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2021-12-08王琼张金华王兰芝
王琼 张金华 王兰芝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新乡 453003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以多学科协调合作为基础,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的多模式照顾形式[1]。ERAS是个整体概念,包括诸多学科领域术前、术中、术后的措施和管理策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作为ERAS体系的三要素之一,在整个围术期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国际上关于ERAS的相关指南已逐步完善,而护理领域未对ERAS护理的概念进行界定,仅提到ERAS护理是在ERA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保证ERAS实施而进行的护理行为,缺乏统一的流程指导[2]。目前该理念已成功应用于肝胆外科、妇科、泌尿外科、骨科及乳腺外科,在创伤骨科领域目前发展较快的是老年髋部骨折的ERAS。现将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管理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健康教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致残和致死可能性等因素,常存在焦虑和不安情绪,影响手术和愈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提高依从性;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3]。目前应用于ERAS护理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发放小册子、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视频结合宣教手册等。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方案和加速康复措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1.2 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长时间禁食水会导致患者胃内环境发生改变,引起体内分解代谢,营养成分降低,致使患者出现饥饿、口渴、脱水、烦躁、焦虑等不适症状,最终会降低患者的抗应激能力,甚至增加术后感染风险。目前,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未有明确的禁饮食时间,专家建议麻醉前6 h禁食蛋白质类流质(牛奶、肉汤),4 h禁食碳水化合物(稀饭、馒头),2 h禁饮清亮液体[4]。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第一台手术还是接台手术),并与营养科、麻醉科合作,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术前禁饮食方案[5]。
1.3 超前镇痛超前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预防患者精神上的疼痛意识,也是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关键[6]。有证据证实,通过疼痛宣教、分散注意力、放松疗法等自我行为方法,可减轻疼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镇痛药也有一定效果;另外对失眠或焦虑患者可在术前选择相应药物干预[4]。但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使用哪种镇痛方法更有效,应根据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耐受程度合理镇痛。
2 术中护理
2.1 术中保温术中低体温会导致患者各种应激反应,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也会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低温状态下凝血酶活性降低,会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可能性,最终会延缓老年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顺利出院[7]。术中的保温措施有:预热手术室、使用输液加热装置、使用保温毯等,确保患者体温在36℃~37℃。
2.2 术中控制液体入量术中控制液体输入的相关研究较少,但有研究显示,术中若给予过多的液体尤其是钠制品过多,不仅会降低患者体温及增大心脏负荷,还会延长术后肠麻痹时间,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建议术中液体管理标准是0.9%氯化钠溶液5mL·kg-1·h-1、胶体液(羟乙基淀粉)7.5mL·kg-1·h-1[8]。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多模式镇痛髋关节置换是髋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常伴有持续数天的中重度疼痛。持续的疼痛刺激会导致患者较高的焦虑、谵妄的发生率而延缓术后康复锻炼,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住院时间[9]。目前镇痛泵是术后镇痛的常规选择,但其成分为阿片类药物,可引起出汗、尿潴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诸多不良反应,而且由于个体差异,镇痛泵的剂量也很难掌控。但将其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炎症因子的表达,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另外,单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改善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切口感染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10-11]。程翠年等[12]在研究中通过成立由医生、麻醉师、护理人员组成的快速康复疼痛管理小组,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在安装镇痛泵的基础上滴注COX-2抑制剂,并根据患者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增减药物的用量及频率,证实可有效减轻和控制术后疼痛。尤红叶等[13]证实建立无痛关爱病房,通过医、护、患共同努力对患者实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有效控制疼痛,进行康复锻炼,尽快恢复功能,加速康复。此外,通过术后采用冰敷镇痛能够降低术区周围组织温度、促进血管收缩、减轻组织水肿。但应注意连续冰敷2 h后停止20 min,以防止冻疮[14]。
3.2 尽早拔除管道患者术后安置引流管可以减轻关节周围的肿胀及瘀斑,缓解疼痛。但安置引流管不仅增加患者不适感,还会增加切口感染率,推迟患者功能锻炼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15]。专家总结,如若术中出血量较大、组织损伤较重而安置了引流管,应待出血趋于停止时,可于手术当天或第2天拔除,有利于术后的加速康复[16]。术后留置尿管可以避免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但导尿管的置入又会增加尿路感染的可能,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降低患者满意度、延长住院时间[17]。专家总结,如果术后发生尿潴留风险高(手术时间>1.5 h,手术失血量超过5%或>300 mL),应安置尿管预防尿潴留[4],但应尽快拔除。目前临床上尚无具体的术后拔出导尿管的时间标准,但无特殊情况下建议在术后24 h内拔除,并鼓励患者术后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并有利于术后加速康复[18]。
3.3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各种机能下降,如若长期卧床会导致谵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栓、压疮等相关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19]。早期康复锻炼是ERAS理念的重要内容,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利于切口愈合;同时可促进胃肠和肺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缺乏特定指南,专家建议应在良好的镇痛和安全保障下,早期康复锻炼,按肌肉功能、关节屈伸、床边站立、外力协助行走等过程循序渐进开展[20]。另外有证据证实,专业康复医师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鼓励患者麻醉清醒时即开始功能锻炼,并根据患者肌力、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适时更改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21]。
3.4 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延迟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22]。术后早期进食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有积极意义,专家建议全身麻醉清醒后(术后6 h左右)即可进食,开始可先饮水,如无不适可进食少量流质。术后第1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为主,不仅可刺激迷走神经,加快胃肠消化功能恢复,还可避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促进加速康复[23-24]。但要禁油腻、辛辣及豆制品。另外,完善的营养风险筛查制度,严格戒烟和戒酒、饮食管理,以及必要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5]。
3.5 早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是髋部骨折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甚至威胁生命,应该早期积极预防。专家总结可有效降低VTE发生的预防措施有:围手术期适度补液、术后抬高患肢,尽早康复锻炼;使用足底静脉泵、梯度压力弹力袜,以及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选择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Xa因子抑制剂及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药物等[26]。另外,多科协作对患者进行血栓规范化筛查、风险评估,并通过建立血栓规范化管理病房,成立血栓管理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预防管理,也可有效降低VTE的发生[27]。
3.6 其他术后预防恶心、呕吐:垫高枕头40°~50°、脚抬高30°,使用莫沙比利药物[29]。参照《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与睡眠管理专家共识》中围术期患者失眠用药原则[30],积极治疗失眠。术后液体管理:在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31]。预防压疮和呼吸、泌尿等系统感染等长期卧床并发症。
4 展望
护理学科作为ERAS体系的三要素之一,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然而,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研究还比较少,护理学科更是缺少相应的指南和共识。由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理念是尽快手术,ERAS护理在术前实施的各项措施非常有限,而且术前禁饮食的时间也难以把控,所以ERAS护理在术前能够实施并达到的效果难以测定。另外术中保温是手术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没有体现ERAS护理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是否能够达到快速康复仍存在争议。而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造成的创伤可能会带来更大程度的应激反应,并将持续于功能锻炼的全过程。因此,髋部骨折的ERAS护理,应当更加注重术后的康复。目前关于ERAS护理在髋部骨折术后研究较多的是镇痛、康复锻炼、营养支持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但仍缺少多中心对照的研究证明。关于管道是否置入、置入后拔出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也都没有明确规定,只是些建议和提倡。虽然有关于多科协作对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评估的个体化研究,但也只是个别因素,没有形成系统综合评估体系,而且对于评估工具的选择缺乏信效度支持。另外,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围术期,有必要选择心理咨询师,完善健康教育形式。基于以上原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建立ERAS护理评价体系和方案,对权衡各ERAS护理措施在髋部骨折术后的作用和优势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