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1-12-07唐姗姗刘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农村小学心理健康

唐姗姗 刘霞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身体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鉴于小学教育对学生生活的巨大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积极结合起来。对此,本文阐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课程;心理健康

前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通常是比较小的,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易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成长时期,教师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体育课程中积极渗透精神健康教育。

1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思想日益活跃,给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小学儿童处于思想观念形成阶段,在此危机时期,总体上缺乏判断力。与此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小学生缺乏自主性,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诸如嫉妒、自闭、自卑等不良心理。调查发现,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勇气直面困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面对这种现象,一线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成为具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小学生不良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是什么原因使心走向不健康?运动能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提高?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中?笔者以个人的教育经历作了简单分析。

目前,地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好,心理障碍学生数量较少。从类别来看,现有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行动障碍和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1、学困导致厌学,2、叛逆和焦虑,3、沮丧与惊慌,4、性格较差。

针对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一,家庭因素。面临生活的压力,许多家长到农村工作,把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转嫁给祖父母,忽视了养育。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与此同时,对本地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它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是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一些不良习惯也在儿童中流行。儿童生日排场,与儿童的物质要求相对应,儿童相互比较情况严重。近几年来,农村当地网吧也越来越多,当地网吧管理不善也引发了诸如失窃、离家出走、小学生失踪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教育因素。乡村小学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3在农村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纪律性

教师所持的教育理念在现实的体育活动中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把最初的重点放在分数上,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与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对此,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调整体育活动中的精神状态,教会学生守纪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举例来说,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不眯眼,站成立正姿势,集中注意力,保持几分钟的时间。站立时,一定会有不遵守管教的学生,做一些小动作,这时候,老师就有必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随意活动将影响的是整个班的表现,不利于培养团队荣誉感。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体育中,教师要保证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传统体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机械地分解教育主题,整个教育过程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并且,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成长出发的。显然,为了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比如,体育教师在教学校体操时,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很快掌握必要的体育技术,另一些学生则会做出低于标准的动作。对此,体育教师不应表现出焦虑,应鼓励动作不熟练的学生,使他们明白尽最大努力是一种进步。教师亲切的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学生对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后,老师的教诲就成功了一半,那些小的成功是学生获得更大成功的基础。体育课上,教师鼓励的表情和肯定的话语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大胆,我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久而久之,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体育教师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很难坚持一件事情。为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在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一些新的教学元素融入教学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体育课充满期待。

比如,随着多媒体在农村的广泛应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例如篮球课,教师可在教学前给学生播放一些篮球相关的图片或录像,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有直观的认识,初步掌握一些动作技巧。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后,教师可以逐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会使学生更加专注,更容易专心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或活动,让学生在不害怕竞争、不怕困难、重视合作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

结语

从总体上看,体育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占有重要地位,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小学体育中将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同等地位。要加強广大小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潘文.浅谈小学体育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87):126-127.

[2]赵兴小学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浅议[J]学周刊,2017(1):175-176.

[3]贾秀娟.吉林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

[4]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农村小学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