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社会化视角下捶丸运动的传播与发展

2021-12-08李欣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社会化技能运动

李欣岳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体育社会化相关概念

1.1、社会化

卢元镇教授将社会化定义为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且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这是人们在学习和交流中,逐渐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化”这一词最早可以在19世纪末期的西方社会学著作中找到,在此之前虽然没有社会化的概念,但人们也是生活在团体或群体之中,也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没有人可以独立的存在,因此社会化现象是伴随人类出现而产生的,社会化概念不仅适用于现代也适用于古代。

1.2、体育社会化

体育是促进人们的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动因,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人们可以完成掌握生活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社会规则等社会化内容。反过来,社会化也影响着体育的发展,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交流沟通越密切,体育就越容易传播发展。体育对人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与社会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此产生了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体育社会化在不同学科学科语境中有着不同含义:在体育社会学中指的是个体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融入社会的过程;而在社会体育学中是指体育走向社会化的过程。本文中涉及的体育社会化是体育社会学范畴中的概念。

2、捶丸的传播与发展

捶丸是一项起源于宋朝、盛行于元明时期、衰落于清朝时期的传统体育休闲项目。参与者要在凹凸不平的上地上用球杖将球打入球窝(穴)中,与现在的高尔夫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当时传播媒介有限,但我们仍能从壁画、图画、书籍、文字记载等资料中找到捶丸的相关记录。

2.1、发展初期(宋朝)

北宋时期,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结束,之前存在的对抗性激烈的马球运动逐渐演变为以步代骑的步打球、棒击球,再演变为更为温和的捶丸。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捶丸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捶丸运动在宋代陈万里《陶枕》一书有记载,《童子吹完图陶枕》(图1)画面中的儿童正手持扇形球杖做准备击球状。

图1 宋代《童子捶丸图陶枕》

图2 元代捶丸壁画图(山西洪洞水神庙壁画)

2.2、盛行时期(元明时期)

元代之后,捶丸运动成为宫廷中的流行运动项目。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的壁画上绘有元代绘画的《捶丸图》,画中描述了几位官员在野外进行捶丸运动的场景。在元人散曲、杂剧中也有捶丸相关记载。元人无名氏《逞风流王焕百花亭》杂剧第二折“上小楼”曲中,王焕自夸什么游戏都会,“折莫是捶丸、气球、围棋、双陆、顶针续麻、拆白道字……”。

明朝时期,捶丸不仅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喜爱,也在妇女儿童等普通群众中流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相关记载也多了起来。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一位以“宁志斋”为室名的人编著了一本名为《丸经》的著作,此书对中国古代的捶丸运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是我们深入准确了解捶丸运动的工具书。明代收藏业与刻书业的发展,使《丸经》得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了捶丸的普及与发展。此外,明代杜堇绘制的《仕女图》卷·捶丸图(图3)也有相关记载,图中描述了仕女们手持球棒击打捶丸的悠闲生活,也佐证了明代参与捶丸运动的群体广泛。

图3 明代杜堇《仕女图》卷·捶丸图(上海博物馆藏品)

2.3、衰落时期(清朝)

清朝建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体育运动的传播发展自然十分困难。满清贵族推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优雅休闲式的捶丸等体育则活动不受重视,致使捶丸活动逐渐失去其开展的基础和流行的环境,逐渐走向衰落。除此之外,前朝社会精英士大夫阶层成为统治者“攻坚”对象,带有明王朝“士大夫”特色的捶丸运动一定会受到限制。因此清代关于捶丸运动的记载很难找到。

3、体育社会化的体现

在捶丸运动的传播和发展中,作者认为存在如下体育社会化现象。

3.1、促进交流沟通

捶丸比赛一般以参加人数的多少分为大会 (9-10人)、中会(7-8 人)、小会(5-6 人)、一朋(3-4 人)和单打(2 人)等。由此可见,捶丸是一项集体进行的运动项目,需要参与者之间进行配合或对抗。通过参与捶丸运动,增加了人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实际上,捶丸项目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体育社会化很好的体现。马球对抗性强且成本高,不适于妇女儿童等群体的参与,而捶丸相对温和,各个群体都能参与其中。这样的演化过程,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交往,提高了人的社会化程度。

3.2、掌握生活技能

身体练习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也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从事社会生活中劳动的基础,可以提高体能、增强体力、掌握技能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劳动中去。因此进行身体练习而掌握生活技能对人们适应社会是极其重要的。捶丸运动中包含走、跳、跑、挥杆等基本身体活动技能,参与者在捶丸运动中可以通过身体练习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劳动技能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3.3、培养社会规范

捶丸是一项竞技运动,有其自己的规则。捶丸中的规则虽然也具有强制性,但毕竟是从作为游戏的运动中体现出来的,是人们乐于接受和遵守的。在《丸经》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该项运动的规定以及处罚规则。《丸经》的《承式章》中强调了捶丸者在球场上的风格道德和人品修养,《崇古章》中强调方欺苟瞒、正赛诡随等行为要受到严重惩罚。这说明捶丸运动十分注重培育人的道德品质,能为良好社会规范的培养打下基础,这也是统治者推崇这项运动期望达到的效果。

此外,捶丸运动不像步打球、棒击球那样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它有助于温和的性格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早在1926年,就有学者提出了运动具有把性格的意识迁移到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即在运动中培养的优秀品质同样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因此,捶丸运动可以促进社会规范的培养,有助于优秀公民的产生。

3.4、习得社会角色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需要表现该角色的特征。体育运动恰恰能够为人们学习社会角色提供适合的环境条件。虽然无法得知古代捶丸运动中是否有队长、替补等角色分配,但肯定也存在着组织者、核心成员,也会有传授者、学习者等角色。在捶丸运动中每个成员都处在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地位和角色中,进行与该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捶丸者也可能尝试不同的角色,最终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角色。这一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角色经验,提高群体归属感,有助于在社会中找到最适合的角色定位并遵守群体规范。

3.5、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图1《童子捶丸图陶枕》中记录了儿童参与捶丸运动的画面。青少年儿童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参与捶丸需要较强的自发性和耐心。在反复练习中,不仅可以提高击球命中率,还可以培养坚韧、敏捷、果断等性格。除此之外,捶丸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及伙伴的认同与赞美,更能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6、获得社会认同,商讨事务

当代体育可以看作是与社交价值深度粘合的社群游戏,即与谁一起参与体育十分重要,其实在古代体育运动中也有着类似社会化作用的体现。捶丸运动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官宦、富人阶层对优雅休闲和修身养性等娱乐性活动的追求。通过参与捶丸运动,富人阶级展现自己的身份,同时结交同阶级的人群,以获得社会认同。

不少社会名流、商界精英、政治人物都喜欢球在场谈事。比如,安倍与特朗普曾多次相约一起打高尔夫,在以球会友的同时就重要事务进行商讨,这种行为拉近了心理距离,收获了战略信任,有利于双方商谈中取得一致。图2元代捶丸壁画图中展现了古代官员一起打捶丸的情景,他们有可能也在打球的过程中商讨朝政。

4、结语

现代社会中,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在古代,体育社会化程度虽然不像当今如此之高,但也能从其传播发展中看出体育对当时人们社会化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可以搜集到的捶丸运动传播资料,探究其中存在的体育社会化现象,发现捶丸的传播发展具有促进交流沟通、掌握生活技能、习得社会角色等与现代体育类似的社会化功能。

猜你喜欢

社会化技能运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