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采风》教学当中的少数民族美术考察
2021-12-08彭燃
彭燃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类专业的《采风》课程一般分为写生和考察两大实践手段,实现采风写生、艺术考察、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从育人视域全面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国家、爱人民的情感,构筑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从而支撑美术专业人才目标。
那么《采风》外出前往实践的地点,除了让学生看到绮丽的风景之外,还有途径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我们汉族一样,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他们又是特殊的。关于少数民族人物的外貌,会在人物速写和色彩写生的写生环节当中涉及。本文所述是因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形态的不同,而呈现出来另外的精彩的各式各样的美术,这些美术既有来自于实用性物品,也有文化精神方面的。考察这些少数民族美术的目标,对于学生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体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都起到掌握丰富素材的作用。
为此,对于少数民族美术考察,首先教师需要学生知道两个相关概念。
第一,关于考察对象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法定少数民族。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在全国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的合计为1.2亿人,占比8.9%。
图1 彭燃 《千户苗寨》速写 20cmX30cm 2012年
图2 彭燃 《苗寨早市》速写 20cmX30cm 2012年
从历史沿革上讲,早在先秦时期,当汉族(那时称为华夏族)在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个少数民族的先民也同时开发了中国及中国周围的广大地区。例如生活在东北的肃慎、北部的匈奴、西北部的羌、南部的蛮,以及东南部的百越、海南岛的黎族和台湾的高山族,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现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在陆地边境省份,有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以及众多的自治州、县(旗)、乡,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
第二,关于考察少数民族美术。少数民族美术是民族艺术的一个部分,是民族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的其中之一,它们是伴随着喜庆节日、文娱体育,还有建筑结构、服饰饮食、宗教仪式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少数民族美术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例如巫术信仰中的神像、水陆画、贡品、面具、纸扎品等;服饰中的刺绣、挑花、织锦、蜡染、扎染、印染以及各种首饰;饮食中的礼馍、糖人等;民居中的土陶器、炕围画、灶画等;建筑中的木雕、石雕、砖雕、彩绘以及寺庙壁画、造像等;节日喜事中的年画、剪纸、彩灯、风筝、脸谱、皮影等。
通观各个门类的少数民族美术,一方面,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本民族文化活动密切联系。同时,它们的内容与造型既是受到民族观念的制约,又丰富和加强了本民族文化内容和趣味。另一方面,不是哪个少数民族都具备以上所有的民族美术内容,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各自长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中产生本民族的美术呈现。
其次,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考察少数民族美术的方法。
1.采风行程中确定了涉及考察的少数民族之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收集和研究相关民族的资料。资料范围包括书籍、网络、期刊等,重点针对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美术。并且在实践中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设计考察少数民族美术的个体需求的具体方面。例如主要是针对一个少数民族的建筑美术?还是服饰、织锦等?一般采风时间都很短,集中考察一个点,多收集这类素材就比较有成效。
3.在实地考察中,指导学生对一些传统风俗保存完好的地区和民族,要多收集呈现出来的美术素材,通过交流、拍照、录像、写生,甚至购买收藏实物的方法,来记录该民族的美术情况。如果碰到当地的节日、婚礼等活动,要适时带领学生参与和体验,这会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
4.还十分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民族民俗博物馆。例如新疆博物馆、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贵州郎德露天民俗博物馆、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丽江县博物馆等。在博物馆中,对于呈现的民族文化经典、风俗和美术实物,也要拍摄记录。
通过上述对于少数民族美术考察的对象、内容、方法的梳理,参与此项考察教与学的师生应该得出一条清晰的实践线索。进而,再通过两个少数民族美术子项的考察案例,来阐述少数民族美术考察应该达到的成效。
第一个是苗族美术中的服饰艺术考察。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蚩尤部落,他们在原始社会时期活跃于中原地区。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笔者所在的江汉大学大约有四次《采风》教学中前往苗族地区,除了写生之外,考察苗族美术的重点是享誉中外的苗族服饰,尤其是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工艺美术,它们就好比是当代美术中的综合材料艺术,归纳来看,具有多原材料、多种工艺的表现特点。
通过前期研究资料显示,各地苗族服饰均不相同,总共不下200种。从形式上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是节日和婚嫁时穿着,繁复华丽,高度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为日常劳动、生活穿着。
我们考察实践看到,那些装饰在衣服上非常漂亮的织、绣、挑、染等花布片,其功能是来自于实用。据贵州千户苗寨的苗族人介绍:“这些绣花片都是固定在衣领、门襟、袖肘、后背、裤脚等地方,是衣服容易磨损的地方。最先采取增加一块布料,使之耐磨耐用,慢慢才要表达出好看和其他意思,演变为织、绣、挑、染等传统工艺花布片。”单从刺绣花片来看,苗族妇女的针法和技巧就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堆花等十来种。这样考察让学生从由来上得到知晓:这些溢彩流光的服饰图案,是怎样显示出鲜明的苗族艺术特色。
进一步考察其图案内容,它们虽然有些抽象和几何化手法,但是大多数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学生可以分辨出图案当中的虫、鱼、花卉、挑子、石榴等形象。另外重要的是:图案还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作用。例如在裙子上绣一条黄线和一条蓝线,代表他们的祖先是从黄河、长江流域迁徙而来;还有的绣片图案的分割呈现方块状,代表祖先曾经生活在平原,有着富饶的土地。因此就对应了专家学者所言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
考察再从图案的造型上看,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线描式、以单线为图案轮廓的造型手法。从用色上看,苗族妇女善于用色彩对比,以深色服装衬托靓丽的花布片,显现出色彩浓郁、厚重和艳丽感。
苗族银饰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奇景,包括头上的银角、银帽、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花梳、银耳环等。其中,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上面还打制了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等图案。另外,她们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还有戴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红色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要镶嵌一圈银饰。考察中的某次节日看到一群盛装的苗族姑娘走来,从远处就能够听到她们全身银饰发出的叮当作响的美妙声音,的确是一个让学生永远记忆的美丽的银色世界。
第二个是藏族美术中的建筑艺术考察。
藏族最早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现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还是以笔者所在的江汉大学为例,大约在《采风》课程有六次前往藏族地区,除了写生之外,考察接触了藏族深厚丰富的文化艺术,其中藏族美术主要包括:古朴厚重的建筑、精美无比的唐卡、多姿多彩的服饰。这里仅从我们考察藏族的建筑美,来洞见藏族深厚丰富灿烂的美术。
藏族建筑分为民居和佛教寺院两个方面。对于民居方面考察,当我们走进藏族村寨,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碉房首先映入眼帘。碉房多为石木结构,房子外墙厚实,具有高原抗寒功能,外墙形状向上收缩,具有坚实稳定感。若是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经过前期联系,热情的藏族人会欢迎师生进入他们的住所。走进碉房我们发现,住所因为生活习惯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分两层,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再依次为卧室、厨房。若有第三层,则多作为经堂和晒台之用。因住所的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住所的装饰十分讲究。他们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并且在外墙的原色和白色基础上,着力渲染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藏族民居区最明显的标志。外墙的门窗挑出小窗檐,下悬有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安放了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圆柱状的“幢”。通过交流知道,在藏族的色彩观念中,上述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走进客厅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内壁绘有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湖泊。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我们再通过走访几家民居住所发现,无论家庭条件如何,都会有供奉佛的设施,因为他们是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
对于佛教寺院建筑方面考察,我们所到的在每个村寨都有佛教寺院,每个城镇还有大型寺院。据资料研究得知,藏族佛教寺院建筑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平川式,例如拉萨大昭寺、甘孜塔公寺;其二是依山式,例如布达拉宫、西宁塔尔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这些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最富有本民族特色,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工艺精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我们实地考察发现,藏族佛教寺院建筑用色上的第一个特点:是白、红、黄、蓝、绿、黑是作为建筑外墙常用的几种颜色。据了解:藏族建筑使用这些颜色最初来自于大自然的启示,赋予色彩以最自然原始的象征意义。后来又因宗教形成新的象征概念,例如红色是一种甘于苦难的精神,用于寺院建筑外墙,象征这里是立下宏愿潜心修行的之处。黄色,也是最能象征藏族寺院建筑的颜色,往往也是作为一种强烈的装饰辅助色出现,用于装饰线或者经幡,以及窗户。例如拉卜楞寺,黄色作为分割绛红和白色的连接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佛教寺院建筑用色第二个特点是:根据各种色彩的不同寓意,相应地使用在不同建筑和建筑的部位,例如大面积使用白色、红色以及门窗洞口通常用黑色,分别代表佛教世界中的三层:天上、地上、地下。白色有吉祥之意,主要用在大面积的墙面上;黑色为驱邪,主要用在建筑与外界联系的门窗上,以防外邪入侵。一般还在门窗洞口处,装饰出各种浓烈的颜色和图案,形成鲜明的色彩构成。蓝绿二色往往被运用在这些装饰中。这样形成既有大块的白色、红色、黄色表达纯净的墙面,又有大面积的金色屋顶,黑色的门窗套,加上局部艳丽色彩图案的点缀,使得整个寺院建筑形成壮丽的色彩构成,与高原的景色交相辉映。
再仔细考察,学生还会发现一些特有的标识物。例如金顶上的两只金鹿,传说是菩萨的化身,它们仰视正中间的法轮,象征着佛陀在野鹿苑说法。平屋顶上也有金色法轮、宝幢辉映照耀。无论在经堂、佛殿的墙头都有暗棕色的边玛墙带,墙带上贴有铜质鎏金的佛教图案和梵文,在暗棕的底色上闪闪发光。大殿正面屋檐下悬挂着牦牛毛织的帷幔,其黑底色的四周及中间贴绣白边和白色图案,内容为吉祥结或说法图。所有的这些外观,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藏民族悠久、深厚、独特的文化。
综上,少数民族美术考察和民间民俗美术考察、佛教石窟艺术考察、博物馆美术考察、城市公共艺术考察等作为《采风》课程的考察类实践环节,适合于美术类的各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这些虽然在一次《采风》课程中不一定全部予以安排,但是不论进行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项目,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都应该精心规划,理清其对象到目标、理论到实践的考察内容和行之有效的考察方法,以保证学生实现采风的获得感。
本文对少数民族美术考察以切身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学生循序渐进接受为思路,将这项考察教学从对象分析到目标定位,从考察方法到成效获取进行了集中聚焦和充分论证,清晰回答了开篇提出的《采风》课程中少数民族美术考察究竟要“采什么?”“如何采?”并且通过案例阐明了这一考察应该取得的理想成效,它既包括实践方法运用、美术样本采集、由来语义解读等专业成效;也包括探究问题钻研精神、民族文化原创原趣、家国情怀认同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一问题解决又是从一个考察项目对象为突破口,为《采风》课程的考察环节做到教有成效、学有成效,挖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瑰丽的民族文化资源,提供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