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山茶花日光温室盆栽技术

2021-12-07汤雪燕邵小斌朱朋波葛金涛孙明伟赵统利王江英

现代园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山茶乳剂山茶花

汤雪燕,邵小斌,朱朋波,葛金涛,孙明伟,赵统利,王江英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山茶(Camellia japonica)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卉市场春节主要盆栽花木,其树形优美,花、叶皆宜观赏,花姿绰约,花色艳丽,叶色四季常绿,花期较长,盛花期1~3 个月,从10 月到翌年5 月都有开放[1],观赏价值极高[2]。山茶喜温暖湿润环境,喜肥沃微酸性砂壤土,大部分种质资源分布于华南及长江流域,绝大多数品种在长江以北及盐碱地区需盆栽培育[3]。

江苏省连云港市地理条件独特,气候优越,雨量适中,冬季日照时间充足,但连云港地区土壤多为中性偏碱的棕壤[4],冬季最低温度低于大多数山茶最低耐受温度,而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效果好且环保节能,并能有效解决山茶在连云港地区安全越冬问题,因而在连云港地区山茶宜作为盆栽花卉在日光温室栽培。

1 种苗准备

1.1 种苗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花色鲜艳且抗性较好的山茶花扦插、嫁接种苗。

1.2 砧木选择

选择本砧、山茶‘耐冬’、茶梅和本地油茶作为砧木,砧木茎粗大于接穗茎粗,要求主干粗度或主干萌枝粗度0.5cm 以上,且生长健壮、根系发达。

2 定植

2.1 容器选用

选用透气性较好的陶盆、塑料营养钵及无纺布美植袋等容器。容器底部铺1.0~1.5cm 厚的小石子确保排水通畅,容器规格应与定植苗规格相匹配,一般容器口径为定植苗冠幅的1/2,容器高度为定植苗株高的1/3。

2.2 基质选择

要求疏松透气,pH 值5.5~6.5,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混合配制,并添加10kg/m3的腐熟有机肥,组成价格低廉且运输方便的基质。

2.3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为10~11 月或翌年2~3 月为宜,始花苗木不宜在开花前上盆。

2.4 上盆定植

一般选用苗木基径5~10 倍的花盆,每盆定植1 棵苗木。定植前,应修剪苗木破损、过长的根系,先在盆底装入适量基质,将苗木放置盆内,分散理顺根系,再填充基质至盆口2~3cm,轻轻振动花盆,压实。定植后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摆放整齐,浇透水。

3 田间管理

3.1 温度及通风管理

生长期最适合盆栽环境温度为15~25℃。夏季当气温达到38℃时,要揭开塑料薄膜,加强通风并采用50%或7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荫降温,同时增加喷雾频率,提高空气湿度。随着秋冬季节气温下降,10 月底~11 月初搭建覆盖1~2 层塑料薄膜的保温棚,外加保温棉覆盖保温,也可在大棚内用电器增温,维持晚间棚温在5℃以上。

3.2 光照管理

春季和秋季可在全光条件下生长,夏季光照很强时,要注意适当遮阳,中午前后可用50%遮光率的遮阳网遮荫降温。冬季光照不足时,早揭晚盖草帘增加光照。

3.3 水分管理

苗木定植后应立即浇透水1 次,使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浇水宜在上午10 点前或傍晚进行,山茶花喜湿润忌积水。春季温度开始上升时,每5d 浇水1 次;夏季高温强光环境,宜多浇水,每3d 浇水1 次,防止造成萎蔫;立秋后,每7d 浇水1 次;冬季根据室内温度及生长状况酌情补水,每5d 浇水1 次。在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条件下,盆栽环境应保持相对较高的湿度,应控制在60%~80%之间。

3.4 施肥

3.4.1 施肥方法。山茶花施肥一般采用喷施,有条件也可采用滴灌。

3.4.2 施肥种类。遵照薄肥勤施的原则,以复合肥和沤制腐熟的饼肥为宜,也可多种肥料交替使用。春季以施氮肥为主,初夏施平衡复合肥,10 月后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冬季1~2 月施饼肥。幼年苗木可以多施氮肥,壮苗期施复合肥。

3.4.3 施肥时间。一般刚上盆苗木及换盆苗木在1 个月内不宜施肥,夏季高温时也要少施或者不施,其余季节都可施肥。如果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应暂停施肥。施肥量根据苗木大小、生长状态、发育阶段及使用肥料的有效成分而定,一般单盆单次复合肥使用量为5~10g,饼肥使用量为20~50g。

3.5 通风管理

整个生育期注意通风,调节盆栽环境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过高时,揭开草帘及塑料薄膜进行降温、排湿;温度和湿度较低时,应及时盖上草帘及塑料薄膜进行保暖、加湿。

3.6 换盆

换盆时间与上盆时间一样,均以10~11 月或翌年2~3 月为宜。根据苗木大小,逐渐更换合适规格的花盆,每2~3 年更换1 次为宜。轻轻取出苗木,避免损伤枝叶,去除根部外层旧土,修剪老根、病根,装填栽培基质,轻轻振动花盆、压实,浇透水。

3.7 修枝摘叶

全年均可进行,以冬季为主,修剪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等;以夏秋季为辅,轻度修剪,改善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整个生育期内,每月定期摘除老叶及病虫叶,集中焚烧。

3.8 疏蕾

根据不同开花期选择疏蕾时间,秋花品种每年6~7 月疏蕾,冬花及翌年春花品种可适当延迟疏蕾期,一般9 月前完成即可。幼小植株不留花蕾,以保证良好的营养生长,细弱植株摘除较小花蕾,少留顶端较大花蕾,健壮成年植株每个枝条留2~3 个花蕾,小花、丰花型品种不疏蕾。

4 病虫害防治

山茶花常见病害有炭疽病、藻斑病、烟煤病、叶枯病和根腐病;常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茶尺蠖、红蜘蛛和蛾类[5-6]。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4.1 炭疽病

4.1.1 为害症状。发病时间通常在4~9 月,赤叶枯刺盘孢菌侵染叶片,叶尖及叶缘出现暗绿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棕褐色病斑,中间附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扩散至整片叶,导致落叶。

4.1.2 防治方法。彻底摘除病叶,夏季和冬季及时剪除枯枝、病枝,集中焚烧;发病前,每半月喷洒1 次1%波尔多液或每周用600 倍百菌清或75%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洒1 次,连续喷3~4 次;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除湿。

4.2 藻斑病

4.2.1 为害症状。发病时间通常在3~8 月,寄生性锈藻侵染叶片组织,初期出现针头状呈灰白色至黄褐色小圆点,后逐渐放射性蔓延,形成不规则病斑,病斑中间隆起,表面附着纤维状毛毡状物,灰绿色至暗褐色。病原体的覆盖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较弱。

4.2.2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通风透光,及时修剪病枯枝、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喷施0.2%~0.5%硫酸铜溶液进行防治,每半月喷洒1 次,连续3~4 次;花期及花谢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进行防治。

4.3 烟煤病

4.3.1 为害症状。发病时间通常在4~7 月,由蚜虫和介壳虫为害而诱发。受害叶片表面覆盖菌丝,初期呈黑色点状或块状层,逐渐增多形成烟煤层,覆盖枝条表面及整片叶,阻碍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生长发育受阻。

4.3.2 防治方法。改善通风条件,及时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等虫源;新梢期喷施75%吡虫啉5000 倍液或40%杀扑磷1500 倍液;休眠期喷施石硫合剂300 倍液。

4.4 叶枯病

4.4.1 为害症状。发病时间通常在5~10 月,由半知菌门真菌侵染嫩叶引起,初期叶尖出现黄褐色水渍状小点,逐渐蔓延成棕褐色扇面状病斑,边缘明显,严重时引起整片叶干枯掉落。

4.4.2 防治方法。旱时增加喷水,提高盆栽环境湿度,以缓解或抑制病害发生;发病初期每半月喷施1 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连续3~4 次。

4.5 根腐病

4.5.1 为害症状。发病时间通常在6~7 月,由多种病原菌侵染植株根系,初期受害植株根部水渍状黄褐色病斑,变软至腐烂变黑,阻碍养分及水分向上输送,导致叶片发黄,嫩梢枯死,严重时全株死亡。

4.5.2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通风透光,保持排水良好,及时挖除病株及其周围菌土,并喷施1%硫酸铜溶液进行土壤消毒;选择抗病性高的品种栽培,移栽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进行根部消毒。

4.6 蚜虫

4.6.1 为害症状。3~8 月,蚜虫利用口器刺入嫩叶新梢吸取汁液,芽叶萎缩,植株不能正常生长。蚜虫排泄物诱发烟煤病。

4.6.2 防治方法。虫害早期,每3~5d 喷施1 次50%磷胺乳剂2000 倍液或50%乐果乳剂1000~1500 倍液,连续3 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2.5%杀灭菊酯2000~4000 倍液喷洒,每半月1 次,连续2 次。

4.7 介壳虫

4.7.1 为害症状。介壳虫种类繁多,为害山茶花的主要是吹绵蚧、红蜡蚧、糠片蚧,刺吸枝叶吸取汁液,叶片呈灰绿色至黄色,严重时全株枯死,排泄物可诱发烟煤病。

4.7.2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通风透光;喷施50%乐果乳剂1500 倍液或8%阿维菌素2500 倍液,每7d喷1 次,连续3~4 次;每半月喷洒1 次10%吡虫啉1500 倍液或2.5%杀灭菊酯2000~4000 倍液,连续2次。

4.8 茶尺蠖

4.8.1 为害症状。5~10 月,茶尺蠖幼虫咀食叶片,虫害严重时为害叶片、嫩梢,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植株正常生长。

4.8.2 防治方法。3 龄幼虫之前喷施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1000 倍液或杀灭菊酯2000 倍液;虫害严重时,喷施50%乐果乳剂1500 倍液或50%磷胺乳剂2000 倍液。

4.9 红蜘蛛

4.9.1 为害症状。虫体细小,不易察觉,附着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发黄,产生小白点,严重时整片叶枯黄脱落。

4.9.2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通风透光;虫害期喷施15%哒螨灵乳油2000 倍液、螺螨酯4000 倍液等杀螨剂,每半月1 次,连续3~4 次。

4.10 蛾类

4.10.1 为害症状。为害山茶花的蛾类主要有卷叶虫、刺蛾、茶毛虫、茶梢蛾等,幼虫为害嫩叶、新梢,导致受害枝叶中空易断,发黄枯死,严重抑制植株生长。

4.10.2 防治方法。虫害初期,人工摘取虫体,集中焚烧;或用5%杀灭菊酯2000~40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 倍液或80%杀螟松乳剂800 倍液喷施。

5 包装和运输

5.1 包装

当花蕾现色时即可上市。根据山茶花盆花规格匹配合适的包装容器,可以选用纸箱、塑料框、木质运苗框等轻便容器。为确保盆花质量,包装前保证植株和花盆洁净及保持盆内基质湿润。包装时用包装材料小心将叶片和花蕾进行适度包扎,避免运输过程中碰伤叶片和花蕾。

5.2 运输

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短,防止缺光引起消蕾。长途运输工具还应具有防雨、遮风、控温设施。

猜你喜欢

山茶乳剂山茶花
机油水乳剂绿色防治石榴树紫薇绒蚧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山茶
老化油聚醚破乳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红山茶
虾青素干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紫色的山茶花
美文润声——《白色的山茶花》
山茶
山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