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1-12-07李思乐李銶石
李思乐 李銶石
根尖周炎是指牙齿根尖周围组织出现炎症病变,该病是由根植于牙齿根管系统的细菌、毒性产物通过牙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导致,通常情况下,基本表现为轻微的咬合不适、胀痛等慢性症状[1]。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是一种缓慢且具有破坏性的疾病,包含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4 种类型,日常不注重口腔卫生者、营养不良者等均为该病的好发群体[2]。该病发作后,患者患牙处会感到明显不适,饮食困难,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根管治疗为治疗根尖周炎的常见方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根尖周病,但就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还是多次性根管治疗,临床上仍存在争议[3]。故本研究旨在提高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选择2019 年6 月~2020 年1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50 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6 月~2020 年1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50 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75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35 例;前牙发病15 例,后牙发病60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1.05±6.85)岁。研究组男39 例,女36 例;前牙发病16 例,后牙发病59 例;年龄21~60 岁,平均年龄(42.13±7.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X 线检查发现根尖周围牙槽骨密度降低;②牙齿龋坏,牙周袋较深,牙齿松动且敲击时感到疼痛;③涂片检查可观察到胆固醇结晶,存在根尖周囊肿。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根管治疗史;②牙体组织破坏严重,无法进行修复;③患者依从性差,对本次研究不耐受。
1.3 方法 研究开始前两组患者均进行拍片检查,确定患者患牙牙位、孔洞溃烂程度、根管的形态、长度、数量,对根管进行消毒。清除两组患者患牙部位的食物残留。每个步骤完成后均进行消毒。
对照组: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局部麻醉后开髓,使用根管锉去除牙神经;建立根管通道,将密封消毒药物置于根管内,封药5 d,复诊后无症状使用根管填充剂进行根管填充,修复孔洞。
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局部麻醉并钻开患者患牙位置,使用根管清除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清洗残留牙髓,消毒,封入氢氧化钙糊剂、牙胶尖,完成填充。
两组患者根管治疗后7 d 内避免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的食物,按时服用消炎药甲硝唑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69,规格:0.2 g×100 片/瓶),口服,1 片/次,3 次/d,定期回院复诊。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 d 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对比。0 分表示无痛,10 分为最高分,表示剧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强[4]。②疼痛持续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5 d 后患牙疼痛持续时间进行对比。③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根尖周炎症程度进行对比,以评估治疗效果。显效:PAI 为Ⅰ级,牙根周膜间隙均匀,骨质结构正常,咀嚼功能正常;有效:PAI 为Ⅱ级,牙根周膜分布不均,骨质结构轻微紊乱,咀嚼时有轻微疼痛感;无效:PAI 为Ⅲ级,牙周根尖孔洞增宽,牙根面存在吸收现象,骨质异常,咀嚼困难,疼痛感强烈[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 后,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5 d 后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5 d 后患牙疼痛持续时间对比 治疗5 d 后,研究组患牙疼痛持续时间为(3.58±1.04)d,对照组患牙疼痛持续时间为(4.33±1.21)d。研究组患牙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5 d 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发,是指患者患牙深部组织坏死后,黏膜的盲性管道上形成一开口,导致其周围组织在慢性炎症的作用下逐渐增生,形成细长的通道,细菌沿着该通道进入牙根尖并扩散,引发牙根周围产生炎症[6]。根管治疗作为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性根管治疗就诊次数较多、治疗时间长,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而一次性根管治疗将根管预备、消毒、填充一次性完成,可有效缩短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疗程[7]。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5 d 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2.42±1.15)分低于对照组的(3.24±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根尖周炎发作后,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胀痛,咀嚼效率降低,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引起牙槽骨骨髓炎等疾病,对患者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一次性根管治疗在预备、消毒根管完毕后,即可打开髓腔,引流其炎性物质,再进行根管填充,缩短治疗进程,对减轻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疼痛具有积极作用[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牙疼痛持续时间(3.58±1.04)d 短于对照组的(4.33±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可缩短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疼痛时间。根尖周炎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菌沿着根尖部扩散至牙髓周围组织,会对牙根尖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加重感染[9]。多次根管治疗过程繁杂,时间较长,患者需要多次就诊进行手术治疗才可治愈,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病症疼痛的时间。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将手术步骤一次性完成,通过清除患牙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填充根管,防止根尖周产生病变,减轻根管内容物对患牙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保护牙根,避免患者多次复诊,有效缩短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疼痛时间[10]。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效果显著。多次性根管治疗复诊时间通常需间隔7 d 左右,若未按时复诊,封药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药物失效或脱落,引发根管再次感染,治疗难度增大[11]。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彻底清理患者患牙内发炎的牙髓和炎性产物,无需复诊再次进行根管清理,降低细菌入侵根管的几率,缩短疗程,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感染再次发生[12]。
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可清除牙齿内部发炎的牙髓,防止炎症加重、扩散,从根本上治愈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