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甘蔗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2021-12-08陶尚琨
陶尚琨
(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百色 533612)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无霜期长、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是我国甘蔗的优势种植区。当前,广西共有95个县(市、区)、2000万农民从事甘蔗生产,其中70%分布在贫困县。事实表明,种植甘蔗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风险低、短平快的脱贫致富项目。结合百色市甘蔗栽培管理现状[1],具体阐述了促进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方案。
1 全程机械化生产
选用180匹单铧犁深翻犁地,深度45cm以上;用120匹以上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动力进行耙田2~3次,达到“深、松、碎、平”的要求。一般2~3月种植,采用甘蔗种植机开沟、摆种、施肥、回土、封闭除草、盖膜一次性完成的全机械种植模式或采用机械开沟、人工摆种、机械回土、封闭除草、盖膜一条龙完成的半机械种植模式。选择用LM6F六支式中耕培土施肥联合农具,以75~85马力拖拉机为配套动力,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用药和小培土一次性完成;选择用AD250潜根培土施肥联合农具,以120匹以上大马力高地隙拖拉机为配套动力,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用药和大培土一次性完成。平地、缓坡地采用甘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
2 优良品种的选择
甘蔗优良品种的特点为分蘖力强,中大茎,高产高糖,宿根年限长,抗虫、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容易脱叶。各蔗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当地土质、气候条件的甘蔗新品种轮换种植。建议平原、缓坡蔗区选用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46号、柳城05-136、海蔗22号、福农41号、粤糖00-236等品种种植;丘陵山区、石山区选用柳城05-136、桂糖46号、海蔗22号、福农41号等品种种植。旱地、陡坡地选用桂糖32号、桂糖49号、柳城05-136、福农38号、云蔗05-51等品种种植。
3 一次性施肥技术
甘蔗施肥一般分2~4次,即基肥、分蘖肥、攻茎肥和壮尾肥,该种方法与当前农村劳动力贫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推广一次性施肥用药技术是轻简有效的途径[2]。甘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推荐品牌和施用量为“新方向24:10:16”施60~65kg/亩,“福利龙16:9:20”施90~95kg/亩,“甘丰药肥12:6:12”施120~125kg/亩,“力源宝12:9:14”施120~125kg/亩,“核武一号17:8:21”施85~90kg/亩,“磁动力16:6:20”施90~95kg/亩,“施可丰24:10:14”施60~65kg/亩,“蔗得金甘蔗专用药肥”施100kg/亩,“盛戈壮苗肥”50kg/亩+“盛戈甘蔗配方肥”50~75kg/亩。
4 高效除草技术
应用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3],光降解除草地膜一般见光后70~80天自动降解,无需人工清理,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少。相比常规地膜覆盖更省工省力,两人一天可盖3亩以上。在甘蔗种植后7~10天至出土前,杂草种子萌发出土前至刚出土时,每亩用90%莠去津(阿特拉津)100g,加80%乙草胺50mL,兑水50~70kg,均匀喷在地表面,可有效防治一年生杂草,减少苗期杂草为害,药效期为70~90天。甘蔗芽后除草剂可选38%硝磺草酮·氰草津·莠灭净可湿性粉剂,使用最佳时期在甘蔗3~5叶期,杂草长至2~4叶期用药,施用方法为甘蔗出苗后3~5叶,杂草2~4叶龄期,每亩用量240g;在甘蔗6~8叶,杂草超过7叶龄时,每亩用量280g。兑水60kg对杂草进行叶面喷雾处理。香附子为害严重的蔗地,可单独用75%噻吩磺隆75~100g或75%香附净6~8g兑水45~60kg喷雾。乌敛莓危害严重的蔗地,可用20%氯氟吡氧乙酸喷施防治。
5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5.1 病害防治
5.1.1 甘蔗锈病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75%的百菌清60~70g+80%的代森锰锌100~120g,兑水60~75kg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者每亩用75%的百菌清30g或25%粉锈宁30g或羟锈宁30g或97%敌锈钠250g,兑水60~75kg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喷雾以喷叶片正背面,以背面为主。喷药时间一般在上午露水干后至中午12时前或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喷后24小时内遇大雨应补喷,为提高农药的渗透速度,每桶水可加入40~50g尿素(或20~25g磷酸二氢钾)和10~15g洗衣粉,拌均后进行喷雾。
5.1.2 甘蔗梢腐病/褐条病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的多菌灵或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药液或1:1:100的波乐多液喷雾心叶,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喷药,喷后24小时内遇大雨应补喷。
5.2 虫害防治
5.2.1 蔗螟
农业防治。立春过后(2月上旬以后)气温回暖稳定在13℃以上时适时进行清园。用小锄将露出地面的蔗蔸以及入土3~5cm砍光。
物理防治。采用XW~18W型交流频振式杀虫灯或者PS~15IV~8型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
生物防治。通常采用“迷向法”防治条螟,一般从5月份开始,根据预测预报于条螟第2~4代蛾盛发期前3天,每亩用100支性诱剂的迷向管,插于心叶下第2片叶脉中下部[4]。每年从3月份开始,在甘蔗田间安置性诱捕器,诱捕器通常为笼罩式和水盆式,一般诱芯用细铁线固定于诱捕器中央,诱芯橡皮头的喇叭口朝下,如果采用水盆式诱捕器,诱芯喇叭口要离水面1公分左右,不能浸入水中;在性诱防治过程中,每20~25天更换一次诱芯。每年从4月份开始,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甘蔗螟虫测报结果,在每一代螟虫羽化始期,每亩甘蔗地投放1~2万只赤眼蜂,全年投放4~5次。
化学防治。在新植蔗下种、宿根蔗3~4月松蔸或5~6月培土时拌肥撒施长效杀虫药2%吡虫啉缓释粒剂2~2.5kg/亩或度锐30~40mL/亩或康宽30~40mL/亩或棵棵无损4~5kg/亩或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3kg/亩、5%毒死蜱2~3kg/亩或5%杀单·毒死蜱(蔗来茎)GR 5kg/亩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WG 50g/亩。
5.2.2 蓟马/绵蚜虫
防治重点在5~9月份。可选用40%乐果1000倍液、50%霹蚜雾每亩20~30g兑水40kg或48%乐斯本乳油、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1000倍液加90%杀虫单原粉500倍液进行喷雾。
5.2.3 蔗龟
灌水浸没,有灌溉条件的蔗地可在8~9月引水浸田3~5天,溺杀成虫和幼虫。一般4~10月于夜晚开灯可诱杀成虫。药液淋灌于成虫出土高峰期(4~5月),每亩用50%字硫磷乳油500~750mL或20%氯戊菊酯乳油400~500mL兑水1000kg淋蔗苗基部。或者在甘蔗新植下种或大培土时,选用微云星、8%加强型棵棵无损·毒辛颗粒剂、5%杀单·毒死蜱颗粒剂等农药,每亩撤施4~5kg然后盖土或培土。
6 宿根蔗持续丰产技术
6.1 合理安排砍收时间
据多年的观察结果,我市留宿根蔗地块上年新植蔗适宜种植期为2月底至4月上旬,一般中迟熟的品种先种,早熟的品种迟种。砍收时间安排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为宜,一般先种先砍,后种后砍。
6.2 适时补施壮尾肥
上年蔗甘蔗生长中、后期适时补施壮尾肥,防止甘蔗缺肥早衰,影响宿根甘蔗产量和宿根年限。壮尾肥以氮肥为主,其数量和施用时间视甘蔗生长情况而定,生长旺盛的可以少施或迟施,以施用速效氮肥为主,一般亩施尿素10斤左右。人工施肥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择下雨前后及时施用。条件成熟的基地,能够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的,施肥时间可延迟到9月中旬至9月下旬。10月份以后,不宜再施用速效氮肥,防止因施肥迟影响甘蔗后期糖分的积累。
6.3 上年蔗小锄低砍
实践证明,宿根蔗低位芽根系深,分株多,茎杆粗壮、不易倒伏,产量及糖分高。因此,在上年蔗砍收时,用小锄连同秋冬苗入土低锄2~3cm,以抑制宿根蔗高位芽和秋冬苗生长优势,达到促进宿根蔗低位芽健康生长的目的。如果宿根蔗砍收时留的蔗蔸高,秋冬苗也没有砍掉的,建议过后要及时对地上部分蔗蔸和秋冬苗进行低锄处理。
6.4 早破垄松蔸和施肥复垄
早破垄和松蔸,能提高宿根蔗蔸的温度,改善通气条件,因而能提高发株率,尤其提高下位芽的发株率,增加每亩有效茎数,最终提高产量。蔗农以前多采用牛犁松蔸,目前如有条件的,可用小型培土机进行松蔸。松蔸时间一般在甘蔗砍收并清除或焚烧蔗叶后,白天气温保持在13℃以上时进行。结合甘蔗松蔸、培土,每亩一次施用甘蔗缓控释肥或甘蔗专用肥,施用量根据肥料的含量不同而异。
6.5 早灌发株水
宿根蔗完成破垄松蔸和施肥作业后,灌一次发株水,能提早宿根蔗发株和提高发株率。
6.6 防倒伏
施肥后要结合大培土,将肥料覆盖,以提高肥效,同时防止倒伏。宿根蔗由于根系分布比较浅,加上培育比较困难,生长到中后期,遇到大风或大雨后容易倒伏,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倒伏的工作。及时剥除枯叶,减轻蔗株风压。大培土、高培土,增强蔗株抗风抗倒能力。在8~9月份宿根蔗生长中后期,把同一行邻近的8~10株甘蔗扎成三角形的蔗束,使之相互支撑,能大大增强抗风能力。
6.7 早防治病虫草害
宿根蔗的病虫草害发生比新植蔗早,危害严重,必须要早防治,具体防治方法与新植蔗相同,但时间提前2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