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12-08夏梦陈诚覃梦岚罗统勇覃洪苏云淑蒋云丽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夏梦 陈诚 覃梦岚 罗统勇 覃洪 苏云淑 蒋云丽

【摘 要】本文基于从微课资源的应用态度、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等三个维度对中职药学类专业群的微课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论述目前微课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愿用”“不會用”和“用不好”微课资源、学生感觉微课没用的现状,提出利用创新微课应用模式、建立微课激励机制、重视教师微课培训等手段解决微课应用困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群 微课应用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6-0019-03

微课是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新型教育资源,具有主题突出、情境真实、短小精悍、易于扩充等优势,被教师广泛运用于课程教学中。随着微课的概念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传播,相关的应用实践也迅速展开,各种类型的“微课比赛”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由此出现了部分教师大量运用微课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需要的现象,其把微课视为个人发展路径上的比赛资源,而忽视了微课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忽视了微课对日常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师对其理解得不够透彻,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甚至有些教师不会使用微课,使得微课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职药学类专业群的微课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合理、高效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

一、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国家改革示范校、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普通医药卫生学校等多所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南宁市、百色市、北海市等10个地区,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被调查教师主要为中职药学类专业的任课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而学生则为中职药学类专业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在校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查阅了大量关于微课应用的文献、书籍、资料等的基础上,编制出《微课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教师版和学生版两份调查问卷,所有问卷均采用封闭式题型,将问题设计为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选项根据符合程度逐次递增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基本符合、符合和非常符合。教师卷主要从应用态度、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三个维度来进行设问,调查教师对微课应用的具体现状;学生卷主要从应用效果来进行设问,调查学生对微课应用的主观感受。教师卷和学生卷都利用问卷星的数据分析功能采用“数值+百分比”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为了保证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有效性,问卷确保由课题组成员分批次、小规模发放,问卷填写完成后,由课题组成员负责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发放教师卷90份,回收90份;发放学生卷1005份,回收1005份;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095份,回收1095份,有效问卷109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符合调查的要求。

二、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分析

针对问卷中的个人信息填写情况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知,调查对象中女性教师多于男性教师,比例相差较大。目前,中职医药卫生类学校教师学历层次主要以本科为主,逐步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发展,而大专及以下的比例非常低,与我国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学历情况基本一致,而且教师学历层次正在逐年提高。教龄为0~5年的青年教师占比最大,而青年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较为熟悉,对微课的应用相对较多。由此可见,本次调查对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微课的应用现状调查具有实际意义。

(二)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1.微课应用态度的分析

从表2的数据可知,对于微课适用于中职教学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言,整体趋势处于“基本符合”与“符合”之间的等级,表明教师对微课重要性的态度一般,而对于微课适用于中职教学持有保守态度。66.66%的教师认为微课在实际应用中更倾向于比赛而不是教学,大部分教师把微课作为一种比赛的资源而没有实际应用于教学中,忽略了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45.55%的教师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而54.45%的教师愿意在教学中使用微课,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微课具有一定的使用意向。综上所述,部分教师对微课应用的态度比较消极,仅仅在比赛的时候应用较多,使微课成为“比赛专用资源”,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导致了更多没有参加比赛的教师“不愿用”微课教学。

2.微课应用方法的分析

由表3数据可知,对“有微课资源,但不清楚怎么应用微课”这一问题,教师大部分处于“符合”与“基本符合”之间,80%的教师拥有微课资源,但是不知道怎么应用。关于“在什么教学环节中播放微课更好”和“在讲授什么教学内容时播放微课”更好的问题,近一半的教师给出的答案只是“基本符合”,说明教师对关于微课应用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并不熟悉,只是停留在初步应用阶段,而不能很好地将微课与教学设计相结合;甚至还有13.33%的教师完全不清楚在什么教学环节中播放微课,对微课的应用处于陌生状态。由此可见,教师存在“不会用”微课的情况,没有掌握微课的应用方法。

3.微课应用效果的分析

表4数据表明,教师对微课应用效果的维度中各题目的整体趋势处于“基本符合”与“符合”之间的等级上,反映了教师普遍认为微课应用的效果不理想。有73.34%的教师认为没有发挥微课最大的作用,导致教师辛辛苦苦制作的微课价值无法体现,失去了微课教学资源的功能,致使教师认为“用不好”微课,甚至会严重影响教师使用信息化资源的积极性。由调查可知,微课制作水平和微课应用模式成为影响教师微课应用效果的两大因素,88.89%的教师认为缺乏实用性强的微课应用模式会直接影响微课应用的效果,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教学应用模式十分重要,因此引入合理的微课应用教学模式成为解决微课应用效果不好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由表5可以看出,学生对微课应用效果的维度中,64.68%的学生认为通过观看微课,不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57.32%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56.81%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的学习不能增加自身的学习兴趣,56.02%的学生认为微课不能激发学习欲望,56.62%的学生认为使用微课教学对掌握知识并没有任何帮助。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感觉微课资源对他们的学习没有多大用处,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既没有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又没有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致使微课应用的效果较差,学生感觉微课没用。

三、中职药学类专业群微课应用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微课激励机制,提高微课应用意识

目前,微课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比赛被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微课知之甚少,更别提将其应用在教学上了,他们没有微课应用的意识;而对于学校而言,其仅仅把微课当作比赛获得荣誉的途径,并没有从实质上激励教师应用微课。为了提高教师应用微课的意识,增加微课应用的普及性,创设良好的学校微课教学应用氛围,学校可以建立合理的微课激励机制,在精神上不断给予教师认可与支持,激发教师应用微课的积极性。学校可多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开展微课教研活动或微课教学比赛,在各项活动和比赛中为教师提供微课展示的平台,给其他教师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领全体教师加入微课教学中,并对示范性教学团队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由此构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微课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微课应用的积极性,提高全体教师微课应用的意识。

(二)重视教师微课培训,提高微课应用水平

教師对微课的学习和培训是提升教师建设及应用微课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微课教育培训,为教师提升微课建设及应用水平提供平台。首先应加强微课理论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深入地学习微课的内涵、特点、设计方法等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微课理论基础,只有在熟知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为后续的微课建设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应加大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培训力度,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持续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以提升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学校可直接邀请专家到校内进行微课讲座,也可推选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微课培训课程,通过多种培训形式使教师在把握微课内涵与特征的理论基础上提升自身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技能,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将建设好的微课合理运用于课程教学中,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教师微课应用的水平。

(三)创新微课应用模式,提高微课应用效果

当今中职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微课比传统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某个阶段引入微课,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的有效学习时间更长。在微课教学应用模式上,可将miniquest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等应用于微课教学中,使微课承担不同角色,在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复习三个不同阶段中灵活应用。在课前,教师可预习阶段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可借助课前微课发布微课任务单,同时还可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突破教学难点,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制作微课,形成学习成果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教师还可应用微课总结拓展知识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点,将微课资源灵活运用起来。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情况创新微课应用模式,摆脱有微课但不会用的困局,让微课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深度融合,提升微课应用价值,提高教师微课应用的效果。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被很多教师应用于教学中。本文通过调查国家改革示范校、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普通医药卫生学校等多所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暴露出教师“不愿用”“不会用”“用不好”、学生“感觉没用”等微课应用“痛点”。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普及,突破微课应用的教学壁垒迫在眉睫。学校和教师应携手建立合理的微课激励机制、重视微课培训、创新微课教学应用模式,解决微课应用中的“痛点”,提升微课的应用价值,推动中职课程教学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

[5]黄映玲.中职学校微课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

[6]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区块链思维下中职药学类专业群miniquest微课应用模式研究”(编号:2019B121,主持人:陈诚);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药剂专业双主体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GXZZJG2019A038,主持人:陈诚)研究结果。

【作者简介】夏 梦(1988— ),女,湖北宜昌人,医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陈 诚(1985— ),男,广西桂林人,医学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覃梦岚(1986— ),女,广西柳州人,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药学类职业教育;罗统勇(1988— ),男,广西北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药学类职业教育研究;覃 洪(1961— ),男,广西贵港人,学士学位,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学类教育教学;苏云淑(1974— ),女,广西河池人,理学学士学位,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药理学和药事管理学;蒋云丽(1986— ),女,广西北海人,学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剂专业教学。

(责编 刘颖恩)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