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2021-12-08梁丽群
梁丽群
一、视唱练耳内涵简述
对于视唱练耳来说,顾名思义可以从字面中发现其的两重含义,即视谱、唱谱以及听音、辩音。一方面,视唱二字本质上就是指的是将乐谱作为出发点,并在它的要求及标准指导下,实现对于曲调的明确表达,并以此为基础,确保能够针对节拍、音程、调式等因素加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练耳二字指的是通过对高音、节奏等因素辨别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实现对于声乐演唱者的音乐记忆能力及音乐内心听觉的优化提升。
纵观音乐教育领域而言,视唱练耳是一项十分基础但不可或缺的课程内容,其主要从音乐基本语汇、语法、句法、乐感、音色、审美观念等方面入手,实现对于文化属性及基本法则的学习掌握,对于一切音乐从业者或是其他音乐学科知识等都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特别是技能类课程的高水平发展过程中,更能够凸显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可以说,视唱练耳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是存在持续性、递增性、不可缺失的学习价值。
二、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关系讨论
(一)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基础音准及节奏的关系
对于视唱练耳的学习而言,唱准音符、建立音高及节奏概念是其的基础任务与要求,而声乐演唱中,也不能缺失优良的音准及清晰的节奏指导。具体来说,声乐演唱主要由两部分结构组成,即发声与歌曲演唱,而视唱练耳中对于不同视唱曲的学习与音准节奏问题解决,能够有效地为声乐演唱者提供可靠的发声指导,确保不断优化音准及节奏。这一过程中,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还能够在演唱者发声训练的逐层发展中奠定稳定基石,进而用结构音符的密度及音准提升不断朝着音高表达发展,在根本上保障声乐演唱者的表演过程稳定性与准确性。
(二)视唱练耳对于声乐演唱语汇、句法、结构的理解促进
对于不同的声乐作品来说,声乐演唱者都需要针对其的外在形态及内在形态进行充分掌握,前者主要包含乐谱本身及最终的呈现效果,后者则主要指的是音乐作品的音高、乐句、结构等因素。想要加深对其的理解与掌握,则离不开视唱练耳学习方法的指导,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于音乐语汇、语法以及句法等问题的学习积累过程。声乐演唱者在视唱练耳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总结音乐基本法则,并结合不同的视唱练耳作品,去一点点挖掘其各自的调式及音阶特点,熟悉其的节奏、音色、句式及段式等规律,由此逐渐锻炼自身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领悟及理解能力,更好地加强自身对音乐作品内在形态的敏感度。
举例来说,声乐演唱者在面对一首声乐作品时,首先需要针对其的乐谱进行观察与品读,并通过相关的视听资料展开直观的音乐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音乐的风格特点、情感基调等,加强对其的第一印象塑造,在此基础上,则可以在逐句视唱的过程中,就该作品本身的音高、节奏、句法、段落等因素进行理解与领悟,进而随着对乐谱整体的有效掌握实现对于整体音乐作品的优良呈现,保障演唱效果。
(三)视唱练耳对于声乐演唱者的乐感及音色优化
视唱练耳对于声乐演唱而言,除了关系到演唱者的听觉、辩音、分析调式节拍等能力之外,对于声乐演唱中的乐感把握及音色控制也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通常情况下,视唱练耳锻炼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促使声乐演唱者的音乐感受能力得以强化提升,进而加强对于声乐演唱基本条件及技巧的掌握,有效地针对音高、节奏等因素进行理解与把握,除此之外,其还包含了音色及乐感等内容。对于声乐演唱而言,演唱者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虽然主要依赖于物理听觉,但真正的感知却是心理及生理的共同活动,其大脑中的听觉表象能够通过听觉及乐感处理实现对于音色的留存,从更深层面来说,就是声乐声音经由听觉器官在人脑中实现反映的过程,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感知能力,对于音乐的高度、强度、长度以及节拍、调性、结构等的复合感觉及表别能力都是较为具体的表现。这一过程并非是直接实现对声乐演唱效果的优化,而是从细节上为整体演唱质量奠定基础,进而使得演唱者能够在它的铺垫下循序渐进提升演唱表现效果。
(四)视唱练耳有助于提升声乐演唱者对作品情感的掌控
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情感的掌控是确保演唱成效的一项重点因素,通常情况下,多数演唱者在进行声乐作品呈现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对于音乐节拍、音准等因素的表达,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音乐情感的忽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程度高、节奏组织多样、快慢强弱幅度大等特点的音乐作品时,其对于技巧的转换已经分身乏术,很容易在情感表达上存在薄弱之处。因此为了提升对作品的情感掌控,还需要在准确把握音准、节奏的前提下,确保能够更完整的传达各个语句,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声乐作品创作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分析,将其融合至声乐演唱中,更深刻地理解创作者的意图,为声乐演唱技巧提供多一层保障。而视唱练耳的学习锻炼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其能够用更优秀的视谱、唱谱能力实现对于谱面的分析,并结合清晰、轻细的声音将旋律表达得更加准确细腻,并带领演唱者能够具备充分的寄情于歌的空间,进一步完善声乐演唱成效。
(五)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的联系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必须要借助作品的乐谱,实现对于声乐作品的揣摩及展现,对于这一形式来说,其不仅仅是记录声音的符号,在声乐演唱者的加工下则能够将作品所想要表达的内容直观地传递给听众,并为其营造独特的音乐氛围,使其能够领会声乐作品的内涵,获取深刻的审美体验,而想要有效实现对于声乐作品更具生命力的呈现,对于声乐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与考验,本质上主要体现在对于谱面音符、符号的准确深刻演绎,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一个二度创造的过程。
对于视唱练耳来说,其与声乐演唱者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力也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音乐表现主要是将对声乐作品乐谱的解释作为出发点,其从根本上来说也可以看作是识谱的问题,而通过对视唱的锻炼学习,能够有效推动声乐演唱者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对音乐作品艺术风格、表现特色、创作方法以及音乐结构、力度等各项因素的获取速度,进而提升音乐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视唱练耳的开展,能够帮助声乐演唱者进一步积累音乐词汇,帮助其拓宽音乐事业,并将音乐形式、音乐载体、音乐风格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融合,实现对声乐演唱者感受及理解的深化提升,自然而然地实现对其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在这一基础上,当声乐演唱者在面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都能够借助自身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实现对于声乐表现的加持,实现对于内在音乐感受能力的技法与调动,进而与听众的心灵构建桥梁。与此同时,音乐思维的持续活跃还能够为声乐演唱者带来更多的灵感及欲望,更好的激发其的创造力。
(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者的审美取向的联系
声乐演唱过程中,对于演唱者的审美取向有着十分严格的考验,视唱练耳的“视唱”及“听音”可以通过随时随地的音乐音响实现学习与锻炼,其并不具备较明显的时间及空间局限,而在此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视唱及听音实现对于音乐工作者听觉习惯的培养及优化,确保其能够逐渐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音乐类型,以此为出发点,对于学习训练视唱练耳能力及技巧的阶段,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于学习者审美取向、审美趋势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其还能够对学习者的音乐美观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进而使其结合音乐艺术发展及个人感悟,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定势,为声乐演唱赋予独有的艺术内涵。此外,当其能够具备优良的审美思维时,能够将其在音乐鉴赏、评判及规范音乐的相关活动中进行融会贯通,更好地提升其的音乐素养及能力,可以说视唱练耳对于声乐演唱者的审美取向有着十分显著的提升促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艺术的学习中,视唱练耳是不可或缺且十分基础的一项重点,其对于声乐演唱而言,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于视唱练耳的锻炼学习能够从音准、语汇、乐感、音色、情感、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实现对声乐演唱艺术能力与技巧的强化,进而在不断积累总结的过程中,帮助声乐演唱者形成更优良的视唱谱能力及听音辩音技巧,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效果注入更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