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社区儿童室外活动空间功能更新设计探究
2021-12-07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城市更新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实现了更新,对居住环境要求逐渐提高。社区功能不再是简单地满足人们的居住,而是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生活场所,包括居住、社交、休闲、服务等。在早期许多老旧社区在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只满足了当时的居住需求。如今,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儿童的成长环境,更多的家长也希望儿童能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对老旧社区儿童室外活动空间功能进行更新设计具有现实意义,为儿童提供良好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实现综合发展。
1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和活动空间
1.1 儿童户外活动类型
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认为户外活动是旅游活动或学校组织的班级活动等,儿童自发组织活动少,社区内也缺乏日常交往的场地。儿童作为特殊性群体,与成年人相比有更多户外活动需求,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活动类型和需要空间也不同。(1)低于1.5 岁的儿童,喜欢玩的游戏包括沙坑、草坪、广场等,不能独立玩耍,必须有保护者陪伴。(2)1.5~3.5 岁的儿童,喜欢玩的游戏包括椅子、固定游戏器械等,可以在分散的游戏场中独立玩耍。(3)3.5~5.5 岁的儿童,喜欢玩秋千和变化多样的游戏设施,能够独立玩耍,喜攀爬,玩耍伙伴逐渐增多。(4)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开始出现性别差异,女孩喜欢偏静态的手工活动,男孩喜欢玩捉迷藏等动态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自立能力,同伴较多,喜攀爬。(5)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女孩较多玩跳皮筋、跳房子等,男孩喜欢运动性强的运动,比女孩更在乎场地的选择。
1.2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户外活动区域可以分为学龄前儿童区域、学龄儿童区域、儿童体育活动区域、娱乐与科学活动区域等。通常儿童活动空间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活动空间,前者对象主要是儿童。现阶段在城市建设中,儿童正式活动区域逐渐受到重视,服务标准已经形成初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4 种:(1)幼儿园。针对6 岁以下儿童设置,园内有基本的游乐设施、场地,不对外开放。(2)学校。学校针对6 岁以上儿童设置,活动区域较大,集中在操场上,以体育运动为主。(3)儿童乐园。对儿童开展科普活动、文体活动等,乐园内设施较多。(4)游乐场。主要是进行玩乐。
任何具有活动性质的空间都可以成为儿童的非正式活动空间,主要包括以下3 种:①居住区域。这是儿童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相比其他空间较为熟悉,也不会被家人限制。②街边。是儿童平时生活会使用到的空间,但安全系数低。③公园。公园并不具备服务功能,但其凭借优美的环境和游乐设施,促使很多儿童到公园活动。
2 儿童户外活动行为特征
2.1 自我性
通常为儿童的活动行为都表现出一个较大的特征,就是自我性,即以自我为中心。儿童会根据自身的意愿去感受外界环境,但很多时候由于场地及其他因素受到限制。
2.2 聚集性
年龄会对儿童的活动行为分组产生影响,儿童一般喜欢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能够获取更多的共鸣,得到认可。
2.3 依赖性
儿童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较为依赖周围的人,需要其他人的关注与帮助,辅助他们完成整个活动。
2.4 时间性
四季变化既会对儿童户外活动造成影响,也会对场地条件造成影响,夏季和冬季儿童的户外活动较少,春季、秋季较多,且晴天活动也多于其他天气。
2.5 随机性
在非正式活动空间内,儿童活动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根据当时的因素和目的随机选择空间场地,能够从该空间中获取有兴趣的内容,进而产生活动。
3 老旧社区儿童室外活动空间功能更新设计策略
3.1 儿童室外活动空间布局规划设计策略
社区中室外活动空间设置质量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社会对儿童活动是否重视,这亦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居民之间交流的机会。在社区空间更新设计中,须重视儿童设置的活动空间布局,应从儿童活动类型、出行方式、活动需求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设置具有层次性、距离性的活动空间,比如,详细规划社区居住区域、绿化区域、公园休憩、健身器材设置区域等。结合儿童活动需求,不仅是简单地在地面上铺设橡胶或单一的活动器械,而是保证整个活动空间中的器械能够有序性组织儿童活动,对儿童游乐起到引导作用,促使儿童发现活动空间中的多种游戏方式,进而激发出社区的活动氛围。
3.2 儿童室外活动空间设施设计策略
3.2.1 社区广场设计。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设计逐渐体现出较强的功能性,将居住空间分割为多个区域,而且社区中的各个空间成为促使社区居民与广场进行联系的纽带,在拉近居民之间关系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在这些空间内为儿童设计出适合的活动区域,能够吸引社区居民走出室内,走入室外锻炼身体。
3.2.2 儿童出行空间设计。一般出行道路位于社区中心位置,许多社区中也设置了幼儿园等儿童学习机构,这些出行空间是儿童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一个有趣的标识、一个玩耍的设施都能成为儿童活动区域。社区内部的一些空余空间,可做挡石、指示设计,更新造型,吸进儿童在此处游戏活动。
3.2.3 其他设施设计。①社区公共座椅:对于公共空间质量与活力,停坐行为是一个重要指标,休息区域是否具有舒适性、便利性,也是评价公共空间质量的关键指标。社区公共休闲区域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的休息与活动,还要满足成年人看护和使用需求。对于儿童,公共座椅的选择较为灵活;对于老年人,偏重选择舒适、安全的座椅。因此,社区公共座椅需满足各个群体需求,设置成模块可变换的座椅,结合环境及活动需求进行摆放。②照明:社区中照明为居民提供夜间活动条件,还能延长儿童活动的时间和区域,照明设计需要根据安全、亮度、照度等设计标准,并结合儿童夜间的活动特点,提升活动空间的趣味性。③其他设施:每个社区中都设置有垃圾桶,为了培养儿童环保、垃圾分类意识,可在垃圾桶指示、分类标识上张贴图标或动画,吸引儿童注意力。
3.3 老旧社区儿童室外活动空间周围环境更新策略
老旧社区室外活动空间应结合绿植实现美观性,社区景观能够为儿童提供舒适的活动环境,也能改善社区环境和空气质量。一是社区环境可以根据不同区域进行设计,可以在主要道路、景观道路两侧配置乔木、草地、花卉等,使景观风格具有层次性。二是公共空间绿地应合理搭配多种植物,如住宅绿地应结合建筑朝向在西面种植阔叶树。三是考虑儿童天性,关注色彩环境设计,选择明亮、简单的色彩,设计儿童习惯的图形,并简单介绍植物知识,进一步吸引儿童注意力,增加室外活动空间的教育功能。
4 总结
在城市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一些老旧社区由于建设时间长,受经济状态、材料技术的限制,社区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针对儿童群体,需要对老旧社区室外活动空间功能进行更新和设计,改善室外活动空间功能,促使儿童更好地进行室外活动,同时,促进老人和儿童的感情交流,使隔代人群建立更融洽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