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结构的思考
2021-12-07高国希
高国希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目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著非常之多,但大多是研讨其意义、地位、教育、建设等外围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逻辑结构的研究,对于其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系统内部有什么样的结构和逻辑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对于这十二个范畴之间的逻辑推衍与结构关联,比如是并列还是交叉、本位根基与次生范畴、价值原点与价值排序等问题,都需要理论界深入探讨、清晰阐释。
一、价值优先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理的逻辑建构,是以唯物史观为中心和主线,延展到国家、社会、公民生活各层面,向上溯源至人类价值追求的源头,向下最终能够落实到公民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其逻辑衔接是系统严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是彻底的,一以贯之的,并非简单的排列。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解释,梳理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系统结构中的递进与根基,揭示出内在的关系,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这十二个范畴中最根本的根柢是什么?最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并通向未来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什么?相关研究需要探索这些价值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阐释其层级次序。
一个融贯的价值观念体系,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表征着主体的意义追求和关系联结。在这些有内在关联、自洽的价值观念系统中,有着可以贯通价值体系、起本位价值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成熟的价值观念系统中,哪一种观念是根基性的、成为其他各项价值的“通项”、作为价值的“原点”,因其自身而被追求,就构成了核心价值的基石,借用康德的话,叫拱顶石。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如果在我们活动的目的中有的是因其自身之故而被当作目的的,我们以别的事物为目的都是为了它”,(2)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克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页。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善,最高的善,因为它自身而被追求。这种“真正的”、“彼岸的”、“作为目的本身”(马克思语)的追求,是选取其他层级价值取向的依据。以此为目的,其他价值观因这一价值而被追求,服务于并且当其他价值与之冲突时,最终也要服从于它,即“首位价值”或“本位价值”,据此进行价值排序。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由于对主体行动者的根本意义和衍生必然存在着一个权重排序的问题,由此形成为了这个首位价值而展开的价值观念系统的结构。特别是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之时,用来处理价值冲突,进行价值选择。一种理论体系,因其特定的理论根基,而构成特别的阐释图式,成为这种学说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关键点。借用拉卡托斯的术语,这是其“硬核”,外围是巨大的辅助“保护带”,他说,马克思主义如其他重要理论一样,“有一个受到顽强保护的独特的硬核”。(3)拉卡托斯著,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6页。这个硬核,理论的最高命题,最本质的核心理论,就成为最重要、最根本的优先选择。
在价值优先问题上,罗尔斯“词典编辑的序列”是一个形象而经典的体现。他评论说,古典功利主义是一种单独原则的观点,只有一个根本标准,对权重的调整根据功利原则来进行。罗尔斯概括了密尔和西季威克的观点:“我们必须有一个单独的原则来改正和统一我们的判断”,(4)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2~33页。他赞赏密尔正视优先问题,只容许一个这样的标准,以便在冲突的标准之间有仲裁者,这样可以避免直觉主义。罗尔斯主张,在实现自由的方式上,首先是满足平等的自由原则,其次要有差别原则,体现拥有道德理由的资源倾斜安排。甚至在“自由”的判定方式上,罗尔斯也提出了“基本自由”与“非基本自由”,使诸多的自由在重要性、切身性上有所区别,以便判定在众多自由中,哪一种自由能够获得优先性地位,以制度的方式,特别是以宪法的形式确立基本自由。基本自由构成一个连贯性框架,平等地确保所有的公民享有这些基本自由,提出所有社会价值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一种不平等的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因而,平等,首义是指拥有平等的自由。
一种学说的理论“硬核”,根基性的首要价值,决定了这种学说的本质,奠定了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与命题次序,其他的命题或范畴,在这个框架内得到阐释和证成。功利主义,根基在于“功效”;义务论,根基在于“义务”、“责任”。正如“德性”或“美德”,在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那里都得到了认真的探讨,但功利主义、义务论的伦理学体系却并不是德性伦理,而是以功利主义框架或义务论学说去看待、论述德性,德性是在功利或义务的根柢之上、框架之内而有自己的次生位置。阿玛蒂亚·森批评功利主义的“效用计算法”只注重求总量,漠视分配,忽略了分配中的不平等;忽略权利、自由以及其他“非效用”的因素,功利主义不认为权利和自由有自身固有的重要性,它们只对影响效用而言才有间接的价值。这就充分地表明了其价值序列的权重。罗尔斯批评道,功利主义脱离公正来谈利益(好处、善),用好处代替公正,认为可以脱离公正来判断事物的利益,而不是把公正作为确认利益的前提。它脱离公正,把快乐认为是善,然后本末倒置地认为公正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好处 (the good)”的东西。功利主义主张好处优先于权利(The priority of the good over the right);罗尔斯则主张权利优先于好处(concept of right is prior to that of the good),认为那些要靠违反公正才能获得的利益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他在《正义论》第4章专门论述“平等的自由”,提出:正义程序,宪法必须包括平等的公民权的各种自由并保护这些自由。法规不仅必须满足正义原则,而且必须满足宪法所规定的种种限制条件。社会的基本结构要求,一是平等的自由,要求个人的基本自由应得到保护,宪法确立了平等公民的共同可靠的地位,实现了政治的正义。二是差别原则,“表明社会、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在公正的机会均等和维持平等自由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提高最少获利者的长远期望。在此,一般的经济和社会事实得到了全面的运用。社会基本结构的第二部分包含着那些有效和互惠的社会合作所必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方面的差别和等级”。(5)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第156、191页。“自由的主张首先应该被满足。只有自由的主张获得满足之后,其他原则才能发挥作用。”(6)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第156、191页。在罗尔斯的价值序列中,自由的优先性,毋庸置疑。
森也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是享受人们珍视的生活的能力(capability),是人们能够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能力,因而还包括政治权益(entitlements),如救济权、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权。发展就是扩大人的选择能力,亦即自由的实现程度。他的“作为自由的发展”,以及据此而做出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这一领域的努力,成为国际公认的重启伦理向度的经济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人们如何评判一种文化的先进和落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文化(其更深层的根基是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促进人的自由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拥有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品格;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拥有了关注人的解放与自由的人道情怀。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与解放深深的道义情怀,可以激发起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和热爱,把对真理的信服与信念,升华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觉接受与捍卫。
1.“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社会主义作为新社会,其根本特征是什么?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新社会的特征,会是什么?1894年1月,一位意大利人请求恩格斯给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写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回信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页。:“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唯物史观揭示了背后的依据:“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劳动工具不应当被垄断起来作为统治和掠夺工人的工具;雇佣劳动,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它注定要让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样一种深深的人道情怀,是扎根于严肃科学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之上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7页。《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这段话是极其深刻的:“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为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生产、物质变换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物质变换“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8~929页。这个“彼岸的自由”,在马克思的眼中才是真正的自由。这里是消除了物役、消除了人役而实现的人的真正的解放,这种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比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要真实和深刻得多,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科学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价值观支撑,所以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有科学的真理性和真实的道义性。
2.价值观的结构逻辑
由上可以看到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定位,也就可以明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自由是根柢性的价值,其他的则是自由的实现方式。我们简要地探讨一下其他范畴与自由的关联。
平等与自由。马克思认为,像“公正”、“平等权利”等观念,都是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来的,经济地位不同,对于特定的利益格局是否公正就会有不同判断。不同的立场,对于公正当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各种道德与正义平等的要求,有着强烈的阶级性特征。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资本的私人所有制,资本要求增值,要求自由流通。“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用一定的政治法律形式来保障资本主义生产所要求的平等。这种要求没有超出商品权利的范围,它保护的实质上是商品及其所有者的权利。”(12)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30页。生产是为了人的发展,甚至资本主义生产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出为达到这一点所必需的财富和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是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很高水平所必需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才有可能。要达到这一点,以前的一切社会形式都太薄弱了”。(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7~78页。它创造出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无产阶级,代表了社会前进的力量,被迫起来要求利用这些财富和生产力来为全社会服务,以代替为垄断者阶级服务。马克思主张,理想的社会中,“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按能力计报酬”改变为“按需分配”,“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1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637~638。这就从形式的平等推进到实质的平等。平等虽然有时与自由会有冲突,但基本来说,平等是为了保证平等的自由。
古希腊柏拉图的“四主德”,就是建立在不同的等级身份基础上的,如金、银、铜铁般不同出身的统治者、保卫者、工商制造者,只有各按其分履行“智慧”、“勇敢”、“节制”德性,整个社会才能达到“公正”的品德。所以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的作用比任何平等要大得多”。如果认为自由民和奴隶、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时代的局限、阶级的局限,在当时的话语体系中,是多么的天经地义。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从自由主义的立场建立的体系,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每个人对于自由的追求都有平等的权利,这个自由他甚至后来把它发展为一个体系,就是对于自由的系统的理解、阐释和建构。从这个方面说,他所谓的平等的自由就成为他的词典式序列优先排序的第一条,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自由的权利,每个人的自由都应该是相容的而不是冲突的。罗尔斯的“基本好处”(primary good,基本善),是人在其完整和一生中作为自由和平等的公民,作为社会正常和充分合作的成员的人所需要的。(16)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修订版序言,第3页。所以“平等”应该指的是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这样就可以达到核心价值观所讲的“公正”的状态,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辅以差别原则,就可以实现作为公平的公正。
公正与自由。公正,以程序(标准)或实质(结果)的公正保障每个人的自由(法律上的权利)。世界银行提出,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公平”有两项基本原则:一是“机会公平”,即一个人一生中的成就应主要取决于其本人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被种族、性别、社会及家庭背景或出生国等因素所限制;二是“避免剥夺享受成果的权利”,即享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应的健康、教育、消费水平的权利。(17)世界银行编,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译:《2006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前言。这里体现了公平的理念,也体现了权利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观念。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提出,政治自由对于全体公民的价值必须基本平等,每个人都具有公平机会。(18)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346页。自由与公平、平等的联系,在罗尔斯这里密切结合在一起。
法治与自由。法治是对于自由、平等、公正的保障,法律是自由的保护神,它保障了社会的秩序,法律追求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能够以法来保障人们的自由。黑格尔提出,“由于法律的更深刻的合理性和法律状态的巩固导致了更大的和更有根基的自由”。(19)黑格尔著,杨祖陶译:《精神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4页。在黑格尔那里,自由不是任意性,法是人与人的现实的自由关系,通过抽象法(自由的外在实现)和道德(自由的内心实现),进展到伦理实体(法则约束与主观自由的统一)。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其精神就是保障公民权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服从法律,从根本上说,它不是出于一种恐惧和威慑的力量,而是因为这个法律真正地保障了人们的价值追求,所以法律本身有一种内在的权威,上升成为公民的法治信仰。这是对共同体的价值的认同。
由上述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由,由此达到公正的状态,法治就是对自由平等公正的保障(法律把自由的概念转换为法律权利的概念)——这是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逻辑。并由此推衍出国家的使命和个体公民美德的支持,从而建立起核心价值观的整个系统。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真实、完整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制度条件,是这些价值观实现的社会前提基础。
这个层面作为它的一个奠基/根基之后,由此,自由是通过国家这样一种普遍性的方式来体现,是在特定的国家、具体的制度中的。因此,我们说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实也是为了保障自由而设立的。在现代国家,公共的权力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而组建的,核心价值观延展到国家层面。但仅仅靠这样一种制度还不足以自我运行,还需要有时代新人来运行,由此也延展到公民个体层面。罗尔斯在《正义论》第三编“目的”中,也阐释一种价值理念,一个共同体或社会是根据什么原则、为了什么目的而建构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公民美德对于支撑制度规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也是为了一个更好的自由,只有通过国家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这个“国家”和每个人的自由就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说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就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关系密切。
富强,是中国近代以来改变贫穷落后、备受屈辱状况的不懈追求。加尔布雷斯在《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中提出:“在好社会里,所有的公民必须享有个人自由基本的生活水准、种族和民族平等以及过有价值生活的机会。必须看到,对个人自由最彻底的剥夺莫过于一贫如洗。对个人自由最大的损害莫过于囊中羞涩。”(20)加尔布雷斯著,胡利平译:《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页。经济的解放深深地影响人的解放的程度,好经济是好社会的基础。“富强”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放到18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背景中来看,是从反抗列强的侵略压迫,到追求民族复兴的写照。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之后的新社会,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9页。毛泽东说:“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38页。他提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24)《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496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指出:“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2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页。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同富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生产关系的保障。以人为本,生产是基于人的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是人类学意义上的生产,而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由资本的逻辑发动,以增值为目的。富强为消除物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主,是一种治理方式,是运用法律宣示和保障的个人的自由权利表达诉求。我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28)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93页。民主是实现权利的一种程序手段,是为了保障自由的实现。毛泽东说:“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30)《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5页。
民主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意义上的民主是1789年大革命最伟大的成果之一”,(31)罗森布拉特著,徐曦白译:《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85、85、86页。1822年,法国自由派的代表在国会发言中指出,民主已“遍布法国”,真实状况是,在2600万人口中只有14万人具有投票权。可见其最初的含义不一定是选举,而是指代承认公民平等并使社会流动成为可能的社会形态,但是此时并不是真正的平等,至少法国妇女为争取应有的权利就没有得到回应。“自由”作为政治术语,由法国传入美国,1831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指出:这是一个新词,代表“平等的权利”、“民主的原则”。这种抽象的理念要落地,还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文明,表征着社会的形态。“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2)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80页。判定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标准,就是人伦教化,是人的自由与解放程度,以人的独立性为标准。文明演进的历史,就是人类逐渐摆脱不恰当的依赖性的过程。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三种社会形式: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3页。这一历史过程是一个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漫长阶段。这种走向人的独立和解放的过程,是逐渐走向开化的、自由人的过程,也是人在不断文明化、摆脱动物性的历程。康德把人展示为“积极地在与因他本性中的粗野而纠缠着他的障碍的斗争中使得自己配得上人性”,(34)康德著,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0页。这与康德作为启蒙运动的顶峰的乐观态度是一致的。他期望“人有义务:努力脱离其本性的粗野,脱离动物性,越来越上升到人性,……以便和他身上的人性相称”,(35)康德著,张荣、李秋零译注:《道德形而上学》(注释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72页。从而达到自主、自律,主体的意志有“能使我们维护或违背道德的选择力”,在欲望与道德诉求之间作出决定,“是一种自由的权能”。(36)施尼温德著,张志平译:《自律的发明:近代道德哲学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642页。文明亦是人的自由的表征。
和谐,是在保障自由、保障权利的情况下,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消灭城乡对立(差别)”、“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做了肯定,认为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公民个体层面,通过公民美德,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了品德的内在支撑。
爱国:现时代,民族国家是自由的保障,国家以法律形式来保障公民权利,公民的自由权利由国家宪法宣示。国家公共权力设计的目的,最终是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国家是产生于社会又居于社会之上,以公共利益的形式出现,成为共同体,国家权力凌驾于社会其他权力之上,作用于管辖的范围内,制定的法律具有了普遍性的力量,对宪法法律宣示的自由提供制度保障,使之有了实现条件。社会主义中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使阶级结构以及国家的本质有了全新的改变,国家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社会主义的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爱国与爱社会主义达到统一。
诚信:是个体和组织的价值追求,表征了一个人、一个组织的自律和自由。“民无信不立”,“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38)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第5页。把诚实守信作为价值观,既是个体的追求,也是共同体的追求,是整个社会、共同体能够把它的每一个成员凝聚联合的基础,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品德问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不只是某一方面或领域的规范。“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189页。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这也是儒家将完成了道德修为之人称为“成人”,意为成德之人,成为人,全人,身心内外完美之人,成为德性丰盈的君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是忠诚于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守的是人民的心”。(4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敬业:劳动是人的创造的展示,是自由发展的表征。劳动实践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确证,也是人实现自由的程度的表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最终通向自由的人组成的联合体带着兴奋愉悦心情的联合劳动,而与历史上的奴隶劳动、农奴劳动这种没有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与雇佣劳动这种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的人的虚假独立性的社会形态相区分。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社会主义的友善,自由的联合劳动,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与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人与人的平等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倡导和践行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美德的意义在于,造就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有新风貌、新姿态、新作为,是公民个人的自我革新、自我升华、自我超越。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社会基础
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之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丰富的涵义,与以往历史上各社会形态价值观的区别,在根本上是因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这些价值观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论逻辑体现其真理性、道义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提出社会主义是什么,追求什么,证成其内在结构的理论逻辑,辩明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上,遵循了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的社会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具有无产阶段的阶级性,因而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其道义性是真实的、历史的、具体的。
西方语境的“自由”,有着其强烈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西方传统的“自由”,是指“具有公民身份,不是奴隶,不受主人专断意志的制约”,是贵族气质、义务,位高责重,“非出身卑贱的”、是“慷慨大方”,“能够给予并且具有公德心的公民”,是一整套的道德和公民价值,因而只是极少数贵族的自由。而自由主义则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概念。在二战之后,自由主义被美国化,设定为个人权利优先,关注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成为一种个人主义的哲学,最终演化为“一种强调私权的现代的、自利的、具有竞争性的和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41)罗森布拉特:《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8~9、4、255页。这种强调私权的现代性、资本的逻辑、私有制,就使得自由的实现不可能是充分的、平等的。
2.文明演进的历史逻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性、阶级性。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其生成的基础、体系的逻辑,均是适应其社会的经济基础要求而树立的。社会主义价值,是在社会形态价值观演进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超越了之前的价值观。此前的社会形态价值观,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要求,但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比如在平等价值上,在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批判中,我们不是要取消平等权而是要更高层次的、更现实的平等权,由此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所有权最终要对资本所有权做出让步,二者是分离和对抗的,自由、平等与财产权的社会,并不真正地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重新统一起来,以按劳分配原则为主体,劳动与财产权同一,不再异化。社会主义国家保证了“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也使得“诚信”、“敬业”、“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了社会经济基础。
比如:“友善”作为诸多社会形态都拥有的一种价值追求,在今天如何看待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孔子的“仁者爱人”,是在礼制、等级制的框架下,不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友善。在私有制、雇佣劳动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友善,是不可能普遍实现的,志愿与慈善行为无法撼动私有制的根本统治地位。在平等的价值观上,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中也讲博爱,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法国的三色旗。就像他们的理性是抽象的,他们的自由也是抽象的,平等也是如此。虽然美国《独立宣言》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正因如此,马丁·路德·金才仍然会说“我有一个梦”,所谓“人人平等”就是一个空头支票,具体落实时缺少一个实现的途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42)《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20页。资产阶级的道德论,“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在现实世界面前,是软弱无力的。(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据彭博新闻社2020年10月报道,美国最富有的50人与最贫穷的占一半美国人口的1.65亿人拥有的财富相等,(44)《富者独尊悖公道——美式民主痼疾难除》,《人民日报》2021年5月27日。都是约2万亿美元。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美国30.5%的财富,高于1989年末的23.7%。而最贫困50%美国人拥有的财富比例则从3.6%降至了1.9%。(45)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forexinfo/2020-10-09/doc-iivhvpwz0991429.shtml.加尔布雷斯说:“对这种现象好社会不能容忍。对为这种不平等现象辩解的种种理由,或更准确地说,精心编织的借口,好社会同样无法接受。”(46)加尔布雷斯著,胡利平译:《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第50页。马克思甚至称资本主义竞争是丛林法则,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动物的弱肉强食规则,是人类的史前史,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的历史还没开始。同理,“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社会主义性质表明它与之前的仁爱博爱有着本质的不同。儒学讲仁爱,是建立在礼制的基础上的,这个“礼”是分等级尊卑的,它是不平等的,而现代社会必须要克服这种不平等性。
从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的友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它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所以它就不再受制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所带来的、劳动者的权利必须让位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劳动者必须屈从于它并为之出卖自己的劳动,所以它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局限,因此友善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只有在掌握了社会生产资料的平等的自由人的联合劳动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友善,才能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实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生命力。“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4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文化,逐渐凝炼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系统,如这十二个范畴,都是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综汇融铸而成,又引领着实践,充分表明了中国道路、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现实性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