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题材山水画创作研究*
2021-12-08聂瑞刘珂
聂瑞 刘珂
中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千百年来孕育了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习俗和地域特色文化,是璀璨的多民族文化的瑰宝。民族题材中国绘画自古存在,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的禄东赞形象是早期少数民族人物成功刻画的典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走进边陲的藏区、彝族聚居地、蒙古族聚居地,实地考察并进行艺术创作。至此,民族题材的中国画受到许多艺术家的推崇,并延续至今。
一、羌族题材绘画的历史沿革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羌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有“民族活化石”的美称。岷江流域的羌族,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形成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羌族独有的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地貌文化,都是羌族文化的具体体现。羌族文化作为绘画题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例如羌族古老圣书《释比图经》,虽没有文字,但它线条拙朴、构图奇特、色彩奔放。以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羌族场景等羌族题材为创作元素绘制而成,成为羌族人民信仰的圣经和羌族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现今的羌族题材绘画打破地域的阻隔,热爱羌族文化的大众开始研究并表现这个传承千年的民族,无论是油画、国画或者是综合材料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羌族题材,以艺术为载体向世界传播这个神秘的民族。这些作品在承载羌族传统的同时,建立了羌族人与现代世界接壤的桥梁,让羌族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二、羌族题材山水画的创作现状
我国羌族人民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阿坝州的高原山区,独特的地貌和民居形成羌族人的生活聚居圈。特别是造型独特的羌寨,更是绘画表现的重要题材,比如桃坪羌寨、黑虎羌寨、羌峰寨、浦溪羌寨等。在不同的地区羌族聚居地有不同的地貌特征,汶川的羌山鲜有植被,山脊陡峭,以岩石层层上垒。理县的羌山山地海拔不高,山腰缓冲的草甸,山体有繁密的植被,所以,对羌山的展现要根据不同山体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其次,羌族所处的气候与其他地区也不同,羌族地区因受到高原寒带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大,终年云雾缭绕,变化多端。因此,高原的云水和蓝天的是羌族题材绘画表现的重要背景内容,我们时常可以从羌族题材绘画中窥见湛蓝天空和褐黄的山体,具有明显的羌族绘画艺术特性。羌族独有的羌楼羌碉也是羌族题材绘画表现的重要内容,羌寨碉楼一般修建在向阳背风,有耕地和水源的半山河谷地带,羌碉的结构严密紧实,下部圈养牲畜,二楼居住,三楼储存粮食,屋顶晾晒,楼与楼之间相互连通,冬暖夏凉,坚固实用。羌碉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是羌族题材山水画创作表现的重要主题。
进行羌族题材的山水画创作时,既要有羌族地貌住地的特征,同时也要兼顾绘画技法的表达。四川籍画家龚仁军所作羌族题材山水画,羌寨层层叠叠、穿插树木繁林,羌族人放羊归家,羌寨石道、水桥一一展现,将羌族题材山水画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笔墨紧密结合。他以水墨氤氲的笔墨语言表现羌寨的阳光与羌族人民的蓬勃生活气息,笔墨干湿浓淡与羌族地区地貌巧妙结合。例如他的作品《西羌踏歌》,便是一幅直击人心的羌族题材山水画作品。画面构图奇特新颖,山与山之间的重叠和烟云的搭配,充分地展示出画面的深度与广度,使结构与形式、色彩与内容表现相统一,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震撼。因此,在创作的同时要立足根基,既有传统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性,还要有当代美术的新样式和时代精神。
三、羌族题材山水画创新研究
(一)羌族题材山水画构图表现创新
中国画的传统构图理念最早是由东晋的顾恺之提出的“置陈布势”理论,南齐谢赫的 “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确定中国画构图的重要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画家对于构图认识的不断加深,历代画家对画面的主次、取舍、呼应、气势、开合以及提款用印的位置都有明确的讲究。中国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若干种构图样式,如S 型构图、上下构图、左右构图、边角构图、环形构图、中心构图等。
构图是一个画家处理画面的第一布局,是作品与受众共鸣的桥梁。在羌族题材的山水画的构图中,不仅要表现羌族文化的独特性,更要体现传统的笔墨韵味。羌族题材山水画构图是创作的开始,从对画面墨色的控制,对设色排列限制,对正形和负形的把控,都在逐渐走入创作的世界。通过对墨色的极简处理,辅之以对羌山、羌寨抽象表现,以最简约的构图方式留给观者对中国画的想象空间,或者抽离羌族文化符号,以符号的排列布局,表达羌族山水树木等,以达到独到和新颖的交流目的。
(二)羌族题材山水画设色表现创新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以墨色为主,辅以花青、赭石等设色。纵观当代羌族山水画,会发现众多画家打破传统山水画的设色模式,作品中加入一些新的色彩元素。或高级灰色调、或清雅淡绿调,试图在西方绘画配色原理中,融入现代审美特性,展现羌族题材山水画的色彩新形式。如对羌族题材山水画水和天的表现,运用石绿或者石青平涂渲染,增加画面的色彩度,辅之赭石的山川,以黄绿高饱和的对比,强调明亮光线和欢快浪漫的画面基调。或者是以少见的紫色调作为羌族山水的基调,展现羌族的神秘隐约。或者是蓝橙中明度的对比关系展现浓郁的民族氛围感。
有不少的画家都在羌族题材山水设色上都进行了创新,例如四川画家赵建华,她的羌族题材山水画,以宿墨的冷黑为主,使画面古拙、浑厚中墨色氤氲,神采飞扬。另一位四川画家朱文刚在羌族题材的山水画中设色进行了大胆创新,他表达的羌族山水既继承了传统的雄浑拙朴,又引入了朦胧渐进的大胆色彩,褐黄是他大部分羌族题材山水画的主色,表现川西高原、羌寨羌山的苍润雄厚,又使得作品的表达更加具有意境和深度。四川画家刘珂的众多羌族题材山水画作品更是色彩独特,画面以明快青绿为主色,配以赭石辅助,表现羌山羌寨的唯美神秘。总而言之,羌族题材画家的作品在设色上都大胆突破,融入主观对羌族地貌与建筑人文思想的理解,设色极具个人风格和创新性。
(三)羌族题材山水画寓意表现创新
传统中国山水画是心境和意境的外在表现,画者把自然的景色与自己的感情以艺术手法交融表达。自古以来,山水不仅仅是一种中国绘画的题材,更是无数文人通过山石表现自己抱负、胸襟、心境。以充满主观情趣态度的表现,展现出中国文人的内在精神。羌族题材中国画不仅以山水写心境,更是将羌族传统文化融入进山水画创作中。羌族题材绘画中,羌山和羌碉,雪山和草原等外在物象的绘画表现,不仅是以中国画笔墨表现羌族特殊地域文化和地貌特征,更是通过一草一木、一石一寨表现羌族人民自信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本质,展现羌族人民不断奋进的时代面貌。
四、羌民族题材山水画创新研究的意义
(一)拓展中国画的外沿
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凝聚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光辉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的绘画题材一直是中国画创作的热潮,以藏族、彝族、维吾尔族等题材作为民族绘画作品颇多。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将羌族题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羌族题材绘画得到更加广泛关注。在拓展中国画民族题材内容的同时,使得羌族文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羌族题材中国画成为传承中国画的一种新途径,这种新途径可以使中国画具有更丰富的地域特色、民族多样性。
因此,我们要坚持在创作的道路上吸取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和表现形式,将中国画的传统艺术与羌族题材巧妙融合,为羌族地区的文化和中国画民族题材的丰富发展进行而努力。
(二)升华羌族文化的内涵
羌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生活在独特的地域环境和自然风光当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数千年的积累造就了无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 年发生在汶川的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古老的羌山地震中垮塌、千年的羌寨古碉楼在地震中倒塌,保护羌族文化迫在眉睫,也激发画家将目光关注到羌族题材山水创作中来,以画为媒介,旨在传承和保护羌族文化。因此,羌族题材山水画作为羌族文化的另一种新载体,绘画的记录功能使得羌族文化以艺术品方式的保留下来,使羌族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五、结语
羌族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一颗灿烂的瑰宝,跟随时代的变迁、自然灾害的侵蚀、传承人的缺失,可能会渐渐消失在历史中。羌族文化融入山水画中,以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山水画在新时代得到创新和发展。羌族题材山水画正是融入中国画特色和羌族文化特色为一体的艺术品,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新了民族文化,是值得被更多画家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