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
2021-12-07焦佳
焦佳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6;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6)
1960 年初,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初露萌芽,经科研人员的努力,用近10 年时间成功研制各类速溶茶产品。1970-1980 年,研究方向聚焦于分离纯化技术及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γ-氨基丁酸等功能成分,在日化、食品、医药领域终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从而增加茶资源开发深度与高值利用维度[1]。进入“十四五”时期,结合我国发展情况,做出经济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科学判断,学界利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成果,以解决夏秋茶利用率低的问题[2]。因此,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研究热点一直围绕解决产能过剩、茶资源利用率低2 个问题。
基于我国茶产业分类理论视角[3],通过文献法分析发现,名优茶评比及名优茶体系的派生产物,是造成传统茶业发展产能过剩的原因,且茶叶深加工与传统茶业共用产业链。通过调查法分析发现,传统茶产业由三产集中迈向三产分离,提出采取“集约工厂+管育公司”的方式,加速推进现代茶业发展体系从传统茶业中分离,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下降,为成果产业化发展及科技型茶企孵化提供产业链保障。
1 产业链共用制约深加工发展
1.1 名优茶评比制度
1982 年中商部全国名茶评比在湖南长沙市召开,评选全国名茶30 个,会议肯定了各地恢复创新名茶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形质兼优的产品备受市场好评。1984年中农部名茶评比、1987-1988 年浙江省斗茶会、1989年中农部全国名茶评比会相继举行[4],伴随全国名茶评比的兴起,茶叶感官审评标准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84 年,商业部发布实施了我国第一个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标准,即GH016—84《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初制炒青绿茶》。2009 年5 月12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首次发布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5]。评审权重设置的外形和滋味占比始终较高,在品质上设立名茶、优质茶2 档,进一步奠定了名优茶产业发展思路。
1.2 名优茶体系的派生产物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名优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名优茶体系派生出的区域公用品牌,巩固了名优茶体系在市场的影响力。区域经济优势推动茶叶消费活跃,为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地位与市场份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压缩同类型产区竞争空间的同时,塑造了强势品牌认知。强势区域公用品牌具有单一品类的产业特点,为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在个别产区富农示范作用下,推动了茶叶一产井喷式扩张。产能过剩与功能浪费成为当下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弱势区域公用品牌产区呈现多品类(红、绿、白、黄)仿制的产业特点。
1.3 茶产业发展存在饱和市场与产能过剩的两难选择
供需失衡已引起茶业界的关注和思考,张士康[6]提出“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的理念,为茶产业探索出一条优化发展路径,其理念核心是为了拓展更广阔的茶资源利用空间,使茶产业从“红海”走向“蓝海”。同时,细分茶产业,引入“传统茶业”与“现代茶业”概念,梳理现代茶业产品结构,包含茶系列食品、茶功能性成分、其他涉茶类应用(饲料、有机肥料、菌菇培养基)等,系统构建、优化茶产业未来发展之路,为茶产业分类及方向奠定理论基础。
进入21 世纪,全球茶叶一直面临产大于销、供过于求的问题[7],我国学界正式拉开茶产业能过剩问题研究的大幕。杨秀芳、孔俊豪[8]践行张士康产业分类理论和落实“全价利用,跨界开发”发展理念,通过茶叶深加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而提升茶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附加值,实现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跨越。在传统茶叶出现产大于销的背景下,利用茶叶深加工,解决因大部分茶区弃采夏秋茶导致的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益偏低的问题。刘仲华[9]将深加工发展体系分为技术需求与产品开发,把茶叶深加工作为拓展消费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在“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提出的10 多年间,茶叶深加工科研成果呈暴发式增长,但在科研成果市场化进程中,并没有随科研探索同步发展,无法形成茶叶深加工产销闭环。因传统茶业发展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根本原因是传统茶领域依然奉行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以名优茶作为产业发展方向的传播引导,俨然已经深入消费者内心,形成消费者特有的文化认知。直接反映在市场购买动机上,消费者对茶叶外形、工艺、口感的追求,造成供给端巨大的产能浪费,这也是多年来我国一直推行名优茶战略的必然结果,对传统茶产业来说,产业格局和文化壁垒已经形成。
在这个基础上的涉茶经营主体,在维系利润、成本、售价三者平衡关系中,试图寻求更多的资源配给,加速资源向个体倾斜,而不是向某一个分工倾斜,其结果是区域人力资源紧张、土地供应紧张、财政补贴分摊、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现状。直接导致茶原料产业链无法与深加工产业发展进行衔接,应用在各跨界领域产品中的原料成本高居不下,难以普及应用,我国茶叶深加工行业面临质量安全、成本与效益等挑战[9]。我国茶叶深加工整体发展是建立在解决传统茶业系列问题之中,并且共用一套产业链。从2 个独立的平级产业体系变为传统茶业的次级,这样的层级结构是制约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2 茶叶供给侧发展机遇——三产由集中走向分离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茶业3 次产业可划分为:一产A类0164(茶叶种植)、二产C 类1530(精制茶加工)、三产F 类51(批发业)、52(零售业);A 类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0511(种子种苗培育活动)、0512 农业机械活动、0513 灌溉活动、0514 农产品初加工活动、0515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活动、0519 其他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近代中国茶农是茶叶主要种植者、毛茶生产者、销售者[10],经营主体三产集中至今仍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根据中茶院茶产业发展研究所2018-2020 年,对四川万源市、浙江泰顺县、浙江安吉县茶叶经营主体调查,产区政府用于茶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在优质茶园基地、育种、加工设备、区域公用品建设等偏重供给端产业,这样的资源分配,加速了域内茶叶经营主体在一、二产领域的重复投资、重复发展、重复竞争。当一产剩余价值开始突破饱和市场临界点时,产业内部进行自适应优化来维持平衡。随着这个过程的延续,一直到名优茶在市场端的影响力大幅度降低时,二产在孕育中逐渐进化成型,最后完成从一产中脱离。
在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足的情况下,链接供给端与市场端的通道,在流量交换的过程中显得异常狭窄,产业链被迫开始自我调整优化来维持产业生态平衡。名优茶体系的产业发展,导致大量劳动力沉淀,无法向二产转移,未能将二产从一产中脱离。当技术水平继续提升,剩余产品继续扩大,产业链自我优化调节幅度增强,产业链分工的节奏将加快。随着分工逐渐成形,劳动力将向二产转移,并从一产脱离,民间自发形成鲜叶供应、鲜叶倒卖、劳工经纪人、代加工、毛茶收购等产业分工,产品走向工业化,向更多领域延伸,呈现由三产集中向分离发展的现象。
三产集中向分离发展,是充分市场化竞争后固定下来的经济状态,是茶产区产业链条中各经营主体共同探索的最优发展方式。在强势区域公用品牌产区的示范引领下,学习模仿成功经验,成为提升产业发展常用手段,以打造高端名优茶为核心的发展思路,成为当下共性问题。传统茶叶各品类市场份额已经划分完毕,品牌对价格区间的占领相对稳固。所以,在没有重大安全性事件的影响下,市场格局很难改变。弱势区域公用品牌产区发展要解放思想,摆脱在名优茶发展体系内设计现代化茶产业,着眼布局区域茶产业链分工培育,向规模经济发展。走茶产业工业化道路,是弱势区域公用品牌产区获得“蓝海”市场的最优路径,这种现代茶业发展体系萌芽的出现,表明产业脱离的拐点即将到来。
3 现代茶业发展建议
3.1 构建集约工厂
构建集约工厂,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可采用产区选拔培育或直接投资2 种方式建设,根据产区自身发展情况择优选择。建设集约工厂能有效解决产区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难的问题,同时,在全面普及机械化、清洁化生产的趋势下,采用集中加工方式,是传统茶业生产过渡到现代茶业生产性价比的最优方案。
3.1.1 集约工厂在传统茶业的优势。传统茶市场竞争激烈,牺牲加工质量抢时间已成为普遍现象,该现象具有群体性特征,出品质量差与粗放采摘,是大部分茶叶产区仍处于产业结构底端难上升的主要原因。产区政府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扩张市场,其中一个可控因素就是“识别性”,其是产品市场扩张最优秀的指标,该指标在茶叶中主要体现在包装、外形、香气、苦涩强度方面。
集约工厂可添加精制模块业务,也可根据情况分割成独立工厂,精制模块的集约化,将承担拼配与包装2项重要核心业务。拼配是传统茶业出口、原叶茶(饮料)、大众口粮茶等相关产品供应的重要手段,稳定的出品是茶叶产区立足市场平稳转型的基石,拼配工艺的成熟稳定,标志着产区品牌真正走入市场稳定期。通过精制模块集约化分工,使拼配这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种重新复苏,不仅增加了当地就业,还提升了当地职业化整体水平,职业化整体水平越高,整体产业水平就越高,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强。统一的包装有助于市场识别品牌,同时,集中采购包装设备、包装耗材、增大机器运行率都有助于降低成本。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集约工厂将是农转工红利下最大的受益者,也是物联网时代的先行者,模式的成功将会有大量的复制者。但管理经验、职业化建设形成的技术壁垒,将为优化成本与产区品牌建设提供竞争优势。
3.1.2 集约工厂在现代茶业中的优势。茶叶和其他农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鲜叶不是最终形态,必须通过二产加工变成干毛茶以后,才能形成终端消费品。无论是传统茶业,还是深加工产业,都需要鲜叶的二产加工来实现终端市场的拓展。所以,集约工厂这种具有现代化机械设备及特种工艺的生产方式,有助于机械满负荷工作带来的原料成本优势。
3.2 管育公司
2017 年8 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同年9 月,农业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引领普通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服务规模经营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布局,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产业发展情况,选择资源倾斜本地经营主体。鼓励在茶园管育方面有经验的个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成立茶园管育公司,或通过招商引资直接吸纳商业资本。
管育公司是解决茶叶深加工所需原料的基础一环,是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方式。管育公司同时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特征成分茶树品种开发与培育、传统茶园管理、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室内茶树栽培与自动化采摘。管育公司初期,可通过自有基地和托管相结合的方式,吸纳集中公司覆盖区域内可开采茶园资源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管理成本。利用规模优势细分市场,为品牌茶企、集约工厂、分离纯化制备企业提供稳定的茶青原料,从根源上解决茶叶深加工产品因原料价格因素制约,无法向多元市场扩张的问题,同时,也为茶叶深加工产业链从传统茶产业链完全脱离提供了必要动力。对传统茶产业已经出现的分工现象,每个分工领域的资源集中都能呈现规模效应,都能形成一个规模企业,只有这样的规模企业茁壮成长,才能形成本地龙头企业集群,才能真正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茶叶三产分离是充分市场化竞争后固定下来的经济现象,是茶产区产业链条中各经营主体共同探索的最优发展方式。从弱势区域共用品牌产区整体情况来看,逐步从全产业链的小农生产模式,过渡到产业分工模式,已经显现出工业化萌芽状态。萌芽期需要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减少政策、资金向全产业链倾斜,抑制产区内全产业链经营主体的重复投资、重复发展、重复竞争产区资源趋势,以确保茶叶深加工产业链体系从传统茶业脱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完善茶叶深加工商业闭环,培育科技型茶企,实现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伟大目标。