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门诊军人诊区改造的实践与分析
2021-12-08陆晓王梅洁李建萍王志勇蒲江周全
陆晓,王梅洁,李建萍,王志勇,蒲江,周全
为军服务是军队医院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使命,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为进一步落实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精神,改善官兵和老干部诊疗环境,满足现代海战卫勤发展趋势和海军特种医学需求,真正把“优先保障、优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2-3],2019年初,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门诊为军服务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其存在空间与功能不足的问题。因此,医院于2019年5-10月在门诊现有一楼军人诊区的基础上,将四楼体检中心搬迁,将其改建为军人综合诊区,并对诊区的布局、就诊流程进行改造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建设前门诊为军服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楼建于2008年,同期依据当时的功能需求建立了配套的500 m2军人诊区以服务于体系官兵。随着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医院转隶海军和院区融合,以及全军干部、战士门急诊一卡通政策的落实,医院本部的为军服务工作量大幅上升,原有的军人诊区无论从面积、布局还是功能上均已无法满足军队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1 军人诊区拥挤 2017、2018年度军人门诊量均比前一年度增长20%,尤其2019年1-4月份,比前一年同期增长50%,高峰期日均就诊人数达1 500人次,最高日超过2 100人次,拥挤问题凸显。
1.2 功能布局分散 原门诊军人诊区设预防保健科、老年(干部)科诊室、心电图和超声检查室,其他临床各专科军人诊室以“动态军人诊室”模式分布在不同楼层的各专科区域内[4],当日普通门诊最高资历医师的诊室设为军人诊室,当军人到专科就诊时,信息系统自动将其分配至当日军人诊室。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出诊医生的资质和节约人力,但当同一军人涉及多科室就诊时,需来回跨越多个楼层,暴露了军人诊区功能较为分散的问题。
1.3 就诊流程繁琐 军人就诊优先于地方患者,但流程与普通地方患者相同,包括挂号、开处方、开检查单、计价、检查治疗、取药等,区别在于另有审核环节。军人在就诊过程中,如需转至专家门诊,需再次到为军服务工作站重新挂号就诊,重复路线多,军人之间多次排队,等候时间长,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军人诊区人员的分流。
1.4 军地混诊矛盾凸显 根据原“动态军人诊室”模式,各专科的军人诊室与普通诊室在同一诊区,无明显的区域划分,仅在诊室门口设立标识予以区分和提醒,通过制度约定:在无军人就诊时接诊普通地方患者,有军人患者就诊时随时接诊。随着军人门诊量的大幅上升,这种模式造成较为严重的军地混诊现象,既影响了地方患者的就医秩序,也不利于军人患者的就诊体验。
2 改造方案
2.1 布局与功能定位 新改建的门诊四楼军人诊区面积为原门诊一楼军人诊区的2倍。此次改造,除了对军人诊区的面积进行扩增以外,在布局与功能上也进行了定位。原门诊一楼军人诊区更名为门诊军人全科诊区,仍由预防保健科和老年病科医生坐诊,重点保障老干部综合疾病的就诊、开药、检查等,以及体系内现役军人、移交地方老干部和医院员工的预防保健;新改建的四楼军人诊区,着力解决官兵就诊焦点、难点问题,提高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咨询、预防保障,打造成预检、挂号、就诊、特殊预约、检查、治疗、审核、电子审方等一站式的军人综合诊区。
2.2 合理安排诊室 根据学科特点、门诊量统计数据,以同类相关科室集中布局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调整安排诊室位置及面积大小[5]。根据近2年军人就诊情况,展开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等临床主干学科诊室,在同楼层设立抽血化验、超声诊断、心电图、骨密度等检查室。根据各诊室、检查室功能需求,配备专业的医疗仪器、设备。
2.3 扩大为军服务工作站 军人诊区除了负责特殊处方的审核及日常的为军服务工作外,对急危重症及行动不便的军人提供专人陪诊。候诊大厅内,增添了绿植、电子血压计、体质量秤、充电插座等,定期更新电子和纸质版的健康宣教内容,并不断丰富宣教的形式。增设了多个军人休息室,提供沙发、饮水机、一次性水杯、报刊等。日常由专人负责管理、协调和保障。
2.4 优化流程 信息化作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关键要素,就诊软件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是实现军人就诊优化的必备工具和手段。结合新改造军人诊区的布局与功能,对原军人就诊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在军人诊区内外增设军人自助挂号机,对合理范围内的检查、治疗、药品等新增免审核、免计费功能。军人在自助挂号机上挂号,到诊室就诊,开出的处方、检查单如在合理范围内可直接进入检查、治疗或取药等环节。利用新升级的信息系统,就诊过程中如需转专家门诊,接诊医生可直接在医生工作站将患者信息转至当日专家门诊工作站,并自动进入优先就诊流程,切实提高了就医效率。
3 改造后效果评价
3.1 军人诊区环境得到优化 通过对军人诊区的扩层、军人自助挂号机的使用、为军服务工作站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实质性地扩大了军人诊区面积,有效地进行了人员的分流和候诊环境的美化,诊区环境整洁、安静、有序。
3.2 军人诊区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通过对军人就诊信息系统的升级,合理范围内的检查、治疗、药品等免审核、免计费,以及专家门诊转诊等流程的优化,以挂号某个科室再转诊专家门诊为例,军人折返为军服务工作站的次数从原来的4次降至0~1次,如挂号多个科室,大都可在一个诊区内完成,避免了在多个楼层的来回跨越。改造后,军人平均等候时间较改造前缩短20%。
3.3 军人就诊满意度显著提升 新改造的军人普通门诊就诊区域与地方老百姓就诊区域零重叠,保障了军人就诊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根据2019年11-12月门诊军人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与前一年同期相比,门诊挂号满意度提升了1.34%,军人诊区功能满意度提升了1.9%,专科门诊就医满意度提升了1.62%,专家门诊就诊流程满意度提升了2.52%,门诊就医总体满意度提升了1.72%。
4 小结
医院坚持为军服务不动摇,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本着“以服务军人患者为中心”的宗旨[6],在调研问题的基础上,对门诊军人诊区进行改造和流程优化,在空间上解决了军人诊区拥挤、军地混诊的问题,在功能上解决了军人就诊需多次排队、跨越多个楼层、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医院为军服务的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