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探索
2021-12-07杨薇薇郑秋强
杨薇薇 郑秋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 珠海 519007)
2019年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COVID-19)迅速传播并蔓延全球,从国际形势到民众个人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自新冠病毒的大爆发以来,中国的本土疫情渐趋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疫情的完全消失,疫情偶尔仍有局部的小规模爆发,“新冠危机”尚未解除。这也预示着民众将要面临着与新冠病毒的长期共处,中国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波云诡谲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发展压力的骤增、艰难的就业形势、偶尔反弹爆发的疫情,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升学、就业等造成巨大的影响,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对高校在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如何适应新形势提出了挑战。
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生活变化,有学者提出,应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四位一体的联动模式,以应对个体所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连锁影响[1]。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亦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就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明确指出应“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强调家校合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应对国际形势的新挑战,高校应正确认识和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校合作联盟,开展心理工作的联防联控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后疫情时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有利手段
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面临崭新的大学生活,大学生需要适应和调整,对家长而言也是如此。高校拥有丰富的专业资源,可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指导家长更新对学生的理解,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家庭教育。在后疫情时代,学生在家的时间可能会因为疫情防控措施加长,相关研究亦表明“宅家模式”将增加亲子矛盾,而高校专业指导的加入可缓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2]。
(二)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是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随着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的愈发艰难,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可帮助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坚定信心,激发动力与积极性,获得温暖抱持的力量。家庭给予的情感支持和高校的理性教育职能互补,相互配合,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独立性,进行自我探索,全面发展,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变幻莫测的环境。此外,建立家校合作制度也可以增进家庭与高校的互相理解,避免潜在的家校纠纷,减少消耗与工作难度,增强教育合力,促使高校更有针对性和深入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是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频发,众多高校反映心理安全稳定的压力骤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即指出,应“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对于入学时就确定有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倾向等严重心理危机时,学校及时协助家长送医诊治”,提示高校在危机干预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协同家庭的力量,共同应对心理危机事件,有效支持高校的危机干预工作,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工作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阻碍。
(一)家长与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缺乏重视
当前,众多家长对大学阶段的教育认知有所错位,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缺乏主动性。一项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显示,85.4%的家长很少或从未主动入校了解学生的情况[3],该现象一定程度上表明多数家长主动放弃高校教育活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教育参与意识薄弱。一项针对心理咨询中心来访学生的家庭调查显示,有83.9%的家长不了解心理保健的重要性,这也反映出家长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背后与其自身心理健康知识薄弱,缺乏心理保健意识息息相关[3]。
作为家校合作的组织者和倡导者,部分高校也常常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将其当做是一份可有可无的工作,如一项调查发现:明确支持家校合作的高校工作者仅占59.5%[4]。部分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对家校合作的内容敷衍了事,近半的家长对家校合作制度不知情[4][5]。这也常常导致高校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难以发挥家庭的作用和价值,工作被动且成效不足。
(二)家长和高校未达成一致的心理育人理念和目标
由于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模糊,对学生心理上的变化感受迟钝。多项调查表明,多数家长在家校合作内容中首要及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表现,重智轻德,带有功利性和短视性,对学生心理健康较为漠视,对心理育人的相关议题表现茫然[4][6]。传统的高校工作模式沉浸于高校工作系统本身,举办的家校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成效。因家长与高校缺乏持续沟通,未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达成一致的理念和目标,心理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制度建设滞后
心理育人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系统、持续、稳定的培养。从架构主体上来说,高校因其丰富的资源和系统性及组织性,应主动构建相应的心理育人合作制度,充分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现状而言,高校在家校合作上普遍缺乏完整的体系和规划,多项调查显示,63%的家校合作没有计划性[5],工作多为辅导员或相关部门自发开展,缺乏统一的指导与管理,家校合作质量难以保证;38%的家长认为高校缺乏监督和管理机构是家校合作的一大障碍[6]。高校与家庭的联系管道不畅,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处理问题时无章可循,有家长甚至反映高校部门之间常常相互推诿[4],难以真正发挥家校合作的心理育人力量。
(四)高校人力和物资不足
从客观条件上看,高校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和资金物质保障不到位是限制家校合作的重要原因。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主要负责家校合作的工作人员,但随着高校扩招,一个辅导员常常需要同时负责几百名学生的日常工作。由于庞大的工作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即使辅导员能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往往有心无力。此外,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欠缺,也是造成家校合作困难的一大原因。
由于高校大多是面向全国招生,学生规模庞大,生源遍布全国,家庭与高校的空间距离跨度大,有调查表明:45%的家长认为空间是阻碍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因素[6]。家校合作需要充足的物力和财力,以维持家校合作过程中需要的花销。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家校合作的物资和资金保障往往无法落实,其沟通和交流被约束,家校合作的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五)合作内容及形式单一狭窄
当前,家校合作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狭窄。在合作内容上,一项访谈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只在迫不得已时联络学校[5]。因前期交流沟通不足,常常会导致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互不信任,剑拔弩张。在日常工作中,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内容多为单向的信息发送、宣传、讲座等,形式单一且缺乏互动性,缺乏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的合作,难以刺激家长的参与热情,双向的交流和成效不足。
在沟通方式上,调查表明电话和微信是家长和高校的主要沟通形式,交流路径单一且狭窄[4][5][7]。多项研究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每学期与辅导员联系的次数为0次[5][7],表明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热情和兴趣被抑制和约束,家校合作的开展近乎为零。
三、后疫情时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对策
为针对性地解决以上的问题与困难,现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加强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助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加强家长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认识和重视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需要面临高速发展和变化的生活和市场环境,所产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越来越复杂。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的力量,高校应面向家长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心理保健理念,增强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应从新生报道伊始,着手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发放相关的教育材料、开设讲座、视频推送、线上小型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明确家长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高校作为家校合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也应得到充分培养。高校应健全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加强高校相关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摒弃旧有的工作理念,提高家校合作相关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明白利害关系,切实参与到家校合作的工作中。
(二)促成家长与高校达成心理育人共识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家长们的背景和想法各异,出现理念上的分歧和目标上的偏差在所难免。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明确指出应“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高校和家庭的效用,高校应与家庭一起探索家校合作的理念和目标,就培养出一个怎样的大学生有明确定位,引导家庭达成心理育人共识,提升家校合作的深度。
在共同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方能明确双方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如,在隔离居家学习线上课程时,高校负责学生的教育内容,而家长则负责优化后方的物质和情感支持环境。当家长观察到学生的情绪上有困扰时,高校可充分发挥其专业性的特点,由学校的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帮助,给学生分化和独立发展的机会与空间。唯有家庭和学校持有共同的心理育人理念和目标,在职能和信息上互补,才能实现合作的最优解。
(三)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制度
当下,家校合作通常为辅导员自发开展,组织结构松散。为确保家校合作有章可循,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架构,建立规范的心理育人家校合作制度。明确高校和家长在心理育人家校合作中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对家校合作的职责与内容进行分工,就家校合作如何开展,制定规范、详细、明确的章程,并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奖惩方案。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伊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心理测评和家庭调查,完善学生的心理情况信息。建立沟通制度,定期与家长进行信息互换。在后疫情时代,若因疫情防控造成学生滞留高校或家中,对于可能发生的信息受阻和沟通困难,应由家校合作的力量进行弥补,以帮助高校和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发展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四)改善高校的人力和物资条件
物资和人力保障是心理育人家校合作得以开展工作和持续运行的保证条件。由于后疫情时代在空间分隔上衍生的困难,可通过新科技和新技术的手段进行改善。而工作的优化与创新都离不开财政上的支持。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经费投入、筹集资金等方式,为宣传、培训、平台运作等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顺利运作。
为解决部分高校人手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充分发挥授课教师、教辅人员、兼职班主任、“帮-传-带”制度下的学长学姐等人员资源,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为保证高校工作队伍的工作质量,应针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工作坊培训、讲座、工作督导等学习活动,提高心理保健的专业认识,加强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五)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内容与形式
为充分接触不同背景的家长,高校在沟通形式上应做到多样化全面开发,兼顾传统与新兴的沟通形式,保证交流的畅通与便捷。高校应充分利用纸质、声讯和网络平台,可利用书信、指导手册、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公众号、邮箱、微博等多种沟通形式,宣传家校合作理念,定期更新学生动态,及时接收家长的信息反馈,开展富有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高校可搭建专门的系统与交流平台,使心理育人的家校合作规范化和有序化。高校亦可建立家长委员会,以便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发挥家长的资源与力量。
高校应不断丰富和拓展家校合作的内容。新生入学之前,可编写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指导手册,内含学校与心理咨询中心简介、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理念与目标、制度、组织架构、合作内容简介、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等。正如《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所指出的,“在家庭访问等家校联系中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高校可为家长开设相应的教育培训,如线上的录制课程或专家讲座,内容涉及日常心理保健知识、危机事件的识别与预防、家庭沟通技巧等,增进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心理群体,高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跟进学生心理动态,必要时邀请家长亲自到校,共同商讨应对与解决的办法,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就业环境都在发生方方面面的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心理危机增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视,切实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