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与茶文化结合
——理想人格培养方法新探
2021-12-08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作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西学东渐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讨论和态度经过了多番变化,也由此诞生了“国学”这一名词。在现代教育定义下,泛指中华文化和学术。是以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以及同时代优秀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杂剧金明清说并历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是先人留给我们,亦是我们可以留给子孙的最大财富。最近几年,国学教育受到推广,不少家长将学生送入国学班,而不少学校也开展了国学兴趣班,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学习国学教育,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国学市场逐渐行成,培养体系逐渐成熟的大环境下,更多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也被引入国学教育中。其中,就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等内容。
通过一些调研观察,我发现,现市场上大部分针对小学生的国学班和学校开展的兴趣班,都是以国学经典为主要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并辅以书画、传统礼仪等其他教学内容。这些教材的选择,整体上来说是符合国学教学内容的,但是教学人员的解读是否符合本义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尤其是有些教育机构和部分家长过于急功近利,罔顾教学本来的出发点,只是一味地让孩子背诵古文,不求甚解。而关于茶文化、剪纸工艺的相关课程,因为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没有系统的教材,多是娱乐性质,浮于表面形式,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赚取噱头,并没有真正达到让学生深刻了解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这样下去,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也让外界对国学教育产生诸多误解和批评。我认为,系统的国学教育,应是:家长和教学人员都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将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取其精华,编纂教材,真正做到与国学教育相结合,并能娱乐于教,让学生充分了解茶文化的魅力和知识,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茶文化。以下,便是我的关于国学教育与茶文化结合的几点思考。
1 需明确国学教育在小学推广的目的和重要性
德育是国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无论是儒家为代表的主流思想,对人的德性有严格且具体的要求,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庸》)以及其他学派的思想,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老子》)等等,先人们的智慧不仅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更彰显人性道德之美。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国学教育,核心应该是德育,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国学教育的主目标。
而自古以来,无数优秀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中,都出现古人品茗场景。相关的名人传记中,也有无数记载是在一盏清茶中,先人们或哲思碰撞出火花,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而“茶圣”陆羽所写的《茶经》,更是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茶香四溢的一部著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将“茶”为载体,是因为其生长环境、制作工艺、煮茶、品茶的流程,与儒家如何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有很大关联。即都需要后天适宜的环境生长(茶树对生长土壤极为挑剔),给予充分的培育后(需要大量精力除虫、除杂草),还需要进行锤炼磨砺(高温炒茶)方能制成茶叶。而煮茶品茗的过程中,也需要极为平和的心态,古人对饮茶环境极为讲究,要求做到“清、净、宁、雅”,在品味香茶的过程中,饮茶者得与外界产生了和谐共鸣。此外,茶文化中对饮茶者有一定的礼仪要求,要求饮茶者注意仪表仪容,以及品茗时注意饮茶礼仪,如长幼次序等。学习茶文化,彰显茶文化的内涵,可以帮助个人健全自身人格,实现道德情操的升华。
小学阶段的孩子最为适合接受国学启蒙。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收力和记诵力的黄金阶段,这时期接受的人文教育,将形成其一生为人处世的底色,对之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学习压力暂时较小,可以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课余兴趣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阶段让孩子接受国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其对国学的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不带升学压力和功利色彩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能让孩子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为他的人生底蕴增添传统文化的深厚色彩。此外,学习茶文化,需要学生进行手动操作,可以娱乐于教。为国学课堂增添实践特色。
2 需明确理想人格培养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近年来的社会新闻中,关于“熊孩子”的事故层出不穷,而且有发展到国外,愈演愈烈的趋势,其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都愈来愈严重。我们都很清楚,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但是,只单一地限制孩子的行为,却没有对孩子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思想品德教育,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思想品德不属于升学考试范畴,很多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基本上成为了摆设,并长期被主科占用上课时间,而家长往往自身都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品德行为,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一味溺爱。社会上对于“熊孩子”的恶评不断增加,人们将原因归结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问题,却提不出解决的方法。长此以往,“熊孩子”的事例只会多而不会少。这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容忽视。而国学教育可以为这个目标增添助力。
所谓理想人格,就个人而言,表现为人生追求和价值理想的实现,是人格的自我完善;就一个民族而言,表现为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价值取向,是民族性格的自我塑造。中国的理想人格以德性完满的道德追求为主,力求达到高明的精神境界与自由的精神状态,特别是以人的生命价值的安顿与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为追求。运用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进行道德重塑,培养理想人格。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具有善良的品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的品德、具有勤学好思的精神。
而在国学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受先人们将国家命运置于个人命运之前的伟大爱国精神,通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习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通过熟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明白人当自强自立。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孩子们也会为“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缇萦救父”“程门立雪”的典故而感动,明白应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也可以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孔融让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中感悟要保持善良美好、诚实守信品质。并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奋起读书,学习“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精神。
同时,可以将素质教育寓教于乐实践于茶文化学习中,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亲自感受茶叶的栽培和制作,学习如何烹茶品茗,学习相关的古诗词等优秀作品。这使国学教育避免教条化,同时在实操中,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素质,陶冶情操。
3 探索小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新方法,将国学教育与茶文化结合
国学教育在日常教育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点。
3.1 扩展教学,积累国学经典
课内老师可以结合教材,从教材中的文言文、古诗文展开,引领学生去了解经典中的人物、故事背景等。尤其可以结合古诗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因为小学阶段一般学校未开设历史课,所以这一步犹为重要。可以根据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将历史作相对详尽的介绍,让学生走进古诗文中的世界,而不是一味填鸭式教学。在课余时间和学生精力充足的情况下,应当鼓励学生多积累并诵读国学经典。并且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会读会记,应当像课内拓展一样,认真了解经典的历史背景。可以利用工具书和网络查找到丰富的历史资料,帮助自己了解作者、了解典故中的历史人物,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人物情感、把握国学经典的主题意义。如,诵读《论语》《孟子》等经典中的名句,应当适当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那个最为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的时代,了解诸子百家的百花齐放,了解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在诵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感受在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楚。在流连经典中,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发自内心对自己国家文明感到骄傲自豪。也在人文经典的滋养下,拥有更加完善独立的理想人格。
3.2 独立思考,善用辅助资料
要运用国学教育培养理想人格,不仅要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学习大量的传统优秀文化典籍,更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学生学习获取探究文本内容时,可以引导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料和基础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比如在教会学生诵读《卖炭翁》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为什么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在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在当权者的压迫下艰难为生的历史,还可以发散思维,联系小说《水浒传》,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感受先人们不甘压迫,勇敢反抗的精神。这样的学习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更有助于学生去消化知识,并升华其道德思想感情。
3.3 培养兴趣,努力传承发扬
就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编辑成通俗易懂的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茶文化产生兴趣。然后进行合作学习,练习实操泡茶工序,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泡茶方法,锻炼学生的耐心等良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个人礼仪习惯的培养,继承并发扬茶文化的优秀内容。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和比赛,检验并展示自身学习成功,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国学教育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了解伟大先贤的光辉事迹,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学生自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之情。对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文化自信,才能对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予以继承和发展,又富有自我反思和扬弃的精神。而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学习国学,有利于他们强化自身的精神力量,培养理想人格。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拥有理想人格的人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理想人格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这是人一生中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而正确运用国学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理想人格逐渐培养起来,结合茶文化内容,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诚然,培养理想人格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我们要继续挖掘国学教育的功能,开发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希望可以将青少年培养为拥有理想人格的个体,避免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多元化浪潮的迷失,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