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08王红丽张国强卢先枝
王红丽 张国强 卢先枝
壶腹癌为罕见恶性肿瘤,在占胰头区域胃肠癌中发病率约0.5%,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约7%[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治疗壶腹癌标准术式,可清除肿瘤病灶,抑制癌细胞持续增殖,减轻肿瘤细胞浸润,但部分患者术后易复发,导致患者死亡。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壶腹癌患者120例,探讨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壶腹癌患者120例,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60岁91例,≥60岁29例;分化程度:高分化32例,中分化51例,低分化37例;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49例,Ⅲ期43例;肿瘤大小:<5 cm 114例,≥5 cm 6例。
1.2 选取标准
(1)纳入:①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为壶腹癌;②存在上腹痛、胆囊增大等症状;③符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指征;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①复发壶腹癌者;②伴有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③随访期间失访者。
1.3 方法
1.3.1 调查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壶腹癌术后远期生存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血管侵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水平、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术后辅助治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经预实验,本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bach’sα系数为0.82,各维度分别为0.71~0.79;重测信度为0.85,各维度分别为0.74~0.80,内容效度为0.96。
1.3.2 检测方法 取3 ml外周静脉血,应用全血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值,计算NLR、PLR水平,按照检测仪器说明书实施检测操作。
1.4 观察指标
①3年生存率,术后对本组患者随访3年,统计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和死亡情况。②比较死亡者和生存者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大小、有无血管侵犯和NLR、PLR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的因素。③以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术后3年死亡和术后3年生存为应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年生存率
12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生存78例,死亡42例,3年生存率为65.00%(78/120)。
2.2 单因素分析
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与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无明显相关性(P>0.05);肿瘤大小、有无血管侵犯、NLR水平、PLR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术后辅助治疗是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高、肿瘤≥5 cm、存在血管侵犯、NLR高表达、PLR高表达、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无辅助治疗,是影响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壶腹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针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饮酒、吸烟、慢性炎症、胆道结石等因素相关,且相关良性肿瘤恶变也会导致壶腹癌发生[2-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临床常用术式,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因壶腹癌发病率低,对于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影响临床实施防控工作[6-7]。
结果显示,120例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均获得有效随访,3年生存率6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有无血管侵犯、NLR水平、PLR水平、有无淋巴结组转移和有无术后辅助治疗是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初步提示上述因素有患者术后3年生存具有关联性。TNM分期高、肿瘤病灶较大者,肿瘤侵犯程度高、侵犯范围广,会增加手术对机体创伤,增加免疫等应激反应,影响术后恢复,且高分期患者癌细胞扩散范围更广,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更高,影响预后效果;获得转移潜能为癌症进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实体肿瘤多存在经淋巴管、血管转移特性,合并淋巴结转移者癌细胞淋巴管转移风险更高,易导致癌细胞经淋巴复发,而存在血管侵犯者,血管受累会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彻底性,导致在术后短期内肿瘤细胞复发,或导致癌细胞经血行转移至肝脏等器官,影响远期生存。NLR、PLR表达水平增高主要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表达失衡相关,可反映机体是否存在急性炎症反应和局部免疫效应,其表达水平越高,机体炎性状态越强烈,免疫效应作用越低,利于肿瘤增殖、侵袭、转移[8-9]。
经进一步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高、肿瘤≥5 cm、存在血管侵犯、NLR高表达、PLR高表达、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无辅助治疗是影响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有力佐证上述因素和壶腹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相关性。临床可据此实施干预措施:若患者存在血管侵犯,则应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实施血管部分切除或移植血管治疗,避免术后出现血行转移,进一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对预后的不良影响;针对肿瘤分期高、病灶体积大等不良预后风险较高的患者,术后积极实施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措施,消除残留癌细胞组织和微小病灶,最大程度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改善预后。此外,鉴于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较多,和肿瘤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相关,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治疗需求,选取最佳术式或综合治疗方案,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TNM分期高、肿瘤病灶大、NLR和PLR高表达、合并血管侵犯、伴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未实施辅助治疗是壶腹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生存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据此进行实施干预措施,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提高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