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2021-12-07叶聿野
叶聿野
(大田县财政局,福建 大田 366100)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大田县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田县广平镇元沙茶厂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三明实践”,以科技、品牌、三产融合为茶产业赋能,做好茶文章,推动以大田美人茶为代表的三明生态茶产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产业与旅游业交互融合形成的一种新业态,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融合本土多元文化,发掘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点,集茶园休闲度假、茶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为一体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使茶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有效载体,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1 大田县发展茶旅产业优势
1.1 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大田县有着千年茶文化历史,种茶、制茶、品茶、售茶等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茶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林深、水美、茶香,构成了独特的区域人文特征。明清时期,福建创新了乌龙茶制茶工艺,作为福建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大田茶农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美人茶”产业,主导制定《美人茶》等4个国家级团体标准,将传统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目前已成为大田标志性的地方茶叶产品。2002年起,县政府将茶产业摆在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首位,经过20年发展,大田县拥有“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称号。截至 2019 年,全县茶园面积 9.53 万亩,茶叶产量 1.28 万吨,产值 11.46 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 15.74%),涉茶人员近 10 万人(约占全县人口数1/4)。在市、县两级政府支持下,茶产业已成为大田县第一农业支柱产业,“大田美人茶”已成为三明市茶产业发展主导品牌。
1.2 旅游业条件优良
1.2.1 生态环境绿色。三明系中国绿都,是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大田作为三明市下辖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土地面积22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3.07%;境内水系众多,水质良好,系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之一。大田县生态优良,宜居宜养,是福建省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地”、“福建省森林县城”等称号。
1.2.2 气候条件优良。大田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10.5-27.2℃,年平均降水量1570.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风速0.98米/秒,年平均日照1522.9 小时,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宜人。环境空气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十,2016-2019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十,优良天数比例均不低于99.7%。通过统计分析最近30年(1990-2019年)的气象资料,年平均舒适度等级为3级,其中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月份长达6个月(4、5、6、9、10、11月),此阶段人体感觉舒适,最适合发展旅游产业。
1.2.3 旅游资源丰富。大田县“山、水、泉、茶、堡”等旅游资源各具特色,现有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4个。境内古建筑古堡古学村等旅游单体资源330多个,明清芳联堡、安良堡、琵琶堡等大田土堡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个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民俗、戏曲、孝道、红色等特色人文历史文化兼容并蓄,“板灯龙”、“杂剧作场戏”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田红粬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二十四孝”编撰者郭居敬出生地、肉身菩萨“章公六全”祖师故里;是中央苏区县,1929年初建立中共大田特支,1930年被列为“全国苏维埃区域”,是福建省最早的苏维埃县份之一,2013年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有红色爱国教育基地“第二集美学村”、中共闽中工委会址--西河祠等革命旧居、旧址。
1.2.4 旅游条件具备。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福建省地理位置中心,与8个县区接壤,随着厦沙、莆炎高速、国道纵五线、兴泉铁路交通网不断完善,旅游交通便利,正加速融入闽南沿海经济圈。二是接待能力强。县内共有35家酒店,可提供2700多个床位,其中星级酒店达13家约1200个床位;旅游安全保障完备,制定有详细的安全保障预案,保障旅客安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1.2.5 旅游业稳定增长。大田县以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拥有首批“全国生态旅游胜地”、“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美丽中国•魅力文旅目的地”、“福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诸多闪亮名片。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稳定发展,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127.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8%,旅游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35.1%,全县乡村民宿30多家,新增旅游从业人员300多人;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旅游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4%,解决就业岗位4.32万个。
2 大田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2.1 发展概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大田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随着人们对大自然、原始田园风光越来越青睐,抓住高山生态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大力发展生态茶旅经济。在大田县政府的推动下,茶乡人民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以“仙峰古堡 茶香大田”为主题,持续推进国家茶叶公园建设,打造了以“茶”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仙峰•茶美人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田五龙山生态旅游景区”和“灵动济阳景区”。
2.2 精品路线
为持续推进茶旅融合,茶旅产业融入茶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扩展成休闲农业,打造成乡村游、空气游、体验游、红色游等品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体系。统筹规划区域范围内多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融合不同景区打造精品路线,路线一:内洋村大仙峰•茶美人生态茶园——阳春村章公普照堂——济中村灵动济阳;路线二:玉田村“第二集美学村”旧址 ——桃溪村闽中工委会址——京口村叶炎煌故居——元沙村五龙山。经过几年打造,随着“三明实践”大田篇--大田美人茶在央视播出,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整体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效率和效果,有力促进高山区乡村产业振兴。
2.3 典型案例
大仙峰•茶美人景区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福建省优秀有机茶基地”,是国内首家以大田美人茶为主题,集茶叶种植、茶事体验、休闲度假、研学康养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茶景区。在雾海茶人家,设立了文学、书法、摄影等活动场所,大院内伴随美妙的琴声可以观赏茶艺师精湛、熟稔、地道的茶艺、茶道表演;品尝色、香、味、形、养俱佳的传统茶膳;居住在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安良堡”为原型设计、独具闽中特色的民宿建筑扶贫古堡客栈,体验篝火晚宴,享受悠闲生活。五龙山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大田县广平镇,“山清水秀、连绵茶园、孝忠文化”是大田五龙山生态旅游景区显著特色,可游览“中国梦”茶园,聆听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莅临五龙山茶园考察指导并对当地茶产业发展嘱托的故事。景区既实现茶产业多元发展,又达到茶业与旅游业并举的发展格局,茶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可持续发展。
3 大田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3.1 茶旅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茶旅融合发展起步晚、时间短、基础弱,尚处于发展初期。一是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至今仍未有5A级景区,住宿、餐饮、交通仍需投入大量资金,大田属于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资金不足以支撑乡村旅游的大规模开发。二是茶企、茶农组织化程度低,综合型茶业人才缺乏,地区旅游统筹发展未成规模,景区发展不均衡。三是挖掘茶文化具体内涵未深入,知名品牌未能形成,仍需开发、宣传和推广。四是受于地域限制,景区分布分散,游客以短期游览为主,产业链短,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较低。
3.2 茶旅产品特色不足
一是茶园景区建设内容相互模仿,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同质化明显,没有特色鲜明的记忆点。二是茶产业以茶叶销售为主,旅游路线以传统观光模式为主,景区游玩项目以网红产品为主,多为重复性的参观茶园工厂,旅游产品趋于单一化,游客回头率低。三是流行与传统元素结合开发的茶文化产品少,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年轻人。
3.3 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在乡村旅游热潮推动下,投资者热情高涨,但受专业和资金限制,对农业和旅游业往往只进行浅层开发,缺乏科学发展规划,项目雷同,布局不合理,以观光型为主淡旺季明显,市场定位不准确等,导致投入多、产出少甚至血本无归。如大仙峰•茶美人景区作为最早开发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具体建设上没有统筹规划,以粗放型开发为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茶园中套种樱花,与漳平永福樱花园相比,品种少、打造时间短;茶园周边流转土地种植荷花,面积小,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4.1 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抓住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机遇,以“生态游、绿色游、深呼吸”的生态资源发展理念,形成全域生态旅游格局。大田自然实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海拔落差大,垂直气候资源丰富,全年均适宜开展旅游,利于打造“春可采茶、夏可避暑、秋可观堡、冬可泡泉”的全域旅游格局。实施国家茶叶公园、加快推进美人茶集中加工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统筹民宿经济、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等融合发展,突出抓好茶旅康养全产业链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和茶旅产业融合发展。
4.2 科学统筹茶园景区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茶叶基地建设。将屏山、吴山、济阳、谢洋、广平等地的古堡、茶园等连片开发,在现有景区基础上科学规划,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提升高山生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美人茶闽台合作示范基地,加快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建设,开设大田茶史博物馆,增加旅游项目,健全旅游产业体系。二是“捆绑”多元文化,培育美人茶特色游。发挥大田美人茶三“贵”文化独特优势,依托国家茶叶公园和土堡、民俗、温泉、生态茶园,将茶产业与生态环境、休闲农业、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医疗产业等高度融合,体验茶文化、富氧健身、养生宿营、静湖垂钓、亲农观光,开发多条精品旅游路线,打造“山水茶都”、“茶乡红色之旅”、“森林康养”等旅游名片,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高茶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
4.3 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硬”件建设方面,从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入手,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饮食上,提升茶家乐和茶庄园农庄卫生标准,打造本土特色菜系、套餐,如主推“石牌骨头肉”、“武陵烤兔”、“九层粿”、“永仙鸡”等本地特色美食,容易给游客留下舌尖印象,比如在茶城举办本地独具特色的“土猪宴”,不仅充分利用空间,又为茶城带来人气。在住宿上,以本地民居和土堡打造独具特色茶乡民宿,如屏山茶园星级民宿古堡客栈、茶家大院、木屋,着力打造大田高山特色民宿群,体验“深呼吸 在屏山”。在交通上,建设公路网,增加公交线路和停车位等,打造便捷交通。在购物上,开发茶叶、本土农特产品伴手礼,做好茶叶深加工,加快茶饮料、茶多酚、茶保健品的招商,研发章公茶、禅茶等产品。在游玩娱乐上,运用智能化科技手段加入现代流行元素,打造特色茶艺馆、发展夜间经济、培育网红景点吸引各类游客,拓展茶文化旅游特色体验,让游客与茶农一起体验采摘、制茶和品茶等。
4.4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在“软”件建设方面,从网络服务和旅游服务入手。一是构建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体系,发布乡村旅游信息、景点介绍、精品路线推介、民宿和农家菜预定等服务,提高游客旅行的便捷度和舒适度;建设电商平台和多个物流服务网点,促进茶产品产销对接。二是提高旅游从业者的专业度,实行定期培训,培育一批本土旅游运营人才,高薪引进管理人才提高景区管理服务质量。三是培育茶旅人才队伍,依托本地职业技术学校如大田职专、三明学院等开设茶叶、旅游专业,在校培养专业茶旅队伍;在义务阶段开设茶文化兴趣课,让学生从小感受中华茶文化氛围。
4.5 强化知名品牌塑造
一是打造“大田美人茶”名片。启动“数字茶园工程”,利用物联网做好茶园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在线监测,做好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广《美人茶》标准运用,用数字科技助推美人茶科学管理、安全生产;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茶叶集中加工核心区建设,开展美人茶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美人茶品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加强茶企整合,培育龙头,走企业联合、资本运作、股份制的发展路子;政府搭台,依托龙头企业推广“大田美人茶”品牌,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推动质量兴茶、品牌强茶,争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着力把大田美人茶打造成中国美人茶中心。
二是打造绿色茶旅模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建设,借助首批全国生态旅游胜地、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地、省级森林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生态名片,推行‘绿色+生态茶旅’模式,因地制宜结合茶区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高山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例如,大仙峰•茶美人景区彰显“生态、乡土、文化、趣味”元素,打造成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高山特色的木屋民宿群、红色茶旅康养示范基地,获评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大田美人茶乡红色之旅;大田县广平镇五龙山生态茶园旅游景区,坚持绿色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做优茶园景观,在生态茶园推广方面,完善茶区负氧离子、空气质量等环保、气象要素监测体系,探索空气清新指数等服务产品,以孝道文化为载体,开发生态、养生休闲旅游,景区所在地元沙村,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2018年村财政收入达到308.62万元。
4.6 加快品牌宣传推广
建立全方位的立体营销体系,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一是网络宣传,开展大田美人茶科普、网红造势、短视频征集,培育直播、短视频能手活动,充分利用“大田后生仔”文化品牌,加大公共品牌宣传推介,做好旅游活动宣传和茶乡风貌展示,提高知名度。二是推介宣传,持续举办全国美人茶斗茶赛、高峰论坛、国际茶日、开茶节、高山茶文化节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农交会”和“绿博会”、福州“6.18”海交会、厦门“9.8”国际茶业投资贸易博览会、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以及国内外其他重要茶事活动,打造各类旅游文化节、展览会、推介会。三是开设大田美人茶宣传窗口,鼓励茶企茶农到省内外开设专卖店(专柜)、连锁店;在三明饭店、三明机场、福州三明大厦等地设立大田美人茶展示展销窗口,与大酒店大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将大田美人茶列为指定用茶。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代理配送和网上交易,推进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提高宣传营销效果。四是讲好茶故事,挖掘大田美人茶茶马古道、孝道敬茶、章公禅茶等文化,选编茶诗、茶歌、茶故事文创作品,开辟党校现场教学线路,举办茶艺大赛,评选十佳代言人、十大最美茶艺师、最佳茶艺表演队,推进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工作,营造讲茶、喝茶、爱茶氛围,说好大田美人茶故事,推进茶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