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改造模式与技术要点
2021-12-07顾晓艳
刘 敏,顾晓艳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杭州 310000)
1 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改造模式
矿坑地区景观由于遭受过长时间的开采,一般都是裸露的巨坑,假如不能够依据其地形、人口等条件选择合理的景观修复模式,将会给景区改造与修复带来很大困难。所谓景观改造与修复,并不是要让景观修复为原来的样子,这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时间上都是难以实现的,矿坑地区景观改造修复只能是尽可能地进行改造与利用,或者尽量地进行恢复。常见的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改造模式有以下3 种。
1.1 城市开放绿色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的创意来自于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压力与人们在压力下对于大自然的精神需求。当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很想在闲暇时进行户外放松,而户外放松的首要选择便是环境优美、绿色植被多、空气清新的地方,虽然坑一般都在偏远地区,但自然环境相对良好,只要对一些自然条件较好区域的矿坑稍加改造,就有希望成为与周围景观相结合的城市开放绿色空间,例如“矿坑花园”等,乐观的话还可以带动周围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
1.2 矿坑博物馆
改造成矿坑博物馆具有成本较低、天然直接等好处,对于一些大型的被废弃的博物馆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例如我国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坑等。当代人们的猎奇心理非常重,把一些稀有矿坑改造成博物馆,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建立矿坑博物馆有2 方面好处:一方面,通过建立博物馆可以拓宽人们视野,了解到资源的宝贵性;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废弃的矿坑得到利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增加了放松、休闲的娱乐场所。
1.3 矿业遗迹旅游地
改造成为矿业遗迹旅游地是最直接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改造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矿坑都适用,要想成为矿坑遗迹旅游地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之一:第一,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例如在过去的战争中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或者必争之地,为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凭此吸引文人学者前来感受浓厚的历史韵味;第二,一项重要的矿产资源新发现或者较为稀有的矿产资源矿坑,又或者技术较为先进的矿产开采废弃基地,可以吸引世界各国的学者前来参观;第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矿业基地,例如是中国第一座自己的煤矿开采基地等。
2 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技术分析
2.1 地形重塑
矿坑地区地理环境独特,在进行景观修复时,可以保留极具特点的开采痕迹,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设计规划,通过艺术加工,打造出视觉效果超群的功能区。
2.1.1 地形处理。矿坑地区遗迹大多分为垂直截面、倾斜截面和水平截面,针对3 种不同的截面,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山体开凿后留下的垂直截面,要巧用分隔,结合地形特色,构建多层次的复合空间,给人们直接的视觉冲击;而倾斜截面,可打造成错落有致的梯田景观,有利于游客一眼观看到矿坑开采的原有面貌;至于水平截面,则可以直接进行地坪式设计,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相关调整。
2.1.2 土壤改良。矿坑地区土壤不同程度被污染,要想进行生态修复,种植植物等就必须先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针对不同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情况,施加化合物缓解毒性,然后再进一步调节土壤酸碱性及养分状况,在土壤肥力得到提升后,再进行绿化种植。土壤改良是整个矿坑的修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若矿坑修复过程中未将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清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的增多,部分有害物质会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体中,从而对游客造成伤害。另外,有害物质未清除干净还会对矿坑地区景观的植被种植产生影响。
2.1.3 边坡处理。开采过后的矿坑往往留有裸露在外的边坡岩体。这些边坡岩体水土保持能力弱,极易造成山体滑坡,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在矿坑修复过程中,需对这些边坡进行治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种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一方面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另一方面美化环境,亮丽视觉。对于无法种植绿色植物的位置,可以采取一定的边坡防护措施,例如蜂巢格室护坡。蜂巢格室护坡是矿坑修复中的常见技术之一,蜂巢格室是一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利用超声波焊接手段将其连接在一起,将蜂巢格室放置在护坡中后,可以在每个格室中种植耐旱、生命力顽强的植被,优化护坡地区的周围环境。
2.2 水体重塑
2.2.1 重塑方法。一般而言,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有污染的废水与淤泥,因此在矿坑修复过程中应当先处理这些残留的废水和淤泥,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步骤。首先,应当检测污水的成分,并进行一定的处理,降低或减少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尽量使其符合国家排污标准,再建立渠道将污水排出矿坑或者重复利用。其次,要处理坑底的淤泥,先降低其中的有害成分,再在坑底开辟出一片加工、材料堆放场地。淤泥较软会影响矿坑的修复工作,因此要利用相关技术将坑底的淤泥进行固化处理,方便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2.2.2 改造模式。假如坑矿所在地雨水较多,可以考虑将矿坑地区改造为湿地,解决了矿坑问题还保护了生态,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而且改造成本较低,所以没有特殊用处时应当优先选择改造为湿地。另外,改造为湿地经常需要进一步引入水源,持续不断地引入大量的水源能够冲刷地表土壤,降低污染程度。
2.3 植被重塑
2.3.1 植被种类选择。合适的植被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重塑成本和恢复生态。植被选择依据如下:首先,检测矿坑地区的土壤成分,判断土壤的肥力;其次,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成本合理、速度较快的植被种类;第三,参考周边植被景观,提高矿坑修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最大程度地进行景观的还原;最后,注意植被重塑应当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提高植被重塑质量和效果。
2.3.2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主要指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帮助,适当改造环境,主要措施有:生物覆膜法,同时对植物进行定期灌溉;覆土植被法和直接植被法,前者成本较高但绿化效果较好,后者成本低但绿化效果不太好;所以在矿坑修复过程中要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对于矿坑破坏不严重、修复成本较少、不急于施工投入使用的矿坑,可以选择直接植被覆盖法;对于矿坑破坏严重,成本预算充足,可以选择覆土植被覆盖法;对于面积广、修复成本预算足、施工时间长的矿坑,可以将2种方法相结合。
除了常规的植被恢复,还有陡峭岩壁的植被恢复。对于倾斜度高于60°的岩石坡,可以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绿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分为清理坡面、修整坡面、安装高强度土工网、喷植植被混凝土、养护与管理5 个环节,该技术耗时较长,植被的养护时间较为漫长,但效果非常明显。对于坡面较缓的岩石坡,可以使用客土喷植法工艺复绿,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绿化技术非常相似,效果非常明显。
3 结语
综上所述,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改造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改造模式与技术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学习创新,做好植被重塑、水文重塑等工作,切实提高修复技术和修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