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优先”助力平度人水和谐发展
2021-12-07赵钢
赵 钢
平度市水利水产局,山东 平度 266700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水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生态损害,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治水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将节水作为解决我国现存水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根本出路。
一、平度市现状
平度市地处山东胶东半岛西部,区划面积3175km2,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常住人口137.89万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1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8.8万hm2。平度市本地水资源短缺,年均降水量640.3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1944万m3,其中地表水31277万m3,地下水25588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54m3,仅占全国人均的17%,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年拦蓄水资源的70%集中在6-9月丰水期,丰、枯年份总量相差很大,特枯水年工农业用水匮乏。[1]
随着平度市抢抓“青岛突破平度攻势”重大机遇,奋力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城市发展全面突破崛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约束,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求都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必须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保障。[2]
二、节约用水主要措施
平度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于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一)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将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全市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最大刚性约束。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人水和谐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平度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着力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
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把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3]平度市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市、镇(街)、村三级治水节水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强化部门协作,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
(三)抓实节水载体建设
公共机构、企业、社区、学校等节水载体建设是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撬动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有力支点。[4]平度市坚持把节水载体建设作为创建节水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企业(单位)、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节水型城市工作成果。实地深入用水单位,开展节水宣传,推广节水工艺及节水器具,指导督促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帮助企业(单位)节水增效。青岛啤酒三厂、平度师范学校、星光华府社区、机关幼儿园等一批省级节水载体陆续成功创建。
(四)严格取用水管理
1.严格取水许可制度。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对全市自备水源用水单位全部进行取水登记,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
2.严格计划用水管理。严格遵守用水定额,科学合理下达年度用水计划,所有办理取水许可证的自备水源取用水户和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内年用水量1万m3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均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计划用水覆盖率100%。
3.严格落实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严格执行水利部《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利用水价杠杆撬动节水,按季度核定用水单位用水量,推送税务部门作为收取水资源税依据。根据用水户超计划用水情况及时给予警示,同时督促、指导其开展水平衡测试,查找出超计划用水原因,不断挖掘企业节水潜力。
(五)农业节水增效
1.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9年,投资1333万元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革面积2.53万hm2,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对现有机井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镇级和村级农田灌溉管理平台等措施,充分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农业节水。
2.农村生活供水饮水安全能力提升。投资18.2亿元启动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平度段,管线全长64km,建设加压泵站1座,预计2021年正式通水,年引水量1700万m3,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对232个村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通过管网改造、水源优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
(六)重视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舆论宣传机制,平度市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点宣传节点,通过线上和线下双渠道,利用宣传单页、报纸、微信公众号、宣传横幅、电视节目等多种宣传媒介开展节水宣传工作,全方位宣传普及用水节水知识,充分调动广大用水单位和居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增强全民节约用水意识,营造人人知节水、个个愿节水的浓厚氛围。
三、节约用水存在的难点
(一)节约用水理念落后
对部分用水单位与个人来说,对资源有限性认识不充分,没有意识到水是十分紧缺的资源,以为节约用水就是简单的节省支出,节约用水和新发展理念理解不够,缺乏节约用水主动性、自觉性。
(二)缺少节水奖惩机制
平度市严格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办法,但目前水价仍未反映出水资源紧缺程度,水费支出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总支出中占比仍很低,通过节水减少的成本对居民和企业来说影响不大,从经济角度看,缺少节水的动力。同时,平度市财政贫乏,缺少支持节水型企业或者单位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或财政补贴,缺乏节约用水相应的激励政策。
(三)节约用水立法不足
《水法》中虽然对节约用水基本制度有所明确,各地区也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节水条例和办法,但全国层面的关于节约用水工作的配套法规尚未出台,节约用水制度强制性不够、落实不全面。
四、思路和建议
(一)探索水务一体化
政府应打破“多龙管水”职能条块分割,积极探索建立供、排、治一体化的大水务管理格局,实现“一龙管水”的水务一体化,统筹取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水务服务质量与效率,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全市水资源。
(二)建立健全节水奖惩机制
政府加大对节水工作的支持力度,完善节水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大对节约用水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节水奖惩机制,从水资源税、超计划加价水费及污水处理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节水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节约用水奖惩与宣传。积极探索“节水信贷”,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政策,对节水型企业或者节水项目给予优先放贷或者放宽贷款条件,形成一股节约用水的内生动力。[5]
(三)加快完善节约用水立法工作
解决目前存在的水问题,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和实施更为严格、细致的节水法律法规,完善节水法律法规体系,从内容上完善节约用水法律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6]
节约用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坚持节水优先、人水和谐发展是平度市破解水资源短缺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必须将节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