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油菜根肿病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2021-12-08姜成红周元委潘龙其李双华张晓玲程雨贵

湖北植保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种抗病品种根肿病

姜成红 周元委 潘龙其 李双华 谢 龙 汪 琴 向 欣 张晓玲 程雨贵

(1.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宜昌 443000;2.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湖北武汉 430070)

油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根肿菌属、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侵染引起的世界性原生生物土传病害,其可以侵染包括油菜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十字花科作物,每年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8年,湖北省在枝江市首次发现了该病,由于其扩散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省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油菜发病后,轻则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减少,影响油菜产量,重则导致油菜苗期大面积死亡而严重缺苗甚至绝收[1];其休眠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可达10年以上,给防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目前对根肿病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但均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在生产中应用较少。选用抗病品种在应用中最为广泛,但抗病品种的使用也加大了田间病原菌小种的选择压力,生产上经常出现病菌小种变异而导致品种抗性丧失的情况[2]。

宜昌市常年油菜种植面积维持在8万hm2左右,对保障我省食用油生产安全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近年来根肿病发生等多因素影响,油菜种植面积严重下降,产业发展岌岌可危。宜昌市农科院联合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单位,积极开展油菜根肿病抗性品种的选育、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降低了此病害对生产的不利影响,油菜种植面积得到了恢复,对保障本地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夯实长期性监测基础

自2008年以来,宜昌市农科院针对该病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持续掌握其发生区域、病原菌传播来源、传播速度、危害程度等基本信息,科学判断流行规律,及时提供应对措施,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1 定位监测

通过对该病的来源追踪发现,宜昌市油菜根肿病来自高山反季节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2008年起,在枝江市问安镇龚桥村开展定位监测。起初该村只有个别田块发生根肿病;至2014年,整村均有发生,产量损失70%以上。该村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213 hm2下降至2015年的10 hm2。2017年以后,随着抗病品种的示范推广,油菜种植有所回升,但远没达到根肿病出现之前的种植规模。

1.2 全市普查

通过入户、座谈、问卷、实地查看等方法,在全市油菜种植区内普查其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普查发现,2012年前仅在枝江市问安镇龚桥村及附近村镇发生;2013年枝江市、当阳市油菜主产乡镇都有零星发生;2016 年全市已普遍发生,其中枝江市问安、仙女、马家店镇,当阳市两河、河溶、半月镇,远安县洋坪、旧县镇,宜都市枝城镇,夷陵区分乡镇等油菜主产区根肿病危害严重;此后,发病面积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发病面积已接近2万hm2。

2 品种选育与防控技术

近年来,宜昌市农科院联合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及全国各地的相关科研院所,开展了一系列抗病品种选育和防控技术研究,取得一批成果,目前已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2.1 抗病品种选育

宜昌市农科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团队,利用芜菁、大白菜等优异抗病资源,在枝江市问安镇龚桥村选育了我国最早的两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华双5R”和“华油杂62R”[3];通过对比研究,“华双5R”发病率为0,“华油杂62R”发病率为1.2%,而对照品种的平均染病率超过90%,这两个品种对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性,对保证全国油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油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宜昌市农科院先后与各育种单位合作,在枝江市问安镇和长阳县火烧坪乡筛选油菜抗根肿病材料数万份,得到了大量的抗病种质资源,为抗病品种培育打下了基础;同时,引进华油杂160R、圣光165R、中油827等数十个抗病油菜新品种(品系)在宜昌地区进行科研试验,经过多年努力,筛选出了华油杂160R、圣光165R等抗性好、产量高的品种,目前已累计推广6700 hm2以上。

2.2 防治技术研究

宜昌市农科院联合开展了油菜根肿病发生与抽灌塘泥的关系[4]、油菜根肿病发生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油菜根肿病传播与机械作业的关系、无病苗分期播种和移栽防治根肿病[5]、大田根际土壤处理防治根肿病[6]、苗床耕作层土壤消毒防治根肿病等大量防治相关试验,形成了土壤酸化是根肿病流行爆发的基础、机械作业是根肿病远距离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土壤处理和无菌苗移栽可以有效防治根肿病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已将其推广应用到大田防治上,且成效明显。

3 科普宣传与科研示范

根肿病扩散速度快、危害重、经济损失巨大,但广大种植户、合作社以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其缺乏基本认识,防治不及时、不科学,导致损失惨重;部分种植户还在从化肥、种子上找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大范围的科普宣传和科研示范就显得尤为迫切。

3.1 扩大科普宣传

宜昌市农科院每年通过现场会、秋播会以及下乡的机会,积极与各县市区农技服务人员、合作社和种植户沟通交流,通过举办科普宣传、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科研示范等多形式,宣传根肿病的相关知识;并联合三峡广电制作了油菜根肿病电视专题片,积极在《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融媒体上发布相关专业知识,并转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提升全民对油菜根肿病认知的新高度。

3.2 联合科研示范

宜昌市农科院每年都在各县市种植区、合作社、企业、试验基地开展抗根肿病油菜示范数千亩,通过现场、电话等多方式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且每年都更换示范区、示范品种和防治方法,使尽可能多的种植户了解抗病进展近况。以政策进言的形式积极向主管部门提供防控建议。目前,当阳、枝江市等油菜免费供种区,抗病品种已纳入了政府采购名单。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尽管近年来宜昌市农科院在品种选育、防控技术研究、科普宣传和科研示范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消除油菜根肿病的危害还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可以从多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4.1 强化品种选育

尽管目前已有不少抗病品种推广应用,但油菜根肿病发病面积大、扩散快、生理小种多,抗病品种还远远不够。根肿病变异性极强,一旦分化出新的致病型生理小种,就很有可能使抗病品种的抗性丧失[7];抗病品种的使用还必须与其他措施相结合,否则其抗性丢失更快,甚至一个抗病品种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年。抗病品种的选育需要结合各地根肿菌的小种分化、分布以及该菌的遗传差异来进行,建议将不同抗原基因进行聚合育种,抗不同生理小种或者混合生理小种的新油菜品种或将成为新宠。

4.2 优化栽培方法

宜昌市农科院通过大量的防治筛选试验,已获得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如无菌苗移栽、施用石灰氮、百菌清消毒等。由于防治成本较高,大规模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还有距离。建议下一步不断优化油菜栽培管理方法,综合考虑成本和防效,摸索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4.3 倡导统一供种

全省油菜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免费供种,由于抗病品种的种子价格较高,各地采购数量明显不够,甚至还有提供疫区感病品种的情况发生。建议各地在购种前先由当地农技服务部门做好发病区域和发病强度调查,适当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统一提供非疫区的抗病品种。

4.4 建立监测体系

由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受到温度、湿度、品种、栽培方式等多因素影响,监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差,精准预测还存在困难。建议以宜昌市农科院长期性监测数据为基础,在全市油菜种植区建立监测体系,优先研究流行规律,提升预测技术,提高防治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使得长期综合防治的总体效益得以显现。

猜你喜欢

小种抗病品种根肿病
大白菜抗根肿病研究进展
向日葵抗列当育种研究进展
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病情况调查报告
开心节日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研究
云南咖啡锈菌小种鉴定
云南临沧积极引进抗根肿病油菜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育出6个抗根肿病白菜新品种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三)三七新品种
浅谈小种蔬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