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实施策略
2021-12-07龙世凯
龙世凯
摘 要:文章以农村特殊儿童为例,对送教上门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考虑到特殊儿童相比于正常儿童的内心更为脆弱,教师应该为其创设一个相对轻松的送教环境,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自愿参与到送教活动中。另外,教师要设计适合特殊儿童的送教强化作业,给予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同的对待,避免他们出现心理层面上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实施策略
送教上门是一种特殊教育的方式,此种教育主要面向身体或心理存在残疾的儿童。为了满足此类特殊群体的日常学习需求,提出送教上门的教育形式。在教育的过程中,以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关键,使其能够逐渐适应社会,从而可以在社会上自主生活。此种教育方式区别于常规教育方式,其并不仅仅是要让特殊儿童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是要针对其身体缺陷,施心理层面的教育指导,避免他们在生活中产生自卑心理。当下社会提供给特殊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仍然不健全,为了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愛,文章以农村特殊儿童为例,对送教上门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的意义
为了普及特殊儿童教育,提高农村特殊儿童的整体素质,让农村特殊儿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获得走入社会的勇气,送教上门的教育形式被尝试应用于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阶段中。送教上门是针对特殊儿童采取的教育措施,指教师去到特殊儿童家中,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补充。送教上门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对于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成长都有积极影响。通过送教上门服务,特殊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与人接触,不断加强自我认识,填补心灵空缺,产生对生活新的希望,实现自我调节。
二、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策略
1. 创设轻松的特殊儿童送教工作环境
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送教服务的过程中,为其创设一个轻松且愉悦的送教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结合以往特殊儿童送教经验的分析,特殊儿童相比正常儿童内心更为脆弱,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为此,在创设送教环境时,必须以愉悦的方式与特殊儿童进行交流,并且要避免在送教过程中教育行为的操之过急。此种行为不仅会给特殊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甚至会对其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针对心理层面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相关研究表明,这些缺陷大多是先天产生的,他们自出生便十分抗拒未知领域的事物,尤其在与人沟通方面,往往长期处于拒绝沟通的状态,普通的教育方式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2. 设计适合特殊儿童的送教强化作业
在面向农村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教师应该设计一些以文化为核心的送教作业。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在教育过程中,执行在特殊儿童家庭中“手把手”教育的方式,指导特殊儿童基础的握笔行为,同时指导他们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笔画,使其树立对学习的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入专注训练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方位分辨、色彩识别、触觉感应、嗅觉与味觉等方面的指导,采用反复训练的方式,培养特殊儿童的思考能力。同时,鼓励特殊儿童通过自身努力完成更换衣物、洗脸、刷牙等日常行为,并根据当天指导或教育的内容,为儿童布置“家庭作业”,包括自主完成多种生活行为、熟练书写简单汉字笔画、掌握握笔的标准方法、每天早起对着镜子微笑等。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这些行为的实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要求送教人员在指导特殊儿童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并通过多次指导的方式,强化他们对此方面的认知。
除了要为参与学习的特殊儿童布置“作业”,还要为特殊儿童的家长布置任务,包括要求他们多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深入交流,对其进行日常生活的辅助性指导,允许特殊儿童参与家长的日常家务等。总之,要给予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同的对待,不应特殊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他们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三、结束语
文章从创设轻松的特殊儿童送教工作环境、设计适合特殊儿童的送教强化作业两个方面,开展了面向农村特殊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研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引发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关注,使他们在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强. 实施精准教育安置,扎实推进控辍保学:以云南省玉溪市“送教上门 + 特教班”新型安置模式为例[J]. 现代特殊教育,2020(23).
[2]刘德华. 县域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 中国特殊教育,2020(6).
[3]邢国林. 创设故事情境,提高送教上门特殊儿童综合素养:以个训课蒙台梭利《二项式》为例[J]. 现代特殊教育,2020(13).
[4]黄儒军,申仁洪,明兰,等. 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服务的实践与反思[J]. 现代特殊教育,2017(22).
[5]张长莉,张永莉. 送教上门实践策略探析:以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