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三原则
2021-12-07王兴辉
王兴辉
新高考语文改革的重点就是阅读量的增加。阅读不仅仅体现在整篇的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中,还体现在小语段的阅读上。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多年来通过不同班级的比较,不同年级的比较,不同层次学校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在高中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紧密相关,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语文课中尤为重要。
思维培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原则。
因为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角度和兴趣是不一样的,即使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之所以受到追捧,就是因为以丰子恺为代表的教育大家们就抓住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所在,从而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如图,这是一幅充满了童趣的漫画,这漫画让孩子开心喜欢。虽然繁体字难写难认,但是孩子们会在愉悦中学认学写。因为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画面活泼有趣,而非一味强调某种“深刻的意义”,进行空洞乏味的说教。显然这就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思考的能力。
相反,我们再来看看传统私塾中的启蒙教育——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一段描述:“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这些句子,别说儿童,就是现在有几分文化的人,理解起来估计也颇为吃力。
首先是语句的晦涩,其次是语义的艰涩。这种忽略孩子年龄认知能力和兴趣的东西,如何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简直就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更不要说提升他们思维品质了!
我们很多老师却忽略了思维品质年龄的差异性,往往会不加甄别地把高考或者高考模拟的试卷原封不动直接拿给高一高二同学做。结果是真题做了一套又一套,试题讲了一遍又一遍,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學生的年龄阶段的领悟能力和思辨习惯。
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导入自主思考的习惯之中。掌握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据此引导学生去思考,是思维培养的第一个原则。
二、遵循认知规律的原则。
特殊规律不能取代一般规律,只能从属于一般规律,体现一般规律的特殊性。特殊规律受一般规律的制约。认知规律也是如此。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依照认知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去认知。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地认知,去感悟。
我们来看一则古诗文鉴赏练习题,以此为例来探究一下认知规律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大市的高考模拟题。学生在这题中的答题得分率极低。题值6分,平均得分仅为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2)请赏析“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这句话。(6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想象的手法(2分),想象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就可以与友人长聚不分了。(2分)由此表达了诗人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2分)
很少有同学能说出艺术手法(想象);有少数同学列出了描写的内容(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浩渺江水上的船只);极少数同学能够答出来思想情感(离别的愁苦之情)。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调查发现,很多同学根本没有细读词的内容,就仅凭着平时对陆游“爱国诗人这一印象”,再加上“千寻铁索”这一意象,直接就判断短出这是一首“带有边塞色彩的爱国主义作品”。
回答的艺术手法多为“用典”,理由是化用了刘禹锡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或是直接联想到了三国历史故事。此处一错,紧跟着后面的具体叙述也错了,他们把这句话理解为“恨无千寻铁索,阻击敌人战船”,接着推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伤感情怀,对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的批判与无奈”。
按理说这首词理解起来不难,为什么学生就答得如此离谱呢?究其原因,应归咎于我们没有很好的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或者说在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般认知规律这个原则。
其实这种写法在陆游的诗中不止一次出现过。比如他在《叙州之三》也写过。
【原文】
楚柂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
千寻铁锁远堪恨,空锁长江不锁愁!
在这首诗里,诗人也是借景抒怀,通过哀叹锁江亭中锁江石的千寻铁锁只能空锁长江,却不能锁住诗人的漂泊孤苦,从而表达壮志难酬的愁苦之情!
如果学生能按一般认知规律,老老实实地阅读弄清字面意思,再进行深入思考,推出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品味出作者采用的艺术手法,得出答案就不太难了,最起码不至于有大面积的学生严重失分。
究其原因是老师平时过于重视解题技巧,过于重视灌输知识经验,而忽略了一般认知规律导致的结果。
三、尊重作品的客观性和学生的自愿性。
所谓尊重客观性,就是要尊重事实,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论阅读、解析文本,还是转述权威参考答案,都要尊重事实,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无限解读。
比如在讲解鲁迅的《药》这一课的结尾时,我们直接阐释说“夏瑜坟上的花圈,预示着革命自有后来人;革命的火种未灭,未来还有希望。这也是对黑暗中人们的鼓舞和鞭策”。虽然会有同学不加思地将其当做标准答案记入笔记,也会有很多同学会不以为然。
究其原因,是老师没有拿出更多的证据证明这一这一阐释,只是把知识经验灌输给学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客观佐证”这一环节。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自愿性原则。
怎么能让学生接受,让学生乐意接受,接受之后还会不断地思考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拿出更多客观的东西证明这个观点。单就这一课来讲,我们就必须将鲁迅的《呐喊自序》重要段落交给学生,引领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
引导他们领悟下面这一段话的含义——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扩展阅读面,让学生自己去领悟鲁迅当时的实际想想法——鲁迅当时处于什么样的写作背景?给作品取名叫《呐喊》的原因是什么?平添花环有何用意?哪部作品还有一样的写作意图?
领着学生逐层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避免老师照本学科带来的尴尬,还会增加同学们对作品深度的思考,甚至喜欢上了作者及作品。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令学生信服,慢慢地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自主地学习状态,从而让他们的学习带有自愿性。
教育行业有句话叫做“要我学,不如我要学”。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无论说话还是写作,都会注重依据的习惯。
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认知,还让学生养成一种对事物的下意识地关注、观察、理性认知、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才会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