(2)的研究方法为:首先将问题(1)得到的关键词代入BCC语料库中检索,将检索到的语料数据进行随机抽取,每个主题词各选取10000条记录,共90000条新闻记录,形成“生态科学话语”小型自建语料库;接着使用AntConc 3.4.3软件Collocates工具,按照主题性分析模式②对自建语料库中各主题词的词汇搭配进行排序,对排序前十的词汇进行筛选,剔除文档基本信息词汇和功能词,对词汇搭配的实义词进行频次统计,对主题词的语境共现特征进行归纳,将与人类主动行为相关的词汇用粗体显示,并依据科学概念层级对主题词进行分组;最后在生态语言学框架下予以分析讨论。
四、结果与讨论
(一)生态学科学领域关键词的分析结果
研究问题(1)关键词共现情况是:《植物生态学报》为“生物量”“群落结构”“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因子”(文献引用量极值为1559/91),《生态学报》为“景观类型”“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文献引用量极值为2868/172),《应用生态学报》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生态系统”(文献引用量极值为12907/136)。
三份刊物文献被引的关键词共现情况按频数降序排列依次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土壤养分”“地理信息系统”“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学”“景观类型”“环境因子”“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群落结构”。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的切分,归纳生态学科学领域焦点,将具有实义的名词核心概念进行抽取,得到“生态”“森林”“土地”“土壤”“地理”“景观”“环境”“生物”“群落”9个主题词,剔除“系统”“养分”“信息”“格局”“类型”“因子”“结构”几个生态科学意蕴不明显的词语。生态科学主题词充分反映了学术动向和科学研究的问题聚焦,显示出与生态政治话语③的极大差异,后者出现较多的是生态思想概念或哲学价值理念等主题词。
(二)生态科学关键词在新闻媒体中的使用和传播分析
1.生态科学关键词的总体使用情况
在BCC语料库中对“生态”等9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记录830284条,其中“生态”124505条、“森林”59597条、“土地”208484条、“土壤”36708条、“地理”26907条、“景观”14910条“环境”303753条、“生物”54201条、“群落”1219条,如下页图1所示。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对生态主题词在社会生活中的关注度进行排序,即:环境>土地>生态>森林>生物>土壤>地理>景观>群落。
上述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人们对生态的基本认知以及学科主题词内涵定义与人类关系的判断,即“环境”是与人类生活最为紧密、息息相关的生态概念,因此词条数稳居第一,体现了中国大众媒体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生态”“土地”与人类生活相关度也较大,但影响人群生活的覆盖面较之“环境”有所收缩,新闻报道量居中;“森林”“生物”“土壤”“地理”“景观”“群落”等主题词因词汇本身涵盖的意义更为狭窄,与社会群体个人的相关度最低,科学意义大于社会意义,所以在数据检索中处于检索量最少的类别。上述主题词使用频数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亲疏,是亲近原则的具体表现。
2.生态科学主题词在新闻媒体中的语境共现情况
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9个主题词进行分类:①“生态”为一级概念,“群落”“景观”属于二级概念,“环境”“土地”“土壤”“森林”“生物”“地理”作为三级概念是二级概念内的组成概念。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对主题词的词汇搭配分为两组讨论,如下页表1所示。
第一组结果显示:“生态”和“景观”两个主题词的搭配词语具有明显的人类意志,在表示主动行为、积极改造上均使用了“建设”一词。在响应国家战略发展上,“生态”一词的搭配词语使用了“保护”“平衡”“改善”等词,突出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问题的解决思路以生态与人“和谐”发展思想为指导,“生态”是国家行为的主要受体。而“景观”一词的搭配词语更多是人类视野中的“人文”“文化”“城市”等词,呈现出一定的“景观”“效果”或“景观”“图”,拉近了景观与人的认识距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群落”一词作为宏观概念呈现出与“生态”和“景观”等词显著的差异,其搭配词语除了“产业”“建筑”“胶茶人工”三个词语,其他词语更符合“群落”在生态学中的组合和定位,这恰恰也可以构成社会对“群落”关注度不高(见图1)的合理解释,如图1所示。
在第二組词语中,“土地”、“地理”、“生物”和“环境”等词的词语搭配显示出明显的人类社会行为痕迹。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土地”“改革”“使用权”“制度”“所有制”“利用率”“征用”在“农村”和城市生活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历史变革中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排序前十的词语中,仅有“森林”一词与“土壤”构成完全的自然概念,其他9个词汇均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土地”仍然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地理”“生物”两个词则呈现出有趣的现象,它们将研究探讨拉入另一个学术层面——学科本体,与它们搭配的“历史”“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词多为教育系统中的学科概念,并非强调其在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与学科研究中完全匹配的高频搭配词汇,凸显了该科学发展前沿在社会媒体中的推广和使用。“生物”一词搭配中“制药”“新材料”“医学”“医药”“制品”等词的出现将其定位在与“土地”相近的位置,即“生物”具有服务人类健康发展上的开发潜能,是具有医用价值的存在,此外其搭配也足以让我们信服人类并不属于此处的“生物”范畴。此外,第二组中“森林”和“土壤”对于人类来说既亲切又陌生,从词语搭配中也可以验证这样的推断:“公园”“草地”“湿地”“湖泊”“土地”等“森林”的“原始”状态,是需要我们进行“保护”的。同时森林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资源,在词语搭配上也体现了其作为国家资源的显著地位。“土壤”“气候”“植物”“侵蚀”等“地质”情况是需要我们去“分析”的,从而进行“改良”。从“土地”和“土壤”的横向比较也可以看出,“土地”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概念,相较而言,“土壤”更多的还是一个科学学术概念。回到“土地”在生态学科学关键词中提取情况,“土地利用”可以推断该词为“生态农业”领域范畴的热点用词,必然涉及城市生态系统等生态研究领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关注领域与学科内使用保持一致。
最后,跨概念层级综合讨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环境”和“生态”两个词。按照王如松对中国语境下“生态”含义的理解,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大众泛谈的生态是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与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不同。①“环境”在生态学中的定义强调特定主体或中心周边的一切与之作用的事物,在环境科学中以人类为中心,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②所以对于“环境”“保护”制订“保护法”,“改善”“投资”“环境”和“资源”“环境”,凸显“环境”的“中国”地域特征,“文化”的社会特征,“软”的属性特征,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而“生态”一词在中国语境下含义更为宽泛,既有科学内涵,又兼具社会哲学意蕴,因此词汇搭配如“建设”“平衡”“工程”较之“环境”等词的所指概念也更为模糊。但研究也发现,“生态”与“环境”两个主题词的搭配占比近50%,且与生态学学科研究搭配完全一致。在20世纪80年代,“生态环境”一经提出在学界曾引起极大争议,③然而“生态环境”一词在与国际使用产生差异的情况下,在中国语境下展示出独有的包容性和丰富内涵,产生出强大生命力,逐步成为科学和社会领域最为广泛使用的生态概念之一,而这恰恰也验证了韩礼德(Michael A. K. Halliday)提出的“语言主动创建现实”④的观点。
3.从和谐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生态科学主题词的传播
基于上述语境共现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主题词凸显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导向,通过加强法制以及保护生态和环境,体现了宏观层面的制约原则;“景观”“土地”“地理”“生物”等词在使用中更多地涉及与人类相关的部分功能,以及作为社会概念的应用,符合亲近原则。其中,如“土地”这样的主题词还从历时角度反映了以人为本假定、亲近原则和制约原则在不同时期与人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当生态科学主题词脱离了人所熟悉的认知和行为活动范围后,也即以人为本的地位不再凸显,在物理上和心理上都与人的距离疏远时,语言的使用和传播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生态科学主题受关注度不高,关注范围仅局限在人的社会生活范围之内。在数据上体现为主题词使用的绝对频数显著较低,如“群落”“森林”“土壤”等词出现的频数与“环境”“土地”等词相比差一个量级(见图1),生态学科学13个热点词(见表1)中仅有5个关键词进入公众焦点视野(见表2);二是生态科学知识和内容匮乏,生态资源价值体现单一。数据体现在与人类活动结合的词语频数高,生态科学本体领域概念频数低,如“人文景观”和“景观生态”频数对比、“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缺失和“生物制药”的高頻对比等。生态资源如“生物多样性”在人们健康用水、自由呼吸、安全生活上起着重要作用,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缺乏与人和社会的互动,造成公众对生态科学的陌生和疏离。可见,仅有国家的政策导向还不足以唤醒公众的生态良知,激发民众的生态行为。为了人类后代福祉和地球生命存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的认识和对自然的保护,尤其在社会媒体话语中,应逐渐将“保护”的语言行为从宽泛的系统概念降维到具体的植物、生物等自然存在类别和个体上,①从而拉近生态科学与人们生活的距离,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五、结语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和BCC报刊语料库为数据源,从科学研究热点中选取生态学关键词作为生态科学话语的主题词,在生态语言学和谐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分析了生态科学热点词语在大众媒体中的主题性,从科学语言出发反观社会语言文化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民众在生态科学认识上受政策主导明显,偏重生态资源性、忽视生态稀缺性,对科学认知范围狭窄。虽然研究不排除数据库语料截止时间(2015年)对数据结构的影响,但我们更需要探索解决这种不平衡的路径。和谐话语分析的以人为本假定和亲近原则能够解释生态热点在媒体话语传播中所出现的差异,有助于启发我们改善话语传播:在推广生态知识和生态行为语言上,多从人的发展和人的问题出发,积极寻找与生态保育的结合点;通过关注生物个体拉近与人的距离,培育生态良知和生态亲近感;进一步探究语言信息的内在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政策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落实。基于以上思路,未来的研究有必要探讨语言与公众层面生态教育的方式方法和作用关系,加强语言促进生态知识学习和生态意识培养以及生态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跨学科开展对科学语言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扩散研究,借助生态学统计方法进一步探索语言作为生物信息在产生、传播扩散和消失上存在的机制和规律,推进科学语言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为挖掘中国生态故事、总结中国生态智慧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