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不竭动力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
2021-12-08田庆玥苏巴提艾尔肯
田庆玥 苏巴提·艾尔肯
庚子鼠年的伊始,一场规模空前的遭遇战不期而至,无论是西欧北美的发达国家,还是南亚东非的发展中国家,都无一幸免。由于这次疫情暴发恰逢我国春运时期,人口流动量巨大,再加上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隐秘期,因此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传染范围和防控难度都大大增加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严峻的一次。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抗击疫情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艰难困苦都是前所未有的和无比巨大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结合各类专家对疫情形势的科学研析,果断出手,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各族人民齐参与、共战斗的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表现出色,能够迅速且有效的控制疫情,并且在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的基础上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其他国家医疗防疫物资援助、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究其原因是人民始终为中国共产党抗击疫情的出发点和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人民立场”。
(一) 群众观点: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是战“疫”的力量源泉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民群众”与“党的领导”二者相互作用。“人民群众”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党的领导”是“人民群众”发挥最大效用的根本保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类似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也曾肆虐中华大地,虽然当时人们也积极与病毒作斗争,但是防疫和抗疫效果都微乎其微。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医疗设施设备的欠缺以及相关理论的不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人民政党的领导与动员。
20 世纪初东北三省暴发了传染性极强的鼠疫。此次疫情从1910 年10 月一直持续到1911 年4 月,持续时间长达半年,疫情从东北一直蔓延到了华北的山东、直隶等地。当时由于政府的贪污腐败以及有限的财政预算,疫情的防控主要是以民间的自救为主,一些个人和民间团体出钱捐物,自行建立隔离点和自治筹办处来缓解疫情和帮助政府抗击鼠疫,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官民上下不通,隔膜尤深”的状况。但当时出现更多的是政府对于疫情长时间的忽视以及直接焚毁患疫者居所等这类暴力抗疫行为;加之由于缺乏对民众的有效科普与引导,导致大多数民众被误导,引起民间和社会恐慌之事多有发生,加剧了疫情的传染力度。由于疫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了六万余人在此次鼠疫中失去了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辟并逐步完善了卫生防疫系统,有能力充分应对各种突发的重大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卫生防疫系统并不完善,一种血吸虫病从南方暴发,蔓延到了南方的大部分地区,病毒传染性强,感染人数众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疫情,迅速作出反应。在毛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下,许多人民群众都自发参与到这场疫情战中。〔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48 册·1965 年1 月—6 月),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419 页。预防和消灭血吸虫最重要的是发挥群众力量。自从1955 年底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成立后,每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几乎都有相关文件下发,同时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在此次防疫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大多数感染者都是通过钉螺而受到感染,钉螺暴发于野外,数亿农民劳作也必定是在野外,所以防疫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消灭钉螺。正如毛主席多次强调的方针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309~310 页。全国人民积极响应通过人工消灭病虫害,很快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血吸虫病在全国范围内被陆续消灭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加之人民群众的高度配合和艰辛付出,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并消灭了血吸虫病的疫情。毛主席在看到疫情相关的报道后赋诗两首,写下“六亿神州尽舜尧”等诗句,也表明并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21 世纪初,“非典”暴发时,面对复杂且狡猾的病毒,中国共产党不惧艰难险阻,带领各族群众科学对抗疫情,果断采取建立隔离医院等各项措施抗击非典。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科学防疫,稳步复工复产,最终战胜了疫情,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且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 人民立场:在特殊“大考”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10 月18 日),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1 页。现如今人民更加迫切的需求是安全和健康,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回答了健康中国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新冠疫情暴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和国家安排最高水平的医院、医生和护理标准来救治重症患者,且治疗费用完全由国家承担。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出生不久的婴儿都享受到了最好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一切为生命让路,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对于轻症患者,依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具有任何一个症状的轻症患者都应收尽收、应检尽检,通过建立方舱医院等隔离医疗点,确保了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全国各省都派出了高水平的精英医疗队提供援助,通过先进的治疗和康复手段,控制了病情加剧,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于其他群众,党和政府也牵挂在心,积极保障好群众的日常用品,以保证群众的日常生活尽可能不受影响,强化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关心关爱一线人员,为在境外的留学生等群体提供了健康包等必要防护物资并且派专机接回了滞留在外的中国公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抗击疫情阻击战最醒目的价值导向,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心关爱、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帮助,恰是习近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体现。正是因为党坚持人民至上,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坚持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才在疫情大考面前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三) 制度优势: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疫情防控的鲜明对比
与中国举国上下一心,积极对抗病毒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英澳加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突如其来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卫生事件,却仍然坚持资本至上的价值立场,即使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损害,也不愿意为了民众的生命和健康提供应有的保障。有的国家甚至提出了“群体免疫”策略,妄想通过病毒的大流行来达到防疫和免疫的效果,并美化称之为“更高级的人道主义”,殊不知该做法只能造成更多感染病例和死亡数,根本无法有效控制疫情。与此同时,有些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领导人在主观上麻痹大意,认为新冠肺炎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差无几,无需特别防范和恐慌,正是主观上的麻痹轻视给民众和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些国家让民众自我隔离防范,拒绝对疑似感染的患者进行检测,并且提高检测费用使普通的民众无法进行核酸检测。西方世界的医疗体系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医疗方式的缩影,本质是把医疗卫生当作一种商品,一个人能否得到治疗取决于他财富的多少,保险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没有金钱和资本便无法真正地享受到医疗保障。正是这种制度和性质,使得数百万民众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失去了生命,这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利益至上、发展成果为了人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10 月18 日),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69 页。只要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尤其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撸起袖子加油干,疫情就一定能够战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的产生依据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创新和发展,并且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2〕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所以关注民生问题迫在眉睫。
(一) 以人民为中心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理念是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地满足人民需要。面对新的发展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告诉每个人,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旧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难得的机遇。我国的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就需要制定符合人民群众当下需要的发展理念。于是在探索和发展新理念的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继承了人民主体的思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不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更要把以人民为重心作为发展工作的核心。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发展、社会改革和社会创新中,当前社会主义改革的主体是群众,只有依靠群众力量,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解决和应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毛泽东在1957 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人民”概念作了界定,其中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赵云献主编:《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上),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274 页。从此中国共产党便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奠定了人民观的思想根基。随后邓小平同志准确地把握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继承和超越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在实践和探索中,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提出了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注重实践的同时要关注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办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1〕马京波编著:《重读邓小平》(上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355 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改革开放,满足了人民的意愿和提高了生活水平。随后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丰富了人民主体观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倡导执政为民。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情况,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人的人民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
(二) 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和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可以说,人的活动及其活动的结果创造了历史,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便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毫无疑问,通过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可以有效地处理人民群众和党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只是教条式地应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或者总结之前的历史经验都解决不了中国当前关于人民群众的问题,时代在不断进步,解决中国人民群众问题首先要适应的就是中国当代的国情,因此,习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关于人民的论断上提出了符合当代中国实际情况的“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论述。以人民为中心是从时代内涵、工作理念、实践形式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人民主权不是凭借君王产生的,君王倒是凭借人民主权产生的。”〔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37 页。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自然只是客体,不管是物质材料、社会财富还是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随着物质生产而产生,在社会生产中,人不仅生产了物质产品,更多的是生产了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通过实践创造了物质和精神材料,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人对物质和精神材料的改造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无中生有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时不仅人在改造环境,环境也在改造人。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导致人的主体性片面发展的原因,而阶级斗争就是无产阶级想要恢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表现形式,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的理想追求。在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中体现了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来源。
新时代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并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对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将人民利益作为改革创新等措施的有效衡量标准,只有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国家进步的标准才可以做到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地位,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调整和创新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以人民为中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现实启示
新冠疫情的防控阻击战再次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科学的、正确的。在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采取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疫情当中所体现的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政府的执行力也给世界其他国家各地区提供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但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民众的大局意识薄弱、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欠缺和相关机制体制尚未成熟等。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需要进一步凝聚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
(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精神文明力量
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绝大多数全国各族人民群众都能以疫情防控工作为重,自觉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政策,有效地巩固了抗击疫情阻击战的成果,对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与此同时,殴打抗疫志愿者和基层民警,干扰社会防疫工作;哄抬防疫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瞒报、虚报个人行程信息,破坏防疫成果;利用互联网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恐慌等现在仍时有发生。因此,为了更深层次的凝聚和团结群众的力量,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坚定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抗疫模范示例的宣传,发挥发扬精神力量。此次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在中华大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一个又一个感人事迹。例如,本该走入婚姻殿堂的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银淑华,为了抗击疫情拒绝了同事让他回家休息的提议,两天接诊300 多名病人,却因感染了新冠肺炎在29 岁的年纪不幸牺牲。不顾自身病痛,在妻子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30 余天,与死神的病毒殊死斗争,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只是无数个感人事迹的缩影,他们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因此,各大主流媒体应该加大对这类抗击疫情感人事迹的宣传力度,不仅通过电视,还要利用好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抖音、快手等媒体渠道,以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大力弘扬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其次,通过教育系统,利用教育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族人民在此次疫情中,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志愿者、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等先进个人,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责任担当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求合作、谋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道努力下,中国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并积极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验”。这也是大国责任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应当紧抓疫情防控所体现和留下的教育资源,为包括大学生青年在内的学生群体树立榜样,积极培育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精神素养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凝聚社会精神力量。最后,对干扰疫情防控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要予以惩罚。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对于个别个体无法用道德约束时,就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其行为。针对疫情期间哄抬物价以及私自囤货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和约束,有效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对抗疫情的共识。
(二) 健全相关机制体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迅速驰援,优质医疗资源快速集结在了疫情暴发最严重的湖北省。但是,疫情暴发之迅速,病毒之狡猾,导致无法对病毒有全面和科学的认识,所以未能对形势做到较好的预判和相关防疫措施不到位,导致医疗资源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医院内部出现相互传染的病例,也侧面反映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医疗卫生条件有待提高和完善。因此,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一是要优化医疗卫生结构。疫情初期各类大医院一号难求、小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也间接导致了医院内部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叉感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医疗资源的平衡程度,加大先进医疗设备的装备率,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以及确保行医安全、促进医护人员的学习交流,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更均匀的分配;推动和完善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制度,培养更多的社区医生,在家中和社区就能享受相关医疗服务保障;积极利用在线咨询和就诊的手段,拓宽人民群众咨询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网上问诊和就诊也逐步成为人民群众看病的选择之一,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在此次疫情期间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病毒的风险。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应对突发重大疫情的救助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在疫情期间针对确诊患者实施免费治疗,一方面有效阻止了疫情的传播,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还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所以通过基本医疗险和重大疾病险二者的相互结合,使更多治疗药品纳入医保体系,最终通过医疗领域的改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 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各族党员干部带头冲锋,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责任,在他们的带领下各界群众纷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可以说共产党员给全国人民树立了好榜样。但不管是在疫情初期,还是在局部的疫情当中,个别党员干部瞒报和谎报自己管辖范围的疫情状况、对辖区基本情况未能掌握透彻,对疫情防控工作散漫懈怠等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未能履行好党员干部最基本的义务,而且损害党的形象,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紧密联系群众的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干部队伍,首先坚持纪律为先。坚持一套浮动的体系,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建设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大考。只有为人民服务,维护并捍卫人民利益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干部才能收获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认可。一方面对于在疫情期间表现优异的党员干部给予肯定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要规范相关党规和法规,坚决打击并遏制脱离群众以及“一问三不知”等现象,同时进一步完善干部离任审查机制,切实建立一套终身制的责任追究制度,杜绝部分干部存在的侥幸心理。其次加强监督问责。通过拓宽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确保人民群众能对领导干部行为行使广泛的监督权。对在疫情期间未能做到以人民群众为重、遵守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的领导干部从严处理,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抗击疫情的共识。最后对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要常态化。杜绝风走过场、走马观花式的教育,要坚持勤劳俭朴的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培养党员干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